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7《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21 11:25:03

习作7《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一等奖

习作7《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一等奖

1、习作7《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要求:

1.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并写下来。 2.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了解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感情。二、重点难点: 1.写出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小鸡的影像资料。四、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象,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把自己的饿好朋友请到了咱们的教师里,你们想见见吗? 2.播放小鸡的录象。 3.这就是我的动物朋友——小鸡叮叮。(板书课题)瞧!它多可爱啊!你们想认识它,了解它,成为它的好朋友吗?

(二)指导观察,训练说话 1.你们想了解它哪些方面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相机归纳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2.自由表达,点拨方法。(1)放录象,选择小鸡的全身特写定格,指名说小鸡的外形。1)指导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等。(板书:按顺序)2)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学生运用优美的词语,如“又黑又小、圆溜溜、尖尖的”等,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小鸡浑身毛茸茸的,像个小毛球”,“黑乎乎的眼睛,像两颗小黑点”等来形象的描绘。 (2)继续播放小鸡捕食、嬉戏、休息的录象,指导学生说生活习性。1)刚才咱们观看了录请同学们抓住小鸡生活习性中你最感兴趣或最熟悉的一个方面来说一说。师指导学生抓住小鸡的动作,御用准确的动词将小鸡的活动说具体。板书:抓特点、写具体)2)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很多方面,同学们在描写时可以抓住某一个方面来写具体,也可以写两到三个方面,但一定要注意有详有略) (3)经过我们仔细地观察,终于对叮叮有所了解了,你想对它说写什么吗?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直抒感情,同时还告诉学生可在描述它的外形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板书:写出喜爱之情)

(三)迁移练习,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自邀伙伴 刚才同学们一起认识了老师的动物朋友,那么你们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小动物呢?(选择交流伙伴,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自愿组合,合作交流) 2.明确要求,合作讨论。小组内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充分交流:(1)你的动物朋友是谁?(2)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朋友?(3)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4)它有哪些生活习性?(5)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四)情境模拟,大胆表达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动物保护协会想在我们班上选拔一名动物爱心大使,谁字关心、爱护、了解动物,谁就能当选。你们愿意来试试,啊?那好,下面评选开始,台下的同学就是评委。 2.出示评分规则:能详细描述动物的外形(1分)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1分)让评委感受到你对动物的喜爱之情(1分)描述时具体、生动(2分)总分(满分5分) 3.民主评议,选出“爱心大使”。

(五)敞开心扉,自由习作 1.回忆自己观察的小动物,从外形、活动情况等方面来写,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片断练习。 2.适时地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与指导。

第二课时

(一)欣赏交流,自评互评 1.欣赏自己的作品。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觉得自己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 2.评价同学的文章。(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谁写得精彩,哪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哪个地方还有修改。(2)指名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评。(二)修改成文,佳作欣赏 1.引导学生对习作修改补充。 2.小组推选写得好的习作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2、习作7《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并写下来。 2.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了解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感情。二、重点难点: 1.写出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小鸡的影像资料。四、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象,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把自己的饿好朋友请到了咱们的教师里,你们想见见吗? 2.播放小鸡的录象。 3.这就是我的动物朋友——小鸡叮叮。(板书课题)瞧!它多可爱啊!你们想认识它,了解它,成为它的好朋友吗?

(二)指导观察,训练说话 1.你们想了解它哪些方面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相机归纳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2.自由表达,点拨方法。(1)放录象,选择小鸡的全身特写定格,指名说小鸡的外形。1)指导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等。(板书:按顺序)2)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学生运用优美的词语,如“又黑又小、圆溜溜、尖尖的”等,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小鸡浑身毛茸茸的,像个小毛球”,“黑乎乎的眼睛,像两颗小黑点”等来形象的描绘。 (2)继续播放小鸡捕食、嬉戏、休息的录象,指导学生说生活习性。1)刚才咱们观看了录请同学们抓住小鸡生活习性中你最感兴趣或最熟悉的一个方面来说一说。师指导学生抓住小鸡的动作,御用准确的动词将小鸡的活动说具体。板书:抓特点、写具体)2)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很多方面,同学们在描写时可以抓住某一个方面来写具体,也可以写两到三个方面,但一定要注意有详有略) (3)经过我们仔细地观察,终于对叮叮有所了解了,你想对它说写什么吗?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直抒感情,同时还告诉学生可在描述它的外形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板书:写出喜爱之情)

