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27 18:44:03

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一等奖

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一等奖

1、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六章 铁
铁的性质
(1节时)

【目的要求】: 1. 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了解铁的活性;
3. 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及防锈方法。

【重、难点】: 1.铁的化学性质
2.理解铁的化学活泼性
3.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样品展示,实验引导,性质总结

【教具】: 铁丝、铁钉生锈实验三样品、硫酸、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
 引言:元素的分类如何?一百多种元素中4/5是金属元素,日常最常见的,
用途最广泛的是铁,下面我们来研究铁的性质。

 演示实验:展示铁丝,弯曲

 学生回答:铁的物理性质

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 小结:铁的物理性质

 引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反应原理是什么?
这说明铁具有什么化学性质?铁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 演示实验:展示铁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锈的情况

 讨论: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止铁生锈?

 讲解:铁的化学性质;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方法

 演示实验:铁投入稀硫酸中

 提问:反应现象是什么?反应原理如何?


 讲解:铁与酸的反应现象及原理

 演示实验: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 提问:反应现象是什么?反应原理如何?

 讲解:铁与硫酸铜的反应现象及原理

 小结:铁的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

一. 铁的物理性质
1.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2.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 熔沸点较高
4. 密度较大
5. 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

二. 铁的化学性质
1. 与氧气反应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原理: 3Fe + 2O2 === Fe3O4

2. 与酸反应
现象:有气体产生,铁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原理: Fe + 2HCl === FeCl2 + H2↑ 含Fe2+的化合物,其溶液
Fe + H2SO4 === FeSO4 + H2↑ 一般为浅绿色

3.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原理: Fe + CuSO4 === Cu + FeSO4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湿法炼铜原理)

2、《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章 铁
铁的性质
(1节时)

【目的要求】: 1. 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了解铁的活性;
3. 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及防锈方法。

【重、难点】: 1.铁的化学性质
2.理解铁的化学活泼性
3.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样品展示,实验引导,性质总结

【教具】: 铁丝、铁钉生锈实验三样品、硫酸、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
 引言:元素的分类如何?一百多种元素中4/5是金属元素,日常最常见的,
用途最广泛的是铁,下面我们来研究铁的性质。

 演示实验:展示铁丝,弯曲

 学生回答:铁的物理性质

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 小结:铁的物理性质

 引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反应原理是什么?
这说明铁具有什么化学性质?铁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 演示实验:展示铁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锈的情况

 讨论: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止铁生锈?

 讲解:铁的化学性质;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方法

 演示实验:铁投入稀硫酸中

 提问:反应现象是什么?反应原理如何?


 讲解:铁与酸的反应现象及原理

 演示实验: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 提问:反应现象是什么?反应原理如何?

 讲解:铁与硫酸铜的反应现象及原理

 小结:铁的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

一. 铁的物理性质
1.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2.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 熔沸点较高
4. 密度较大
5. 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

二. 铁的化学性质
1. 与氧气反应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原理: 3Fe + 2O2 === Fe3O4

2. 与酸反应
现象:有气体产生,铁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原理: Fe + 2HCl === FeCl2 + H2↑ 含Fe2+的化合物,其溶液
Fe + H2SO4 === FeSO4 + H2↑ 一般为浅绿色

3.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原理: Fe + CuSO4 === Cu + FeSO4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湿法炼铜原理)

3、《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

酸碱盐的复习课之一

教学目标

1.巩固酸、碱、盐的组成、命名和分类的知识。

2.巩固有关酸、碱、盐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教学过程

[引言]

前面学习了酸、碱、盐的组成、分类和命名,学习了不少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溶解性等,本节课对这些知识作一些练习和归纳,并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一、酸、碱、盐的组成、命名和分类

1.让学生再仔细阅读和思考第一节教材中酸、碱、盐的定义,巩固对酸、碱、盐组成的认识。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硫酸钠

碳酸钾

磷酸

硝酸

硝酸铜

氯化亚铁

氢氧化钡

氢氧化钙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Cu(OH)2

CaCO3

Fe(OH)3

MgCl2

NaHCO3

H2SO4

H2CO3

Ca(H2PO4)2

二、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书写金属跟酸、金属跟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能不能发生,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Mg+HCl

(2)Fe+HCl

(3)Ag+H2SO4(稀)

