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长的演讲教案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26 14:44:05

陶校长的演讲教案一等奖

陶校长的演讲教案一等奖

1、陶校长的演讲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陶校长演讲的要点。在精读指导中明白其构段方式,理解陶校长的第一问,并能复述。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演讲的特点。理解段落的构段方式。

教学

资源

1.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2.陶行知的相关资料: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行》。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预习

设计

1.朗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抄写课后练习三词语,完成《一课一练》第一题。

3.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简要地概括出陶校长和同学们谈的四个问题。并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分段。

4.《习字册》部分生字描红一个写一个。

5.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陶行知其人。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

1.理解“演讲”。

演讲:又称演说,意思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表达方式。

2. 学生介绍陶行知的相关生平,适当补充。

3. (正文前有称呼,层次清晰,一读就懂)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①鞭策:督促;激励。

源泉: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堡垒:比喻难于攻破的防护物。

② 激励 鼓励

“滴水穿石”的精神(激励)着我

勇攀高峰。

叔叔(鼓励)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像他一样,当个工程师。

3.齐读词语。

4. 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程单1】

①自由默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②结合三个问题,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大意。

③学习时间:3分钟

1. 学生自主学习。

2. 学生展示。

①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四问)

②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谈论了这个问题。

③希望学生每天问问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呵护。

④第一段(1)提出演讲的中心议题——谈“每日四问”。

第二段(2-5)具体阐述“每日四问”,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三段(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日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四板块: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进行学法指导。(16分钟)

【学习单2】

①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②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桌交流。

③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①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观点。

②(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3.学生读相关语句: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4.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5.“否则”:不这样的话。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 如果 )身体不健康,我们( 就 )没办法寻找幸福。

6.学生练习说话。

7. 学生读有关语句: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8.学生举例表达自己的理解。

9. 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10. 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在文中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再加强锻炼,身体就会健康结实。

11. 明白构段方式,小结学习方法: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

12.练习复述,简单评价。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揭示课题。说说对演讲的理解。

2.陶校长: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先后创办南京晓庄学校,重庆育才学校。提倡“小先生制”。他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一篇演讲稿,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发现这篇课文跟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否则 锻炼 堡垒 鞭策 道德

承担 值勤 源泉 激励 需要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鞭策,源泉、堡垒

完成词语区别练习。

激励 鼓励

“滴水穿石”的精神( )着我

勇攀高峰。

叔叔(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像他一样,当个工程师。

③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一课一练》第一题。

●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出示学习单】

2.导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2)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3)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4)根据以上分析,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四板块: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进行学法指导。

1.组织学生理清层次【出示学习单】

2.导学:

①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谈论健康问题?

②陶校长是从哪些方面来讲的?

3.陶校长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呢?

4.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

5.“否则”是什么意思呢?“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怎么理解?

意思就是说:( )身体不健康,我们( )没办法寻找幸福。

6. 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7.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那应该怎么做呢?

8.你能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9.陶校长希望我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10.说说“健康堡垒”的意思。

“垒”是指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堡垒最显著的特点是坚固,不易摧毁。“健康堡垒”指什么呢?

11.你们能记住陶校长的关于“健康第一”的观点了吗?陶校长是怎样讲清这第一问的?

12.试一试,用自己的话说说陶校长“第一问”的内容。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2遍。

2.完成《一课一练》第二、三大题。

一、揭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介绍演讲的特点:真实性、鼓动性、礼仪性

2.文中陶校长是怎么注意这三点的?

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文章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了( )。

第二部分(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

第三部分(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取得( )。

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板书关键词: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 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文中的词句)

2.交流: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因为( )有了( )才有( ),否则( )将( )。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5.理清层次:先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作业

设计

★完成课后第四题,用带点的词造句。

★★本课第二段的“四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自己根据这一步骤梳理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搜集陶行知名言。

教学内容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2.进行关联词语训练,进行复述。

3.找到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说话,并练习写作。

教学

重难点

1.能说出陶校长的几问分别包括哪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

资源

陶行知名言警句

●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预习

设计

1.搜集陶行知名言

2.完成课后第四题,用带点的词造句。

3.本课第二段的“四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自己根据这一步骤梳理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 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

2. “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学生复述陶校长的第一问。

第二板块:方法迁移,感悟第二问(7分钟)

1. 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 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4.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1)专心致志:听讲读书做练习时,一心一意,心无二用.)