(三)迁移练习,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自邀伙伴 刚才同学们一起认识了老师的动物朋友,那么你们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小动物呢?(选择交流伙伴,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自愿组合,合作交流) 2.明确要求,合作讨论。小组内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充分交流:(1)你的动物朋友是谁?(2)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朋友?(3)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4)它有哪些生活习性?(5)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四)情境模拟,大胆表达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动物保护协会想在我们班上选拔一名动物爱心大使,谁字关心、爱护、了解动物,谁就能当选。你们愿意来试试,啊?那好,下面评选开始,台下的同学就是评委。 2.出示评分规则:能详细描述动物的外形(1分)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1分)让评委感受到你对动物的喜爱之情(1分)描述时具体、生动(2分)总分(满分5分) 3.民主评议,选出“爱心大使”。

(五)敞开心扉,自由习作 1.回忆自己观察的小动物,从外形、活动情况等方面来写,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片断练习。 2.适时地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与指导。

第二课时

(一)欣赏交流,自评互评 1.欣赏自己的作品。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觉得自己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 2.评价同学的文章。(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谁写得精彩,哪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哪个地方还有修改。(2)指名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评。(二)修改成文,佳作欣赏 1.引导学生对习作修改补充。 2.小组推选写得好的习作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3、小语第五册《习作5:给动物教学设计名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名片的一般格式,学会设计简单的名片;

2、了解更多的有关动物的知识,能抓住动物的特点,有理地介绍动物,体验创造、表达的快乐;

3、在观察动物、为动物设计名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布置学生去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查查资料,了解这种动物的有关知识;教师写“下水文”。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玩具,查找有关资料也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收集你感兴趣的名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并说明为什么;

2、读一读自己查找的动物资料;

二、学习范文《海龟》

1、自己把范文读通顺;(教师点明这就是给动物设计的名片)

2、生读,其他同学边读边想:海龟有哪些特点,哪些地方写的特别好;

3、小结:(根据学生发言及板书,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范文的写法。)

三、动物化妆交友会

1、明确要求:在“动物”作自我介绍时,要注意抓特点,有条理,语言生动

2、自评、互评、师评(师评价时,重点注意学生是如处理搜集的资料,并使其转化为自我介绍的语言的。)

四、展示教师下水文

1、请学生指出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2、为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五、制作动物名片。(名片内容的要求:抓特点、有条理、语言生动:名片形式的设计要与众不同)

六、|师生评议修改习作。

4、《我喜爱的动物》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本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写了中外作家写的四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与《白公鹅》是不同的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个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学习要求是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比较不同的表达特点。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并学习运用一定手法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留心观察,提出任务

1、根据家庭的情况和自己的爱好选择观察的对象。

2、有目的地观察外形、脾气、进食、睡觉、嬉戏等情况。

(基于生活,把习作任务落实在观察之后,使习作之“炊”不仅有“米”,而且有“鱼”有“肉”)

二、读中取法,读中学写

1、整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

《白鹅》抓住“高傲”的特点,写了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语言风趣幽默,运用而来对比、反语等手法,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白公鹅》运用拟人写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突出将军的“派头”,用调侃的语言表达喜爱之情。

《猫》通过细致的观察,用具体的事例,形象的描写,写出了猫的“古怪”和小时候的“淘气”,平实中透出了喜爱。

《母鸡》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描写自己对母鸡看法的变化,写出了母鸡负责、勇敢、慈爱、辛苦的特点,语言亲切自然。