(4)Zn+CuSO4

(5)Ag+ZnSO4

(6)Zn+H2SO4(稀)

用大试管演示一小块钠投入稀硫酸铜溶液的实验。这实验也可在培养皿中进行,并用投影仪把实验现象投射到白色幕布上。师生共同分析实验所产生的现象。

[小结]

1.金属跟酸、金属跟盐是否能发生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

2.单质铁跟盐酸、稀硫酸等起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

3.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

4.钠、钾等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金属,跟盐溶液反应的情况比较复杂,例如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生成。这是因为: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三、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正确书写盐跟酸、盐跟碱、盐跟盐的复分解反应。

[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能不能发生,写出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BaCl2+H2SO4

(2)Na2CO3+HCl

(3)FeCl3+NaOH

(4)NaCl+Cu(OH)2

(5)K2SO4+Ba(NO3)2

(6)CaCO3+NaCl

1.复分解反应能不能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有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2.盐跟碱反应时,反应物中盐和碱都是可溶的。如上述练习中(3)能反应,(4)则不能反应,因Cu(OH)2不溶。

4、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导入,质疑课题

1、你们曾经有过秘密吗?可以跟老师说说吗?这个秘密在你心底埋藏了多长时间?

2、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主人公是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外国小男孩鲁本,他也有自己的秘密。[板书课题]

3、用响亮的声音读两遍课题。

4、读了课题,心中有什么疑问?(年龄、国籍、什么秘密、与谁有关等)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在书中找到哪些问题的答案。

2、指名回答。

3、课件1,出示原著开头:1945年在加拿大罗伯茨海湾,一个12岁的小男孩路过商店的橱窗时,发现了一件让他心动的东西。但是5块钱的价格几乎是全家人一个星期的生活费。鲁本不能向爸爸要这笔钱,他的收入全靠打鱼。妈妈多拉尽全力让全家人吃饱穿暖。

三、自主学习

1、速读课文,抓住重点提出几个问题,将问题简要地记下来。

2、学生自主质疑、解答。

四、自主感受

1、课件2,出示学习建议:

(1)读读课文,哪些词句使你感受最深?请划下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2)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些句子,联系实际谈谈。

2、汇报。

五、扩展

1、如果你是鲁本,你会给课文起个什么名字?

2、课件3,出示原著结尾:当我们不再为5块钱发愁的时候,我们心里是否还有如鲁本一样的秘密?它不只藏在我们心里,还要让我们至亲的人感受到爱的惊喜。

自由、用心地读读这段话,好吗?

3、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句话或小诗写出来。(课件4,播放音乐:《懂你》)

4、师生同唱《懂你》。

5、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激趣朗读

初入课文时,先由学生自己选择习惯的方式自读,包括“阅读揭示”在内。

初读之后,教师可以激趣。例如:

师:大家初读课文之后,已经知道了鲁本的秘密是什么。现在,老师要问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猜猜是什么。

这时,学生可以自由猜测、发言。

如果猜中,教师要表扬要及时肯定;如果猜不中,教师可以这样说:老师想问的问题是,谁愿意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请举手!

这样,学生就容易被教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激起兴趣,进入朗读境界。

二、感悟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有些句子的情感不易把握。教师只注意提示学生去注意一下不易读出感情的句子,而如何读出感情的问题,要完全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在方法上适当引导。例如;

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最难把握情感的地方是什么?怎样才能读好,大家可以用互读、互听、互悟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选句读,并互相提示着读法、语气,品味人物情感。

以下课堂实录仅供参考:

A:我有一句鲁本的话,总是把握不住感情。“玩去了,妈妈,对不起!”我不知道是用真说谎的感情读呢,还是用假说谎的感情读。

B:我觉得应该用假说谎的感情读。

A:我不理解。

B:假说谎就是鲁本心里没有说谎,他是故意不想让妈妈现在就知道他的秘密。

A:为什么?

B:因为他心中美好的愿望支撑着他,得到母亲节才公开呢。

C:那好,鲁本是怀着对妈妈的爱说这句“谎话”的,他心里真实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B:鲁本在想,妈妈,正因为我特别地爱您,所以我的秘密现在还不能告诉您。

C:这就是说,鲁本说这句“谎话”时,内心是甜美的,自得的,无比幸福的。

A:我知道该怎么读了。他是用深情抚摩着妈妈,用甜甜的声音来说这句话的,而表面上,却又不肯流露出来。所以,读的时候,要轻些、快些、随便些!

