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25 20:46:03

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一等奖

1、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一等奖

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中心学校 刘文书

设计理念:

《三个小板凳》记叙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事。课文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在人物对话中体现爱因斯坦强烈的自信心和做事坚忍不拔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巧妙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进行讨论、交流、汇报。学生通过与文本交融、碰撞,实现了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自我建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做事要充满信心,努力进取。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读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人物图片导入

1.多媒体出示人物画像,你认识他吗?知道他的名字吗?

2.小组汇报对爱因斯坦的了解。

过度: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你们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三个小板凳》。(板书课题:三个小板凳)

设计意图:讲述对爱因斯坦的了解激活学生学会学习,收集材料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爱因斯坦的敬佩之情,从而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把握课文难点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找小组台前读文。

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讨论,汇报交流。

1.找出文中一个排比句用“---”画出,并仿照说句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思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要求:发言要有根据,要有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是为了深入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加整理,就难以进行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的深入探究。

2.用“---”画出爱因斯坦和老师的对话。(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一下)

思考:①体会老师和爱因斯坦的对话,思考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②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对于人物品质的体会,课文内容的理解将起到奠基作用。合作探究,有效的促进了生生互动。在交流中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获得了独有的情感体验并在交流中促进了能力的提高。这一问题是文章的教学难点,只有让学生知道了问题的答案,才能体会文章的内涵。

3. 爱因斯坦在做第三个板凳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四、读文识字

1. 小组长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2. 小老师领着拼读生字。(开火车)

设计意图:读文识字让生字富有灵性的出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学会生字,全身心的投入,从而巩固识字效果。

五、拓展练习、升华主题

1.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一位天才但是你能说一说爱因斯坦长大后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吗?

2在你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有没有类似课文爱因斯坦做板凳的事例?

3.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上述教学设计让学生进入文本有跳出文本,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统一于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程之中。

六、总结

不怕失败,认真踏实,它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从同学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爱因斯坦的影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只要天天坚持,不怕失败,认真踏实,我相信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你们一定会硕果累累的。同学们有信心吗?

七、板书设计

三个 小 板 凳

不怕失败

爱因斯坦 成功

认真踏实

2、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中心学校 刘文书

设计理念:

《三个小板凳》记叙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事。课文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在人物对话中体现爱因斯坦强烈的自信心和做事坚忍不拔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巧妙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进行讨论、交流、汇报。学生通过与文本交融、碰撞,实现了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自我建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做事要充满信心,努力进取。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读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人物图片导入

1.多媒体出示人物画像,你认识他吗?知道他的名字吗?

2.小组汇报对爱因斯坦的了解。

过度: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你们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三个小板凳》。(板书课题:三个小板凳)

设计意图:讲述对爱因斯坦的了解激活学生学会学习,收集材料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爱因斯坦的敬佩之情,从而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把握课文难点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找小组台前读文。

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讨论,汇报交流。

1.找出文中一个排比句用“---”画出,并仿照说句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思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要求:发言要有根据,要有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是为了深入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加整理,就难以进行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的深入探究。

2.用“---”画出爱因斯坦和老师的对话。(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一下)

思考:①体会老师和爱因斯坦的对话,思考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②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对于人物品质的体会,课文内容的理解将起到奠基作用。合作探究,有效的促进了生生互动。在交流中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获得了独有的情感体验并在交流中促进了能力的提高。这一问题是文章的教学难点,只有让学生知道了问题的答案,才能体会文章的内涵。

3. 爱因斯坦在做第三个板凳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四、读文识字

1. 小组长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2. 小老师领着拼读生字。(开火车)

设计意图:读文识字让生字富有灵性的出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学会生字,全身心的投入,从而巩固识字效果。

五、拓展练习、升华主题

1.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一位天才但是你能说一说爱因斯坦长大后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吗?

2在你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有没有类似课文爱因斯坦做板凳的事例?

3.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上述教学设计让学生进入文本有跳出文本,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统一于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程之中。

六、总结

不怕失败,认真踏实,它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从同学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爱因斯坦的影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只要天天坚持,不怕失败,认真踏实,我相信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你们一定会硕果累累的。同学们有信心吗?

