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24 12:33:04

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等奖

1、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自然段中重点句子的蕴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音乐等)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
2、过渡: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在2005字是“真”,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生。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
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指名读;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4、再次默读1、2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1)学生默读、思考。
2)边交流边有感情朗读:
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①如何理解“温暖”?为何“温暖”?(结合学生回答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感受巴金爷爷一颗心存感激的心,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②可自然过渡到前一句话: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一个身体不好的87岁的老人,喜欢这种热闹吗?巴金爷爷喜欢吗?)
……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①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②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
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①哪几个词语最让你感动?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
②从怎么办呢?你感受到什么呢?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①从今年你读懂了什么?所以巴金爷爷多么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②投影出示:……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
我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多么。
③选择一句话进行说话练习。
④相信我们此时再来读这一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
5、指导看图,加深感受,感情朗读。
请同学仔细观察P152、155两幅图,看看两幅图中的巴金爷爷有什么不同?(特别是面部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1、2自然段,去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这份无限有爱。(齐读)
三、对比朗读,启示思考:
1、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范读,齐读。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请自由读3、4自然段)
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课《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说什么?(指名说)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信。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巴金爷爷的那份良苦用心。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1-2自然段,看看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
(1)“面对孩子们的一大堆信,老人感到很温暖”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内容,真是个好办法!还有呢——
(2)“巴金爷爷克服捏笔困难拿笔写信”
师:你读书真认真!还有呢——
(3)“巴金爷爷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乡只能以信代面”
师:你从书中找到了答案,真不错!读到这里,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位年迈的老人对孩子深深的爱!
2、让我们再静下心来,用心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
(1)哪些内容给你的印像最深刻或者使你最受感动,你是如何理解的?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拿出笔来用“——”画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写一写,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2)小组交流:给同小组的同学读一读你画的句子,说一说你为什么深受感动?
(3)集体交流:谁来读读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指名读,出示:
①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a.问:为什么受感动?(巴金爷爷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达祖国和人民的爱)巴金爷爷为什么而写作?(为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
b.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程度如何?(深刻)
从哪个词中你体会出了这种爱很深刻?(无限)
突出这个词,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理解得非常好!那你知道巴金爷爷都写过哪些作品吗?
生答。
师:巴金爷爷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华,而且饱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怎能不让我们敬佩、怎能不让我们赞叹呢?请你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c.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
指名读,同时出示:
②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师:从巴金爷爷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献)
你对“奉献”怎么理解?你用身边的事情说一说怎么做是“奉献”?(生举例说明)
师:巴金爷爷不仅奉献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读给同位听一听(评一评)
指名读,评:将感动、敬佩读出来了吗?
让我们再齐读这两句话,用心地体会一番吧!
你还画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读(同时出示句子):
③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师:为什么感动?(生答)
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当着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年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他曾经---将他的所有藏书都捐给了国家。巴金爷爷就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别人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出示图):请看,这是谁?做了什么?(魏青刚、费俊龙、聂海胜的事迹)
你还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献?(雷锋……)
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生命才会灿烂无比!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生齐说)开花。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打算怎样让你的生命开花?(请2-3人回答)评价
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下这两句话,再次领悟生命的意义吧!师引读(配乐)
3、读完,音乐止:此时此刻,面对巴金爷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思考)
(音乐起)生说:巴金爷爷,我……
4、师配乐朗诵第六自然段
这是巴金爷爷在信的最后对我们的希望。请你说一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巴金爷爷对我们的希望?
三、课外拓展
1.不管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封信,还是你们所搜集的资料中,巴金爷爷的许多语言都是可以作为座右铭来指导我们的人生的。老师就记住了两句,一句是课文中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另一句是课外的“掏出心来”。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投影出示:巴金名言,选择你喜欢的名言来读一读。
2.既然你把它作为你的座右铭,那么读起来就更能体现其中的味道了吧!指名读。
四、总结
巴金爷爷,在去年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以爷爷为榜样,伴着爷爷的希望他]踏上我们的生命旅程,绽放我们灿烂的生命之花吧!
五、作业
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同学们也谈了感受和理解,读了名言。课后,我们选几条喜欢的再背一背,把它记在心上。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 生命开花

