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5 12:33:04
重要电话教学设计一等奖
石家庄市石门小学 李慧香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生词。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体验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
3.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生活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你有过独自一人在家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没有,假如让你独自在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答
师:有一个叫秋儿的小姑娘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以来读一读她的小故事吧!
板书课题:重要电话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地进入学习情景。
二、初读课文
1.生初读课文,明确读书要求: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把字音读准,画出生字,把句子读通顺。
2.生自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互纠字音。
4.排火车指名读课文。在学生读书过程中适时指导读音。
5.认读生字生词,指导书写。
6.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7.生答
8.师小结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采用多种方式读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看出来的,画出文章中有关的内容,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
教学预设:
1.秋儿是个胆子很小的女孩。(2、4、5、6、7自然段)
相机指导学生对秋儿心理描写的体会,指导朗读。
2.秋儿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3.秋儿是个能克服困难的孩子。
…………
要找到相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4.师:秋儿终于战胜了恐惧,那她等的是一个怎样重要的电话呢?
生答
师:妈妈为什么要打这个重要电话呢?
生答
发表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中有价值的见解。
让学生多读,提倡个性化的朗读,读出秋儿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儿心里的变化,发现秋儿身上的优点。
引导学生全面的理解文章。
二、拓展延伸:
师:秋儿是一个勇敢的孩子,那你们觉得的什么是勇敢呢?
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老师希望你们都要懂事,有责任心,遇到了困难要努力克服,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从秋儿这件事上受到启迪,学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鼓励学生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足,不断进步。
指导书写:
1.读单字、词语、句子,认读生字。
2.交流记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原来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3.描红书写,之后小组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通过互评,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识字写字兴趣。
石家庄市石门小学 李慧香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生词。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体验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
3.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生活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你有过独自一人在家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没有,假如让你独自在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答
师:有一个叫秋儿的小姑娘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以来读一读她的小故事吧!
板书课题:重要电话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地进入学习情景。
二、初读课文
1.生初读课文,明确读书要求: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把字音读准,画出生字,把句子读通顺。
2.生自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互纠字音。
4.排火车指名读课文。在学生读书过程中适时指导读音。
5.认读生字生词,指导书写。
6.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7.生答
8.师小结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采用多种方式读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看出来的,画出文章中有关的内容,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
教学预设:
1.秋儿是个胆子很小的女孩。(2、4、5、6、7自然段)
相机指导学生对秋儿心理描写的体会,指导朗读。
2.秋儿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3.秋儿是个能克服困难的孩子。
…………
要找到相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4.师:秋儿终于战胜了恐惧,那她等的是一个怎样重要的电话呢?
生答
师:妈妈为什么要打这个重要电话呢?
生答
发表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中有价值的见解。
让学生多读,提倡个性化的朗读,读出秋儿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儿心里的变化,发现秋儿身上的优点。
引导学生全面的理解文章。
二、拓展延伸:
师:秋儿是一个勇敢的孩子,那你们觉得的什么是勇敢呢?
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老师希望你们都要懂事,有责任心,遇到了困难要努力克服,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从秋儿这件事上受到启迪,学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鼓励学生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足,不断进步。
指导书写:
1.读单字、词语、句子,认读生字。
2.交流记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原来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3.描红书写,之后小组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通过互评,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识字写字兴趣。
20、重要电话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朗读课文。
3、通过讨论电话的重要,懂得做事要诚信,做个勇敢坚强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这个电话的重要。
教学课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桌互读,检测字音。
4.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二、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个电话重要吗?为什么?