2、交流本单元“积累盘点”的精彩片段,说说为什么喜欢(盘点方法)。

4、仿写片段

例如仿照《白鹅》可以试着写写大公鸡,写它的故作姿态,悠然自得;仿照《白公鹅》可以试着用拟人的方法写写善通人性的狗;仿照《猫》和《母鸡》,学着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事例写写你家的猫和小乌龟等。无论写那种动物,都要抓住外形,性格,生活习性等某一方面写具体。

(教材的每篇课文都应该成为学生语言学习模仿的例子,从中学习怎样遣词造句,怎样布局谋篇,怎样表情达意,如果每课都能学一招,练习一回,积累起来,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切实提高。)

三、交流分享,启发借鉴

1、交流片段,根据特点猜动物

2、同类组合,交流动物特点,饲养心得,以及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启发思维。

3、指导成文:一种小动物,可写的地方很多,但要结合你的观察和感受,集中笔墨,选择一两个重点,举几个例子详细写,其它特点和情况可以略写,要把自己的感情写进去。用上你学到的方法。

(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整理习作材料和思路,既是口语交际,也是习作指导的过程,既是检查,又是借鉴。)

第二课时

四、拟定题目,完成习作

五、多元评改,修改完善

1、朗读、自改、自评

2、小组互评

3、推荐佳作或精彩片段,师生共同欣赏。(欣赏要点:有一个好题目;写出了动物的特点;内容具体;表达了真情实感;语言通顺连贯;运用了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

4、请家长写评语,再改自己的文章

5、誊写作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在修改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

5、《习作我喜欢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有的写了人与动物的真情:如老舍笔下惹人喜爱的古怪的小猫;有让人依依不舍的雪猴;有和人有着很深感情的鸟儿“小花;还有的课文写了动物之间的亲情:如《麻雀》。本组课文的这些小动物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是因为作者悉心观察与小动物结下了很深的感情。本次作文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活动、嬉戏、休息等生活习性。还可以写你与它之间发生过哪些事情。本次作文的要求是:

第一,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的生活习性(捕食、嬉戏、休息);还可以写你与它之间发生的事。

第二,按一定顺序写。

第三,要写出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第四,写完后多读几遍每行认真修改。 要写好小动物关键是善于观察,如何观察才能写好小动物呢? 1、按顺序观察:按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或整体部分整体。如先观察动物的整个模样,然后再从头到尾观察它们的细部。每个细微部分都要认真观察,这样才能对小动物有个整体而正确的印象。 2、观察时要善于抓特点:学生在观察时,要学会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注意发现特点,抓住特点重点观察。 3、观察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动物的共同特点是动,但它们也有静的时候,这正是我们观察小动物的好时机,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它的皮毛的颜色,身体的形状、大小等特点。静态观察细致了,就要观察它们的动态了。【教法建议】 1、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自己饲养过的或与自己非常熟悉的小动物) 2、交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与小动物之间发生有趣的事。 3、说:把自己要写的内容在组内说一说。 4、写:把说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 5、改:把写下来的内容给同学念一念,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同学之间交换修改。(看文章是否写清楚了,句子是否通顺,有没有错的。) 6、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先说一说它的外形、脾气等特征,说说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自己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2、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3、指导观察与写作。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哪些同学养过小动物?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都有哪些可爱之处呢?

二、学生之间交流观察的体验和感受 1、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找几名养过小动物的同学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介绍时应按照:我喜欢小动物,它的外形,脾气有哪些特征,生活习性怎样,与自己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三、明确本次的习作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 1、同学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介绍给大家。 2、指读习作要求。 3、学生交流对习作要求的理解。 交流要点:

⑴ 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⑵ 可以写小动物的外形脾气特点,也可以写它的生活习性(捕食、嬉戏、休息等)可以写你与它之间的事(有趣的、或有真情实感)