七、板书设计

三个 小 板 凳

不怕失败

爱因斯坦 成功

认真踏实

3、《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语文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chazidian.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爱因斯坦制作三个小板凳的故事,学习他不怕失败,认真塌实的精神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教学准备:字卡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读一读《三个小板凳》这个故事,看看你会有什么收获。

二、自读感知

1、自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和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从爱因斯坦小时侯制作小板凳的故事中,找出他长大以后成为大科学家的原因。

三、理解感悟

1、小组互动:讨论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2、指名朗读课文2、3段。

3、联系讲这个故事。

4、识字教学

开火车读生字卡,并且用字组词,用词说话。

四、扩展练习 开一个小故事会。

4、《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认识部首“”和多音字“教”。 2、继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读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本文的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揭题 1 、简介爱因斯坦的生平。 2、读题,学习“凳”:你想问什么?(谁的小板凳?为什么有三个?)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自己分析理解。教师巡视。 2、自主学习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组长抽查每个同学认读生字、正音情况。 4、全班交流自学生字情况: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形声字识字法,部件组合法,加、减偏旁法,字谜法等。 5、用生字组词。 6、检查巩固:开火车式读字词。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课文的第几段告诉我们的?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生读文,指导评价。四、作业:准备课后第五题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近一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开火车式认读生字。

二、自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⑴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孩子? ⑵教室里为何会静悄悄的? ⑶老师开始认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后来呢? ⑷你最想和爱因斯坦说些什么?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讲一讲。

三、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交流探讨:理解“糟糕”理解“强”,“它”指什么?“这两只”指什么? 1、训练用因为……所以……说话。 2、指导朗读爱因斯坦的话,体会爱因斯坦当时的心情。 (体会爱因斯坦认真、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嘲笑的品质。)

四、小结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而要学他小时候做的三只板凳呢?

五、编一编,演一演,训练表达和想象的能力;六、作业指导,完成作业。收集科学家小时候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故事。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给爱因斯坦写封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 2、正确美观地在虚宫格中书写8个生字。 3、正确完成课后题。教学重点、难点:工整、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1、开火车式读卡片,并组词。2、听写生词:作用、老师、改正、泥土、品行、孝顺

二、指导书写:1、细致观察书中的例字。2、指导:“改”、“却”容易写错,要强调“改”的第三笔是竖提。“却”的右侧不是“”,“却”的第六笔是横折钩。“品”:观察三个“口”在虚宫格中的位置。“师、泥、惊、作这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4、评选优秀者,说一说写字的心得体会。

三、练习课后题:1、读一读:领读,练读,小组长检查认读情况。试一试把词语中的成语背下来,并练习说话。2、找朋友,组字并写下来:试着连一连,同桌互相检查连得是否正确,最后并把组成的字写下来。3、写一写:先读一读词语,组长领读,组员互考,后动笔写一写。教师抽查。

5、《第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二、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1、“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

2、“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3、“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对话的朗读。)

三、朗读课文,感悟交流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自读自悟: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个小板凳?

3、交流讨论。

(1)“我来告诉你!”学生将自己找的答案和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同时解疑。

(2)“我要请教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4、分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爱因斯坦和老师的对话该怎样读,然后分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2、指导生字书写。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学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

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4、作业展示。

四、复习巩固

1、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

五、拓展练习,引导实践

1、摘抄本课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3、收集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

6、二年级上册《第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第三个小板凳》

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不爱说话,同学认为他笨,老师也不喜欢他。

有一天早晨,大家都把自己的手工课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从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木制品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孩子们都笑起来了,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站了起来,小声说:有的。

同学们惊奇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强一些。老师看他这样努力,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教学目标

1、 复习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想象爱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的不气馁、不断努力的情景,体会努力包含的品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课时安排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开火车的方式)

2、过渡:看来,每个组的生字都认得很准,那现在我们三个小组来比赛,看哪一组读得最流利。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爱迪生小时候手工课上制作小板凳,老师对他交上来的板凳很生气,可后来才知道这已经是他做的第三个小板凳,于是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板书:老师、爱因斯坦、很生气)

二、新课

1、老师为什么会生气?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2自然段)

2、原来是因为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很不像样,仔细观察图看看是怎么不像样的?