(2) 坚忍不拔:①遇到困难毫不畏惧,绝不动摇。

②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③学习上遇到“拦路虎”,要想方设法赶走它。

(3)钻进去:像钉子钻木板一样,要有一股钻劲。一门心思搞学习,遇到干扰不松劲,碰到麻烦不畏惧。

④展开来:学习上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上不能钻牛角尖。】

5. 学生练习复述。

第三板块:由扶到放,学习下文(15分钟)

自主学习【学习单:】

①默读课文,找出陶校长问了什么问题?(△)

②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③希望怎么做?

④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你会用它说一句话吗?

⑤记住了“问”的内容了吗?说说。

⑥自学时间:8分钟。

2.合作探究。(3分钟)

3.展示。(4分钟)

①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公德:公共道德。

私德:个人的品德修养。

建筑人格长城: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②运用关联词进行说话练习。

③指名学生复述。

第四版块:学习第六自然(3分钟)

1.如果······就······

2.陶校长谈这四个问题,是出于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爱护,他希望同学们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成为身体健康,学习、工作进步,品德高尚的“真人”。

第五板块:实践拓展(8分钟)

1.思考: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第六板块:课外拓展,丰富“形象”。(1分钟)

学生记诵陶行知名言。

第七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

2.第一问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

指名复述陶校长的第一问。

3.总结学法:学习时,我们不仅要了解陶校长演讲了什么?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要求我们,同时也要了解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第二板块:方法迁移,感悟第二问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

2.找出解答。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5.复述第三自然段。

第三板块:由扶到放,学习下文

1.任务驱动。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词语理解:“源泉”、“坚忍不拔” “公德、私德 、建筑人格长城、真人”

(3)根据构段方式,练习复述。

第四版块:学习第六自然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再想一想陶行知先生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第五板块: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 ╳有没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

第六板块:课外拓展,丰富“形象”。

抓住陶行知的两句名言,感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第七板块:布置作业

▲回顾总结学法:

1.问我们主要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学习的呢?

2.用“读-圈-扣”的方式学习其他“三问”。

3.交流讨论,重点点拨。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

(3)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所进步?

4.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作业

设计

★完成《一课一练》三、五、六和《补充习题》二、四。

★★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2、陶校长的演讲教案

教学内容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陶校长演讲的要点。在精读指导中明白其构段方式,理解陶校长的第一问,并能复述。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演讲的特点。理解段落的构段方式。

教学

资源

1.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2.陶行知的相关资料: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行》。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预习

设计

1.朗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抄写课后练习三词语,完成《一课一练》第一题。

3.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简要地概括出陶校长和同学们谈的四个问题。并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分段。

4.《习字册》部分生字描红一个写一个。

5.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陶行知其人。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

1.理解“演讲”。

演讲:又称演说,意思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表达方式。

2. 学生介绍陶行知的相关生平,适当补充。

3. (正文前有称呼,层次清晰,一读就懂)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①鞭策:督促;激励。

源泉: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堡垒:比喻难于攻破的防护物。

② 激励 鼓励

“滴水穿石”的精神(激励)着我

勇攀高峰。

叔叔(鼓励)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像他一样,当个工程师。

3.齐读词语。

4. 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程单1】

①自由默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②结合三个问题,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大意。

③学习时间:3分钟

1. 学生自主学习。

2. 学生展示。

①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四问)

②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谈论了这个问题。

③希望学生每天问问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呵护。

④第一段(1)提出演讲的中心议题——谈“每日四问”。

第二段(2-5)具体阐述“每日四问”,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三段(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日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四板块: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进行学法指导。(16分钟)

【学习单2】

①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②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桌交流。

③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①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观点。

②(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3.学生读相关语句: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4.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5.“否则”:不这样的话。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 如果 )身体不健康,我们( 就 )没办法寻找幸福。

6.学生练习说话。

7. 学生读有关语句: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8.学生举例表达自己的理解。

9. 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10. 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在文中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再加强锻炼,身体就会健康结实。

11. 明白构段方式,小结学习方法: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

12.练习复述,简单评价。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揭示课题。说说对演讲的理解。

2.陶校长: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先后创办南京晓庄学校,重庆育才学校。提倡“小先生制”。他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一篇演讲稿,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发现这篇课文跟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否则 锻炼 堡垒 鞭策 道德

承担 值勤 源泉 激励 需要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鞭策,源泉、堡垒

完成词语区别练习。

激励 鼓励

“滴水穿石”的精神( )着我

勇攀高峰。

叔叔(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像他一样,当个工程师。

③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一课一练》第一题。

●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出示学习单】

2.导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2)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3)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4)根据以上分析,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四板块: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进行学法指导。

1.组织学生理清层次【出示学习单】

2.导学:

①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谈论健康问题?