2、讨论:这个电话重要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妈妈打电话的目的、时间、内容、结果,莎莎等电话的过程等多角度思考,充分发表意见。
3、知道妈妈打电话是重要的
(1)、从妈妈打电话的目的看,意在引导孩子夜里一个人在家锻炼胆量,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
(2)、从妈妈打电话的时间和内容看,了解莎莎一夜是否一个人在家里,是否克服了胆小的毛病。
(3)、从莎莎等电话的过程及结果看,等电话真正起到了激发孩子思想斗争,不断克服胆小的作用。
4、把课文变成第一人称朗读,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电话的重要。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极具启发意义的形象----秋儿,秋儿的经历,学生们熟悉,因而秋儿的胜利对学生的启迪也是非常深刻的,它可以启示孩子们怎样面对责任,怎样面对恐惧,怎样做一个勇敢的人。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则尤为重要了,教师要重视文章中的心理描写,启发学生通过对秋儿心里的揣摩感受秋儿心理变化的历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生词。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体验。
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
3.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生活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你有过独自一人在家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没有,假如让你独自在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答
师:有一个叫秋儿的小姑娘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以来读一读她的小故事吧!
板书课题:重要电话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地进入学习情景。
二、初读课文
1.生初读课文,明确读书要求: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把字音读准,画出生字,把句子读通顺。
2.生自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互纠字音。
4.排火车指名读课文。在学生读书过程中适时指导读音。
5.认读生字生词,指导书写。
6.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7.生答
8.师小结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采用多种方式读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一、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看出来的,画出文章中有关的内容,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
教学预设:
1.秋儿是个胆子很小的女孩。(2、4、5、6、7自然段)
相机指导学生对秋儿心理描写的体会,指导朗读。
2.秋儿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3.秋儿是个能克服困难的孩子。
…………
要找到相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4.师:秋儿终于战胜了恐惧,那她等的是一个怎样重要的电话呢?
生答
师:妈妈为什么要打这个重要电话呢?
生答
发表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中有价值的见解。
让学生多读,提倡个性化的朗读,读出秋儿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儿心里的变化,发现秋儿身上的优点。
引导学生全面的理解文章。
二、拓展延伸:
师:秋儿是一个勇敢的孩子,那你们觉得的什么是勇敢呢?
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老师希望你们都要懂事,有责任心,遇到了困难要努力克服,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从秋儿这件事上受到启迪,学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鼓励学生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足,不断进步。
指导书写:
1.读单字、词语、句子,认读生字。
2.交流记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原来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3.描红书写,之后小组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通过互评,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识字写字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 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
激趣引入:
秋儿的妈妈是个医生,一天晚上,妈妈要去值班,要秋儿等一个很重要的电话,你觉得这个重要电话可能会是什么事呢?
读读课文看你们猜对了吗?
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增加学生读文的兴趣。
读文识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班内交流。
2、 这个“重要电话”到底是什么事?
3、 指名读课文。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看出来的?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班内交流:
1、 秋儿是个胆子很小的女孩。
2、 秋儿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3、 秋儿是个能克服困难的孩子。
…………
要找到相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秋儿开始很害怕,而且几次想逃跑,但最终她逃跑了吗?为什么?
秋儿没有逃,因为她怕那个重要电话是病人找妈妈的。
老师还觉得秋儿的妈妈是个很聪明的人?你们有什么看法?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发表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当中有价值的见解。
让学生多读,提倡个性化的朗读,读出秋儿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儿心里的变化,发现秋儿身上的优点。
引导学生体会出秋儿还是个很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孩子。
学生可能同意老师的看法,觉得妈妈是在帮秋儿克服胆小怕黑的缺点,也可能有的同学不赞成妈妈这样的做法。要鼓励学生的想法,只要他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拓展延伸:
你遇到过类似秋儿这样一个人在家的经历吗?你原来是怎么做的?现在你会怎么做?先说一说,课后写在小本本上。
小结:老师希望你们都要懂事,有责任心,遇到了困难要努力克服,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从秋儿这件事上受到启迪,学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鼓励学生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足,不断进步。
指导书写:
1、 读单字、词语、句子,认读生字。
2、 交流记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原来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3、 描红书写,之后小组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通过互评,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识字写字兴趣。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套”“逃”“娜”等十一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胆”“値”“刚”等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秋儿的心理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儿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
4、细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感情进行分析,体验,让学生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儿的心理变化,发现秋儿的特点。
重难点:
1 学会本课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感受秋儿的成长过程及心理变化。
教学突破:
让学生多读 ,提倡个性化的朗读,独处秋儿的害怕及内心的矛盾,感受秋儿的成长过程。
教师准备:
字词课件、卡片
学生准备:
字词卡片 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师:你有没有一个人在家过过夜?如果让你晚上独自在家,你会害怕吗?