过渡:四个脚是歪的,而且没有挨拢,这样粗糙的样子,就是糟糕,是啊,其他同学交上来的是精美的泥鸭子,可爱的布娃娃,这样糟糕的小板凳真让老师生气。

3、老师生气了怎么说的?用直线勾画下来。指名回答。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看看下面的两个句子哪个是老师要表达的意思。

分男女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体会这两个句子的感情怎样?指名读。齐读

小结:我们有时要想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时就可以用这种带问号的句子,虽然是问句,但我们却知道它的意思,就是反问句。请生练习说几句反问句。

①冷昀恬的画很棒。②梅洁的字很漂亮。

4、老师这样生气地批评他,那同学们是怎么对待他的呢?这时候的笑是赞扬还是取笑?取笑还可以说成什么笑?(笑话、嘲笑、讥笑)

5、引读:面对同学们无情的嘲笑,老师严厉的责问: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勇敢地站起来,小声说:有的。过渡: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比这个还糟糕的板凳吗?

6、指名回答,你在哪里找到答案的?(3自然段)师:原来世界上真的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那就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板书第一次 第二次)

看插图说说它们是怎么更不像样的。(第一个板凳三个角全是歪的,有两个角是躺在地上的,而且角的长短也不一样,凳面是斜的,如果有人坐上去肯定会摔倒的,根本不像个板凳;第二个板凳的有两个角很斜,但凳面是平的。)

7、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他第几次做的?(板书第三次)他为什么要交第三次做的小板凳给老师呢?(第三次的好一些)可第三次的板凳还是很糟糕呀?

出示: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强一些。它指什么?这两个指什么?用虽然但是造句。

比较这三次的板凳你发现了什么?(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你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做完第一个板凳后他看了看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做好第二个板凳后他看了看又会说什么?怎么做?

从爱因斯坦三次做小板凳的事,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不气馁、不灰心、不断努力)板书。可是原来老师和同学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读(第1自然段)齐读。

老师也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一个不怕困难,不断努力,永不灰心,永远追求更好的爱因斯坦,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板书改变了态度)

正是因为爱因斯坦做任何事情都像做小板凳这样认真,有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品质,所以他长大以后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们带着对爱因斯坦的崇敬再读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今天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你觉得自己平时在做哪些事情时还可以做的更好?

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7、《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语文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chazidian.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读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只有自己勤奋学习,不懈地努力才能出绩。” 3.进行朗读训练,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4.用“……是因为……”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熟读词语。 2.学习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1.定向。(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2)谁干什么? (3)给文章分段。 2.自学课文,要求划出生字、新词。 3.字、词、句的训练。 (1)出示生字卡片: 坦tan 凳deng 虽sui 糟zao 伟wei 拼读生字。 (2)读词语,强调“糟糕、小板凳、虽然”的渎音 (3)读通较长的句子:(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看见) (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4)给自然段标号。 4.读讲1—2段。 (1)读第一段,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训练,因为爱因斯坦从小……,所以长大后他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2)读第二段,填空练习。(爱因斯坦很喜欢钻研问题。) (3)思维训练。研究“开始”这个词,师:从哪一件事开始,从几岁开始对科学发生了兴趣? (4)读1、2两段。 5.作业。 熟读课文,认读词语,完成“读一读,练一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研究3、4段,学习爱因斯坦不怕困难的品质。 2.朗读训练。 3.会用反问句说话,并能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过程: 1.段的训练:哪两段是讲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 2.读讲第三段。 (1)读第三段,进行填空练习。(3、4)第三只小板凳( ) (2)练习对话,朗读训练。师:我们学学老师的样子来读第三段中的两个句子。 (3)句子训练。 出示反问句: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 师:你们见过吗? 生:我们没见过。 师:那还可以怎么说? (我们谁也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4)小结。 同样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说。 (5)读读演演。 爱因斯坦的话——小声说:“有的”。 3、读讲第四段。 (1)读爱因斯坦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第一次做的和第二次做的比第三次做的( ) (2)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说清楚其它小朋友都做了什么?提高要求,前面可总的说一下,后面可以评价一下“小朋友们做了许多手工作品,有的小朋友做泥鸭子,有的……,他们都做得很好。” (3)思维训练。 师:爱因斯坦做特别难做的小板凳,傻吗?划下答案,读第一段。 (4)用“因为……所以”训练说话,将爱因斯坦为什么做小板凳的理由说清楚。 (5)情感交流,用“……是因为……”练习说话,师:如果爱因斯坦在我们班里,你喜欢他吗? (6)继续用“……是因为……”说话,根据课文内容练习。 师:他们班里的同学、老师喜欢他吗? (7)词语训练。 研究“从此”一词。师:从哪件事之后,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8)再用“因为……所以”说话。 (9)读第四段。 4.小结。 师:“学爱因斯坦做小板凳”对吗?我们向他学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作业: 有表情朗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要求读准,会写、记住。 注意:“需、糟、糕、态”的书写。 二、听写 三、朗读课文。 1、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 ) 2、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说话。

