更新时间:2023-06-28 13:37:03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案例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二小的勇敢、机智以及敌人的残暴、野蛮。
3.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教学重点:
读中紧扣重点词句,体会二小的勇敢机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渲染氛围。
1.激情导入:小朋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喜欢二小吗?敬佩他吗?想再次走进二小的故事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齐读)
2.复习旧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现在他们都排着队站在这里呢!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好,火车火车谁来开?
学生读词,师适合正音。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了解课文特点。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感情预设。
1.齐读课文第一节。(课件出示相关文字)
2.师:王二小去哪儿了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读课文2-5小节。
引导学生回答——去给鬼子带路……
(是啊,故事还要从九月十六日那天说起……)
三、品读文字,走近英雄。
1.学习第二小节
(1)小朋友们知道敌人到山里来干什么吗?交流,出示第二节,男生齐读。
(2)理解“扫荡”。
点击课件,师讲述:在侵华战争中,日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大扫荡。(点扫荡)敌人的每次扫荡都会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许许多多的伤害。他们每进一个村子,就会杀光村子里的所有人,抢光他们的东西,烧光他们的房屋,这就是“三光政策”。日本鬼子所到之处是尸骨遍地,寸草不生。许多老百姓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房屋,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3)看到这里,你们心情如何?(学生交流)
是啊,敌人的扫荡惨无人道,让我们痛恨,而此时山沟里正——(引读)潜伏着后方机关,还隐藏着几千个老乡。
(4)这一段有一对近义词,小朋友能找到吗?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5)指导朗读第二节。敌人想通过扫荡,找到八路军和老乡,并杀害他们。当时的形势太危险了,小朋友能读好这一段吗?
(设计意图:对于今天的儿童来说,由于年代久远,抗日战争根本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生只能从字里行间表象地认识。通过远程教育课件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背景,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可以更进一步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刻地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凶残、狠毒,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习第三节
(1)就在这情况紧急的时候,敌人到了山口发生了什么情况呢?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听课文录音后指名说。)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吗?
(出示: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2)理解“昏头昏脑”。
(3)现在你就是在山口迷路的敌人,你会怎样让二小给你带路呢?四人小组互相讨论。
(4)集体交流,适时表演
(5)那二小真的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吗?二小这是在——假装顺从,却自有主张。
(板书:假装顺从,自有主张)
(6)王二小知道给敌人带路会有什么后果吗?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勇敢、机智)
(7)是呀,多勇敢的孩子啊!你们那敬佩他吗?带着你的敬佩之情读读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理解词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了解二小的勇敢、聪明和冷静。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媒体的影响,歪曲了英雄的含义。通过挖掘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英雄的真正含义,像这种为了保卫祖国,保护人民,为正义而战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英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学习第四节
(1)王二小的主张是什么呢?生答,出示第四节。
(2)勇敢的二小走在敌人前面,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① 课件理解“埋伏圈”
瞧,这就是当年八路军叔叔埋伏的地方——石湖旮旯。看:周围群山环绕,敌人被围在其中,这就是八路军设下的——“埋伏圈”
② 课件点“枪声”,听,当四周响起了“乒乒乓乓”的枪炮声时,敌人才知道上了当。
③ 想象说话训练:想一想,在这场战争中,敌人当时会是什么样子呢?
④ 老师这里有一组描写敌人狼狈的词送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鬼哭狼嚎 抱头鼠窜 落花流水 魂飞魄散 惊慌失措
哭爹喊娘 丢盔弃甲 狼狈而逃 魂不附体 东逃西窜
(3)想到日本鬼子抱头鼠窜,丢盔弃甲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啊!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行吗?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最根本的就是要走进文本。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最佳路径。这段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敌人的狼狈场景,课文立即在他们的脑海中鲜活起来,语言积累也是水涨船高。)
4.学习第五节
(1)当残暴的敌人知道二小骗了他们后,气急败坏的鬼子是怎样对待二小的呢?指名读第五节第一句。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了敌人的凶残?课件点击,理解“挑、摔死”
残暴的敌人连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都不放过,二小就这样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老乡们的生命壮烈牺牲了。指名读(板书:牺牲)
(2)日本鬼子不但将刺刀刺进了二小的胸膛,更把仇恨刺进了我们的心里。你们恨日本鬼子吗?此时的你真想干什么?那就跟着八路军叔叔一起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让我们冲下山去,替二小报仇,全体起立,让我们边冲边喊,喊起来。(学生自由喊)
(3)敌人被我们消灭了,真是大快人心啊!读!
