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21 19:55:03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

1、《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3.能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屏显:天鹅的图片。画面上这群美丽的鸟儿叫什么名字?

教师简介天鹅,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声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后思考一个问题。(屏显课后第3题)。

三、直奔重点,以情施教

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找出来读一读。

抽生回答。

还有哪些同学也被这几个段落感动了?请举手告诉老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这些部分。小声读第5段,给重点词语标上记号。

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抽生评议:他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学生抓住:“腾空而起”“胸脯和翅膀”“像石头似的”“重重”“扑打”等重点词语来体会天鹅的勇敢和奉献精神。

屏显第5段的内容,全班学生感情朗读这一段。

屏显:老天鹅破冰的画面。

师简介贝加尔湖的冰层。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老天鹅的破冰行动吗?

屏显填空题:老天鹅真,你看它。

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更进一步,把自己当成老天鹅来切身地感受一下。深呼吸,转换角色:现在你就是那只带头破冰的勇敢的老天鹅。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你为什么要高高地飞起,重重地落下来?

老天鹅啊老天鹅,你这样重重地撞击冰面,你真的不怕疼痛吗?

老天鹅啊老天鹅,你完全可以命令年轻力壮的天鹅来做这个工作,为什么要自己忍受这样剧烈的痛苦?

深刻地理解,真切地感受!让我们再一次来体会老天鹅的破冰壮举。

屏显分行排列的句子。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余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屏显:老天鹅破冰的画面。在第6段找到描写刚才画面的句子,并读一读。

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抽生评议: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抓住“又”“终于”“慢慢”“继续”等词语体会破冰工作的艰难和老天鹅坚持不懈的信心。

天鹅们是怎么做的?找到句子勾画出来读一读,在重点词语下标上记号。

屏显这几句话的内容,齐读这几句话。

你体会到了什么?

团结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我们通过这两句话来对比体会一下。

屏显:

老天鹅单独破冰时: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一群天鹅集体破冰时:水面在迅速地扩大。

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小结。

这么多的天鹅在一起破冰,这是多么热闹的一个场面啊!如果当时你在场,试想一下,你可能会听到哪些声音?

这么多的声音,如果说这些声音组成了一首歌,那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你们都说得很对,这是勇敢的歌,是奉献的歌,是团结的歌,是拼搏的歌,它更是一首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它们在互相鼓劲儿:(师)兄弟们啦,(生)加油!(师)齐心干啦,(生)加油!

有什么困难能够挡住这个团结拼搏的集体呢?看,胜利已经在向它们招手啦!请看课文的第7段,请我们班的女孩子来读一读。

全体女生齐读这一段。

天鹅们用什么方式来庆祝它们的胜利?它们可能在说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课文还有两次直接写到了天鹅的叫声,第一次在哪儿?它们可能在说什么?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第二次呢?

师提示语气,生加上表情、动作读天鹅的三次叫声。

看到这一群经过自己的奋力拼搏正在欢庆胜利的天鹅,斯杰潘老人能扣下手中的扳机吗?他是怎么做的?

师小结。

再次屏显课后第3题,深化感受。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总结:老人用30年挂着不动的猎枪表示了他对动物的一颗爱心,这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后应该有所收获的地方。我们应该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两点:第一是学习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特别是它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第二是向老人学习对动物的一颗爱心,保护动物,不伤害它们。因为,只有和动物和谐相处,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2、《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3.能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屏显:天鹅的图片。画面上这群美丽的鸟儿叫什么名字?

教师简介天鹅,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声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后思考一个问题。(屏显课后第3题)。

三、直奔重点,以情施教

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找出来读一读。

抽生回答。

还有哪些同学也被这几个段落感动了?请举手告诉老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这些部分。小声读第5段,给重点词语标上记号。

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抽生评议:他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学生抓住:“腾空而起”“胸脯和翅膀”“像石头似的”“重重”“扑打”等重点词语来体会天鹅的勇敢和奉献精神。

屏显第5段的内容,全班学生感情朗读这一段。

屏显:老天鹅破冰的画面。

师简介贝加尔湖的冰层。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老天鹅的破冰行动吗?