8、《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能体会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理解7个新词语的意思。

3、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4、能理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5、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读不同语气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难点:读懂反问句,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事。

2、读通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

▲简介爱因斯坦的生平,揭示课题。

图像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问:认识他吗?你能向大家介绍他吗?(教师作适当补充)

揭题,学习生字“凳”。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字词。

1、自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次,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读生字并组词。

3、有哪几个字是形声字?怎么记住它?(加一加,换一换)

4、哪几个字你认为比较难写,写一写。

5、课文中划出生词,读一读,并指名读。纠正读音。

6、你懂得哪个词的意思,可以把意思说给同桌听,也可以用它说一句话。

7、提出你还不懂的词语,想办法弄懂。

▲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内容和语言。

细细地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哪几句话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大面积训练)

▲课堂作业 。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因斯坦认真、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别人嘲笑的品质。理解“糟糕、强、改变”等词的意思。

2、能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能正确朗读不同语气的句子。

二、教学过程 :

㈠、理清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

①出示一段排列错乱的话(把课文第3自然段的顺序打乱),让学生读读,通顺吗?

②请你把这段话整理好,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排列的?

㈡、读读课文,给下面这些短语排序。

( )老师生气

( )同学们不再笑

( )爱因斯坦说明情况

( )爱因斯坦交板凳

㈢、以以上短语为提示语,学习相应的课文内容。

1、哪几句写爱因斯坦交板凳的事?读一读。

学生质疑。(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做板凳?他为什么不交其他的作业 ?)

2、哪几句写老师很生气?读一读。

① 理解“糟糕”的词义。什么样的板凳是糟糕的呢?

② 感情朗读。重点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3、学习反问句:“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

师:为什么老师的话有问号,却没有回答呢?(这样的句子就叫“反问句”。)

a、比较句子,哪一组语气更强烈?

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你们谁也没有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

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了。

(反问句让语气更加强烈。我们在写文章是要表达更强烈的意思,可以用反问句。)

b、试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c、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d、问题怎么会那么严重?

e、你能举出类似的句子吗?

4、哪几句写爱因斯坦说明情况的?

a、读一读。说说这两句话讲了些什么。比较“很不象样”与“更不象样”的异同。学习“强”的词义。

b、指导朗读:你认为爱因斯坦的话应该怎样读?自己练读,优等生范读,小组比赛读。

c、补充课外阅读文章《三只小板凳》,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

d、听了爱因斯坦的解释,同学们的表现怎样?读一读。

e、说说老师和同学们是怎样想的?同桌交流。

f、用表演形式汇报交流。(略)

㈣、学习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从此”是指什么事以后?同学们和老师改变的是什么?

2、老师和同学们对爱因斯坦以前是什么态度?齐读第1自然段。

请换成“因为……所以……”说一说这段话。

㈤、小结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爱因斯坦既然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我们为什么不了解他伟大的成就,而去学他小时侯做小板凳的故事?他小时侯的表现与他长大后成为大科学家有什么关系?

2、汇报交流。

3、再次质疑问难:你还有不懂的吗?