B(:就是应该这样读。咱们一起读一遍:“玩去了,妈妈,对不起。”

三、自由展示

自由展示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自由地理解。开拓课文内容。教师的任务是提供情景,而不去限制学生怎样展示。例如:

师:大家读得这么好,说明是被鲁本对妈妈的爱心打动了。假如现在鲁本就在你的面前,你准备做些什么呢,

A:鲁本,你穿着面粉袋做的衣服,还能在店主面前自豪地站着,我佩服你的自尊、自信。

B:鲁本,你为了筹足5美元,用一夏天、一冬天、一春天的时间捡麻袋,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人们应该对美好愿望有不懈追求。

C:我想,鲁本,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简评:

从许多教学杂志的刊文来看,很少有关略读课的教学设计,且实际教学中也不够关注这类课文的教学,应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失误”。这类课文的教学不仅同样重要,而且如何组织实施教学也是个难题。

这个教学设计能根据略读课文的特声、,提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导读思路,值得大家借鉴。

6、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

27鲁本的秘密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

1. 学习理解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作者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二) 能力训练点

1. 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理解能力。

2. 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感。

(三) 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珍惜母子之情,学习鲁本从小事做起,关爱长辈的美好品质。

(四) 美育渗点

感受鲁本那种善良、懂事、天真纯洁的美好心灵。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孩子热爱母亲、口报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自读和讨论,感受鲁本为给母亲买礼物所付出的辛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阅读提示,选读课文,。

1.速读课文,找到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2.勾画、计算出鲁本为实现心中的愿望,共找到多少条麻袋,用了多长时间,做了

怎样的努力。

3.画出描写鲁本内心活动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4.讨论:结合鲁本的秘密,谈谈如何回报妈妈的爱。

二、小组交流。

由组长主持,让组内每一个成员充分阐述自学结果。

三、全班交流。

1.根据小组讨论,说说鲁本为实现愿望付出了怎样的辛苦。

(时间长:将近一年,鲁本上完学和做完家务活后的全部休息时间,都用来捡麻袋。

路程远:在距家两公里的沃特街检麻袋,再卖到锯木场。

工作量大:捡了一百个难以寻找的破旧麻袋。

艰苦:无论酷暑严寒,都忍饥挨饿地在街头游荡,到处寻找;还要忍受妈妈的误

解。)

2.结合描写鲁本内心活动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如:“鲁本充满感激地……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可以体会到他要在母亲节那天给

妈妈一个惊喜。小鲁本为自己美好的愿望而激动,为能够回报妈妈的爱而自豪。

“鲁本搬了个凳子……或合剂啊!”可以体会到年纪小小的鲁本对母亲的理解、感激

和热爱之情。)

3.结合小鲁本的秘密,说说我们如何日报母亲的爱。

(如,送给妈妈礼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取得好成绩、理解妈妈的歧叨等)

7、鲁本的秘密习题教学设计

班级 姓名

一、将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划去。

二、多音字组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

扩( ) 辨( ) 缝( ) 晴( )

矿( ) 辩( ) 逢( ) 睛( )

旷( ) 辫( ) 蓬( ) 清( )

灌( ) 虔( ) 捡( ) 搓( )

罐( ) 虑( ) 检( ) 蹉( )

四、连线。

五、阅读答题。

(一)母亲节的来历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在这一天,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一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

时至今日,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

1.根据短文,国际母亲节的日期是:( )

2.你知道父亲节是哪天吗?再查查父亲节的来历。

(二)

任弼时同志的整个生活里渗透着原则性。他是很喜欢打靶的。有一次,他住在陕北的一个乡村里,让警卫员给他(创造、制造)一个靶子。警卫员在老乡家里找到了一张芦苇席,做成一个靶子。他问清芦苇席的来历后,马上叫警卫员送回去,他说:“我们不能随便用老乡的一点东西。”他在北京养病时,常到景山散步,他的身体不宜走远路,警卫员建议从一个较近的小门进去。这个小门前面横着一条铁丝,挂着“游人止步”的牌子。他(反对、拒绝)了这个善意的建议,说:“这是园里的制度,我们不能违反。如果(必须、需要)这样做,也得和人家商量,得到(答应、同意)。”去年,任弼时同志的妹妹从湖南到北京来看他,临走的时候,请他写一封信给湖南省委,给他丈夫介绍一个工作。他觉得这样做不合乎组织原则,断然拒绝了。