②陶校长是从哪些方面来讲的?

3.陶校长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呢?

4.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

5.“否则”是什么意思呢?“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怎么理解?

意思就是说:( )身体不健康,我们( )没办法寻找幸福。

6. 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7.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那应该怎么做呢?

8.你能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9.陶校长希望我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10.说说“健康堡垒”的意思。

“垒”是指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堡垒最显著的特点是坚固,不易摧毁。“健康堡垒”指什么呢?

11.你们能记住陶校长的关于“健康第一”的观点了吗?陶校长是怎样讲清这第一问的?

12.试一试,用自己的话说说陶校长“第一问”的内容。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2遍。

2.完成《一课一练》第二、三大题。

一、揭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介绍演讲的特点:真实性、鼓动性、礼仪性

2.文中陶校长是怎么注意这三点的?

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文章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了( )。

第二部分(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

第三部分(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取得( )。

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板书关键词: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 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文中的词句)

2.交流: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因为( )有了( )才有( ),否则( )将( )。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5.理清层次:先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作业

设计

★完成课后第四题,用带点的词造句。

★★本课第二段的“四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自己根据这一步骤梳理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搜集陶行知名言。

教学内容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2.进行关联词语训练,进行复述。

3.找到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说话,并练习写作。

教学

重难点

1.能说出陶校长的几问分别包括哪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

资源

陶行知名言警句

●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预习

设计

1.搜集陶行知名言

2.完成课后第四题,用带点的词造句。

3.本课第二段的“四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自己根据这一步骤梳理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 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

2. “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学生复述陶校长的第一问。

第二板块:方法迁移,感悟第二问(7分钟)

1. 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 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4.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1)专心致志:听讲读书做练习时,一心一意,心无二用.)

(2) 坚忍不拔:①遇到困难毫不畏惧,绝不动摇。

②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③学习上遇到“拦路虎”,要想方设法赶走它。

(3)钻进去:像钉子钻木板一样,要有一股钻劲。一门心思搞学习,遇到干扰不松劲,碰到麻烦不畏惧。

④展开来:学习上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上不能钻牛角尖。】

5. 学生练习复述。

第三板块:由扶到放,学习下文(15分钟)

自主学习【学习单:】

①默读课文,找出陶校长问了什么问题?(△)

②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③希望怎么做?

④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你会用它说一句话吗?

⑤记住了“问”的内容了吗?说说。

⑥自学时间:8分钟。

2.合作探究。(3分钟)

3.展示。(4分钟)

①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公德:公共道德。

私德:个人的品德修养。

建筑人格长城: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②运用关联词进行说话练习。

③指名学生复述。

第四版块:学习第六自然(3分钟)

1.如果······就······

2.陶校长谈这四个问题,是出于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爱护,他希望同学们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成为身体健康,学习、工作进步,品德高尚的“真人”。

第五板块:实践拓展(8分钟)

1.思考: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第六板块:课外拓展,丰富“形象”。(1分钟)

学生记诵陶行知名言。

第七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

2.第一问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

指名复述陶校长的第一问。

3.总结学法:学习时,我们不仅要了解陶校长演讲了什么?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要求我们,同时也要了解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第二板块:方法迁移,感悟第二问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

2.找出解答。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5.复述第三自然段。

第三板块:由扶到放,学习下文

1.任务驱动。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词语理解:“源泉”、“坚忍不拔” “公德、私德 、建筑人格长城、真人”

(3)根据构段方式,练习复述。

第四版块:学习第六自然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再想一想陶行知先生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第五板块: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 ╳有没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

第六板块:课外拓展,丰富“形象”。

抓住陶行知的两句名言,感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第七板块:布置作业

▲回顾总结学法:

1.问我们主要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学习的呢?