屏显填空题:老天鹅真,你看它。

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更进一步,把自己当成老天鹅来切身地感受一下。深呼吸,转换角色:现在你就是那只带头破冰的勇敢的老天鹅。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你为什么要高高地飞起,重重地落下来?

老天鹅啊老天鹅,你这样重重地撞击冰面,你真的不怕疼痛吗?

老天鹅啊老天鹅,你完全可以命令年轻力壮的天鹅来做这个工作,为什么要自己忍受这样剧烈的痛苦?

深刻地理解,真切地感受!让我们再一次来体会老天鹅的破冰壮举。

屏显分行排列的句子。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余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屏显:老天鹅破冰的画面。在第6段找到描写刚才画面的句子,并读一读。

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抽生评议: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抓住“又”“终于”“慢慢”“继续”等词语体会破冰工作的艰难和老天鹅坚持不懈的信心。

天鹅们是怎么做的?找到句子勾画出来读一读,在重点词语下标上记号。

屏显这几句话的内容,齐读这几句话。

你体会到了什么?

团结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我们通过这两句话来对比体会一下。

屏显:

老天鹅单独破冰时: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一群天鹅集体破冰时:水面在迅速地扩大。

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小结。

这么多的天鹅在一起破冰,这是多么热闹的一个场面啊!如果当时你在场,试想一下,你可能会听到哪些声音?

这么多的声音,如果说这些声音组成了一首歌,那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你们都说得很对,这是勇敢的歌,是奉献的歌,是团结的歌,是拼搏的歌,它更是一首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它们在互相鼓劲儿:(师)兄弟们啦,(生)加油!(师)齐心干啦,(生)加油!

有什么困难能够挡住这个团结拼搏的集体呢?看,胜利已经在向它们招手啦!请看课文的第7段,请我们班的女孩子来读一读。

全体女生齐读这一段。

天鹅们用什么方式来庆祝它们的胜利?它们可能在说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课文还有两次直接写到了天鹅的叫声,第一次在哪儿?它们可能在说什么?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第二次呢?

师提示语气,生加上表情、动作读天鹅的三次叫声。

看到这一群经过自己的奋力拼搏正在欢庆胜利的天鹅,斯杰潘老人能扣下手中的扳机吗?他是怎么做的?

师小结。

再次屏显课后第3题,深化感受。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总结:老人用30年挂着不动的猎枪表示了他对动物的一颗爱心,这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后应该有所收获的地方。我们应该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两点:第一是学习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特别是它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第二是向老人学习对动物的一颗爱心,保护动物,不伤害它们。因为,只有和动物和谐相处,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3、《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生字,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赏读重点段落5—8自然段,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

二、教学重点

赏读重点段落5—8自然段,在读中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

天鹅戏水的录像,生词卡片,实物投影,课文片断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把一群可爱的动物朋友请进了我们的课堂,想不想见见它们?

2、播放录像:瞧,它们来了!仔细认一认,它们是谁呀?(板书:天鹅)

3、录像中的天鹅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你用上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出示填空:()的天鹅。

4、同学们,这些美丽高雅、温顺可爱的天鹅,其实还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天鹅的故事》(板书:的故事)。读了故事,大家一定会对天鹅们刮目相看的!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爱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读不好的词句时,划下来,反复多读几遍,直到把这些拦路虎彻底打败为止,好不好?

2、检查自读效果,指导读通课文

刚才读课文时,你们打败了哪些拦路虎?(学生交流,相机抓住难句和生字重点指导)

3、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在令你感动的自然段前打上星号。

4、交流: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交流后组织评议补充。

5、交流:哪些自然段是最令你感动的?

6、揭示本课重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令人感动的段落吧!

(三)品读第5自然段

1、默读,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词语圈出来,然后在旁边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2、组织交流:你划下了哪些句子?这句话为什么会令你感动?你圈了是哪些词语?为什么要圈这些词语呢?你能读好这句打动你的话吗?

3、激情:当冰封湖面,天鹅群的生存面临严峻考验时,一只机智勇敢的老天鹅挺身而出,忍受身体撞击冰面的剧痛顽强地破冰,它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多令人感动呀!