1.在括号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2.用“//”给这段话分层,层次间是( )关系。

3.这段话写任弼时同志的( )件事。写出每件事的大意。

4.写出中心句。

参考答案

一、

二、

三、扩大、矿山、旷工;辨认、辩论、辫子;缝纫、枯木逢春、蓬勃;晴朗、眼睛、清澈;灌溉、罐头;虔诚、考虑;捡东西、检讨;搓板、蹉跎

四、

五、(一)略。

(二)1.制造、拒绝、需要、同意 2.第一句话为一层,其他为第二层。总分关系。3.三件事。(1)他不随便用老乡的东西。(2)他遵守公园的制度。(3)不为妹夫介绍工作。4.任弼时同志的整个生活里渗透着原则性。

8、鲁本的秘密教案教学设计

mf2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本敬爱母亲的美德。

2、辅导学生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3、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逐步揭开秘密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逐步揭开秘密的写作方法。

三、教具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秘密,有的可能会永远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有的可能不久就会告诉别人。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外国小朋友鲁本的秘密。

二、检查预习:

1、老师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预习。(出示生字)

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鲁本的秘密是个什么秘密吗?

问:鲁本为什么要不刺辛苦筹钱给妈妈买礼物呢?

3、过渡:是啊,妈妈为了这个家这么操劳,付出这么多,鲁本筹钱给妈妈买礼物的秘密其实就是一个爱的秘密。

三、讲授

1、这节课我们就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请同学们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先轻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进行讨论:(出示问题)文中的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来这是一个爱的秘密?并把它们画下来。

2、展开讨论。

3、交流。

4、(出示文章中的插图)儿子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幸福地望着手中的胸针,这礼物代表了鲁本对妈妈的心,对妈妈的爱,此情此景,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又会说些什么/

四、顺序

1、过渡:孝顺、懂事的鲁本历经了一年的时间终于踌足了五美元给妈妈买了一个漂亮的胸针,这份爱深深的感动了我们,作者是如何把这份感人至深的爱讲述给我们的呢?我们来看文章的写作顺序。

2、同学们知道鲁本的秘密是按这样的顺序揭开的吗?

3、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否能调换一下?

那么同学们在平时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像作者那样先设计一个悬念,从而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五、谈体会

课文中的小鲁本筹足 五美元,是为了在母亲节这一天送给妈妈一份礼物。

你们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

那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分别是几月几日?

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你都做过些什么?

六、结束

是的,在生活中妈妈的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而我们的爱是感恩的爱,是祝福的爱。这篇渴望内向我们展示的就是母子间挚深的情感,着重写了鲁本对妈妈的爱,我们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爱更是无微不至的,这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古诗《游子吟》。(出示古诗)

课后小结:

1、因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我就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读,通过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分析课文,讨论问题,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逐步揭开秘密的写作方法。

2、学习完课文还要注意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注意人文的教育。学习鲁本敬爱母亲的美德,懂得母亲爱的无私与伟大。

3、本教学设计充分注意到了略读课文的特点,打通课内外,增加阅读量,以“情”为主线,教师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参与者。在听说读写的自然结合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教育和熏陶,从而真正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作者邮箱: mf27@163.com资料提供者:

9、鲁本的秘密说课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八单元共有3篇课文。《鲁本的秘密》是该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它是一篇新编的阅读课文,展示了人间至高无上的亲情,属于亲情教育系列文章之一。在此之前,教材已经编排了《麻雀》、《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歌颂伟大亲情的文章;在此之后的六年级教材中又安排了《荔枝》、《小抄写员》等文章,使亲情教育成为一条完整的体系。此文安排在这里,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二)教材内容

《鲁本的秘密》一文讲述了一个12岁的小男孩鲁本在一家商店橱窗前看到一枚标价5美元的漂亮胸针,便萌生了一种心愿:他要筹足5美元,买一颗胸针,母亲节时送给妈妈,这个愿望就是鲁本的秘密。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艰辛努力,鲁本终于靠捡破麻袋秘密攒够了钱为母亲买了胸针,实现了自己美好的心愿。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