2.用“读-圈-扣”的方式学习其他“三问”。

3.交流讨论,重点点拨。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

(3)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所进步?

4.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作业

设计

★完成《一课一练》三、五、六和《补充习题》二、四。

★★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3、《陶校长的演讲》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难点:学演讲,学自励

问什么为什么问希望怎么办

教学难点:

1、真实性、鼓励性、礼仪性

2、陶行知为什么作这篇演讲,写读后感。

3、模仿合作写演讲稿,参加演讲赛。

教学准备:

1、录音带;配乐背景音乐《钢琴曲》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介绍生平,了解演讲常识,初读知大意。

教学难点:音:稳韧

形:堡垒陶炼彼

义: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

教学设计: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问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读,点评后四人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认生字、抢答:

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严格督促使进步

来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给人带来幸福进展迅速

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2、归类写

左右:演锻稳

3、比较组词

4、抄词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精读感悟,从收到放,朗读倾吐。

教学设计:

一、复习大意,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4)

4、《陶校长的演讲》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陶校长的演讲》教案之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难点:学演讲,学自励

问什么为什么问希望怎么办

教学难点:

1、真实性、鼓励性、礼仪性

2、陶行知为什么作这篇演讲,写读后感。

3、模仿合作写演讲稿,参加演讲赛。

教学准备:

1、录音带;配乐背景音乐《钢琴曲》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介绍生平,了解演讲常识,初读知大意。

教学难点:音:稳韧

形:堡垒陶炼彼

义: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

教学设计: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 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问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读,点评后四人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认生字、抢答:

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严格督促使进步

来源比喻向往的境界

给人带来幸福进展迅速

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2、归类写

左右: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 炼 彼

葡 练 履

4、抄词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精读感悟,从收到放,朗读倾吐。

教学设计:

一、复习大意,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4)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陶校长的演讲》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5、陶校长的演讲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2

6、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2个二类字,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具

1、 课文配套录音带。

2、 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

预习要求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 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

(1)通读正音

(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1)开门见山提出了( )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

(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取得( )。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 ( )炼( )彼( ) 葡 ( )练( )履( )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资料提供者:

6、陶校长的演讲教案教学设计

邵伯中心小学 张惠玲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4、 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每天四问”的原因,培养学生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提高自我诊断与矫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

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陶”、“演”两个字。简介陶行知。

2、质疑: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哪些问题?

3、交流,小结:陶校长演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讲这些内容?

二、初读感知,自主性学习诊断。

1、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自主解决的问题。

3、再读课文,说说演讲稿的特点、格式。

4、检查初读情况,适时指导朗读和书写“锻”、“炼”、“垒”。

5、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演讲的内容是什么?文章可分几个部分?

三、精读感悟,研析结构,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研读第一问,感悟学法。

(1)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2)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出示没有关联词的句子,让学生填词后领悟健康的重要性。

(3)从陶校长提出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

(4)指导朗读

(5)小结第一问的结构形式:问什么 为什么问 希望怎么做。

(6)出示列表,指名填表。(填第一行)

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2、根据列表,自学第二——四问。自主性学习诊断。

提示:理清层次,抓关键词语朗读体会。

3、交流反馈:抓以下几点:

(1)读好问句,

(2)找关联词语,体会为什么问,

(3)结合提出的希望说说自己的打算。

4、用“之所以……是因为……,因此……”的句式把“每天四问”简洁的概括一下。

四、精读悟情,发展性诊断练习。

1、任选一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说、演、背。

2、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五、总结迁移,自主性练习诊断。(选做两题)

1、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谈谈学习收获。

2、迁移训练:以某一天为例或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文中“四问”作答。

3、自选题目,查阅相关资料,可小组合作,通过群体诊断与矫治,写一篇演讲稿,准备演讲表演。

资料提供者:

7、《陶校长的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孩儿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揭题:(撕掉26、陶校长的演讲演讲上的纸)

介绍陶套行知: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出示: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

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词语

健康

本钱

寻求

崇高

理想

否则

持久

锻炼

合理

作息

树立

筑起

坚固

堡垒

造福

专心致志

坚忍不拔

意志力

彼岸

担任

影响

承担

值日

值勤

管理

培养

责任心

基础

稳定

公德

私德

激励

鞭策

即使……也……

既要……也要……

三、指名读课文

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

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

3、自由读课文

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写字

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金”第九画是竖折。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学问