(4)二小的牺牲让我们伤心,敌人的残暴让我们憎恨,你们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吗?请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设计意图:通过品词、观察、想像等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敌人的“残忍”,激起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热爱与怀念。)
5.第六节(课件出示)
过渡:二小的牺牲换来的是什么?是啊,怪不得我们的老乡要把这故事——(到处传扬。)怪不得每一个老乡——(都眼含热泪)。(再指读课题)都来(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说话训练,升华情感。
(出示二小牺牲图)我们胜利了,可我们的王二小却躺在冰冷的石头上含着微笑死去,当八路军叔叔轻轻地把他抱起来,呼唤他的名字的时候,我们的王二小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看一看他热爱的乡亲们,再也不能看一看他亲爱的小伙伴们了。
二小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乡亲们,伙伴们还有我们小朋友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我们的二小说,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你说一说。
假如我是二小的乡亲们,我想对他说:“ 。”
假如我是二小的伙伴,我想对他说:“ 。”
我自己想对二小说:“ 。”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角色和王二小对话,进行说话的训练,同时也在说中缅怀先烈,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五、首尾呼应,加深体会:
苍天在流泪,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把这动人的故事到处传扬,每一个老乡都眼含热泪,歌唱二小放牛郞。王二小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我们大家。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用深情地朗读来怀念我们的王二小吧。(生齐读最后一节)
师:如今牛儿还在山上吃草,可是二小却再也回不来了。我们再读一读第一小节。
六、拓展延伸,了解英雄:(课件出示)
在战争年代,还有许多像二小这样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们,有向往革命的潘东子,有淘气可爱的嘎子,有宁死不屈的刘胡兰,有临危不惧的雨来,还有冒着生命危险送鸡毛信的海娃。他们和敌人斗智斗勇。尽显了小英雄的本色。课后小朋友可以找些有关于他们的故事来读读讲讲他们的故事。
七、欣赏歌曲,回味无穷。(点击课件)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请会唱的小朋友跟着电脑后面唱,不会唱的学着唱。
(设计意图:在学生在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挖掘,品析了词语,深深地感受到了二小的机智勇敢,敌人的凶残、狠毒后,再让学生听音乐,这时候学生的感受和开始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如果说开始的时候他们是用耳朵听,这时候他们应该是在用心去听,去感受。这时候的读才是由情导读,以读传情,才是感情的升华。)
八、教学生字,布置作业:
1. 出示生字,练习组词。
2. 课件演示:生字的书写笔顺,学生跟着书空。
3. 课件演示:生字的重点笔画书写注意点,指导描红。
4. 练习在《习字册》上临写。
板书:
17、歌唱二小放牛郎
自 有 主 张
领 救 牺牲
(勇敢 机智)
教学反思:
抗日战争离孩子们太遥远了,这场战争太沉重,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一句话就能诠释。他们根本无法想象五十多年前,中国的大地上经历了怎样的一场恶战。所以要使学生真切感知、深入领悟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必须通过听唱、观察、朗读、想象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一个悲壮的感情世界,在多种感官的活动过程中,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利用教材,抓住主线,实施教学。
如何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从中得到语文方面(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词语的训练是重头戏,我主要抓住第三节中的两个词“假装顺从”和“自有主张”,二小有没有答应给日本鬼子带路?那他是真心答应给敌人带路吗?他不带路有什么严重后果?他的主张是什么?围绕这两个词,贯穿全文进行讲解。这个训练点,不仅仅进行了词句的训练,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王二小勇敢和机智的品质。除此之外还特别注重生字的认读,记忆,实实在在地落实字词句的训练。
二、引进资源,实现多版本多学科融合。
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材这个资源往往有许多的缺陷,如何在利用教材这个资源的同时适当引进一些课外的资源,达到与课内教学交相辉映。比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只是一首歌词,歌词不论在段落结构还是语言特点上,和学生平时学习的课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语言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扫荡”、“埋伏圈”这些词,依靠多媒体展示图片可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的渲染在本课也显得尤为重要。
我该如何在短短的两节课,九十分钟让他们感受到那一段历史,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整节课我采用了最古老的办法,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学生用高昂愤怒的语调读八路军复仇杀敌的句子,形成一股排山倒海之势,尽情倾泻着悲愤之情,感情体验达到“高峰”,同时,一种新的情愫便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潜滋暗长。
相信孩子,给孩子思维的空间,是我在今后课堂中继续努力的方向。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二小的勇敢、机智以及敌人的残暴、野蛮。
3.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教学重点:
读中紧扣重点词句,体会二小的勇敢机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渲染氛围。
1.激情导入:小朋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喜欢二小吗?敬佩他吗?想再次走进二小的故事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齐读)
2.复习旧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现在他们都排着队站在这里呢!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好,火车火车谁来开?
