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讲义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23 15:47:04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讲义一等奖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讲义一等奖

1、《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讲义一等奖

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相机板书: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3)交流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州五号”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请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5.请2~3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下的文字,互相评议。

2、《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讲义2

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相机板书: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3)交流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州五号”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请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5.请2~3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下的文字,互相评议。

3、《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讲义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解决“千年梦”是什么?“圆”是什么意思?

(使完满,使周全)

二、再读课文,看千年的飞天梦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圆的?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梦想

万户飞行没有成功尝试

卫星上天振奋不已执着

神舟飞船成功飞天梦圆

三、细读课文,升华情感

孩子们,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飞船胜利飞天,你认为这应该归功与谁?请快速默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圈圈画画,还可以做上批注。

四、看视频杨利伟和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

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随着神舟五号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杨利伟在走下飞船,接受采访时,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21小时的太空之旅,这三句话你找到了吗?

1.飞船飞行正常。

2.我自我感觉良好。

3.我为祖国骄傲。

师:同学们,看到这三句话,你有何感触?

1、这是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航天工作者的高度评价。

2、神舟五号飞船很安全,很稳定,说明了我国的航天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很高。

3、这是对所有航天工作者的崇高评价。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师:是呀!为了能圆航天梦有多少人在为此而努力着,到底有多少无名英雄?

能说具体点吗?:

(课件出示)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一百一十”、“三千多个”

师:这么多单位,这么多的工作人员要共同来完成同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生:同心协力团结合作

师:是呀!只有大家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才能完成“神舟五号”这样大的系统工程。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给了集体,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千万人共同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生:我对这句有感触:“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这句话中的“夜以继日”和“苦战攻关”看出了航天人的忘我工作、不懈努力精神?

师:为了神舟五号,有多少人在忘我工作,在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至是生命……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有的人……”

(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

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

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

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你们知道吗?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的壮丽场景。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吧!

六、正是成千上万的人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令全体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自豪的圆梦时刻。

03年,神五05年,神六07年,嫦娥一号

孩子们,作为炎黄子孙中的一员,你不想向全世界宣告吗?

4、《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5、《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文

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

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

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最终实现梦想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学生扮演老师听写第18课的个别词语。

二、激情导入

1、学生朗读相关资料(神州5号发射材料)。

2、教师现场采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3、教师导读后出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三、小组合作,自读感悟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提出自读要求

1、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作者介绍了哪几个代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事件?

3、课文主要写什么?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实现靠的是什么?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四、集体反馈,品读感悟

1、学生对词语相互质疑、解疑,教师点拨。

2、小组反馈教学目标2。

3、教师小结,并导读教学目标3。

4、学生说主要内容,划语句。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6、教师小结并板书要害词语。

五、总结全文,畅谈体会

1、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方法。

2、学生齐读“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3、教师设问后学生谈体会。

4、教师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

6、《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示例

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重点:

1.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精神。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有关资料,引出课题

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他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

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自读收获:

3.梳理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条理:

将第一自然段与第十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的两个过渡段(第四、第六自然段),将课文划分为五个部分,中间三个部分分别写万户乘坐火箭飞行没有成功、我国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三、重点研读,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1.研读第七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什么?

A、两个数字:一百一十多、三千多。

(“一百一十多”是研制、建设、发射单位,“三千多”是协作单位。说明载人飞船成功飞天靠的是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B、一组排比句: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先引导理解“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华发早生”“猝然长逝”四个词语,再体会这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贡献给了集体,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研读第四第六两个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抓两个过渡段带动全文,认识中华民族的航天历程,从中感悟到:要有远大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不怕失败,不怕付出惨痛代价,永不放弃,坚定而执着地追求,积极与他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加强朗读,回归整体,感悟“千年梦圆在今朝”

1.学生自愿起立读课文,可以读全篇,也可以读感兴趣的几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民族自豪感。

2.感悟课题:

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圆──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返回。

千年──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人造卫星上天、神州飞船飞天,历时数千年。

五、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学生齐读蔡桂林的《炎黄飞天梦》。

7、《千年梦圆在今朝》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解决“千年梦”是什么?“圆”是什么意思?