2、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自然段中重点句子的蕴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音乐等)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
2、过渡: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在2005字是“真”,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生。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
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指名读;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4、再次默读1、2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1)学生默读、思考。
2)边交流边有感情朗读:
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①如何理解“温暖”?为何“温暖”?(结合学生回答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感受巴金爷爷一颗心存感激的心,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②可自然过渡到前一句话: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一个身体不好的87岁的老人,喜欢这种热闹吗?巴金爷爷喜欢吗?)
……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①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②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
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①哪几个词语最让你感动?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
②从怎么办呢?你感受到什么呢?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①从今年你读懂了什么?所以巴金爷爷多么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②投影出示:……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
我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多么。
③选择一句话进行说话练习。
④相信我们此时再来读这一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
5、指导看图,加深感受,感情朗读。
请同学仔细观察P152、155两幅图,看看两幅图中的巴金爷爷有什么不同?(特别是面部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1、2自然段,去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这份无限有爱。(齐读)
三、对比朗读,启示思考:
1、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范读,齐读。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请自由读3、4自然段)
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课《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说什么?(指名说)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信。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巴金爷爷的那份良苦用心。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1-2自然段,看看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
(1)“面对孩子们的一大堆信,老人感到很温暖”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内容,真是个好办法!还有呢——
(2)“巴金爷爷克服捏笔困难拿笔写信”
师:你读书真认真!还有呢——
(3)“巴金爷爷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乡只能以信代面”
师:你从书中找到了答案,真不错!读到这里,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位年迈的老人对孩子深深的爱!
2、让我们再静下心来,用心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
(1)哪些内容给你的印像最深刻或者使你最受感动,你是如何理解的?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拿出笔来用“——”画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写一写,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2)小组交流:给同小组的同学读一读你画的句子,说一说你为什么深受感动?
(3)集体交流:谁来读读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指名读,出示:
①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a.问:为什么受感动?(巴金爷爷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达祖国和人民的爱)巴金爷爷为什么而写作?(为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
b.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程度如何?(深刻)
从哪个词中你体会出了这种爱很深刻?(无限)
突出这个词,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理解得非常好!那你知道巴金爷爷都写过哪些作品吗?
生答。
师:巴金爷爷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华,而且饱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怎能不让我们敬佩、怎能不让我们赞叹呢?请你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c.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
指名读,同时出示:
②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师:从巴金爷爷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献)
你对“奉献”怎么理解?你用身边的事情说一说怎么做是“奉献”?(生举例说明)
师:巴金爷爷不仅奉献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读给同位听一听(评一评)
指名读,评:将感动、敬佩读出来了吗?
让我们再齐读这两句话,用心地体会一番吧!
你还画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读(同时出示句子):
③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师:为什么感动?(生答)
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当着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年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他曾经---将他的所有藏书都捐给了国家。巴金爷爷就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别人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出示图):请看,这是谁?做了什么?(魏青刚、费俊龙、聂海胜的事迹)
你还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献?(雷锋……)
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生命才会灿烂无比!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生齐说)开花。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打算怎样让你的生命开花?(请2-3人回答)评价
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下这两句话,再次领悟生命的意义吧!师引读(配乐)
3、读完,音乐止:此时此刻,面对巴金爷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思考)
(音乐起)生说:巴金爷爷,我……
4、师配乐朗诵第六自然段
这是巴金爷爷在信的最后对我们的希望。请你说一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巴金爷爷对我们的希望?
三、课外拓展
1.不管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封信,还是你们所搜集的资料中,巴金爷爷的许多语言都是可以作为座右铭来指导我们的人生的。老师就记住了两句,一句是课文中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另一句是课外的“掏出心来”。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投影出示:巴金名言,选择你喜欢的名言来读一读。
2.既然你把它作为你的座右铭,那么读起来就更能体现其中的味道了吧!指名读。
四、总结
巴金爷爷,在去年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以爷爷为榜样,伴着爷爷的希望他]踏上我们的生命旅程,绽放我们灿烂的生命之花吧!
五、作业
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同学们也谈了感受和理解,读了名言。课后,我们选几条喜欢的再背一背,把它记在心上。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 生命开花

3、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内容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拟 3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巴金爷爷的崇高品质。

突破重、难点的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出示课题。

2.提问:你们了解巴金爷爷吗?能介绍一下吗?