学生读词,师适合正音。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了解课文特点。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感情预设。
1.齐读课文第一节。(课件出示相关文字)
2.师:王二小去哪儿了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读课文2-5小节。
引导学生回答——去给鬼子带路……
(是啊,故事还要从九月十六日那天说起……)
三、品读文字,走近英雄。
1.学习第二小节
(1)小朋友们知道敌人到山里来干什么吗?交流,出示第二节,男生齐读。
(2)理解“扫荡”。
点击课件,师讲述:在侵华战争中,日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大扫荡。(点扫荡)敌人的每次扫荡都会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许许多多的伤害。他们每进一个村子,就会杀光村子里的所有人,抢光他们的东西,烧光他们的房屋,这就是“三光政策”。日本鬼子所到之处是尸骨遍地,寸草不生。许多老百姓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房屋,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3)看到这里,你们心情如何?(学生交流)
是啊,敌人的扫荡惨无人道,让我们痛恨,而此时山沟里正——(引读)潜伏着后方机关,还隐藏着几千个老乡。
(4)这一段有一对近义词,小朋友能找到吗?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5)指导朗读第二节。敌人想通过扫荡,找到八路军和老乡,并杀害他们。当时的形势太危险了,小朋友能读好这一段吗?
(设计意图:对于今天的儿童来说,由于年代久远,抗日战争根本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生只能从字里行间表象地认识。通过远程教育课件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背景,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可以更进一步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刻地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凶残、狠毒,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习第三节
(1)就在这情况紧急的时候,敌人到了山口发生了什么情况呢?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听课文录音后指名说。)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吗?
(出示: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2)理解“昏头昏脑”。
(3)现在你就是在山口迷路的敌人,你会怎样让二小给你带路呢?四人小组互相讨论。
(4)集体交流,适时表演
(5)那二小真的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吗?二小这是在——假装顺从,却自有主张。
(板书:假装顺从,自有主张)
(6)王二小知道给敌人带路会有什么后果吗?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勇敢、机智)
(7)是呀,多勇敢的孩子啊!你们那敬佩他吗?带着你的敬佩之情读读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理解词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了解二小的勇敢、聪明和冷静。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媒体的影响,歪曲了英雄的含义。通过挖掘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英雄的真正含义,像这种为了保卫祖国,保护人民,为正义而战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英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学习第四节
(1)王二小的主张是什么呢?生答,出示第四节。
(2)勇敢的二小走在敌人前面,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① 课件理解“埋伏圈”
瞧,这就是当年八路军叔叔埋伏的地方——石湖旮旯。看:周围群山环绕,敌人被围在其中,这就是八路军设下的——“埋伏圈”
② 课件点“枪声”,听,当四周响起了“乒乒乓乓”的枪炮声时,敌人才知道上了当。
③ 想象说话训练:想一想,在这场战争中,敌人当时会是什么样子呢?
④ 老师这里有一组描写敌人狼狈的词送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鬼哭狼嚎 抱头鼠窜 落花流水 魂飞魄散 惊慌失措
哭爹喊娘 丢盔弃甲 狼狈而逃 魂不附体 东逃西窜
(3)想到日本鬼子抱头鼠窜,丢盔弃甲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啊!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行吗?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最根本的就是要走进文本。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最佳路径。这段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敌人的狼狈场景,课文立即在他们的脑海中鲜活起来,语言积累也是水涨船高。)
4.学习第五节
(1)当残暴的敌人知道二小骗了他们后,气急败坏的鬼子是怎样对待二小的呢?指名读第五节第一句。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了敌人的凶残?课件点击,理解“挑、摔死”
残暴的敌人连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都不放过,二小就这样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老乡们的生命壮烈牺牲了。指名读(板书:牺牲)
(2)日本鬼子不但将刺刀刺进了二小的胸膛,更把仇恨刺进了我们的心里。你们恨日本鬼子吗?此时的你真想干什么?那就跟着八路军叔叔一起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让我们冲下山去,替二小报仇,全体起立,让我们边冲边喊,喊起来。(学生自由喊)
(3)敌人被我们消灭了,真是大快人心啊!读!