⑶ 按顺序安排好说(写)的内容

⑷ 写后要认真修改。四、例文分析

逗人爱的小猫咪

我家的小猫咪可逗人喜欢了。它胖胖的身躯上像穿着一件灰白相间的花衣裳,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它那圆圆的脑袋上竖着三角形的小耳朵,脸上嵌着两颗会变色又会变形的珍珠似的眼睛,长着小小的鼻子和嘴,年纪虽小,却已长出了白白的长胡须,真是一副调皮相。 当它高兴时,总爱在我的脚后脚前转,紧依偎着我,还时不时地舔舔我的鞋,朝着我亲昵地“咪—咪—”叫,真讨人喜爱。 当它生气时,就会弓着腰,瞪着那发亮的,圆溜溜的眼珠,浑身的毛都竖起来,那模样也怪吓人的。 小猫咪特别爱清洁、爱美。它每天吃了饭,总要用舌头舔舔前爪,然后往脸上抹,这算是在洗脸呢!它还爱伸起前爪或后爪在头上、身上梳来梳去,这是在梳头、整装呢!我就爱逗小猫咪玩。有时我拿了鱼骨头惹它,它准会用后腿支撑着站立起来,前腿拼命地上抓,甚至抓我的衣服,并且“咪呜、咪呜”地叫个不停,好像在向我讨饶求食。那馋相就别提了。有时我拿了个小球突然朝它掷去,小猫咪被这突如其来的飞物吓得直往后退,两眼瞪得大大的望着那“怪物”。等到它看清这小玩意儿时,马上精神抖擞起来。它跑到小球旁,用右前腿轻轻地拨弄一下小球。小球滚动了,它又立即用另一个前爪把小球挡回来。小球“嗖”地向远处滚去,小猫咪腾地跃了过去,还摆出捉老鼠的架势……小猫咪戏耍时的调皮劲真逗人。 更逗人的要算小猫咪捉小飞虫了。记得有一次,小猫咪正静静坐着,竖起三角耳,两颗变形变色的眼珠在巡视四周,好像侦察敌情。突然,它发现不远处有只小飞虫正贴着地面在旋转,立刻弓起身子,悄悄地向小飞虫走去,只见它离小飞虫尺把远的地方猛向小飞虫扑去。小飞虫来不及逃脱,被它的两只前爪紧紧地按住,它得意洋洋就像个胜利的大将军。几秒钟后,它慢慢地提起前爪,看见小虫一动也不动地躺在脚心底下,它就松开爪子。谁料到小飞虫突然飞了起来,顿时,它傻了眼,等它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再朝小飞虫窜去,已经来不及了。它只好冲着远飞的小飞虫“咪呜,咪呜”地狂叫,好像在示威,又好像在发泄被戏弄后的怒气。我就爱看小猫咪那吹胡子、瞪眼睛的怪模样。 1、(根据例文)明确写作范围:写小动物在内容上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生活习性及你与小动物之间发生过的事,都可做为写作范围。 2、注意: ⑴ 写外形,按顺序抓特点,突出“美”。 ⑵ 写习性,重点突出它的活动,表现出动态美,突出“趣”。 ⑶ 写与你发生的事,选择你与它之间“真情”的事例,突出“情”。 ⑷ 抓住小动物最惹人喜爱的事,把内容写具体。 ⑸ 把小动物当作自己的朋友,从美、趣落笔,表达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3、从读悟写 从例文和《猫》一课,想想文中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从说到写 同学说自己要写的小动物,互相启发。

五、练习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评习作; 2、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 通过我们写小动物的习作,可以看出同学们非常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的生活也更加美好。这节课我们可以看看同学们怎样喜欢,热爱小动物的。