4、把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

㈥、做业。(略)

板书设计 :

15、三只小板凳

一只小板凳───很不象样做事-认真

爱因斯坦肯花功夫

两只小板凳───更不象样不怕失败◆

9、《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 、简介爱因斯坦的生平。

2、读题,学习“凳”

二、学习生字新词

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自己分析理解。

全班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三、理清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

1、自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课文的第几段告诉我们的?

2 、出示一段排列错乱的话(把课文第三段顺序打乱),让学生读读通不通。

3 、让学生排列次序,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4 、读第二、三段,给短语排列次序:

( ) 老师生气

( ) 同学们不再笑

( ) 爱因斯坦说明情况

( ) 爱因斯坦交板凳

5、完成作业 本第五题。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因斯坦认真、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嘲笑的品质。

2、能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子补充完整。

3、能正确朗读不同语气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反问句的学习。人物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说说二、三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学习二、三段,质疑问难

1 、学习老师的话,理解“糟糕”,找一找,还有哪些词也是说明“糟糕”的?

比较句子

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

你们谁也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了。

2、学习爱因斯坦的话

爱因斯坦是怎么说的?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理解“强”,“它”指什么?“这两只”指什么?

想想这三办小板凳是怎么做出来的?你感觉到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朗读爱因斯坦的话。

3 、学习同学们的表现

同学们的表现有什么变化?你知道这时候同学们在想什么吗?他们要对爱因斯坦说些什么呢?

三、学习一、四段

1、第四段:从此指从什么事以后?改变在这儿指什么发生了变化?

2 、第一段:

这段话换种说法吗?训练用因为……所以……说话。

四、小结

有感情朗读课文。想想议议: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而要学他小时候做的三只板凳呢?

五、作业 指导,完成作业 。

收集科学家小时候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故事。

10、《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

《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之一
黄燕 

  
  教学要求:
   1.认读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只有自己勤奋学习,不懈地努力才能出绩。”
   3.进行朗读训练,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4.用“……是因为……”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熟读词语。
  2.学习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1.定向。(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2)谁干什么?
  (3)给文章分段。
  2.自学课文,要求划出生字、新词。
  3.字、词、句的训练。
  (1)出示生字卡片:
    坦tan  凳deng  虽sui  糟zao  伟wei
   拼读生字。
  (2)读词语,强调“糟糕、小板凳、虽然”的渎音
  (3)读通较长的句子:(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看见) 
   (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4)给自然段标号。
  4.读讲1—2段。
  (1)读第一段,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训练,因为爱因斯坦从小……,所以长大后他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2)读第二段,填空练习。(爱因斯坦很喜欢钻研问题。)
  (3)思维训练。研究“开始”这个词,师:从哪一件事开始,从几岁开始对科学发生了兴趣?
  (4)读1、2两段。
  5.作业。
   熟读课文,认读词语,完成“读一读,练一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研究3、4段,学习爱因斯坦不怕困难的品质。
  2.朗读训练。
  3.会用反问句说话,并能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过程:

  1.段的训练:哪两段是讲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
  2.读讲第三段。
  (1)读第三段,进行填空练习。(3、4)第三只小板凳( )
  (2)练习对话,朗读训练。师:我们学学老师的样子来读第三段中的两个句子。
  (3)句子训练。
    出示反问句: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
    师:你们见过吗?
    生:我们没见过。
    师:那还可以怎么说?
    (我们谁也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4)小结。
    同样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说。
  (5)读读演演。
    爱因斯坦的话——小声说:“有的”。
  3、读讲第四段。
  (1)读爱因斯坦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第一次做的和第二次做的比第三次做的(  )
  (2)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说清楚其它小朋友都做了什么?提高要求,前面可总的说一下,后面可以评价一下“小朋友们做了许多手工作品,有的小朋友做泥鸭子,有的……,他们都做得很好。”
  (3)思维训练。
    师:爱因斯坦做特别难做的小板凳,傻吗?划下答案,读第一段。
  (4)用“因为……所以”训练说话,将爱因斯坦为什么做小板凳的理由说清楚。
  (5)情感交流,用“……是因为……”练习说话,师:如果爱因斯坦在我们班里,你喜欢他吗?
  (6)继续用“……是因为……”说话,根据课文内容练习。
    师:他们班里的同学、老师喜欢他吗?
  (7)词语训练。
    研究“从此”一词。师:从哪件事之后,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8)再用“因为……所以”说话。
  (9)读第四段。
  4.小结。
    师:“学爱因斯坦做小板凳”对吗?我们向他学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作业:
    有表情朗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要求读准,会写、记住。
    注意:“需、糟、糕、态”的书写。
  二、听写
  三、朗读课文。
  1、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  )
  2、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说话。