3.出示图片,谈话:巴金爷爷是四川人,中国文坛的泰斗,中国作协主席。虽然他不住在家乡,但是家乡的孩子很想念他,常常给他写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给孩子们的回信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尽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3.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尝试听写,并检查反馈。

5.齐读生字词。

6.轻声再读课文,要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尽量自己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动手查阅工具书来解决。

7.组织交流。

10.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11.轻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思考:这篇课文是主要讲了哪几个意思?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12.小结:一(1)二(2——5)三(6)

13.提问: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什么期望?/article/

三.小结

1.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齐读课题。

2.指名交流。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指名领读齐读。

3.指名正音。

4.齐读。

5.指名回答。

6.指名补充。

7.尝试听写。

8.齐读。

9.按要求轻声再读课文。

10.指名交流自读情况。

11.听读,正音。

12.轻声练读课文,并且思考。

13.指名回答。

14.指名回答并补充。

1.指名交流。

精彩创意

搜集信息

轻声读课文,要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尽量自己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动手查阅工具书来解决。

作业设计

实践活动

(1)听写词语;

(2)熟读课文,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诵;

(3)了解巴金爷爷的有关知识。

教学札记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4、《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的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辜负”、“奉献”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1.自主学会生字词语,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用书信格式写信。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巴金的照片和生平简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7)

1.出示巴金老人的照片:孩子们,这是谁?关于这位老人,你了解多少呢?

2.简介巴金:巴金爸爸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是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3.板书课题并质疑。

4.疏理出重要问题: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8)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2.讨论交流: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讨论交流。

①朗读正音。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学生质疑问难。

3.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段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品句悟情(20)

1.学习第一部分。

⑴指名读,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⑵从这部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⑶理解“争先恐后”,感受40多个孩子围着巴金爷爷的热闹场面并朗读。

⑷朗读巴金老人感谢孩子的话,这些话体现了巴金对孩子们怎样的感情?

⑸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2.学习接下来的两段。

⑴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87岁高龄了,手不听指挥,写字困难,更别说写信了。可是,他仍然坚持写了这封信,让我们读第一句话,感受老人写信的不容易。

⑵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孩子们写信,这是为什么呢?

⑶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句子。

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3.学习第四段。

⑴默读这段话,勾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想想为什么自己感动,做上批注。

⑵交流并相机指导理解重点句子。

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在卡片上。

⑷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巴金爷爷怎样的品质?

⑸小结。

4.学习课文最后的部分。

⑴自由读,思考:巴金对自己对孩子们提出了哪些建议?

⑵读出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情、希望。

四、升华情感,学写书信(8)

1.学习完信的内容,我们知道了巴金老爷爷用他的一生、用他的作品赤教育我们该怎样做人,此时,你想对巴金老爷爷说些什么呢?

2.书信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3.默读课文,对照格式,说说信中的称呼、结尾、署名和日期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处在什么位置?

4.试着用书信的格式把自己想对巴金爷爷说的话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2)

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回信。

板书设计

5、《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自然段中重点句子的蕴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音乐等)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

2、过渡: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在2005字是“真”,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生。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

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指名读;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4、再次默读1、2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1)学生默读、思考。

2)边交流边有感情朗读:

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①如何理解“温暖”?为何“温暖”?(结合学生回答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感受巴金爷爷一颗心存感激的心,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②可自然过渡到前一句话: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一个身体不好的87岁的老人,喜欢这种热闹吗?巴金爷爷喜欢吗?)

……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①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②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

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①哪几个词语最让你感动?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

②从怎么办呢?你感受到什么呢?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①从今年你读懂了什么?所以巴金爷爷多么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②投影出示:……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

我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多么。

③选择一句话进行说话练习。

④相信我们此时再来读这一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

5、指导看图,加深感受,感情朗读。

请同学仔细观察P152、155两幅图,看看两幅图中的巴金爷爷有什么不同?(特别是面部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1、2自然段,去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这份无限有爱。(齐读)

三、对比朗读,启示思考:

1、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范读,齐读。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请自由读3、4自然段)

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课《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说什么?(指名说)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信。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巴金爷爷的那份良苦用心。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1-2自然段,看看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

(1)“面对孩子们的一大堆信,老人感到很温暖”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内容,真是个好办法!还有呢——

(2)“巴金爷爷克服捏笔困难拿笔写信”

师:你读书真认真!还有呢——

(3)“巴金爷爷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乡只能以信代面”

师:你从书中找到了答案,真不错!读到这里,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位年迈的老人对孩子深深的爱!