(4)二小的牺牲让我们伤心,敌人的残暴让我们憎恨,你们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吗?请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设计意图:通过品词、观察、想像等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敌人的“残忍”,激起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热爱与怀念。)
5.第六节(课件出示)
过渡:二小的牺牲换来的是什么?是啊,怪不得我们的老乡要把这故事——(到处传扬。)怪不得每一个老乡——(都眼含热泪)。(再指读课题)都来(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说话训练,升华情感。
(出示二小牺牲图)我们胜利了,可我们的王二小却躺在冰冷的石头上含着微笑死去,当八路军叔叔轻轻地把他抱起来,呼唤他的名字的时候,我们的王二小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看一看他热爱的乡亲们,再也不能看一看他亲爱的小伙伴们了。
二小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乡亲们,伙伴们还有我们小朋友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我们的二小说,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你说一说。
假如我是二小的乡亲们,我想对他说:“ 。”
假如我是二小的伙伴,我想对他说:“ 。”
我自己想对二小说:“ 。”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角色和王二小对话,进行说话的训练,同时也在说中缅怀先烈,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五、首尾呼应,加深体会:
苍天在流泪,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把这动人的故事到处传扬,每一个老乡都眼含热泪,歌唱二小放牛郞。王二小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我们大家。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用深情地朗读来怀念我们的王二小吧。(生齐读最后一节)
师:如今牛儿还在山上吃草,可是二小却再也回不来了。我们再读一读第一小节。
六、拓展延伸,了解英雄:(课件出示)
在战争年代,还有许多像二小这样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们,有向往革命的潘东子,有淘气可爱的嘎子,有宁死不屈的刘胡兰,有临危不惧的雨来,还有冒着生命危险送鸡毛信的海娃。他们和敌人斗智斗勇。尽显了小英雄的本色。课后小朋友可以找些有关于他们的故事来读读讲讲他们的故事。
七、欣赏歌曲,回味无穷。(点击课件)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请会唱的小朋友跟着电脑后面唱,不会唱的学着唱。
(设计意图:在学生在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挖掘,品析了词语,深深地感受到了二小的机智勇敢,敌人的凶残、狠毒后,再让学生听音乐,这时候学生的感受和开始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如果说开始的时候他们是用耳朵听,这时候他们应该是在用心去听,去感受。这时候的读才是由情导读,以读传情,才是感情的升华。)
八、教学生字,布置作业:
1. 出示生字,练习组词。
2. 课件演示:生字的书写笔顺,学生跟着书空。
3. 课件演示:生字的重点笔画书写注意点,指导描红。
4. 练习在《习字册》上临写。
板书:
17、歌唱二小放牛郎
自 有 主 张
领 救 牺牲
(勇敢 机智)
教学反思:
抗日战争离孩子们太遥远了,这场战争太沉重,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一句话就能诠释。他们根本无法想象五十多年前,中国的大地上经历了怎样的一场恶战。所以要使学生真切感知、深入领悟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必须通过听唱、观察、朗读、想象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一个悲壮的感情世界,在多种感官的活动过程中,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利用教材,抓住主线,实施教学。
如何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从中得到语文方面(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词语的训练是重头戏,我主要抓住第三节中的两个词“假装顺从”和“自有主张”,二小有没有答应给日本鬼子带路?那他是真心答应给敌人带路吗?他不带路有什么严重后果?他的主张是什么?围绕这两个词,贯穿全文进行讲解。这个训练点,不仅仅进行了词句的训练,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王二小勇敢和机智的品质。除此之外还特别注重生字的认读,记忆,实实在在地落实字词句的训练。
二、引进资源,实现多版本多学科融合。
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材这个资源往往有许多的缺陷,如何在利用教材这个资源的同时适当引进一些课外的资源,达到与课内教学交相辉映。比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只是一首歌词,歌词不论在段落结构还是语言特点上,和学生平时学习的课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语言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扫荡”、“埋伏圈”这些词,依靠多媒体展示图片可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的渲染在本课也显得尤为重要。
我该如何在短短的两节课,九十分钟让他们感受到那一段历史,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整节课我采用了最古老的办法,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学生用高昂愤怒的语调读八路军复仇杀敌的句子,形成一股排山倒海之势,尽情倾泻着悲愤之情,感情体验达到“高峰”,同时,一种新的情愫便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潜滋暗长。
相信孩子,给孩子思维的空间,是我在今后课堂中继续努力的方向。
山西 何江陵
师:喜欢听歌吗?
生:喜欢。
师唱。
师:知道唱谁的吗?
生:王二小。
(带学生书空课题。)
读题扎花。
敌人 顺从 埋伏 战士 复仇 传扬
师:我们的花环扎好了,把它敬献在烈士的墓前。我们已经读了课文,对照拼音读准确,读流利。标上小节号。
(生读)
师:配乐朗读,生边听边想:王二小做了什么事,人们为什么要怀念他?
生: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自己却牺牲了。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王二小,大大的眼睛,―――王二小怎么样?
生:很帅。
生:很可爱。
师:后来发生什么事了,快去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鬼子来扫荡了。
师:“扫荡”是什么意思?
生:来杀老百姓。
生:鬼子杀藏进雪堆的人。
师:山沟里潜伏着后方机关。隐藏着几千个老乡。后方机关指的是什么?