3、从故事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鲁本的秘密》一文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对照鲁本对母亲的关爱,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教育。

实践以上目标需要一课时的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给,永远比拿快乐”,这是高尔基富有哲理的名言。可是现在的学生由于物质生活条件较好,加之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宠爱,他们得到的颇多,奉献的甚少,因而很难体会这句至理名言。这篇文章无论是从语言文字还是故事情节上,都浸透着儿子对母亲浓浓的情、深深的爱。相信通过学习,通过朗读和感悟,通过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学生心中那沉睡的亲情一定会被唤醒,一定会与主人公鲁本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四、说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运用广告启迪学生的亲情,指导感情朗读感悟亲情,播放录相体验亲情,联系生活实际激起亲情。具体做法是:

1、教师以“导、启”为主,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读”为主要方式悟情,学习“秘密攒钱”这一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鲁本可以用哪些方法筹足5美元”、“你想对鲁本或者他的妈妈说点什么”等问题设计,以“思、说、议”为次要方式动情,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媒体:以媒体为辅助方式激情,配乐朗读,渲染课堂气氛;播放学生生活录相,使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家长请进课堂,学生与家长对话,加剧心与心的交流,,力求把课堂情感推向高潮。

五、教学过程

(一)广告引入,创设情景。

1、教学开始,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大家熟知的关爱父母的公益广告,引入课题。

2、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

质疑是对学生“阅读期待”的利用,凸现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

(二)整体感知,进入情景。

“鲁本的秘密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一问题朗读既整体感知了课文,又能顺利解决该问题:攒钱为妈妈买胸针就是鲁本的秘密。(教师随机出示课件“胸针”图)

(三)自主合作,感悟情景。

1、赏读“心愿实现”部分。

“鲁本为妈妈送胸针”是本课最感人的情景。我的教学采用打破课文描写顺序的方式,直奔故事的高潮。一段教师导语之后,多媒体出示

“送胸针”的图像,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最后一部分30-35自然段,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全班学生再带着激动、兴奋的感情齐读,体验鲁本实现心愿的快乐和幸福。

2、精读“秘密攒钱”部分。

(1、)“给,永远比拿快乐,”快乐的获得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鲁本利用捡麻袋的方式秘密攒钱,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这一部分:勾画使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然后全班交流,多媒体出示重点句,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分角色朗读

“鲁本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节。学生通过朗读,自主感悟鲁本捡麻袋的艰辛和对妈妈深切的爱。

(四)拓展延伸,体验情景。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当学生深切体验了主人公鲁本的辛苦付出获得了成功,换来了幸福的时刻时,学生的心中一定涌动着千言万语。我设计了一道拓展思考题:“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想对鲁本或他的妈妈说点儿什么吗?”学生即兴发言后,我动情讲述《我的妈妈》的故事。

新教育理验告诉我们:“学生不做教材的奴隶”。我们应将教材的树干根植于土壤——学生的生活之中。“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都在哪一天吗?你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在学生动情诉说之后,接着播放一段《我为妈妈献爱心》的实况录相,让学生充分体验“给,永远比拿快乐”的道理。

最后,教师总结板书,结束教学活动。

板书设计:

鲁本的秘密

买胸针 捡麻袋

10、《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读懂课文,理清作者记叙的顺序。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3、德育目标:从故事内容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4、创新目标: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写法,应用于习作当中。

二、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三、难点:体会鲁本对母亲的关爱。

四、疑点: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五、教学方法:留空白、激发创造性思考与想象、启发引导技术

(一)教师教法:以读代讲。

(二)学生学法:自读、自悟,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谈中表达。六、解决办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七、教具:电脑幻灯片,公益广告CCTV《妈妈洗脚》