2、让我们再静下心来,用心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

(1)哪些内容给你的印像最深刻或者使你最受感动,你是如何理解的?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拿出笔来用“——”画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写一写,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2)小组交流:给同小组的同学读一读你画的句子,说一说你为什么深受感动?

(3)集体交流:谁来读读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指名读,出示:

①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a.问:为什么受感动?(巴金爷爷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达祖国和人民的爱)巴金爷爷为什么而写作?(为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

b.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程度如何?(深刻)

从哪个词中你体会出了这种爱很深刻?(无限)

突出这个词,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理解得非常好!那你知道巴金爷爷都写过哪些作品吗?

生答。

师:巴金爷爷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华,而且饱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怎能不让我们敬佩、怎能不让我们赞叹呢?请你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c.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

指名读,同时出示:

②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师:从巴金爷爷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献)

你对“奉献”怎么理解?你用身边的事情说一说怎么做是“奉献”?(生举例说明)

师:巴金爷爷不仅奉献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读给同位听一听(评一评)

指名读,评:将感动、敬佩读出来了吗?

让我们再齐读这两句话,用心地体会一番吧!

你还画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读(同时出示句子):

③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师:为什么感动?(生答)

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当着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年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他曾经---将他的所有藏书都捐给了国家。巴金爷爷就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别人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出示图):请看,这是谁?做了什么?(魏青刚、费俊龙、聂海胜的事迹)

你还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献?(雷锋……)

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生命才会灿烂无比!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生齐说)开花。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打算怎样让你的生命开花?(请2-3人回答)评价

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下这两句话,再次领悟生命的意义吧!师引读(配乐)

3、读完,音乐止:此时此刻,面对巴金爷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思考)

(音乐起)生说:巴金爷爷,我……

4、师配乐朗诵第六自然段

这是巴金爷爷在信的最后对我们的希望。请你说一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巴金爷爷对我们的希望?

三、课外拓展

1.不管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封信,还是你们所搜集的资料中,巴金爷爷的许多语言都是可以作为座右铭来指导我们的人生的。老师就记住了两句,一句是课文中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另一句是课外的“掏出心来”。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投影出示:巴金名言,选择你喜欢的名言来读一读。

2.既然你把它作为你的座右铭,那么读起来就更能体现其中的味道了吧!指名读。

四、总结

巴金爷爷,在去年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以爷爷为榜样,伴着爷爷的希望他]踏上我们的生命旅程,绽放我们灿烂的生命之花吧!

五、作业

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同学们也谈了感受和理解,读了名言。课后,我们选几条喜欢的再背一背,把它记在心上。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  生命开花

6、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巴金爷爷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1.相关的投影片,影音文件;

2.生字词小黑板;

3.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巴金的资料。

收信的感受

对回信的歉意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让生命开花

寄予深厚的期望

第一课时

一. 揭题,审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课题。

2. 提问:你们了解巴金爷爷吗?能介绍一下吗?

3. 出示图片,谈话:巴金爷爷是四川人,中国文坛的泰斗,中国作协主席。虽然他不住在家乡,但是家乡的孩子很想念他,常常给他写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给孩子们的回信吧。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尽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3.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 尝试听写,并检查反馈。

5. 齐读生字词。

6. 轻声再读课文,要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尽量自己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动手查阅工具书来解决。

7. 组织交流。

10.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11.轻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思考:这篇课文是主要讲了哪几个意思?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12.小结:一(1)二(2——5)三(6)

13.提问: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什么期望?

1. 齐读课题。

2. 指名交流。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指名领读齐读。

3. 指名正音。

4. 齐读。

5. 指名回答。

6. 指名补充。

7. 尝试听写。

8. 齐读。

9. 按要求轻声再读课文。

10.指名交流自读情况。

11.听读,正音。

12.轻声练读课文,并且思考。

13.指名回答。

14.指名回答并补充。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

二.指导精读

三.小结

第三课时

进行课堂练习

1.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1)听写词语;

(2)熟读课文,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诵;

(3)了解巴金爷爷的有关知识。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组织交流搜集的有关巴金爷爷的知识。

1.导入:了解了这些知识,我想对于巴金爷爷你一定有更深入的认识。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为大家朗读你最喜欢的小节?

3.现场采访:(1)你认为这一小节哪儿写得好?可以谈谈你的感受吗?