生:代表八路军战士也在山沟里。
生:就是机关在后面。
师:为了保护前方打伏的部门,如粮食、医疗部门。为了号召人民团结起来,还成立了报社。想一想,如果敌人来了,不但战士保不了,几千老乡也保不住。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在这紧要关头,王二小是怎么做的呢?请两个同学读三、四小节。
指名读。
师:板书(埋伏圈)看图,王二小害怕吗?
生:不怕。
师:再看旁边那个长着大板牙的鬼子,手上拿着金表在诱惑他呢?
生:小子,你带我们到山沟里去。我们就把这块手表给你。
生:不怕。
师:鬼子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你们看旁边这个满脸横肉的鬼子。会说什么?
生模仿。
师:最后带了吗?
生:带了。
师:王二小怎么想?失去我的性命不要紧,要紧的是后方机关和几千老乡的性命。将计就计,把敌人送进了埋伏圈。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勇敢的孩子。
生:又聪明又勇敢的孩子的。
师:概括得真准确,老师换个词:机智勇敢。就在他把敌人领进了埋伏圈,鬼子对二小残忍地下了毒手,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刚刚还是个活生生的孩子,现在被敌人杀了。你心里怎样?
生:我很难过。
师:大家和老师一样难过。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师范读。指名读。
师:你们恨鬼子吗?愿意和八路军一起为二小报仇吗?
指名读,自已读。
师:孩子们,让我们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
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后两句。齐读。
师:课很快就要结束,王二小用自己的生命掩护了后方机关和几千老乡。老百姓在呼唤王二小,八路军战士们在呼唤王二小,放牛的孩子也在呼唤王二小。苍天在流泪,秋天吹遍了每个村庄,把这动人的故事到处传扬,每一个老乡都眼含热泪,歌唱二小放牛郞。王二小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我们大家。让自己好好地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生自由地读)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用深情地朗读来怀念我们的王二小吧。
(生齐读)
师:如今牛儿还在山上吃草,可以二小就再也回不来了。我们再读一读第一小节,自己读一读。
师:正因为有了二小这样的英雄,才有我们今天的生活。让我们在这动人的旋律中结束今天的课。
板书:
后方机关
掩护 王二小 领敌埋伏圈
几千老乡 机智勇敢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小英雄,学习他机智勇敢的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小英雄,学习他机智勇敢的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放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同学们,这首歌描写的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郎”。
3、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读词:
敌人 埋伏 机关 迷失 顺从 摔死 战士 报仇 传扬
挑在枪尖 贪玩 山沟 隐藏 抓住 埋伏圈 乒乓 受骗 胸膛
4、把生字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过程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有谁比他们读的更好,读一读。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朗读,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王二小的什么事?
2、出示挂图,填空。
王二小为了——,英勇牺牲了,他的牺牲换来了人们的—,
换来了战斗的——,他是一位抗日小英雄。
3、生交流讨论。
4、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五、作业设计:
1、填空。
“扬”共( )笔,第四笔是( )。
“死”共( )笔,第五笔是( )。
2、比一比,组词。
战( ) 扬( ) 伏( ) 迷( )
站( ) 杨( ) 浮( ) 谜( )3、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赶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教育学生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教学到2、3自然段。
(1)图上画了什么?
(2)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自读第三节。
(3)王二小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节。自读第二节。
(4)你读了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什么?理解“扫荡、潜伏、隐藏”
(5)齐声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2、教学第4、5自然段。
(1)王二小把敌人带到哪里?结果如何?指读第4、5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一下,王二小心里怎么想?敌人是怎样的狼狈?
(4)能从哪些地方或哪些词语看出敌人的凶残?
(5)八路军战士在干什么?
(6)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3、教学第一自然段。
(1)王二小牺牲后,他放养的牛儿还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地吃草,却再也看不到王二小了。
(2)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4、教学第6自然段。
(1)乡亲们再也看不到二小了,他们的心情怎样?
(2)自读第6节。
(3)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4)带着怀念的感情读第6 节。
5、器读全文。
三、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作业设计:
1、写近义词
潜伏( ) 隐藏( ) 顺从( ) 复仇( )
教学过程
2、多音字组词
tiao ( ) jia( )
挑 假
tiao ( ) jia ( )
3、把这个故事有感情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能背诵课文,会唱这首歌。
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2、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王二小。
3、齐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
1、边看图边想故事情节边把课文背下来。自背。
2、老师引背,学生接背。
3、同桌互背,指名背。
三、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1、放录音磁带。
2、生轻轻地歌唱。
四、作业设计
1、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王二小把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
王二小将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
(1)我把苹果洗给客人吃。
(2)妈妈把饭烧好了。
2、填空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用生字组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运用生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听一个特别的故事,为什么说它特别呢?因为它是一首歌。请你们仔细听,歌中讲了谁的什么事情?