4、让我们带着感动和对老天鹅由衷的敬意,深情地读读第5自然段吧!(老天鹅的举动震撼人心,同学们的朗读声情并茂。)

(四)品读第6自然段

1、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冰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指谁?为什么说它是顽强的破冰勇士?

3、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了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4、那天鹅们的想法和大家一样吗?请一位同学读读下面内容。

5、其他天鹅怎么样?(板书:集体破冰)你觉得这群天鹅干得怎么样?(板书:热火朝天)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呢?

6、这是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现在我们同桌合作,一个看着图听,一个绘声绘色地读,试试能不能把热烈、欢快的劳动气氛读出来。

7、指名读,其他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读后组织评议。

8、讨论:你们现在觉得这是群怎样的天鹅呢?出示:()的天鹅(相机板书:团结拼搏)

(五)品读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的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从终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现在的心情如何?你会对伙伴们说些什么?

3、带着胜利的喜悦,美美地读读第七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第1小组第5小节;第2小组第6节(1~4句)第3小组第6小节(5~6句)第4小组第7小节自行准备,可加上动作。

5、指名复述。

(六)品读第8自然段

1、同学们,我们只是读者,只是听众,但我们还是被天鹅舍身破冰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可想而知,亲眼目睹那感人场面的斯杰潘老人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2、出示: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讨论: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呢?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因为老人目睹了天鹅为了生存,用身体和生命为代价,英勇破冰的感人场面,从心里喜爱和敬佩这群勇敢顽强的天鹅。)

3、练习朗读,读出老人的感动。

板书设计:

腾空而起  重重扑打

老天鹅

勇  第二次,第三次……

感  敢

召  顽

强  集体破冰

天鹅群                      天鹅的故事

团  热火朝天

感  结

动  拼

老人挂好猎枪  悄悄离开

4、《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情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性阅读,进而开展探究性阅读,达到深切感受文本的“情”,领悟其中的“理”,“三情”(教师、学生、文本)共振,实现阅读教学三个维度的交融。

2.确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出示天鹅图片,谁来把课前你收集的关于天鹅的资料向同学们作介绍。

2.揭示课题。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板书:天鹅的故事。

[评:学生的资料交流,引发出对形美、神美、群体美的天鹅的关注,为学习本文作了情感铺垫。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一个“怎么办?”引出震撼人心的故事,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启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闸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初读。

⑴认读生字词;

⑵提出疑难,相机点拨。如:莫斯科、俄罗斯、贝加尔湖。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评:书不读熟不开讲。对这样情满全篇的文章,初读必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究、质疑、交流,对文本获得鸟瞰式的全景图。]

三、直奔重点,以情施教

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

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5、6、7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第5自然段(投影映示这一自然段内容)

⑴讨论:这一自然段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

引导学生扣住“胸脯和翅膀”、“腾空而起”、“石头似的”发表见解,相机作如下点拨:

“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的力量更大。)

“石头似的”,真的是石头吗?

⑵老天鹅这样做是以什么作为代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勇敢奉献)

⑶师范读,生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在我们的脑海里慢慢地放映这只老天鹅接二连三撞击冰面的镜头。

⑷师: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顽强精神!我们目睹了这一幕,没有理由不读好它,大家读。

第6自然段

⑴面对这样一个舍身为群,以血肉之躯为武器的老天鹅,你想对它说什么?点拨:破冰勇士

⑵导读第(1——4)句。讨论:为什么说老天鹅是顽强的“破冰勇士”?

⑶讨论:读了这部分课文,我们仿佛看见冰面上沾着老天鹅的片片羽毛,映着老天鹅的斑斑血迹。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老天鹅壮举,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⑷出示插图。这就是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⑸带着自己的理解读给同学听,看能不能打动他。

⑹齐读,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⑺讨论:每只天鹅都以血肉之躯为武器,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拼搏团结)

[评:直奔重点段,以“情”为切入点,披文入情,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吟咏,咀嚼文中语言的匠心之处,使学生动情地进入角色,达到深切感受文章的“情”,领悟其中的“理”,形成“三情”共振。]

第7自然段

⑴导读第七自然段。

⑵讨论:文中三次出现了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克哩”,前两处在哪儿?各表示什么意思?这里“胜利的欢呼”又是在说什么呢?

