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5 16:51:03
偷瓜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⒈默读课文,了解大意,感受农村孩子的调皮、纯真和可爱。
⒉读准词语的读音,了解“作践、寻思、侍弄、混小子、毛头娃崽”等一些农村生活口头用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⒊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认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故事。
一 、揭示课题,以疑促读。
“偷”是什么意思?毛头娃崽是怎样“偷”瓜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交流读文收获。
⒈指名读文,同学互相纠错。
⒉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感悟人物形象。
那么文中的娃崽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四、重点部分处理:
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以下几句话:
(1)“李善才就看瓜,看不住,一愣神……这边早有几个娃崽抱着大西瓜跑远了。”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孩子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读,真正读进去。
(2)“李善才不知自己怎样扑进屋子,跪倒在三奶奶跟前。他喊:娘啊,我混!”从李善才的动作体会他的心中忏悔之情。
行路人经过瓜田边,说:“善才你这地边的瓜侍弄得比地中的好。”李善才说:“那敢情是。”孩子到底还偷不偷瓜,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会出现歧义。老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结组,分角色,准备台词,演一演。
课后向生活延伸:
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写一写。如果没有,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写一写。
教学目标
⒈默读课文,了解大意,感受农村孩子的调皮、纯真和可爱。
⒉读准词语的读音,了解“作践、寻思、侍弄、混小子、毛头娃崽”等一些农村生活口头用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⒊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认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故事。
一 、揭示课题,以疑促读。
“偷”是什么意思?毛头娃崽是怎样“偷”瓜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交流读文收获。
⒈指名读文,同学互相纠错。
⒉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感悟人物形象。
那么文中的娃崽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四、重点部分处理:
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以下几句话:
(1)“李善才就看瓜,看不住,一愣神……这边早有几个娃崽抱着大西瓜跑远了。”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孩子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读,真正读进去。
(2)“李善才不知自己怎样扑进屋子,跪倒在三奶奶跟前。他喊:娘啊,我混!”从李善才的动作体会他的心中忏悔之情。
行路人经过瓜田边,说:“善才你这地边的瓜侍弄得比地中的好。”李善才说:“那敢情是。”孩子到底还偷不偷瓜,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会出现歧义。老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结组,分角色,准备台词,演一演。
课后向生活延伸:
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写一写。如果没有,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写一写。
教学目标
⒈默读课文,了解大意,感受农村孩子的调皮、纯真和可爱。
⒉读准词语的读音,了解“作践、寻思、侍弄、混小子、毛头娃崽”等一些农村生活口头用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⒊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认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故事。
一、揭示课题,以疑促读。
“偷”是什么意思?毛头娃崽是怎样“偷”瓜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交流读文收获。
⒈指名读文,同学互相纠错。
⒉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感悟人物形象。
那么文中的娃崽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四、重点部分处理:
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以下几句话:
(1)“李善才就看瓜,看不住,一愣神……这边早有几个娃崽抱着大西瓜跑远了。”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孩子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读,真正读进去。
(2)“李善才不知自己怎样扑进屋子,跪倒在三奶奶跟前。他喊:娘啊,我混!”从李善才的动作体会他的心中忏悔之情。
行路人经过瓜田边,说:“善才你这地边的瓜侍弄得比地中的好。”李善才说:“那敢情是。”孩子到底还偷不偷瓜,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会出现歧义。老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结组,分角色,准备台词,演一演。
五、课后向生活延伸:
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写一写。如果没有,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写一写。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借景抒情,而且在叙事也富有情致,全是清新明快。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泊船瓜洲教案设计(一等奖)2021,希望大家喜欢。
一、简介作者
二、范读诗歌
三、学习古诗
(一)、学习前两行诗。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哪一个字写诗人想回家?(还)
2、诗人为什么想回家,看到什么景物使他想回家?我们先来看题目。
3、“泊”是什么意思?汽车停站,能否说“泊”站?
4、诗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朗读一、二行诗。
5、这两行诗中有两个地名,谁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是在什么地方?
教师画图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学生在图上指出瓜洲的位置
6、“京口瓜洲一水间”是什么意思?
把“一水”放在前面可以怎么说?还有什么说法?(京口瓜洲被一条长江隔开了)还有几种说法?
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种说法,说明了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解释古诗。
7、齐读第二行诗,钟山在什么地方?(在图上画出)
“数重山”是什么意思?这一行诗连起来怎么说?
8、从“一、只、数”可以看出什么?(离家乡不远)
京口是在对岸,可以看得见,那么钟山与诗人有什么关系?