2、生边听边想。
3、师介绍王儿小及故事背景。
师: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北方山区里。敌人向解放区扫荡,而解放区的政府机关和老百姓都躲在山沟里。八路军在山口设下了埋伏圈,我们的儿童团员王二小机智,冷静的把敌人引进了埋伏圈,他自己却光荣地牺牲了。他牺牲时,仅仅只有12岁。他用自己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没有战火燃烧的幸福生活。王二小一生虽然短暂,但他那不平凡的事迹,却永远被人们讴歌,被人们传诵,他所谱写的生命之歌,将永远为人们所传唱,他响亮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4、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复习认识生字的四个步骤。
3、独立识字,小组交流。
要求:标出那些字是自己独立认识的,那些是在小组中合作认识的。
4、检查识字情况。
师:自己勾画出的生字都认识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在课文中勾出的生字我们要放到课文中来解决。
(师板贴15张生字卡片)
(一)A、(男一人)抽生读第一节。其余同学观察一下,在第一节中出现了那些生字。他读准这些生字没有。B、抽生上黑板摘卡片。C、生领读,齐读卡片。D、组词换卡片。生字:贪,耍
(二)A、(女一人)抽生读第二节。其余同学观察一下,在第二节中又出现了那些生字。他读准这些生字没有。B、抽生上黑板摘卡片。C、生领读,齐读卡片。D、组词换卡片。生字:敌,沟,荡
(三)A、轻声自读三段,找一找出现了那些生字,并且读准它。B、抽生上台摘卡片。C、生领读,齐读卡片。D、组词换卡片。E、一、二组女生读,男生听。生字:危,昏
(四)A、默读第四节。B、抽生上台摘卡片。C、生指名读卡片。D、组词换卡片。E、三、四组男生读,女生注意听字音。生字:埋,炮,受,骗
(五)A、出示多音字:挑。师:请你们仔细看生字条,找一找他在课文中的读音,把正确的读音,放在课文中读给同桌听。B、同桌互读互听第五节。师:你知道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吗?C、出示小黑板。师:你能用不同的读音来组词吗?D、多音字组词。做动作理解不同字音时候的意思。E、牺、牲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说 生字:挑,牺牲
(六)师:看看最后一个生字出现在那一节啊?A、男,女生轮流读六、七节。
B、认读生字,组词。生字:含
小结男女生比赛情况
三、总结
1、出示生字赛读。(男女生轮读)
2、出示词语,小老师教读。(一名男生,一名女生)
3、齐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书写生字。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8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听毕,师问: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是写谁的?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的歌词。
2、板书课题,读题。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听课文录音。
三、初读指导
1、王二小是谁?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学生自己看看图,借助拼音读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标出小节数,并划出不理解的词。
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自主识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提出不理解的词。
5)谁能谈谈,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四、学习生字
1、看卡片书空生字。
2、观察字形和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人们看见牛儿在山坡上吃草,就想起被敌人杀害的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心里很悲痛,非常地怀念他。)
2、指名说,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习二——五小节
过渡:王二小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了呢?
1、仔细地看看图,认真读一读课文二——五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相机理解词语、句子,你能从这些词语中读出什么?
1)“扫荡”、“潜伏”、“隐藏”说明什么,当时的情况如何?
2)“山口”、“昏头昏脑”、“迷失”说明敌人怎么样?“假装顺从”、“自有主张”说明什么?
3)“埋伏圈”是什么?当敌人进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后会怎样?王二小心里呢?
4)敌人明白上了当以后是怎么做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5)想象一下八路军看到王二小被杀害以后心里怎样?他们会怎么做?