4.诵读复述第(5—7)自然段。

[评: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让学生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用自己的体验去创造性地填补文本的“空白点”,既建构文本的意义,又建构自我世界。]

四、回环整合,深化感知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触动一定更大,找出来读读。

2.讨论:正为打猎一无所获感到扫兴的斯杰潘见了这感人的场面,有什么变化?[板书:端挂(30)]他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3.扣住“深情”,读好第8自然段。

五、配乐赏读,总结全文

六、发出倡议,延伸学习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课后我们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查阅资料,写一封爱护动物的倡议书。

[评:课文学完了,学生仍被天鹅的精神感染着,被作者的赞美之情感动着,抓住这一契机导写倡议,既升华了学生情感的余韵,又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总评:

丁雪飞老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首批实验者,《天鹅的故事》已教学两轮。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呈现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情满课堂,三情共振。以情导入 ,抓住情感的震撼点,提领而顿,披文入情。教师、学生、文本三情共振,再现“破冰勇士”泣同类、感老人惊天动地的壮举,三个维度在教学中自如交融。第二,关注主体,促进发展。在宽阔的阅读时空里尊重个体感知,引导自主探究。文中前后三次出现天鹅的叫声,声外有音,言外有意。教师放手让学生循声读文,比较、体验、建构,组织交流讨论,由外而内,由此及彼,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第三,品味探究,虽幽必显。“读”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多而不泛,幽而必显。“破冰壮举”字斟句吟,咀嚼细品。学生口诵心惟,闭目遐思,浮想联翩。思维空间、语言实践空间在探究中拓展延伸,回环整合,情感升华为爱护动物的行为和有创意的写作实践。

5、《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复述课文5、6、7自然段,做到完整、清楚、感人。

3、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并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能在完整、清楚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做到感人。

2、体会天鹅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很多同学都喜欢听故事,但真正会讲故事的人并不多,这可比听故事要难多了。让你们说故事怕不怕?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上节课我们通过课文结识了一名俄罗斯老人,他叫--斯杰潘,听到了一个关于天鹅的美丽故事,我们今天就从学习复述这个故事开始。那么我们怎么来学这个故事呢?

二、列小标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同座位讨论给没一段归纳小标题

2、指名交流。多媒体出示湖面结冰无法捕食;腾空而起扑打水面;齐心协力一起破冰;取得胜利感动老人;

3、据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4、分小组试着说说这个故事,最好用上小标题中的词语,每组中一个同学说,一个同学评,分组学习要有两颗新:一是虚心,听到别人说的好的地方要学习;二是爱心,别人有困难要帮助。

5、指名交流

6、看来说故事并不难,老师还没有教,你们就已经能把故事说完整、说清楚了,能把这个故事说得感人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三、重点复述感人的情节

1、其实,要把这个故事说得感人,关键是要把老天鹅带头破冰和整群天鹅一起破冰的这两个情节说好。请你把这两个部分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待会儿和大家分享。

2、随机赏析课文段落。

(1)出示描写老天鹅破冰片段,交流。

指名学生找自己感动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指导感情朗读。

A、力量极大,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

B、一次又一次,顽强不怕牺牲。

C、不为自己,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了整群天鹅的生存。

(2)听得出来你们对这只老天鹅充满了敬佩,还有谁也和他感受一样,也想来读读的?