9、我们刚才抓住了“一、只、数”来理解,那么这两行诗该怎么朗读呢?学生练读。
10、诗人离家很近了,应该怎样?(靠家近应该还)
11、用“靠家近应该还”的语气再读这两行诗。
(二)、学习后两行诗
1、读三、四行诗,这里有一个字较难理解:“绿”是什么意思?整行诗的意思怎么说?可以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这句话说得美一些?(春姑娘又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了绿装)
“又”是什么意思?说明诗人离开家的时间……
这句话写出诗人怎样?用三个字概括。(离家久)
靠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怎么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怎么说?(更该还)
2、朗读第四句诗,这句诗中有哪些字不理解?(学生说出不理解的地方逐一解决)
这句诗的意思该怎么说?加上感叹词把这句话说得更好些,该怎么说?
把“明月”换成“月亮”行不行?
(明月是圆圆的,代表团圆,“明”字更能突出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让我们怀着想念家乡的感情朗读这两行诗。
3、一、二行诗我们说“靠家近应该还”,第三行诗说“离家近更应还”,最后一句该怎么说?(思家切)从“何时”看出诗人能不能回去?(不能),后面三个字该怎么说?(何时还)
4、这时你会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还)教师介绍原因。
5、齐读这首诗,指名朗读。
6、师:这首诗最受后人推崇的是这首诗中有个字写得最好,(“绿”字)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教师介绍故事)
把“到、过、入、满”代入诗句进行评价。
从诗中的“绿”字,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勃勃生机)这个“绿”字还让我们想到许多诗句(师朗读写春天的诗句)
7、练习:
选词填空
(1)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
(2)动、拂、翻、皱、起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泊船瓜洲教案设计(一等奖)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网站还有更多语文教学设计内容,期待你的解锁与关注。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一等奖)2021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相关推荐文章:
致女儿的信的教案2021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案设计2021 燕子专列教案
反对党八股(节选)教案2021 反对党八股教案一等奖
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优秀教案2021 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教案
名著导读堂吉诃德教案2021 堂吉诃德内容概括
内容预览:
《信客》教案
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字词:克扣 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饿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 恪尽职守 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板书: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
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天上偷来的火种设计教学,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天上偷来的火种设计教学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 能读清神话故事中的外国人名、地名:普罗米修斯、阿波罗、宙斯、海格立斯、高加索山等。联系上下文理解“暴跳如雷、挽弓搭箭、惩罚”等词语的意思。
2 通过对人物语言、行为的朗读,感受普罗米修斯正义、善良、智慧、仁爱、顽强的精神
3 通过对提示语前加上表示神态与动作的词语,加深理解人物不屈不挠的特点。
4 在感悟普罗米修斯精神基础上,感受“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为了真理、文明前赴后继的正义之士的精神归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媒体出示图片:篝火)
1 导语:同学们,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
2 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无一处能离开火。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他是位大力神,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板书:神、英雄、普罗米修斯)
3 (媒体出示课题:天上偷来的火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填空:
(媒体出示填空):
本文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 )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 ),从而给人类带来( ),并与( )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 )的伟大精神。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 指读1~ 8 小节,盗火是因为——
2 画出有关人类因为没有火而过着悲惨生活的语句。“——”
(1)自由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人们生活困苦仅仅这两方面吗?
(3)句式训练:
(媒体出示句式):没有▁▁▁只好▁▁▁
(4)句式训练:
(媒体出示句式:)
人们生活多么悲惨, 没有▁▁▁只好▁▁▁;没有▁▁▁只好▁▁▁;没有▁▁▁只好▁▁▁……
过渡:普罗米修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下定决心盗火。
3 有了火,人们的生活又怎样了呢?
(1)用“﹏”划出有关内容
(2)说话训练:
(媒体出示训练内容):
火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多么大的方便啊!
过渡:漫漫的长夜,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寒冷的冬日,火给人类送去温暖。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有了火,人们才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武器。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做出多大的贡献啊!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4 引读10 ~13 小节
5 感情朗读第12 小节,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媒体出示人物对话句子):
(1)“赶紧收回火种!否则你将受到严厉惩罚!”宙斯( )地警告普罗米修斯。
(2)普罗米修斯( )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火种,决不收回!”
(提示语前加上表示神态与动作的词语,加深理解人物不屈不挠的特点。)
6 (媒体出示句子),感情朗读。
(1)宙斯知道了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走火种的消息,气得暴跳如雷。“赶紧收回火种!否则你将受到严厉惩罚!”他警告普罗米修斯。
(2)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火种,决不收回!”