(2)你认为可以怎么读出这种感受来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4.阅读相关小节,相机出示思考题:

(1) 第一小节反映了巴金爷爷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 从两个“多么”可以看出什么来?这样的感情还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5.仔细阅读第三小节,边读边体会巴金爷爷的感受,并且思考以下问题:

(1) 巴金爷爷说他写作的秘诀是什么?

(2) 他对于自己的一生有着什么样的评价?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3) 巴金爷爷小结自己的一生,小结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对于这个真理,巴金爷爷是怎么透彻的解说的?

(4) 对于巴金爷爷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能谈谈对于你有什么启发吗?

6.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巴金爷爷的话吧。

7.齐读这一节。

8.提问:(1)“让我们的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

(2)巴金爷爷是怎么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的?

(3)对于这一段话你还有什么疑问?

(4)从这一段话中,你们对于巴金爷爷有什么样的认识?

(5)如果让你选一句巴金爷爷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

9.齐读全文。

1.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造句:

多么……多么……

不是……而是……

(3)写出课后句子的含义。

1.布置课堂练习。

(一) 听写:

(二) 近义词:

爱惜( )真诚( )宽广( ) 1.指名交流。

1.听写。

2.听读,评议。

3.交流资料。

1.指名上台朗读。

2.现场回答。

3.指名补充。

4.阅读相关小节,思考。

5.小组讨论。

6.指名回答。7.指名补充。

8.仔细阅读第三小节,边读边体会思考。

9.小组交流感受。

10.指名回答补充。

11.指名读。

12.评议。

13.齐读这一节。

14.同桌交流。

15.小组讨论。

16.指名说。

17.指名补充。

18.齐读。

1.指名交流。

1.完成课堂练习。

(四)反义词:

真诚( )珍惜( )奉献( )

(五)造句:

1. 多么……多么……

2. 不是……而是……

(六)说说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2. 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7、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二_教学实录_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本课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2.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思考:巴金爷爷为什么写这封新,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哪些希望?

3.讨论交流

(1)朗读正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生质疑问难。

4、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家乡的孩子写了40封信,给巴金爷爷怎样的感觉?(站在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3.朗读第一段的第二句话,感受四十多个孩子围个巴金爷爷叽叽喳喳的热闹场面。

4.朗读巴金老人感谢孩子的话。这些话体现了巴金对孩子们怎样的感情?

5.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石7岁了,写字困难,手不听指挥,写信比较困难。朗读课文第二段第一句,体会写信的不容易。

2.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孩子写信,这是为什么呢?

3.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1)理解“我多么想看你们天真的饿笑脸,多们想听你们歌唱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句子的饿意思,体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饿思想感情。

(2)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饿强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联练习说话。

4.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习题3,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讲课文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巴金是个普通人吗?巴金是:五四以来著名作家,创作了二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十二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片小说还有许多译著,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他却为什么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呢?

3.巴金为什么而写作呢?

(1)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多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字,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句话的意思,,体会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的思想感情。

(2)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4.巴金在心中怎样评价自己的饿一生的,同时又表达了什么希望?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为什么说自己的一生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的一生?巴金思索、追求,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理解“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

(3)什么是生命开花结果?读巴金说的第二句话,讨论: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4)“让生命开花结果”和“实现生命的意义”是不是一回事?(“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句话就是讲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5.小结。

巴金爷爷虽然是一个国际上有名的作家,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人、老实人,他当时87岁了,他还在思索怎样为社会添光彩,他还在追求怎样让生命开花结果,甚至他还希望“重新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要为社会添更多光彩”,“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

6、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讲读课文第四段

1.巴金由于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又不可能再活一次,只能怎么办?

2.感情朗读,体会巴金由于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三、讲读课文第五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用亲切的语气朗读课文,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情感读出来。

四、讲解信的格式

1.以上我们讲的是信的正文。书信的饿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默读课文,对照格式,说说这封信中的称呼、结尾、署名和日期分别是什么?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老老实实、平平凡凡

思索、追求、明白生命的意义

为社会添光彩

再活一次……开花结果

为别人奉献爱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之二,给家乡孩子的信,希望对你有帮助!

8、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_教学实录_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简介巴金。

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2、质疑:引出课文。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

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

三、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

(……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

(说明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四、精读第二段

1、87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3、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指导写字

1、教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

(我们从巴金爷爷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他是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为别奉献更多的爱,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

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

用不是……而是造句)

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双表达了什么希望?