(3)的确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举动,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部分。

(4)出示整群天鹅的片段。

指名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指导感情朗读。

A、团结、齐心协力,场面激动人心。

B、和老天鹅一样勇敢、无畏,敢于和大自然抗争。

1、大家已经把文中感人之处读好了,现在能把这部分说得感人吗?先自己练练。

2、孤军奋战的老天鹅用自己的勇敢、无畏唤起了整群天鹅的奋不顾身。再坚硬的冰面也无法阻挡他们,这群可爱又可敬的生灵深深地感动了斯杰潘老人,他再也不忍心伤害他们,举起的猎枪又放下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一直不明白,此刻放下猎枪是被天鹅所感动,但老人为什么把这猎枪一挂就是30年,再也没打过任何猎物呢?把你的想法和组员交流一下。

3、小结:是啊,天鹅的壮举改变了斯杰潘老人一生对于动物的态度,也让我们感触很深,把你的感受放在你的故事中,相信你的故事会更感人。

四、讲述故事

1、自由分组准备,要求把故事说感人。

2、指名说,评议。

五、课外实践

1、写标语

鸟儿是可爱的,富有灵性的,斯鲒潘老人用自己亲历的故事告诉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着我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每一个同学在发下来的纸上写一句具有号召性的标语来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课后我们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查阅材料,写一封爱护动物倡议书。

附板书

天鹅的故事

湖面结冰 无法捕食

腾空而起 扑打水面

齐心协力 一起破冰

取得胜利 感动老人

6、《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书空“啸”字。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4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

2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3(板书:天鹅的故事)

4齐读课题

说明:播放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水的媒体,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美妙的情景。此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天鹅产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

课文讲述了在()情况下,()带领()去()结果()的故事?

2学生交流,梳理课文

(1)板书:老天鹅破冰众天鹅

说明: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

(一)体会第一次叫声

1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听风声)

(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

(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现怎样?

3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地啼叫着,)

4指导朗读

说明:通过观看媒体,启发学生朗读感悟,思考想象,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

(二)体会第二次叫声

1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现。

“~~~~”划出老天鹅怎么做的词。

“____”划出众天鹅怎么做的词。

2交流:

(1)出示第3节课文内容

A齐读

B比较句子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

C(理解“胸脯”)(板书:勇敢)

D结果怎样?(看媒体)

E齐读句子(只听得“咯吱”——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理解“窟窿”)

(2)众天鹅怎么做?

(理解“怔住”)

3这时众天鹅发出了怎样的叫声?

(1)出示:(湖面上传来阵阵“克鲁—克哩—克哩”的叫声,)

(2)自己读?

(3)师生互读

(4)齐读

说明:通过比较句子,抓住关键语言,“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让学生反复朗读并亲自体验,使朗读理解紧密结合。

(三)体会第三次叫声

1(板书:团结)导读,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所有的—

2此时,天鹅的叫声怎么样?

3出示:(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天鹅们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鲁——克哩——克哩!”)

4自己读

5指名读

6齐读

7出示:(天鹅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鲁——克哩——克哩!”好像在说:“。”)(板书:脱险)

8积累几个描写和风的词语

说明:利用本课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想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促成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四)整体朗读三次叫声

(五)齐读课文,说说感动的语句。

说明:让学生交流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催发了学生灵性的涌动,情感的升华。

四、拓展说话

你想对老天鹅、众天鹅分别说些什么?

说明:拓展说话练习,使学生从课文到自我,从内容到情感,从语言到审美全方位地提高。

说明:

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从三个维度出发,让学生想象、理解和感悟,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天鹅的三次叫声为深化课意的切入点。为了让学生因理解而“叫”,在教学中,抓住关键语言,让学生通过观看媒体、句子比较、亲自体验等方式,使朗读、感悟贯穿整个教学。通过启发学生研读课文,思考想象,揣摩天鹅三次“克噜——克哩”叫声的不同含义,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老天鹅与众天鹅不顾一切破冰的勇敢和破冰成功后的喜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7、《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饿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访俄期间,我去斯杰潘老人做客,天鹅的故事由老人家墙上的一枝猎枪引起。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配乐朗读课文2-----8自然段。

2、你听了这个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二、讨论学法。

那么我们怎么来学这个故事呢?交流。

三、列小标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小小组讨论每一段的小标题。学生交流小标题,老师随机指导。

2、据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0年前的一个初春,贝加尔湖结冰了,天鹅无法捕食。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胸脯和翅膀扑打水面,其它天鹅齐心协力,一起破冰,最后取得了胜利,感动了打猎的老人。