7 改变提示语的位置,练习说话。
8 读了这两段对话,从他们的语言中,你感觉普罗米修斯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板书: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9 普罗米修斯的表现不仅感动了人类,也感动了大英雄海格立斯,不知过了多少年,(引读第14 节)。
四课堂总结,复习巩固。
1 复习词语:
(媒体出示词语):
火种、喷射、火焰、驱寒取暖、驱赶、领袖、气急败坏、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等词语。
2 朗诵诗歌。
普罗米修斯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火种,更是精神上的火种。所以此神话传说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为此,有好多作家写了赞美他的诗。
(媒体出示赞美诗):
普罗米修斯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身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
送来人类新的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是仅仅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声声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五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写话训练:(媒体出示作业要求)
对话描写:普罗米修丝与海格立斯的对话。(注意提示语的变化)
*3、拓展阅读:(媒体出示书的封面)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他只是希腊神话故事中众神之一。今天,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里面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它就是——《希腊神话》:
这儿都是巨人的故事。每一个神,都是极致:有世界上最美的爱神,有世界上最勇敢的战神,有世界上最聪明的智慧女神……
如果你还想知道得更多,就请打开这本——《希腊神话》!
板书设计:
神
英雄
普罗米修斯
勇敢 坚强
博爱 无私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天上偷来的火种设计教学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网
教材说明
〔解题〕
小时候,因为不懂事,孩子们总会做出许多荒唐事。你看这几个乡下的小孩子,被又甜又大的西瓜所诱惑,想出了一个可笑的办法,去偷老爷爷的瓜,老爷爷故意装做没看见,后来还请他们吃瓜呢。淳朴的乡情,浓郁的人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谁还会去追究孩子们犯的小错误?
〔结构分析〕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小伙伴们商量准备去摸瓜。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紧张刺激的摸瓜经过。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娘逼着“我们”把摸来的瓜送回去。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德顺爷爷不但没有怪罪“我们”,还请“我们”吃西瓜。
〔语意理解〕
“摸瓜”就是偷瓜。作者为什么用“摸”而不用“偷”字?“偷”字从感情色彩上看具有贬义。小孩子偷瓜,是可以原谅的错误,作者不忍心用贬义词。最主要是因为本文是一篇乡土气息十分浓郁的文章,“摸瓜”是当地的土语,当地的人都这样说。这样用词,使文章更具有生活气息,更真实。
“狗剩把我们找到一堆,头抵头说出了他的主意。”
什么主意?本段没有写出来,作者这样处理,目的是故意制造一个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去了解下文。狗剩没有大声讲出他的主意,目的是不想让在场的女生山菊知道,因为这个主意让她知道太难为情了。通过读下文,我们知道男孩子们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往身上抹泥巴。
“正当他俩就要爬进瓜田时,突然从瓜棚里传来一连串‘咔咔’的咳嗽声。”
德顺爷爷是生病了咳嗽?还是吸烟呛咳嗽了?本段没有交代,当我们读完全文后,终于明白,爷爷咳嗽是看见我们摸瓜,故意提醒我们呢。当我们明白老爷爷的良苦用心后,被德顺爷爷的善良所感动。
“摸瓜容易送瓜难。”
偷西瓜时有惊无险,还算顺利,所以看上去比较容易,而把偷来的西瓜送回去,就太让人无法面对看瓜的爷爷了,不好启齿解释这件事,明知道偷瓜不对,怎么道歉呢,所以送瓜比偷瓜难。
“知道你们摘的瓜不熟,想喊你们,又怕吓着你们。”
“怕吓着”这些淘气的孩子,语言中流露出老爷爷对孩子们的疼爱。淳朴的乡邻之间的感情,是感人的。
〔写作特点〕
1.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从狗剩提出摸瓜的建议开始,情节发展就起波澜:怎么摸?山菊怎么办?摸瓜时爷爷突然咳嗽,又朝“我们”走来!摸瓜后还没等吃,“我”娘又气冲冲地闯进苇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扣人心弦。
2.每个人物性格特点鲜明突出。
头脑灵活的狗剩;有正义感又很仗义,乐于助人的山菊;胆小的“我”;教子严厉的娘;善良的德顺爷爷,每个人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阅读本文,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做错事要勇于主动承认错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摸瓜”和“送瓜”时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3.收集生活中身边的小故事,从故事中感悟道理。
4.认识本课3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从“摸瓜”到“送瓜”的经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悟道理。
2.能结合生活中自己身边的小事谈体会。
〔教学准备〕
1.了解种瓜的经历,体会种瓜的辛苦。
2.收集生活中有关勇于承认错误的小故事,准备课上交流。
〔教学时间〕
1课时。
〔阅读建议〕
教学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汇报自学课文后的心得体会,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能谈谈你吃西瓜时的感受吗?这么爽口好吃的西瓜,你们知道种瓜的经过吗?(同学交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西瓜的文章。板书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种瓜的辛苦。)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大意,起因———经过———结果,语言要清楚、简洁)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想办法———摸瓜———送瓜)
3.精读课文,体会情感变化。
(1)小组同学合作读第1自然段,体会一下几个小伙伴想出办法摸瓜时的激动,高兴的心情。
(分角色朗读,回忆好伙伴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2)默读“摸瓜”部分,画出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句子。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摸瓜时的紧张气氛和摸到瓜后的心情。
(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基础上画出重点语句,标记自己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3)“摸瓜容易送瓜难”瓜摸到了,为什么还得送回去?自由读“送瓜”部分,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体会情感变化。
(边读边汇报,教师要指导朗读,同学们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可以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小事来说。)
4.扩展延伸,练习说话。
(1)共同探讨文中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如果换作你,你会怎样做?