(使完满,使周全)

二、再读课文,看千年的飞天梦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圆的?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梦想

万户飞行没有成功尝试

卫星上天振奋不已执着

神舟飞船成功飞天梦圆

三、细读课文,升华情感

孩子们,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飞船胜利飞天,你认为这应该归功与谁?请快速默读课文,在有感

触的地方可以圈圈画画,还可以做上批注。

四、看视频杨利伟和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

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

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随着神舟五号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杨利伟在走下飞船,接受采访

时,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21小时的太空之旅,这三句话你找到了吗?

1.飞船飞行正常。

2.我自我感觉良好。

3.我为祖国骄傲。

师:同学们,看到这三句话,你有何感触?

1、这是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航天工作者的高度评价。

2、神舟五号飞船很安全,很稳定,说明了我国的航天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很高。

3、这是对所有航天工作者的崇高评价。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师:是呀!为了能圆航天梦有多少人在为此而努力着,到底有多少无名英雄?

能说具体点吗?:

(课件出示)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

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一百一十”、“三千多个”

师:这么多单位,这么多的工作人员要共同来完成同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生:同心协力团结合作

师:是呀!只有大家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才能完成“神舟五号”这样大的系统工程。每个人都

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给了集体,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

千万人共同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生:我对这句有感触:“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

战攻关。”

这句话中的“夜以继日”和“苦战攻关”看出了航天人的忘我工作、

不懈努力精神?

师:为了神舟五号,有多少人在忘我工作,在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

至是生命……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有的人……”

(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

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

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

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你们知道吗?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

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

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

能看到飞天的壮丽场景。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吧!

六、正是成千上万的人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令全体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

、自豪的圆梦时刻。

03年,神五05年,神六07年,嫦娥一号

孩子们,作为炎黄子孙中的一员,你不想向全世界宣告吗?

8、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公开课教案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考虑。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同学围绕阅读提示中的考虑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实际的,在说说自身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身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同学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9、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析

本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教学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

教学难点: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

一、 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1、同学们,2003年10月15 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学生交流)

2.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二、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1. 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齐读)

2. 质疑:看着课题,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三、学生自读、思考,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PPT出示自读要求

(1)快速默读课文,可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也可在课文旁批注:课文写了什么梦?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圆”的?

(2)小组讨论交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小组代表发言,讨论交流读书感受,教师相机指导。

(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适时帮他们理清圆梦的过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神舟六号”——里程碑意义、炎黄子孙更远更绚丽的梦想。)

四、研读感悟,升华情感

1.自主研读,批注。

(1)在中华民族千年的寻梦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说一说,并读出你的感悟。

(2)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五号”能发射成功,你认为应该归功于谁?请你仔细读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圈圈画画,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有感而发,写上批注。

(3)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讨论交流读书感受,并抓住关键语句指导读文。

预设一: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预设二: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句子中的三个“最”字,充分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显示出的巨大的勇气和决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将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

预设三: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预设四: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的成功的伟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奋斗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预设五: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变猝然长逝......

师问:这段话表明了什么?省略号呢?

请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勇于实践 不懈努力 默默奉献 锲而不舍 团结合作

3.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教师激情总结全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同学们,继“神舟六号”之后,中国又相继发射成功“神舟七号” “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随着祖国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中国梦在一代代炎黄子孙的努力中实现。

4.总结写作方法:

①文章中列举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做到了详略得当。

②在具体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既有说服力又具体感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

五、拓展阅读

自由读,指名读“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六、课后作业

结合课上学习的内容和自己收集的材料,编一期以祖国航天事业发展为主题的手抄报或者墙报,以实际行动积极参加科技节活动。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

10、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六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对于这篇文章的教法,因人而异。今天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这一优质的教学案例。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起来学习下!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衍纸艺术作品大全之diy超级逼真小蜜蜂
迎羊年春节的DIY绵羊钥匙链挂饰
怎么用旧毛巾DIY水瓶保温杯套
如何手工制作拼布防水浴帘
好看的不织布手机小挎包图解教程做法
利用木棍怎么做一个简单的diy锅垫

本类热门作品

  •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一等奖
  • 乡愁诗教案一等奖
  •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一等奖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一等奖
  • 高考百日誓师会主题班会教案一等奖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看电视》教案一等奖
  • 《观刈麦》教案一等奖
  • 《幸福是什么》优质教案一等奖
  • 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优秀教案一等奖
  •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