猴子

我非常喜欢小动物,特别是那可爱的小猴子。 猴子全身长满了灰褐色的毛,象是披上了一件高贵的毛外套。猴子的头圆圆的,头顶上长着两只半圆形的小耳朵。猴子的脸红红的,象一只大红桃子。怪不得它那么爱吃桃子呢。在它的脸上,长着两只圆溜溜的小眼睛,两个黑玻璃珠般的眼珠在眼眶里滴溜溜地打转,好象在想什么“鬼点子”。一个不大的鼻子贴在脸的正中间。鼻子底下那张小嘴,吃起东西来报快。猴子的四肢和别的动物不同,别的动物前肢要比后肢短,可猴子的前肢却比后肢长,很利于攀登,使它能够灵活地在树技之间爬来爬去,还可以用手抓住树枝荡“秋千”。猴子还有一个火红火红的屁股,传说是被火烧的。在大红屁股的上端,有一条不太长的尾巴。 猴子十分顽皮,记得有一次,我到动物园,在猴山看猴子。只见一只老猴紧紧地抱着一只小猴,给它抓虱子。可那只小猴却偏偏想独自去玩。小猴在老猴怀里拼命挣扎,可它越挣扎,老猴子就越是抱得紧,生怕小猴独自去玩,出了危险。这时,小猴趁老猴不注意,猛地蹿出老猴的怀里,老猴看见了,急忙伸手抓住了小猴子的尾巴,这下,小猴子再也跑不了。另外,还有一只小猴独自爬到铁锁链上,它还这么小,要是没抓住,从这么高的铁锁链上掉下来,还不给摔个粉身碎骨,我真为它捏着一把汗。突然,一只老猴蹿上铁锁链,用胳膊夹住小猴,跑下铁锁链,真有趣啊! 猴子真是一种顽皮而又可爱的小动物。 〖评析〗

猴子,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动物。看了这篇文章以后,猴子那活泼、淘气、可爱的样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作者抓住猴子的“可爱”,作为这篇文章的中心,通过猴子的外形及动作来体现猴子的可爱。在写猴子的外形时,作者写得有顺序,很细致,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只机灵、活泼的猴子,你看“两个黑玻璃般的眼珠在眼眶里滴溜溜地打转;好象在想什么‘鬼点子’。”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加上自己的想象。可爱的猴子便跃然纸上。文章精采的部分在于猴子的活动情况。作者抓住猴子的动态来写它的可爱:“老猴紧紧搂着小猴,小猴使劲地挣扎,老猴抱得更紧。”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与作者共尝了乐趣,对猴子的喜爱之情由然而生。 语言生动、形象,这也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也能注意到首尾呼应,富有层次感。二、学生评两篇例文三、学生评自己的作文 1、小组交流(读自己的文章) 2、自评、互评。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1、修改自己的作文,(主要看文章有没有不清楚、不通顺、写错字的地方,如果有,认真修改) 2、互助修改。

五、誊写作文 修改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6、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年级上册作文教案:习作五《动物名片教学设计大赛》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如果能引导、启发学生自觉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自觉去发现、捕捉、感受生活,就能使他们“有东西可写”;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写作,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使学生“能够写出来”;如果能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重视文字修改,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就能使他们“能够写得好”。如此历练,势必会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会在写作的反复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映机制,获取可持续性发展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课前准备搜集喜欢的一种动物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猜谜导入,激情引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用幻灯出示谜面)

(1)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2)头戴翡翠花帽,身穿锦绣缎袍,常把扇子展开,夸耀自己美貌。

(3)脑袋像猫不是猫,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4)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到危险缩一团。

(5)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

(6)身体矫健又灵巧,身上穿件金钱袄,单独活动不结伴,能爬树来能跳高。

2.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边读边想,看看谜底分别是什么。

3.交流汇报。

(谜底分别为:燕子、孔雀、猫头鹰、刺猬、熊猫、金钱豹)[意图:由猜谜切入,既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材料]

4.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把谜底给猜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对动物很感兴趣,一定很喜欢它们,是不是这样的?