(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开花结果。)

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最好注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

6、小结:让生命开花说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三、精读第四段

1、引读:体会爷爷珍惜生活,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2、感情朗读。

四、精读第五段

1、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

五、学习书信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分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五个组成部分。

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七、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造句:

多么……多么……

不是……而是……

2、课后4

(1)巴金爷爷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声誉,但他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而87岁的他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他要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放出光彩,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2)为着社会,为着他人,活着才有光彩,正如巴爷爷一生恪守的信条: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正是这样不断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向社会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板书:

23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巴金

让生命开花结果

为社会添光彩

为别人奉献爱

孩子们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教学后记: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之一,给家乡孩子的信,希望对你有帮助!

9、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四_教学实录_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个生字。

2、通过自主读书、相互讨论,了解巴金爷爷信中的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等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寄予的希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字里行间、从课外书以及网络中了解巴金爷爷,受到巴金爷爷为人之道的感染,从而珍惜时间,学会做人,让生命更有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希望。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理解“生命开花”。

2、理解巴金爷爷是“杰出人物”同时又是“普通人”。

教学准备:搜集巴金的有关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简介巴金。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谁给家乡孩子写的信?信中写了些什么?他的家乡在哪里?巴金是个什么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他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他曾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应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

二、初读课文,自主预习。

1、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

2、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争先恐后”、“辜负”的含义。

3、在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

4、整体了解课文大意,试着理清信中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预习,互动交流。

1、检查生字读音。注意:“闹”是鼻音。

2、交流信中的主要内容。

(1)感谢家乡孩子的来信;

(2)克服困难回信;

(3)原谅不能回乡;

(4)写作是为了表达感情;

(5)珍惜有限的时间;

(6)对孩子们的羡慕与祝福。

3、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或班级交流与解答。

四、回归课文,练习正确、流利朗读。

五、导析字形,练习书写。

“添”右上为“天”,“福”左边不要加点,

六、巡视指导,评价书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领“标”。

“信”,是由单人旁和“言”字组成。实际上就是指的人在说话。这封信是巴金爷爷对他的家乡的孩子所说的话。我们读来也很受教益。你对哪些话感受很深呢?从这些话中你看出巴金爷爷是个什么人呢?字里行间又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呢?

二、细读课文,感悟“话”。

同学们,自由小声朗读或默读全文,细读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补充完善批注。

小组交流自己对有关句子的所感所悟。

全班交流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不能得到。”

共三句话,三层意思:一是我们的爱、同情、精力、时间,除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外,还有更多的可以奉献别人;二是为别人奉献了它们,生命才会有意义;三是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举例。

三、品读话语,认识“人”。

1、品读:“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在矛盾处激发学生思维:“杰出”与“普通”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为什么都用在巴金爷爷身上?他杰出在哪里?普通又在哪里?

2、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

(1)受爱戴;(2)作品多;(3)求奉献;(4)惜时间。

相机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和“生命开花”。

相机补充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3、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普通”。

相机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我和别人一样”等。

四、回读全文,体会“情”。

1、再读全文,体会巴金爷爷的情感:爱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爱同胞、爱生命。

2、重点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的喜爱和希望。

五、总结全文,激发“行”。

1、师:巴金爷爷用真诚、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更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正如巴金爷爷所说,同学们的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心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请大家好好学习吧!

2、请同学们把下面句子中的“你们”换成“我们”再读读吧!

——“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六、课堂作业,检测“标”。

1、听写词语:

热闹 无论 如何 原谅 无限 添彩 维持 羡慕 祝福

2、文中三次提到“生命开花”,每次是在说什么?你如何理解“生命开花”?

3、选做题:读了这封信后,请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之四,给家乡孩子的信,希望对你有帮助!

10、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三_教学实录_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自然段中重点句子的蕴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音乐等)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

2、过渡: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在2005字是“真”,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生。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

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指名读;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4、再次默读1、2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1)学生默读、思考。

2)边交流边有感情朗读:

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①如何理解“温暖”?为何“温暖”?(结合学生回答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感受巴金爷爷一颗心存感激的心,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②可自然过渡到前一句话: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一个身体不好的87岁的老人,喜欢这种热闹吗?巴金爷爷喜欢吗?)