八、教学课时:1课时九、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播放一段关爱父母的公益广告CCTV《妈妈洗脚》,学生谈感受,从这个广告中你懂得了些什么?师:关爱父母、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对父母的爱的回报也是多种多样,随着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也渐渐的懂事了,我们要做一个理解父母,关爱父母的孝顺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一个外国小朋友她是怎样理解、感激她的妈妈的。(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2次,什么叫秘密?同学们,你们心中有秘密吗?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秘密,有的可能会永远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有的可能不久就会告诉别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下鲁本的秘密是什么?看这个秘密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初读感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 出示原著开头:1945年在加拿大罗伯茨海湾,一个12岁的小男孩路过商店的橱窗时,发现了一件让他心动的东西。但是5块钱的价格几乎是全家人一个星期的生活费。鲁本不能向爸爸要这笔钱,他的收入全靠打鱼。妈妈多拉尽全力让全家人吃饱穿暖。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1)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12岁的小鲁本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每天不辞劳苦到建筑工地上搜寻麻袋,终于攒足了5美元,是在母亲节,买一 个漂亮、小巧的写有mather的胸针送给妈妈。母亲收到这饱含爱的礼物时,感到莫大的欣慰。表现了鲁本对母亲的关爱。)师:鲁本筹钱给妈妈买礼物的秘密其实就是一个爱的秘密。(板书:鲁本、妈妈、送胸针)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心愿萌生——秘密攒钱——心愿实现 )

(一)、学习心愿的萌生部分1、你怎么知道鲁本想买胸针送给妈妈?(出示胸针图,朗读相应句子)2、鲁本为什么要给妈妈买胸针?(从课文第9、10自然段描述鲁本的心理活动中可以看出,妈妈为这个家付出了一 切。鲁本送礼物给妈妈,就是为了回报妈妈的爱。(板书:爱) 3、指导朗读第10自然段(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

(二)、学习秘密攒钱部分1、小组讨论:你认为鲁本能用那些方法买到这颗胸针?鲁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板书:捡麻袋)2、看课文,体会鲁本秘密攒钱的艰辛。小组合作学习,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1)、课文哪些段落具体写鲁本捡麻袋的过程?那些句子最让你受感动?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2)、为了实现这个秘密,鲁本用了多长时间? (花了将近一 年的时间,从文中“夏季即将来临”“整整一个夏季”、“明媚的春天终于来了”“那是1946年的母亲节!”)(3).为什么一个胸针,鲁本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准备,捡了多少个麻袋?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劳动? (因为母亲节要等一 年才到;因为这个胸针很贵,相当于全家人一 星期买日用杂货的开支;因为一 个麻袋只能卖5美分,要筹足5美元,必须捡到100条麻袋,鲁本去捡麻袋不容易,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首先付出了辛苦和劳累,:从“一 直跑了两公里”来看,鲁本卖麻袋的地方是相当远的,一 个小孩子带着两个麻袋跑这么远的路,而且不止一 次、两次,可以想见是多么辛苦和劳累。此外,平时鲁本还要上学,他捡麻袋、卖麻袋只能在放学之后,还得在“做完家务事后”,暑假呢,他也只能在“锄草、砍柴、挑水、浇水之外”去做这件事。再说,捡麻袋既没有固定的地方,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因此,他每天要“在街头游荡”,“努力地寻找”,经常是“又累又饿”。而且从捡一 百个麻袋用了近一 年的时间来看,在不少情况下,他虽然挨饿受累,但往往是空手而回。

其次还受到妈妈的误解:从鲁本的所作所为来看,使妈妈高兴是他最大的愿望,但鲁本的假贪玩是会伤妈妈心的,他得承受这种委屈和痛苦。3、分角色朗读20——26段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景,进一步体会鲁本攒钱的艰辛。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鲁本到工厂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景,可采用同桌或师生对话的形式读,读出焦急、乞求的语气。母亲节快要到了,给母亲买胸针的钱还差20美分,好不容易找到四个麻袋,去卖时工厂将要关门,心里一定非常着急。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一定能读出鲁本当时焦急、乞求的语气来。读“先生!先生!请不要关门”时,两个“先生”要读得快些,用喊叫的语气,“不要关门”要读重音,读出鲁本恳求的语气。“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中的“求”和“现在”要读重音,要读出鲁本乞求的语气来。4、 小结:鲁本为了实现他的心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攒够了5美元,买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他多想立即把这珍贵的礼物送到母亲手中。