四、读课文,找感动的句子,写想法。

1、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但读来是那样的感人肺腑。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一旁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然后小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

3、随机出现老天鹅破冰和群鹅破冰的句子。

4、多媒体演示天鹅破冰的过程。。

五、复述故事。

六、写标语。

1、鸟儿是可爱的、富有灵性的,斯杰潘老人用自己亲历的故事告诉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着我们。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请每一个同学在发下来的纸上写一句具有号召性的标语来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

2、交流标语。

七:作业。

1、把你写的标语念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让他们从中受到感受。

附板书:

天鹅的故事

湖面结冰  无法捕食

腾空而起  扑打水面

齐心协力  一起破冰

取得胜利  感动老人

8、《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情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性阅读,进而开展探究性阅读,达到深切感受文本的“情”,领悟其中的“理”,“三情”(教师、学生、文本)共振,实现阅读教学三个维度的交融。

2.确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出示天鹅图片,谁来把课前你收集的关于天鹅的资料向同学们作介绍。

2.揭示课题。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板书:天鹅的故事。

[评:学生的资料交流,引发出对形美、神美、群体美的天鹅的关注,为学习本文作了情感铺垫。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一个“怎么办?”引出震撼人心的故事,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启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闸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初读。

⑴认读生字词;

⑵提出疑难,相机点拨。如:莫斯科、俄罗斯、贝加尔湖。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评:书不读熟不开讲。对这样情满全篇的文章,初读必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究、质疑、交流,对文本获得鸟瞰式的全景图。]

三、直奔重点,以情施教

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

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5、6、7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第5自然段(投影映示这一自然段内容)

⑴讨论:这一自然段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

引导学生扣住“胸脯和翅膀”、“腾空而起”、“石头似的”发表见解,相机作如下点拨:

“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的力量更大。)

“石头似的”,真的是石头吗?

⑵老天鹅这样做是以什么作为代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勇敢奉献)

⑶师范读,生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在我们的脑海里慢慢地放映这只老天鹅接二连三撞击冰面的镜头。

⑷师: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顽强精神!我们目睹了这一幕,没有理由不读好它,大家读。

第6自然段

⑴面对这样一个舍身为群,以血肉之躯为武器的老天鹅,你想对它说什么?点拨:破冰勇士

⑵导读第(1——4)句。讨论:为什么说老天鹅是顽强的“破冰勇士”?

⑶讨论:读了这部分课文,我们仿佛看见冰面上沾着老天鹅的片片羽毛,映着老天鹅的斑斑血迹。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老天鹅壮举,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⑷出示插图。这就是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⑸带着自己的理解读给同学听,看能不能打动他。

⑹齐读,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⑺讨论:每只天鹅都以血肉之躯为武器,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拼搏团结)

[评:直奔重点段,以“情”为切入点,披文入情,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吟咏,咀嚼文中语言的匠心之处,使学生动情地进入角色,达到深切感受文章的“情”,领悟其中的“理”,形成“三情”共振。]

第7自然段

⑴导读第七自然段。

⑵讨论:文中三次出现了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克哩”,前两处在哪儿?各表示什么意思?这里“胜利的欢呼”又是在说什么呢?

4.诵读复述第(5—7)自然段。

[评: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让学生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用自己的体验去创造性地填补文本的“空白点”,既建构文本的意义,又建构自我世界。]

四、回环整合,深化感知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触动一定更大,找出来读读。

2.讨论:正为打猎一无所获感到扫兴的斯杰潘见了这感人的场面,有什么变化?[板书:端挂(30)]他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3.扣住“深情”,读好第8自然段。

五、配乐赏读,总结全文

六、发出倡议,延伸学习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课后我们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查阅资料,写一封爱护动物的倡议书。

[评:课文学完了,学生仍被天鹅的精神感染着,被作者的赞美之情感动着,抓住这一契机导写倡议,既升华了学生情感的余韵,又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总评:

《天鹅的故事》已教学两轮。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呈现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情满课堂,三情共振。以情导入,抓住情感的震撼点,提领而顿,披文入情。教师、学生、文本三情共振,再现“破冰勇士”泣同类、感老人惊天动地的壮举,三个维度在教学中自如交融。第二,关注主体,促进发展。在宽阔的阅读时空里尊重个体感知,引导自主探究。文中前后三次出现天鹅的叫声,声外有音,言外有意。教师放手让学生循声读文,比较、体验、建构,组织交流讨论,由外而内,由此及彼,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第三,品味探究,虽幽必显。“读”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多而不泛,幽而必显。“破冰壮举”字斟句吟,咀嚼细品。学生口诵心惟,闭目遐思,浮想联翩。思维空间、语言实践空间在探究中拓展延伸,回环整合,情感升华为爱护动物的行为和有创意的写作实践。

附板书:

9、《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过程方法

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平分秋色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到天鹅,我们不禁会联想到那只可爱的丑小鸭?想起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天鹅的故事》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却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二、自学质疑

1、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2)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在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在交流时提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三、点拨新授

1、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说说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自己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天鹅的故事》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读着课文,那一幕幕情景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次次让我们激动,让我们从心底里感觉到天鹅们的那种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2、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这样一个有关天鹅的故事,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给我听的。再读一读,看看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我结识了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并到他家作客。

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斯杰潘老人向我讲述一群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

第二部分,我们又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它分为四层: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叙述了事情的起因。

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叙述了由于湖面结冰,无法捕食,所以天鹅们在讨论生存大计。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五、六、七自然段为第三层,叙述了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其他天鹅在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也加入了破冰工作,最后取得了破冰的成功。这是故事的继续发展和高潮部分。

第八自然段为第四层,这是故事的尾声,写了斯杰潘老人被刚才的情景感染了,对天鹅产生了喜爱和敬佩之情。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准备下节课全班交流。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问题。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分段读课文。

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

2、讨论:(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点拨新授

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

(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

(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

(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这群天鹅怎样?(团结)

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

(3)指导读

4、指导复述

(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第1小组第5小节;第2小组第6节(1~4句)第3小组第6小节(5~6句)第4小组第7小节自行准备,可加上动作。

(2)指名复述。

5、精读第8小节

(1)同学们,我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感受一定更深,找出来读读。

指名读,出示:“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2)讨论: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呢?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6、小练笔:(二选一)

(1)读了《天鹅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也被感动了,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

(2)天鹅破冰的经过,课文写得很精彩,也很感人。假如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来记叙这件事呢?请根据课文,以天鹅的身份来改写这篇课文,写出当时的情景。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10、《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语文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chazidian.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5—7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导读课文时,重在指导学生会阅读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2、复述课文 教前准备: 有关天鹅的图片、天鹅破冰场景图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天鹅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

2、谈话激趣。 谁能说说天鹅是什么样的鸟?出示图片。师简介。天鹅会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指导

1、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三、理清课文脉络。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天鹅用身体破冰的故事?

2、讨论交流,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

2、(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

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

(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

(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

(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这群天鹅怎样?(团结) 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

(3)指导读

三、复述

1、课文

5、

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复述。

四、精读第8小节

1、同学们,我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感受一定更深,找出来读读。 指名读,出示: 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2、讨论: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呢?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3、再读第8小节,提示“深情”。

五、精读课文本1—4自然段。

1、说说故事是由什么引起的。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共有几句话,试着给这段话分层。

3、指导朗读课文本1—4自然段。

六、欣赏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何用不织布DIY曲奇饼礼盒
可爱的小猴抱枕DIY图解教程
如何利用旧发绳做手机运动臂带
手工DIY做可爱小章鱼布偶针插
菠萝皮的作用之DIY菠萝花瓶的做法
用墙纸手工DIY活动百叶窗帘

本类热门作品

  • 口语交际《他们在说什么》教学设计一等奖
  • 《二泉映月》网络课说课稿一等奖
  • 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一等奖
  • 习作7《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一等奖
  •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一等奖
  • 《造字大王一家》教学设计一等奖
  • 第九册《美丽的三潭印月》教学设计一等奖
  • 《球王贝利的童年》教学设计一等奖
  • 《观察物体》说课稿一等奖
  • 《在树林里》教学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