……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①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②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

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①哪几个词语最让你感动?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

②从怎么办呢?你感受到什么呢?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①从今年你读懂了什么?所以巴金爷爷多么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②投影出示:……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

我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多么。

③选择一句话进行说话练习。

④相信我们此时再来读这一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

5、指导看图,加深感受,感情朗读。

请同学仔细观察P152、155两幅图,看看两幅图中的巴金爷爷有什么不同?(特别是面部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1、2自然段,去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这份无限有爱。(齐读)

三、对比朗读,启示思考:

1、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范读,齐读。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请自由读3、4自然段)

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课《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说什么?(指名说)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信。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巴金爷爷的那份良苦用心。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1-2自然段,看看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

(1)“面对孩子们的一大堆信,老人感到很温暖”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内容,真是个好办法!还有呢——

(2)“巴金爷爷克服捏笔困难拿笔写信”

师:你读书真认真!还有呢——

(3)“巴金爷爷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乡只能以信代面”

师:你从书中找到了答案,真不错!读到这里,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位年迈的老人对孩子深深的爱!

2、让我们再静下心来,用心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

(1)哪些内容给你的印像最深刻或者使你最受感动,你是如何理解的?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拿出笔来用“——”画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写一写,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2)小组交流:给同小组的同学读一读你画的句子,说一说你为什么深受感动?

(3)集体交流:谁来读读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指名读,出示:

①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a.问:为什么受感动?(巴金爷爷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达祖国和人民的爱)巴金爷爷为什么而写作?(为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

b.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程度如何?(深刻)

从哪个词中你体会出了这种爱很深刻?(无限)

突出这个词,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理解得非常好!那你知道巴金爷爷都写过哪些作品吗?

生答。

师:巴金爷爷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华,而且饱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怎能不让我们敬佩、怎能不让我们赞叹呢?请你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c.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

指名读,同时出示:

②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师:从巴金爷爷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献)

你对“奉献”怎么理解?你用身边的事情说一说怎么做是“奉献”?(生举例说明)

师:巴金爷爷不仅奉献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读给同位听一听(评一评)

指名读,评:将感动、敬佩读出来了吗?

让我们再齐读这两句话,用心地体会一番吧!

你还画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读(同时出示句子):

③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师:为什么感动?(生答)

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当着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年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他曾经---将他的所有藏书都捐给了国家。巴金爷爷就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别人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出示图):请看,这是谁?做了什么?(魏青刚、费俊龙、聂海胜的事迹)

你还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献?(雷锋……)

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生命才会灿烂无比!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生齐说)开花。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打算怎样让你的生命开花?(请2-3人回答)评价

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下这两句话,再次领悟生命的意义吧!师引读(配乐)

3、读完,音乐止:此时此刻,面对巴金爷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思考)

(音乐起)生说:巴金爷爷,我……

4、师配乐朗诵第六自然段

这是巴金爷爷在信的最后对我们的希望。请你说一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巴金爷爷对我们的希望?

三、课外拓展

1.不管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封信,还是你们所搜集的资料中,巴金爷爷的许多语言都是可以作为座右铭来指导我们的人生的。老师就记住了两句,一句是课文中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另一句是课外的“掏出心来”。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投影出示:巴金名言,选择你喜欢的名言来读一读。

2.既然你把它作为你的座右铭,那么读起来就更能体现其中的味道了吧!指名读。

四、总结

巴金爷爷,在去年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以爷爷为榜样,伴着爷爷的希望他]踏上我们的生命旅程,绽放我们灿烂的生命之花吧!

五、作业

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同学们也谈了感受和理解,读了名言。课后,我们选几条喜欢的再背一背,把它记在心上。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

生命开花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之三,给家乡孩子的信,希望对你有帮助!



利用化纤小布头手工制作画面戒指
DIY简易复古丝带钥匙扣
手工DIY好看发梳教程
diy鼠标垫之手工制作龙猫鼠标垫
超轻粘土制作粉色小猪钱罐教程
家庭实用小手工之DIY可爱蜗牛隔热垫

本类热门作品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一等奖
  • 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奇思妙想教学设计一等奖
  • 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创造学思想录》一等奖
  • 350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等奖
  •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方案一等奖
  • 四上语文园地二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一等奖
  • 口语交际: 该怎么办教学设计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一等奖
  • 小学语文教案登山一等奖
  • 高中语文优质课堂实录《声声慢》一等奖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教学实录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