(三)、学习心愿实现部分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思考1、 看到什么?母亲收到这个小巧的扁桃状胸针时感觉怎样? (看见了儿子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幸福地望着手中的胸针,这礼物代表了鲁本对妈妈的心,对妈妈的爱。母亲把儿子揽入怀中,非常激动露出了幸福甜蜜的笑容。)2、 此情此景,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又会说些什么?并给插图取个题目。(题目:母子情深、温馨的时光、幸福的体会、爱的交流)3、 课文哪些段写了鲁本给妈妈送胸针的情景?(1)、自由朗读30——35段(2)、重点指导朗读“看!妈!看!” 第一个“看”,要读得急促有力,喊“妈妈”的时候,要亲切自然,第二个“看”要读得重一些,声音稍长,表达出鲁本急于让母亲见到胸针的心情。朗读描写母亲的语句时,要把母亲激动、感激的心情表达出来。(3)、配乐齐读30——35段4、 师小结:孩子们,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千言万语,你想对鲁本的妈妈说些什么?你想怎样夸夸鲁本或对他说些什么?从鲁本的做法中你有什么感受或受到了什么启发? (应该做个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善良懂事的孩子。)5、 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结尾:出示原著结尾:当我们不再为5块钱发愁的时候,我们心里是否还有如鲁本一样的秘密?它不只藏在我们心里,还要让我们至亲的人感受到爱的惊喜。师:作者这令人深思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回味,去思索。让我们带着对父母崇敬的爱来朗读这段话吧!

三、课文内容拓展,升华主题1、 这儿有两则虐待父母的新闻,我给你们读读,你们听了后谈谈你的看法?他们的做法对吗?学生反思。师:真是可怜天下父心啊,他们的这些行为真是天法难容,但是我们中国政府也制定了《老年权益保障法》,为中国老年人带来了福音。刚才的这些人和我们文中的鲁本相比,他们显得太渺小了。2、孩子们,谈谈你们自己吧,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特别是为了你们,都付出了哪些辛劳?那你们平时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你准备以后怎样做?知道什么时候是妈妈的生日吗?什么时候是母亲节吗?今年的母亲节就要到了,你准备在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怎样向你的妈妈感恩呢?(学生自由谈话)师小结:孩子们,对母亲的回报只体现在母亲的节日里吗?(不)应该表现在生活中的每一天。让我们用心灵最纯洁的爱去感恩吧,这感恩这两个字眼成为我们人类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用爱心去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颗象征爱、包含情的红心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闪烁。愿我们每个人在尽情享受父爱母爱的温暖时,都能像鲁本一 样,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让父母的笑容更美丽!(板书 画红心)

四、知识延伸,笔下生情。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随处都可以体会到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无私的爱,请你仔细回忆一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

板书: 鲁本的秘密

鲁本 爱 妈妈

捡麻袋 买胸针

11、《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故事的写作顺序,了解鲁本给母亲买胸针的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故事内容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联系实际,对照鲁本对母亲的关爱,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

2.重点指导朗读鲁本卖最后四个麻袋、鲁本给母亲送胸针等部分。

三、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许多学生举起了自己的小手)生日那天是怎么庆祝的呢?(学生兴致勃勃地回答)知道父母亲生日的请举手?(学生面有难色,不知如何回答)为父母亲庆祝过生日、做过事情的请举手。(生沉默)

师导入:我们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的,我们的生日还是“母难日”,母亲为我们操碎了心,受尽了累。而孩子的一点点关爱,对母亲来说却是莫大的欣慰。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个孩子,他叫鲁本,让他们去看看他为母亲做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叙述顺序。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速读课文,独立思考: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

3.学生汇报:

生甲:本文讲一个美国男孩为了给妈妈买胸针,自己在课余时间捡麻袋攒钱,终于在母亲节的那一天如愿以偿。当他把胸针送给妈妈时,妈妈欣慰地笑着,把他揽入怀中。

生乙: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萌生心愿——秘密攒钱——心愿实现

(三)引导学生质疑。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叙述顺序,知道了这是一个发生在母子之间的动人故事。在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引导质疑)

学生可能会问:(1)鲁本攒钱用了多长时间?

(2)他一共捡了多少个麻袋?

(3)他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4)鲁本为什么要筹钱给妈妈买礼物?