(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定要让学生多读,把自己感悟到的读出来。)
4、齐读二——五小节。
学习第六小节
1、王二小牺牲以后,老乡们怎么样?他们是怎么做的?齐读最后一小节。
2、指名说一说。
3、“这动人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4、老乡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
5、再次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多音字“挑”。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3.激发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的情感。
教学建议: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北方山区,对于当今的儿童来说,由于年代久远,“抗日战争”、“解放区”、“扫荡”、“埋伏圈”、“后方机关”、等都是生疏的事物,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会有一定的障碍。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通过看电影、电视片、采访年长的亲人。使学生对那个时代有一些感性认识。至少能明白中国人民。王二小的行为是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正义行为,再来学习课文。
教学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王二小的动作、他与敌人的对话、牺牲时的场面。
在教学本课时可以和音乐课结合起来。本课以儿歌的形式编写了王二小的故事,形式新颖,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歌的瘟病开头是悲剧性的,以悬念引出主要人物王二小。主体部分给王二小着色不多,而是从敌人的凶残、狠毒方面下笔,和这样凶残、狠毒的敌人做斗争,王二小表现出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从面引导学生理解能在非常时刻表现出非常人的行为,做出使人叹服的正义之举,这就是英雄。
在教学生字时可以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采用学生间的互帮互学,采用小组之内或同位之间借助后面的生字条学习。老师一定要做好检查。
在指导书写时着重指导:“耍”、“急”、“昏”。“耍”写字时注意要和“要”区别开来,下边的“女”字横要拉长,托住上边的“而”字才好看。“急”中的“彐”写在中间,里边的横要压横中线。“昏”第三笔横稍向上翘,第四笔“”要拉长,拉到横中线位置再出现。
拓展练习:
一、比一比,组词语。
耍( )坡( )扬( )
要( )披( )场( )
二、想一想词语的特点,再照样子写几个。
昏头昏脑
三、照样子连一连,先组字再组词。
皮 而 氏 扌 今
爪 日 口 女 土
()()()()(坡 )
()()()()(山坡)
相关资料:
精品教案: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一)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郞》。这是歌唱谁的歌曲?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小英雄,师板书课题:王二小放牛郞。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电脑出示自读要求:⑴自读课文标出小节。⑵圈出生字词。
2.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3.同位之间合作识记生字。
4.检查识字情况。电脑出示:玩耍 危急 含着 染红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二小顺从地走在前面。每一个人都含着悲愤。(采用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
三、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小组内交流本课中感受最深的部分。
3.汇报交流情况。结合汇报情况,相机引导。理解:残忍、掩护、危急等词语。引导学生谈谈:敌人是多么残忍?二小面对敌人的凶残是怎样做的?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是怎样想的?
4.让我们带着对小英雄的敬佩和怀念一起读最后两小节。
四、朗读课文,升华感情。
1.王二小英勇地牺牲了,可他的故事一直在流传,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这篇课文呢?在小组内讨论并练习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学生朗读并进行自评与互评。
3.课文学完了,现在你们有什么话想对王二小说吗?(学生举手发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能感知“顺从”、“微笑”表达的意思。
3?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并能向他人讲述他的故事。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产生敬佩抗日英雄王二小和憎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朴实,体会王二小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激发他们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带或伴奏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我们听听看!(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关于这首歌,你听懂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课文题目。)
3?出示资料。(抗日影片中有关敌人烧、杀、抢的片段。)
师述:王二小是抗日英雄。6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鬼子所到之处,疯狂地实行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本鬼子毫无人性地奸淫杀掠无辜的老百姓。
他们的恶行激起了中国人的奋力反抗,连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也组织了抗日儿童团。王二小就是当时涌现出的抗日小英雄之一,他的动人事迹早已传遍神州大地,这首歌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创作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29课《歌唱二小放牛郎》。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感知时代背景。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做到:(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勾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词,分小组交流识字的方法。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词。
2?自主、合作学习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注音的生字:
①开火车认读。②你觉得哪些字不易读准?(生提出后,师即时归类指导)边音:怜;平舌音:死、惨;后鼻音:乒、乓。
其实,我们和汉字娃娃交朋友,不但要记住他们的名字,还要认清它们的样子。
(2)出示无音节的生字。
①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说到一种方法接着问。(还有哪些字可用这种方法记?)
A?“乒乓”要注意什么?还有哪些字要注意多一点,少一点?(贪、怜、郎)
B?“敌”是怎么记的?扩词。
②卡片出示生词,读到下列词时指导。
贪玩:用贪玩说一句话或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怎样贪玩。
③我们读准了音,记住了形,能否写得漂漂亮亮呢?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惨”全包围结构的笔顺规律。
4?抽生逐节读课文。(刚才,孩子们用各种方法学会了本课的生词,你能把这些词放在课文里去读读吗?)
5?采取多种形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①把你认为最不容易读好的小节读给我们听好吗?为什么认为难?(帮读)
②你最喜欢哪节?(为什么喜欢)抽读→评→谁敢挑战,比他读得更好?(赛读)
(设计理念:总结多种学法,培养学生较强的识字能力,体现自主、合作识字。)
三、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2、3节。
1?儿童团员的王二小,以放牛为名,在山坡上给八路军放哨。看见敌入扛着枪,来到了山口。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敌人来扫荡的画面。)
2?此时王二小心里会怎么想?生答:着急、担心……
3?指导朗读第2、3节,体会情况十分危急,王二小心里十分担心着急,害怕敌人发现老乡和后方机关的心情。
(二)学习第4节。
1?二小被敌人抓住,给他们带路,二小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
2?从王二小的“顺从”你能体会到什么?板书: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生答:王二小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3?指导朗读第4节。抽读——评价——齐读。(对呀,这是个多么聪明、机智、勇敢的王二小呀,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吧:齐读。)
(三)学习第5、6节。
上了当的敌人,恼羞成怒,露出了凶残的本性,把王二小……(生说:杀死了)你从哪里知道的?(生回答:挑在枪尖、摔死、睡在冰冷的山间……)
1?通过体会“挑在枪尖”、“摔死”等词,体会敌人的凶残,激起学生对敌人的仇恨。
(1)抽生说说自己学了这两小节后的感受。
(2)指导读第5节:抽读——评价。
2?理解为什么“含着微笑”,体会王二小为他人的安全勇于献身的精神。
(1)王二小已经牺牲了,他的脸上为什么还含着微笑?