每天四问

工作

道德

激励、鞭策长足进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

些什么?(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6、陶校长的演讲。

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精读课文

(一)、讲读第二自然段

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

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

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

①看清设问的是什么。

②读一读,找出解答。

③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

④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⑤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⑥读读背背,复述。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6、读读背背,复述。

(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

第三课时

一、总结课文

1.逐段朗读。

2.指名说说第2~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归纳全文大意。

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4.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

这篇演讲充分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情真意切。

二、读训练:

1.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2.指名朗读,适当评点。

3.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

三、复述训练:

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

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

3.再指名复述。

四、迁移练笔:

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问答。

五、板书:

26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寻求幸福

实现理想

每天四问

学问→造福社会

工作→培养责任心

锻炼能力

道德→社会稳定

国家发展

(激励

鞭策)→(长

步)

8、《陶校长的演讲》教案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 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 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1.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 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 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 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10’

1. 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堡垒稳定激励鞭策专心致志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堡垒激励等

3. 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 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 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5’

1. 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 集体交流:

a. 指名回答。

b. 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 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 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 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 熟读课文。

2. 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 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 为什么要这样问?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0’

1. 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 学生自学本段。

3. 小组交流讨论。

4. 集体讨论:

a.问了什么?

b.为什么要这样问?

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怎样才能做到?

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 有感情朗读课文。

6. 小结学法。

三、学习余下段落15’

1. 学生自学三四两问。

2. 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

3. 全班交流:

a. 你明白了什么?

b.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导学生理解三四两问。

4. 朗读指导。

5. 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5’

复述课文。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有没有进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问 学问有没有进步?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打牢基础

道德有没有进步?做人根本

9、《陶校长的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孩儿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揭题:(撕掉26、陶校长的演讲演讲上的纸)

介绍陶套行知: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出示: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

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词语

健康 本钱 寻求 崇高 理想 否则 持久 锻炼 合理 作息 树立 筑起 坚固 堡垒 造福 专心致志 坚忍不拔

意志力 彼岸 担任 影响 承担 值日 值勤 管理 培养 责任心 基础 稳定 公德 私德 激励 鞭策

即使……也…… 既要……也要……

三、指名读课文

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

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

3、自由读课文

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写字

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金”第九画是竖折。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学问

每天四问 工作

道德

激励、鞭策长足进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

些什么?(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6、陶校长的演讲。

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精读课文

(一)、讲读第二自然段

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

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

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

①看清设问的是什么。

②读一读,找出解答。

③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

④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⑤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⑥读读背背,复述。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6、读读背背,复述。

(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

第三课时

一、总结课文

1.逐段朗读。

2.指名说说第2~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归纳全文大意。

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4.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

这篇演讲充分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情真意切。

二、读训练:

1.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2.指名朗读,适当评点。

3.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

三、复述训练:

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

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

3.再指名复述。

四、迁移练笔:

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问答。

五、板书:

26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寻求幸福 实现理想

每天四问 学问→造福社会

工作→培养责任心 锻炼能力

道德→社会稳定 国家发展

(激励 鞭策)→(长 足 进 步)

10、陶校长的演讲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炼()彼()

葡()练()履()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设计2)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

堡垒

稳定

激励

鞭策

专心致志

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

堡垒

激励等

3、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集体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4)

(设计2)

一、复习导入

5’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为什么要这样问?

4.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0’

1.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学生自学本段。

3.小组交流讨论。

4.集体讨论:

a.问了什么?

b.为什么要这样问?

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怎样才能做到?

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读课文。

6.小结学法。

三、学习余下段落

15’

1.学生自学三四两问。

2.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

a.你明白了什么?

b.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有没有进步?

生命之本

每天四问

学问有没有进步?

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

打牢基础

道德有没有进步?