(四)小组合作学习、汇报。

师:(过渡)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吧!你想怎样学习呢?(找出令自己感动的部分,去读一读;划出重点词语;想一想告诉了我们什么;体会鲁本的感情。)

生1:鲁本为了给妈妈买胸针,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从“转眼夏季来临”这儿可以看出,鲁本在春天就开始攒钱,后来又“整整一个夏季”都在忙。还从“明媚的春天终于来了”这句话可以看出,又是一年春天。可见,他花了将近一年时间。

(读句子)(读出时间之长)

生2:鲁本一共捡了100个麻袋,从“他找到两个麻袋,拿到锯木厂装钉工人那儿,换回了两个5美分的硬币”和“还差20美分”“终于找到了四个麻袋”这里知道,一个麻袋只能卖5美分,要筹足5美元,必须捡到100个麻袋。

(读句子)

生3:他为了给母亲买胸针,付出了许多辛苦和劳累。鲁本卖麻袋的地方是相当远的,“鲁本一直跑了两公里”,而且是来回跑,不止一次地跑,可见他是多么辛苦和劳累。

(读句子)(结合生活实践,跑1500米长跑是什么感觉?体会,读出感情)

生4:此外,平时鲁本要上学,捡麻袋只能在“放学”后,还得在“做完家务事后”。放假了,他很高兴,不是因为可以玩,而是“因为有更多的时间来实现心中的愿望”。而暑假,也只能在“锄草、砍柴、挑水、浇水之外”去做这件事。

(读句子)

生5:捡麻袋没有固定的地方,没有固定的时间,他捡了100个麻袋却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许多时候,虽然挨饿受累,却往往空手而回。因此,他每天“在街头游荡,努力地寻找对于他来说无异于珍宝的麻袋”

(读句子)

生6:而且他还到妈妈的误解,“母亲这时候总会看着他的脸,摇摇头——这孩子真贪玩”贪玩是很伤妈妈的心的,可鲁本并不是因为贪玩,所以他很委屈,可他又不能明说,这使鲁本非常痛苦。

(读句子;如果换作你,妈妈说你贪玩时,你心里什么感受?)

生7:鲁本送礼物给妈妈,是因为“她是这个家的中心,是让这个家的所有成员凝聚在一起的黏合剂啊”,母亲为这个家几乎付出了一切,所以鲁本这样做,是为了回报妈妈的爱。

“妈妈的家务事似乎永远也没个完……”

(读句子)

生8:鲁本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景最使我感动。好不容易找到麻袋,工厂却要关门,他心里一定十分着急,恳求那人收麻袋。

(重点指导朗读)

生9:妈妈收到他的礼物十分激动,“那手因日夜操劳已变得粗糙,因这突如其来的东西变得有些颤抖”“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

(重点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读完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我应该向鲁本学习,为父母分担家务和忧愁,在父母亲生日时给他们带来惊喜;我想对鲁本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想到一句古话“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以后要孝顺父母,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

每个母亲的生日都不一样,但母亲节是全世界母亲的节日,是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你准备在母亲节这天,为你的妈妈做些什么呢?(干净的作业;100分的考卷;为妈妈捶背;帮妈妈做家务;制作精美的贺卡……)

板书设计:

27

鲁本的秘密

12、《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示例

《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故事内容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母亲节在哪一天吗?在这一天里你为母亲做过些什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鲁本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大意,理清叙述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叙述的顺序。如有不懂的问题,可质疑提问。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课文的叙述顺序;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重点讨论秘密攒钱的过程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鲁本秘密攒钱的,他为什么要秘密攒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鲁本的秘密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突出重点。(有关描写母亲为全家操劳、鲁本卖掉最后的两个麻袋、母亲节送胸针等部分)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读出母亲的激动、欣慰;鲁本实现愿望的兴奋的语气和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阅读延伸,说说今后的打算

提示:

从鲁本的做法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举例说说爸爸妈妈为家庭,特别是为了你,都付出了哪些辛劳。

你准备在母亲节为妈妈做些什么?

七、教师小结



手把手教你做樱花收纳包
怎么做创意绒毛球毛衣链
用木板做小清新的家庭花盆支架
利用垂直空间,DIY冰箱吸铁收纳袋教程
手工DIY可爱布艺毛毡相框
剪纸牵牛花纸艺挂饰图解作法教程

本类热门作品

  • 我爱大海教学设计一等奖
  • 《八女投江》教学设计一等奖
  •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一等奖
  • 《生命的壮歌》说课稿一等奖
  • 数量词教学设计一等奖
  • 《风娃娃》课堂实录一等奖
  • 《春天》教学设计一等奖
  • 春日教学案例一等奖
  • 再寄小读者教学设计一等奖
  • 口语交际《朋友,友谊》教学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