鼓励学生如实回答。
(轻松的谈话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奠定了基础。)
2、师:有一个叫秋儿的小朋友,她有一个当医生的妈妈,一天晚上,妈妈要去值班,要秋儿在家等一个重要的电话。就是这个电话,让秋儿从一个害怕黑夜的女孩儿变成了勇敢的女孩儿。这个重要的电话会是什么呢?
学生猜测
3师:请大家去课文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读,开火车读。
4、师:这个“重要电话”到底是什么事?
(明确:妈妈打给秋儿的,告诉秋儿她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5、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 学生轻声跟读课文,
思考:这一夜,秋儿是怎样等电话的?她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勾画有关句子,在小组内交流后进行感情朗读。
2、师:秋儿和妈妈住在哪里?
明确:一套大房子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认识到一个人独自呆在大房子里的夜晚更让人害怕。)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读好“可小啦”“总要”,从中感受秋儿的胆子非常小。
4、妈妈临走前是怎样吩咐秋儿的,谁来用妈妈的口气读读她的话?
(秋儿,注意电话铃响。今天有一个重要电话会来。非常重要!引导学生由“非常重要!”去读好妈妈对该电话的重视。)
5、妈妈是医生,如果你是秋儿,你听到妈妈这样说,可能会怎样想这个重要电话的内容?
学生根据妈妈的身份去猜测电话的内容——与病人有关,事关生死。
6、师:接下来就是秋儿一个人在家了。这一夜秋儿是怎样度过的?她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组织学生交流描写秋儿心理、动作的语句,相机指导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
(1)、妈妈刚走,秋儿就害怕了。她希望什么?
(2)、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响了,秋儿是怎样过去接电话的?
从“扑过”“抓起”感受秋儿对这个电话的急切期盼。
(3)、这个电话是谁打来的?秋儿这时的心情怎样?
引导理解“懊丧”
(4)、天色渐暗后,屋子里发生了什么事?秋儿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明确:屋子里很静,秋儿非常紧张,似乎听到老鼠跑动,继而又听到远处的乐曲,心里平静下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类似的生活体验,看是否如这段描述地一样。
(5)、乐曲声让秋儿稍微放松了些,但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地板上忽然的响声让秋儿打了个寒战,心儿乱跳,他打定主意,赶快上娜娜家,却又马上想起了妈妈的嘱咐,于是又留了下来。指导读好“我不能走!”以体会秋儿的坚决。
(6)当秋儿坚决不离开后,也就不再想着快接了电话好去娜娜家了。她于是行动起来,克服困难,战胜恐惧。她是怎样做的?
明确:秋儿关上房门,在门后放上凳子,躺在沙发上想故事中和电影里的勇敢的人,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秋儿的内心情感,感受其心理变化的过程。)
7、师:天亮的时候,这个重要电话终于来了。原来是妈妈打来的,她说了什么?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妈妈最后说的话。
8、师:你能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析秋儿成长的原因。
1 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儿?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看法。
2 全班交流,要求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3 组织讨论:
(1)是什么使秋儿变勇敢了。
引导学生认识到,是秋儿的爱心和责任心让她战胜了恐惧。
(2)你觉得这个电话对秋儿重要吗?
这个电话让秋儿从一个胆小的女孩儿变成了勇敢的女孩儿,是她的成长埋进了一大步,因此对她来说非常重要。
(3)、你是怎样看待秋儿的妈妈?