11、《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读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只有自己勤奋学习,不懈地努力才能出绩。”
   3.进行朗读训练,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4.用“……是因为……”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熟读词语。
  2.学习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1.定向。(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2)谁干什么?
  (3)给文章分段。
  2.自学课文,要求划出生字、新词。
  3.字、词、句的训练。
  (1)出示生字卡片:
    坦tan  凳deng  虽sui  糟zao  伟wei
   拼读生字。
  (2)读词语,强调“糟糕、小板凳、虽然”的渎音
  (3)读通较长的句子:(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看见) 
   (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4)给自然段标号。
  4.读讲1—2段。
  (1)读第一段,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训练,因为爱因斯坦从小……,所以长大后他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2)读第二段,填空练习。(爱因斯坦很喜欢钻研问题。)
  (3)思维训练。研究“开始”这个词,师:从哪一件事开始,从几岁开始对科学发生了兴趣?
  (4)读1、2两段。
  5.作业。
   熟读课文,认读词语,完成“读一读,练一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研究3、4段,学习爱因斯坦不怕困难的品质。
  2.朗读训练。
  3.会用反问句说话,并能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过程:

  1.段的训练:哪两段是讲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
  2.读讲第三段。
  (1)读第三段,进行填空练习。(3、4)第三只小板凳( )
  (2)练习对话,朗读训练。师:我们学学老师的样子来读第三段中的两个句子。
  (3)句子训练。
    出示反问句: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
    师:你们见过吗?
    生:我们没见过。
    师:那还可以怎么说?
    (我们谁也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4)小结。
    同样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说。
  (5)读读演演。
    爱因斯坦的话——小声说:“有的”。
  3、读讲第四段。
  (1)读爱因斯坦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第一次做的和第二次做的比第三次做的(  )
  (2)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说清楚其它小朋友都做了什么?提高要求,前面可总的说一下,后面可以评价一下“小朋友们做了许多手工作品,有的小朋友做泥鸭子,有的……,他们都做得很好。”
  (3)思维训练。
    师:爱因斯坦做特别难做的小板凳,傻吗?划下答案,读第一段。
  (4)用“因为……所以”训练说话,将爱因斯坦为什么做小板凳的理由说清楚。
  (5)情感交流,用“……是因为……”练习说话,师:如果爱因斯坦在我们班里,你喜欢他吗?
  (6)继续用“……是因为……”说话,根据课文内容练习。
    师:他们班里的同学、老师喜欢他吗?
  (7)词语训练。
    研究“从此”一词。师:从哪件事之后,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8)再用“因为……所以”说话。
  (9)读第四段。
  4.小结。
    师:“学爱因斯坦做小板凳”对吗?我们向他学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作业:
    有表情朗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要求读准,会写、记住。
    注意:“需、糟、糕、态”的书写。
  二、听写
  三、朗读课文。
  1、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  )
  2、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说话。


 



如何使用铅笔改造出时尚文具用品
怎么给宝宝做一顶好看的帽子
衍纸手工制作雪花详细图片步骤教程
如何缝制带标签的布艺收纳盒
创意布偶便笺架:DIY钢铁侠的做法教程
布艺手工:DIY复古系漂亮眼镜袋

本类热门作品

  • 米芾学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 十二生肖教学设计一等奖
  • 口语交际《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一等奖
  • 《月亮姑娘》教学设计一等奖
  • 《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一等奖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一等奖
  • 赞美的掌声说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 夜色教学设计一等奖
  • 尖尖的草帽教学设计一等奖
  • 阅读链接冉庄印象教学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