做人根本

11、陶校长的演讲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句子间的联系。

教学媒体:生字词卡片、小黑板、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26、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寻求幸福 实现理想

学问 造福社会

每天四问 工作 培养责任心 锻练能力

道德 社会稳定 国家发展

(激励 鞭策) (长 足 进 步)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的每一句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为一名学生,怎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取得各方面的长足进步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2、板书课题。齐读后围绕课题质疑。

3、介绍“陶校长”。

陶校长,名叫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积极从事教育活动,最早关注乡村教育,先后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著名学校,培养了一代代人才,留下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二、初读指导。

1、引导自读:什么是演讲呢?演讲又有什么特点?这篇演讲讲了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

①出示生字卡片,抽读、齐读。注意正音:“策”是平舌音;“演、钱、炼、稳、韧”都是前鼻音。

②出示词语,朗读:

演讲 堡垒 本钱 稳定 班集体

问题 彼岸 源泉 激励 责任心

4、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

5、逐段指名朗读,正音,在此基础上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2、引导理清文章脉络:

第l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第6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习惯,取得长足进步。

四、快速默读课文,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

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五、写字指导。

(l)指导要点:

陶、演、钱、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责、策: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陶:里面是“缶”,不是“凶”或“生”,第9画是竖折;

炼:右边是“东”,不能写成“东”;

策:下面是“

”,不要写成“束”,第8画是竖,第9画是横折钩。

(2)用钢笔描红。(课后习题2)

五、布置作业。

1、抄写习字册的生字。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细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堡垒

本钱

稳定

彼岸

源泉

激励

二、精读训练。

1、导读第2自然段。

(l)速读,思考:作者第一问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

(2)指名回答,出示第四、五两句。

(3)齐读这两句。

(4)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

(5)紧扣这些词,说说有与没有健康身体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6)齐读这两句,体会“健康”的重要性。

(7)小结: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

(8)过渡: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

(9)指名回答,齐读第六句,理解“健康堡垒”。

(10)小结: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ll)齐读全段,想一想:陶校长是怎样讲清这第一问的?

“设问”——“解答”——希望”

2、导学第3自然段,

(l)默读,思考:作者第二问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指名回答。

(3)找出第四、五两句中的关联词:有了……才……

(4)突出关联词,读读这两句,体会作者为什么要问“学问”。

(5)引导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呢?

(专心致志,坚韧不拔;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结合理解“专心致志”、“坚韧不拔”。

(6)找出第六、七两句中的关联词:要想……就要……

(7)突出关联词,读读这两句,加深理解。

(8)有感情地朗读全段。

(9)小结学习本段的方法。

先默读思考“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问”,找出有关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朗读理解;再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找出有关句子,抓住关键词,朗读理解;最后整段有感情地朗读,仔细体会。

3、自学第4、5两个自然段。

(l)交代方法,即刚才小结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释疑。

(3)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说这两段内容;指名读,要求强调关键词句;齐读这两段。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见课后习题3)

2、根据课文填空。(课后习题4)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总结课文

1、逐段朗读。

2、指名说说第2—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归纳全文大意。

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这篇演讲充分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情真意切,

二、朗读训练

1、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2、指名朗读,适当评点。

3、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

三、复述训练。

1、同桌试述。

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

3、再指名复述。

四、迁移练笔

1、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回答。

2、完成习字册的作业。

12、《陶校长的演讲》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10’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堡垒稳定激励鞭策专心致志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堡垒激励等

3.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集体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

为什么要这样问?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0’

1.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学生自学本段。

3.小组交流讨论。

4.集体讨论:

a.问了什么?

b.为什么要这样问?

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怎样才能做到?

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读课文。

6.小结学法。

三、学习余下段落15’

1.学生自学三四两问。

2.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

a.你明白了什么?

b.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导学生理解三四两问。

4.朗读指导。

5.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5’

复述课文。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有没有进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问

学问有没有进步?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打牢基础

道德有没有进步?做人根本



三角插折纸教程之DIY仙人掌小盆栽
用不织布怎么做金边玫瑰花
卡通小豹子布偶玩具的做法教程
多用途水泥桌子diy制作教程
怎么做猫头鹰布偶教程
利用碎木块DIY怀旧旅行箱小饰品

本类热门作品

  •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一等奖
  • 《和田的维吾尔》教案讲义 第一讲义一等奖
  • 《顶碗少年》教案讲义 体味篇一等奖
  • 《不懂就要问》教学教案一等奖
  • 做时间的主人主题班会教案一等奖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一讲义一等奖
  • 初二上册《美丽的颜色》教案一等奖
  • 一年级兔兄弟和老鹰优秀教案一等奖
  • 《父亲和鸟》教案一等奖
  •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