学生可能觉得妈妈这样的做法是在帮秋儿克服胆小怕黑的缺点,认为她很聪明,也很有可能有的学生不赞成妈妈这样的做法。要鼓励学生的想法,只要他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二、课外延伸。
1、师:你遇到过类似秋儿这样一个人在家的经历吗?你原来是怎样做的?现在会怎样做?
鼓励学生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足,促使其不断进步。先说一说,课后把它写在小本本上。
2、总结:老师相信大家都是懂事、有责任心的好孩子,今后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你能做到吗?
三、指导书写。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较为简单,重点指导“逃”“哪”“静”“勇”“敢”,其他的字可让学生自行书写,互相评议。“逃”字可与“跳”结合起来写,引导学生回忆“兆”的笔顺;要仔细观察“哪”字的三个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静”字可让学生用熟字相加地方法记忆和书写;“勇”字的最上部分是甬,下面的 “力”要将上面的字托起;“敢”字的右边是“反文旁”,重点指导它与“折纹旁”的区别。
四、板书设计
25 重要电话
以前:胆小
秋儿
今夜:责任心 爱心
变得勇敢
设计理念
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演中说”“说中创”,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发展,大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习说简短的话。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具准备
歌曲《打电话》录像、电话机多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打电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喜欢《打电话》这首歌吗?我们来听一听。
2.设问引发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你打过电话吗?给谁打的?当时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议。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几点: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打电话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话要简短,要有礼貌。
(3)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再打。
二、创设情境,分层训练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下午要上一节写话课,需要一个漂亮的洋娃娃玩具,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家里就有一个,我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午把洋娃娃带来。我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谁说得好,下课后就让谁去给王老师打电话,好不好?
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6611358(板书),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该怎么打电话。
2.个人准备。要求学生把要说的事想清楚,要说的话想明白,注意使用“您好”“请问”“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4.组对练习。学生自由组对,分角色(学生和王老师)练习打电话。注意:学生互换角色练习;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充分练习;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汇报表演。
5.汇报表演。各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及时评议指导,评选优秀小组。
6.创新表演。设想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创新表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交际的灵活性,老师结合实际及时指导评议。
(1)王老师在家,接听人不是王老师。
(2)王老师不在家,需转告。
(3)直接接听电话,可玩具不在家。
(4)电话没人接。借此启发学生想想、说说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7.老师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1.看录像,提要求。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注意拨打的电话号码及该说些什么?(播放录像,展现“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
2.小组讨论交流。任选一种或几种场面,分别练习表演。
3.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4.教师总结。
【评析】
1.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设计者“以人为本”“目中有生”,始终把学生当作口语交际学习的主人,训练的主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安排时间,搭建舞台,提供表现机会。
2.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设计者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积极营造共同学习、探索、研究、提高的环境氛围,充分利用对话式、交互式等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互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注重创新学习。在创设情境,学会最基本的打电话训练任务后,教师又设计了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四种不同的情况,其目的是设置对话障碍,加大口语交际难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多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语交际的灵活性。
王惠瑛
设计理念
以教材为载体,充分挖掘文本资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电话交际情境,
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诱发学生主体参与,主动交流,拓宽言语实践
的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演中
说”“说中创”,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发展,大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
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习说简短的话。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具准备
玩具电话机多部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生入境
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叮铃铃,
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指生猜)
2(出示电话玩具),你们打过电话吗?谁能说说怎样打电话?
3指生上台表演打电话。
过渡:电话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想念远方的朋友可以打电话,有事请人
帮忙可以打电话,听,现在就有人打电话给王老师。
(预先安排两名学生与老师表演打电话情境)
情境一:叮铃铃,电话铃响
师:喂,您好!
甲:王老师,我生病了,明天不能到校上课,向你请个假。(说完马上挂掉电话)
师:请问你是...
...喂,喂...
...(自言自语:到底是谁呀?怎么冒冒失失的)
情境二:叮铃铃,电话铃响
师:喂,您好!
乙:您好!请问是王老师家吗?
师:是的,我就是。
乙:我是张小明,我想到你家里请教一道题,好吗?