(2)抽学生说。
(3)指导读第6节。(语速慢。)
3?齐读第5、6节。
(四)学习第7节。
1?引读。
过渡:是啊,秋风在落泪,村庄在哭泣,人们都含着眼泪传扬着王二小的故事。孩子们,此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2?学生反复朗读第7节。
3?假如王二小还活着,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五)齐读全文。
(设计理念:以读代讲,学生的有感情的朗读、自身的真切体会代替老师的讲解。)
五、情感升华(唱二小)
师述:我们的王二小凭着他的机智、勇敢,用他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干部和老乡的安全。他才十三岁,生命之花甚至还没来得及绽放。60多年了呀,人们都还在歌唱他,让我们含着眼泪、怀着崇敬怀念的心情,一起来歌唱我们二小吧!
(设计理念:情感升华,学科整合。)
六、拓展
1?回家把故事有感情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2?其实在抗日战争中,还有许许多多像王二小那样大无畏的革命英雄。课后,试着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故事和资料。
(设计理念: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够和同学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简单表演。
3、能积极参加以上音乐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能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过程
一、情感激发:学生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中进教室,像参观革命纪念馆一样,安静有序地绕教室一圈。
(课件展示五星红旗、红军帽、红缨枪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你们了解红缨枪吗?
二、歌曲学习:(将歌曲进行分段处理)
第一段:叙述性段落
1、听音乐故事
师:十一岁的王二小每天都和小伙伴在山上放牛,可是有一天……
(课件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2、说一说
师:歌曲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怎样来唱的呢?
3、学一学:A、模仿演唱 B、学唱歌谱
(用lu哼唱全曲----用唱名视唱全曲----突破难点)
4、唱一唱 : 第二、第三段:故事起因
1、师生探究,讲故事
师:二小到哪儿去了? 在熟悉的音乐中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同伴是怎么说的。
(课件播放故事发展情况:敌人扫荡村庄,二小被抓。背景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故事发展到这里,情况危不危急?如果你在场的话,会是什么心情呢?
2、唱一唱,比一比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唱呢?
(学生分成几组,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再选择合适的方式演唱。)
第四段:二小机智斗敌人
1、剧情设想
师:二小被抓,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你是王二小,被敌人抓住要你带路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2、歌曲学习:A、说情节 B、身势创作,激发情绪
3、歌曲表演:A、表演设计 B、表演故事
4、唱一唱
第五段:二小牺牲
1、激发情感 2、进一步激发感情 3、唱一唱
第六段:怀念二小
1、朗诵动情(课件播放音乐,老师朗诵旁白。)
2、跟唱歌曲 3、完整地演唱全曲
三、歌曲表演
师:二小的故事讲完了。现在我的心情很激动,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也一样。歌曲有五个段落,现在我们分成五个小组,每个设计表演一个段落,看看谁能把王二小的英雄事迹表现得好。
学生:分组设计并完整地表演歌曲。
四、课堂拓展
你觉得王二小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你还知道那些影星人物?
师总结:其实在我们新中国成长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还有誓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他们都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五、缅怀英烈,结束全课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不仅有抗战时期的红缨枪、红军帽,还有和平年代的红领巾,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让我们用队礼向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六、布置作业:《歌唱二小放牛郎》 唱给身边的人听
反思:
新课教学我通过聆听歌曲内容、演唱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段落、用朗诵等形式表演歌曲,试图让学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让学生能自觉的抒发情感。但是课堂进行中,由于引导的不够细致,提问设计的不够明确,学生未能如预期那样完成要求。比如在学生欣赏音乐让他们找出音乐主题旋律出现次数时,自己就只说“当你听到刚刚唱过的主题旋律再次出现时,请举起你们的手”,由于之前学生不知道“主题旋律”为何物,自己也没向他们解释清楚,因此学生听过音乐后不能正确的回答出问题。
1、我会大声的朗读课文5遍,还会给课文标上小节号,我知道课文有_____节。
2、我能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助课文的生字注音我认识的生字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妈妈帮助我认识的生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教我认识的生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按笔顺写的生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预习过程中我认识的新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想对王二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王二小身上我看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友情提醒:完成一条,可以得一颗星。我能得__________颗星!家长签名_________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