(二)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最近,在动物园里工作的一个朋友要我给他帮个忙,请我们班的同学为动物园里的动物设计名片。怎么样,有意思吧?愿意帮这个忙吗?好的,老师首先代表他谢谢你们。

2.那么,你最想为哪种动物设计名片呢?为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板书: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替你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好不好?[意图: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销蚀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简单的、有意思的]

(三)自主阅读,自主设计

1.其实,给动物设计名片一点儿也不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2.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

 

7、《我的同龄人》习作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语第十册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2、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抓具体事例和抓人物特点写人的习作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活动预设:

一、启发谈话,唤醒记忆表象:

1、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同龄人。这些人中,有的人让你喜欢,有的人让你讨厌,有的人让你敬佩,有的人让你难忘……能不能把他们介绍给老师呢?

2、老师最想了解你所介绍的这个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同学们介绍时,请按下列要求:

你最想告诉老师的这个人:

这个人特别的地方:

【提示:特别的地方可以是外貌,性格(活泼开朗、稳重大方……),爱好(画画、跳舞、爱提问、读书……),精神品质(工作负责、乐于助人……)】

3、分小组互议,相互启发。

4、指生介绍,师生共同评点完善。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1、从例文中领悟写法。

(1)过渡: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想认识他吗?(出示挂图,指图上人物)他叫朱晓春,外号“门官儿”,这个外号还是他妈妈起的呢!想知道为什么起这个外号吗?打开书,看例文,听老师细细道来。

(2)师范读例文。

(3)听了老师介绍,朱晓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为什么?

(4)自读例文,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画出来多读几遍。

(5)交流自己读了例文和提示后,明白了什么?引导归纳写法,板书: 围绕中心(人物特点)

选取材料(典型事例)

注意抓住细节描写

2、从“病例”中领悟写法。

(1)过渡: 老师这儿有一篇介绍人物的文章看了不满意,现在我把这篇习作带来了,请大家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提出修改意见,行吗?

(2)出示“病例”,在自读的基础上分组互议,再组织讨论:这篇习作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怎样修改?

(3)小结介绍人物的方法。

三、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好伙伴介绍给老师,可是一堂课时间有限,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介绍,怎么办,给老师出出主意?

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在写之前先构思一下,然后起草,凡能在25分钟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得“耕耘奖”。

2、学生构思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对25分钟内完成初稿的同学授予“耕耘奖”,没完成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的尝试修改。

3、美玉是琢出来的,美文是改出来的,通过修改可以使你的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改得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可得本次习作的“百花奖”。

4、交流自改、互改 情况。

四、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谈话:当你手中抓一把沙土放在阳光下一照,你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

一、两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几次修改,一定有成功之处,请将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对评赏好的同学将授予“浪花奖”。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

3、组织评选“浪花奖”

4、创造发表条件(向校刊、报纸、杂志推荐,编辑班级优秀习作选等),激发成就动机。

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 贡寒娟

简评: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三性”:

1.情意性。首先,教师采用“迂回”的方式巧妙地向学生提出习作的要求,让学生领悟到“我需要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使学生有了宽松的写作心境,变教师“要我写”的外在要求内化为“我要写”的内在需求。其次,教师采用评奖、提供发表条件等多种激励措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受到情绪的激励、情致的唤醒和情感的熏陶。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他们才能在自己的作文内容中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语言。

2.自主性。学生是习作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启发学生乐意写和学会写上。从以上作文教学设计来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回忆和选择习作素材、自主构思起草、自主领悟写法、自主修改和评赏过程。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全体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维持、强化学生的习作兴趣上,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的和谐共振。

3.规律性。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习作的认知规律。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从“积累(生活和阅读)一构思一修改一评赏”几个环节的纵向联系来看,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也符合学生习作由“感悟生活-理解表达-修改完善-评赏提高”这一心理规律。

资料提供者:张敏娟

8、《我最喜欢的照片》习作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我最喜欢的照片》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据所选照片来写明其中的故事来历。

2.要将故事写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把故事写具体,写通顺。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选好最喜欢的相片并带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生活是美好的,一张张相片就是一幅幅图画,一张张相片就是一个个故事。它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唤起我们对一件件往事的回忆。今天大家带来的相片,一定是精心挑选来的,一定珍藏着你的记忆。把你的相片展示给大家,让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好不好?