师:好的,我在家等你
乙:我一会儿就过来,王老师,再见!
师:再见!
2
提问:同学们看了两位同学和老师打电话的情境表演,你们觉得谁打电话比较
正确?为什么?我们在打电话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4交流汇报,师生及时评议
5小结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要把话说清楚。
(3)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
二、利用教材,展开训练。
1
、出示挂图,创设情境一。
(1)、指导看图。
师:谁给谁打电话,她们在说些什么?
(2)、同桌听清要求后,分配角色互练。
要求:打电话时要注意有礼貌,用上礼貌用语,把事情说清楚。
(3)、学生上台表演,师生评议。
(4)、小结。(板书:说清楚
有礼貌)
2、出示挂图,创设情境二。
(1)、指导看图。
(2)、同桌分配角色互练。
(3)、学生上台演练,师生评议。
(4)、聪明星奖励评价恰当的小朋友。
3、情境三:假如接电话的人,不是金露要找的亮亮,金露该怎么说?
(1)、学生小组内分配角色互练。
(2)、师生互动交际做示范。(师扮演亮亮的妈妈,生扮演金露。)
(3)、学生上台演练。
(4)、师生评议。(出示礼貌用语)
(5)、小结。
二、创设情境,分层训练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下午要上一节写话课,需要一个漂亮的洋娃娃
玩具,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家里就有一个,我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午把洋娃
娃带来。我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谁说得好,下课后就让谁去给王老师打电话,
好不好?
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6611358(板书),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该怎么打电话。
2.个人准备。要求学生把要说的事想清楚,要说的话想明白,注意使用
“您好”“请问”“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
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4.组对练习。学生自由组对,分角色(学生和王老师)练习打电话。注意:
学生互换角色练习;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充分练习;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
加汇报表演。
5.汇报表演。各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及时评议指导,评选优秀
小组。
三、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师:哪些电话不可以随便打?
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三个急救电话。(110
120
119)
小结。
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是作者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感悟与呐喊,认识自我的价值,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我很重要设计教学,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我很重要设计教学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 教学目标
1.领会赏析文中形象而又充满思辨性的语言。
2.体会和感受作者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感悟与呐喊,认识自我的价值,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巧设问题,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重要吗?谈谈理由。
如:我很重要,因为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我待人诚恳,朋友需要我;我很热爱生活尽心尽力做好工作,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我很重要”的真实故事。
二战时期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一家食品公司濒临倒闭,为了走出逆境,决定裁员三分之一。有三种人员名列其中,一种是清洁员,一种是司机,一种是无任何技术的仓库保管。三种人加起来有30多名。经理找他们谈话,说明裁员意图。清洁工说:“我们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打扫卫生,没有清洁优美的环境,其他的员工怎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司机说:“我们很重要,这么多产品,没有司机怎能迅速销往市场?”仓管人员说:“我们很重要,没有我们,仓库的一切将杂乱无章,公司将无法正常运行。”经理觉得他们的话很有道理,权衡再三决定不裁员,重新制定发展战略,还让人在公司门口悬挂一块大匾,上面写着“我很重要”。每天员工来上班,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我很重要”这四个字。不管一线员工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都认为领导很重视他们,因此工作起来也很是卖命。几年后,该公司迅速崛起,成为日本有名的大公司之一。
一句话,拯救了一个公司,一个观念,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但是,这句话也不全是正确的,它有时可能把一个人送进深渊。我先卖个关子,咱们先倾听毕淑敏发自肺腑的呼喊《我很重要》。
(二)初读感知,梳理脉络
1.默读课文,理请思路。思考:文题“我很重要”的“我”指的是谁,“重要”又有怎样的内涵?