(引导学生认识到:做错了事情,应当有勇气承认错误,这样会得到别人的谅解,而且还要学习德顺爷爷的宽宏大量。)
5.认读课后生字。
6.推荐作业。
课外再找些类似的文章读一读,并谈体会。如《说声“对不起”》。
资料
〔胆怯〕 胆小,缺少勇气。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亭、恶、仇、恨、祸、给、复“8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 通过学习文章,探究文章所蕴含的价值观,精读文章,深入体会。
4. 体会不能以恶报恶,而应以善报恶,学会宽容别人的错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梁亭人不但不报复,反而帮助楚亭人,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种瓜人指的是谁呢?种的瓜怎么样呢?种的什么瓜呢?想知道吗?还是小朋友自己去弄清楚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默读读文。
把生字用横线画出来:把其他不认识的字下面画点。借助拼音读准。
2.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 师范读课文,正音。
4.生大声读一遍课文。
5.生自由说说自己读中所获。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全班齐读第一段
(2)生自读一次。
(3)你读懂了什么? 这一段写什么?
(梁国,楚国两地人种瓜)
两地人都种瓜,是怎样种瓜的呢?瓜种得怎么样?
2.学习第2、3自然
(1)男生读第2自然段,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2)生默读2,3自然段
1)用波浪线画出两国人种瓜的句子,用“————”画出楚国人种瓜的句子
认真读读。
2 )讲解、探究
梁亭人怎样种瓜?种得怎样?
“精心”是什么意思?说明梁亭人具什么样的品质?
3)对比梁亭人和楚亭人的行为,有何感受?
3.学习课文第4~8自然。
1) 学习第4 自然女生读第4自然界段。
(1)找四个学生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什么?
(2)“坏心眼”是什么意思?体文中是指什么?
(3)楚亭人的这种行为会导致梁亭人的什么反应?
2)学习第5~8自然段
梁亭的年轻人对楚亭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结果如何?
3) 默读第4~8自然段,对比两国人采取的的不同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
讨论:梁亭人不但不报复,反而帮助楚亭人,你赞成这样做吗?为什么?
(分组讨论,各组派一人代表发言)
4.学习第9、10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思考:楚亭人看到梁亭人为报复自己,反而帮助自己施肥、浇水,会是怎样的表现?
2)最后两国人的关系如何?(指名回答。师生订正。)
感悟读文,背诵段落。评价讨论,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种瓜人
凉亭人 楚亭人
勤劳 懒惰
以善报恶 起坏心眼
和睦相处,共同致富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2.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生说出难识记的字,师生一起讨论
4.师引导学生归纳识记方法:
比较识记:很____恨 祸____窝
给_____结
加减法识记:
亭____停 止___步
......