二、展示照片,指导选材

1.提出要求:

展示的时候,要讲清楚拍照片的时间和地点,还要简单说说照片的内容。

2.分小组展示,相互传看,分别向组内同学介绍。教师巡视,及时发现不同的有代表性的相片。如:

(1)家庭里值得纪念的日子:爷爷奶奶过生日、“我”获奖、远方亲人回乡来、哥哥姐姐上大学……

(2)值得纪念的地方:随家人浏览名胜古迹、乔迁新居、海滨度假……

(3)难忘的童年趣事:坐碰碰车、抢洋姓姓、挎木枪、踢球、骑小三轮……

教师一边巡视,一边因势利导,鼓励大家开拓思路。

三、回忆照片内容

同学们彼此欣赏了照片,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去穿越时空的隧道,去看一看发生在自己照片上的故事。(配乐)

四、讲述照片,指导习作

1.指导:大家的脑海中一定浮现了一幕幕令你们难忘的画面,为了让别人更好地分享你的快乐,请你们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讲述自己的故事。除了要把拍照片的时间和地点讲清楚之外,还要把照片内容、或者拍照时发生的事说具体些。比如照片上有些什么人、在什么情景下干什么、人物的神情、动作怎么样?也可以说说拍照时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结果怎样。总之,只要是你想说的,都可以。

2.部分同学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上向全班进行展示。一边展示,一边讲述,老师相机引导、点拔。

3.教师组织大家评议,逐个评点,肯定优点并具体提出修改意见。

4.再次分组交流,把照片的故事说得更好些,相互评点,探究改进意见。

五、构篇

1.加“头”和“尾”

同学们刚才把故事讲得很精彩,说明你对这张照片有着深厚的感情,说明你(最喜欢它,最使你难忘,最具有纪念价值……),那么,我们开头应该怎么加呢?(有开门见山式的、回忆式的、设疑式的、情景式的……)

有了开头,相应的结尾应该怎么加呢?请同学们两人互相帮助,你说开头,他加结尾,其他同学有意见可以提出来,择优选择。(有首尾呼应式的、自然结尾式的、回味式的……)

六、动手练笔,评改习作

1.在练说基本上,学生当堂练笔写稿。

2.选择典型习作,全班评点,肯定优点并就普遍存在问题做进一步的指导。

3.学生修改习作后认真誊抄。

9、《口语交际习作四》习作教学设计

第一、二课时指导习作

A案写建议书

课前准备:通过书本、杂志及走访了解现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并作好相关资料的搜集。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回忆一下,你听到过、看到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

全班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展示。

3.小结并交代任务: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环保吧!板书:建议书

二、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要求。

2.建议书有内容是什么?(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3.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

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

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4.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好的办法?提出来大家交流。

5.咱们来看一下几篇例文:学生快速读文章。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对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B案看图写话

课前准备:了解什么是漫画,搜集有关环保的漫画

一、看图激趣

1.老师出示几幅漫画,学生看后谈自己的发现。

2.看了这几幅漫画,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小结:是呀,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二、引导看图,明白图意

1.咱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2.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到底是什么?

4.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

三、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

四、试写初稿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四课时 修改评议

一、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

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二、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六、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用金属丝制作简单的手工圣诞挂饰
diy布艺收纳盒制作的做法教程
情人节立体贺卡图纸下载及做法教程
如何自制木屐,传统木屐的做法
铝线串珠做台面摆件圣诞树教程
手工制作美观大方的送礼环保袋

本类热门作品

  • 《劳山道士》教学设计一等奖
  • 《丰收的画》教学设计一等奖
  • 第十一册《一诺千金》教学设计一等奖
  • 短文两篇《竹林》《松树》教学设计一等奖
  •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一等奖
  • 第九册《想当一棵树》教学设计一等奖
  • 口语交际《菜园里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
  • 《比赛》教学设计一等奖
  • 《球王贝利的童年》教学设计一等奖
  • 《j q x》教学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