“我”是指每个独立的个体,“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指的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即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2.作者认为我很重要的依据是什么?请以“我很重要,因为 ”说一句或几句话。
如: “我”是由无数精华汇聚而成的万物之灵,
“我”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者,
“我”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我很重要
“我”是父母浓浓慈爱与亲情不可失却的承载,
“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我”是子女唯一的至高至尊的血缘之爱,
“我”是朋友不可填补的情感空间,我很重要
“我”是我的事业中无可替代的主宰,我很重要
让我们昂起头,响亮地宣布——
我很重要。
在阐述“我很重要”时,作者先进行理的诠释,然后再转到情的演绎,最后再对个人的价值作肯定。
文章以形象而又充满思辨性的语言铺开,把理性的分析与动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深刻的思想美和感人的人性美,如此优美的语言,充沛情感汇聚成一首诗歌,注入我们的心田,融入了我们的生命。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这篇文章的语言隽永而优美,哪些句子最触动你的心弦,哪些句子写得最精彩,请选择感受最深的语言谈谈自己感悟。可以从内容情感上谈,也可从修辞手法、句式、语言特色上谈。
1、 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
比喻我们生命出现的概率之低。
2、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无法附丽地飘荡。
用风中飘荡的蛛丝比喻失去孩子的父母的慈爱,给人一种孤独无依空虚寂寞之感。
3、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就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夸张,写出了失去子女的悲痛之情从而突出了我对于父母双亲的重要意义。读来令人动容
4、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长久地自鸣……
写得凄美,使人联想到“琴瑟和鸣”这成语。
5、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攸关的肋骨。
化用了典故(《圣经·创世纪》):传说女人(夏娃)是用男人(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造出来的。增添文采。
6、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对于事业,我们应该是自己的主宰,有自己的主见,而不应“人云亦云”,迷失自我,丧失自信,缺乏创新。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能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羊肠小道;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很好,却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
(四)探究质疑,提升认识
1.作者以雅致但又充满哲理的的语言告诉我们:我很重要,肯定了自我的价值。但那么,作者开篇却连用几个排比句写“我不重要”呢?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一直以来,我们的价值观念都是强调他人他物的重要,否定自我的;重视自我、肯定自我是一种需要批判的个人主义倾向。这篇文章从反面立意,充分肯定了自我的重要,这样的立意是新颖的。
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是为了与下文浓笔重墨阐述“我很重要”形成强烈的对比,令读者在感情上形成巨大的对比冲击,为下文蓄式。
2.或许,有些名家伟人不太赞同毕淑敏的看法,会站出来提出质疑。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 罗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鲁藜《泥土》
这三人之言有何共同之处是什么?他们有着谦虚的处世态度; 面对大众,个体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 诚然,这是一种值得称赞的为人态度,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传统美德之一。那么,面对这两种观点,同学们更认同哪一种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只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毕淑敏是从珍爱生命,肯定自我价值的角度看问题,她告诉我们,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万物之灵,对于父母、爱人、子女、友人都是无可替代的,因此我们应以虔诚的态度对待生命,为光明而奋斗。而其他人是从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出发的,相对于宇宙万物,我们又是渺小的,要学会尊重别人。
3.有时,“我很重要”也未必是正确的,他可能把一个人推向深渊。
有这样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以摆烧烤摊营生。而这个男孩却总是和其他同学攀比,吃要吃好的,穿要名牌的,且还经常要钱去上网吧,他认为:“父母既然生了我就要供我吃供我穿,我和其他同学一样重要,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在一个晚上,因为向母亲索钱未果发生争执,最后竟丧心病狂地挥起家中的刀朝母亲身上连砍数十刀,将生自己养自己的母亲推向了另一个世界,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多,但觉得自己很重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少。请你向这位的少年说一两句话。
(五)总结收获
在《我很重要》这篇富于哲理性的散文中,作者阐释了一个关于自我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奥哲学命题,并把它以形象而又充满思辨性的语言铺开,把理性的分析与动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深刻的思想美和感人的人性美。
是的,我们既要欣赏自己,也要欣赏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地球上。
(六)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毕淑敏的其他作品,并把读后感写在读书笔记上。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七)板书设计
我很重要
依 理的阐释
情的演绎
据 个人价值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我很重要设计教学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