三.生写字
四.学习二类字
1.生自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交流学习
3.师出示二类字,生上台注音
4.生齐读二类字。
机动: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我会拼。
tíng zi zhì zhǐ chóu hèn huò shì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种瓜(zhǒng zhòng) 梁亭 (tín ting)
仇恨 (cóu chóu) 报复 (bào fù)
三、我会填,想想所填得词之间有什么关系。
1.梁亭人勤劳,而楚亭人( )。
2.楚亭人起了( )心眼,梁亭人却( )心帮助他们。
3.楚亭人也勤快起来,他们的生活由( )变富。
四、我会找朋友。(给下面的词找相同的词)
1.勤劳(A 辛苦 B 勤快)
2.制止(A 阻止 B停止)
五、我也会这样写。
例:梁亭人种的瓜又大又甜。
又( ) 又( )
教学要求
1、 会认生字14个,会写生字7个,注意两个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语句。
3、 读懂故事内容,让学生感悟到爷爷身上宽容、热情、淳朴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语句。
2、读懂故事内容,让学生感悟到爷爷身上宽容、热情、淳朴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西瓜
同学们,这是什么?喜欢吃吗?今天,我们和一个小朋友来到了一片瓜地,承担起一个重要任务——看瓜。(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你的小脑袋里一定有许多问题吧!赶快打开书,带着问题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思考问题: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
指名答。
三、 再读课文,鼓励学生质疑
1、 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怎样?是不是也很棒?
课件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
2、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 品析重点句,帮助学生解疑
1、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2、 集中交流,检验讨论效果
什么是“调虎离山计”?用文中的话来说。
为什么爷爷说小伙伴的行为不算偷?
指名答。
课件出示爷爷的话。
老师讲解“偷”的不同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指导朗读。
五、 巩固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1、 默读课文
2、 复述故事
六、 拓展延伸
爷爷多么了不起啊,种的瓜大、甜,待人还如此热情、宽容。同学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指名说。
是啊,帮助了别人,快乐的是自己!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播撒快乐的种子,让身边的人快乐起来。
七、 板书设计:
看瓜
我 (看) 西瓜图片 小伙伴(“偷”)
爷爷 (种) (方便别人)
《种瓜得豆》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介绍的是生物学中高深的转基因技术,你们能读懂文中的内容吗?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种瓜得豆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种瓜得豆教学设计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加以积累。
2.读懂课文,感知大意,理清层次,编列阅读提纲。
3.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你第一次看到“种瓜得豆”这个课题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莫非是写错了吗?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常理,种瓜怎么会得豆呢?可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的疑问就会得到解决。
2.教师板书课题:种瓜得豆
3.学生读题并对课题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识记,
重点强调:玫瑰的瑰读轻声,供不应求的供读一声
4.分段开火车朗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6.讨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7.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能做到“种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三、编列提纲、理清层次
1.指导编写课文第二部分的阅读提纲
⑴认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⑵想想各个自然段间的联系,说说作者是如何向人们说明转基因技术的?
⑶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⑷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示范编写阅读提纲,理清文章层次。
①提出问题。
②介绍基因的作用。
③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2.学法小结,独立编写课文第三部分的阅读提纲。
⑴.指名反馈。
⑵.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①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不怕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蓝色的转基因玫瑰、可杀死杂草的转基因大豆、不容易腐烂的转基因西红柿)
②转基因在医学上的应用。
(用转基因猪的心脏为人体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四、课堂小结
种瓜得豆看似不可思议,但由于现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却完全能够做到。这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真是令人惊叹呀!
五、布置作业
1.读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完整地编写本课的阅读提纲。
3.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转基因技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阅读链接《话说基因工程》,感受文章的情趣,激发阅读以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回忆编写阅读提纲的方法。
(通读全文,了解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又分别说了什么,按顺序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二、品析语句,体会写法
1.读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觉得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叙述方法、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打比方)
3,课文运用了打比方的写法来形象地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如“基因是每种植物或动物的‘大管家’”。从课文中再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谈谈这种写法对自己读懂课文有什么帮助。
4.学生默读课文,动笔用“---”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打比方写法的语句,谈谈这种写法对自己读懂课文有什么帮助?
5.先独立找句子,再在小组内交流、介绍。
6.指名反馈,全班交流,找出语句,体会写法。
7.教师小结: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打比方的写法,用人们熟悉的生活行为来形象地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通俗易懂,并且富有情趣。
8.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
9.把你觉得描写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部分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10.结合学生的发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有关段落。
三、阅读链接
1.学生独立阅读选文《话说基因工程》。
2.运用所学的方法为短文编写阅读提纲。
3.小组交流阅读提纲,发现不足,进行修改。
4.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5.展开想象,举例说明怎样合理使用基因工程为人类造福。
四、课堂小结
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对我们来说曾经是那么陌生、那么神秘,作者运用打比方与列举事例的写法为我们作了形象而生动的介绍,使我们在阅读时感到通俗易懂且富有情趣。我们在感叹科学技术的神奇与伟大的同时,不得不佩服作者写法之高明。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2.如果你是一位掌握了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家,你会运用这项技术做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基因的作用
种瓜得豆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在医学上的应用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种瓜得豆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