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24 16:51:03

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一等奖

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一等奖

1、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一等奖

育红小学 田楠

教学目标:

1.写字7个,认字9个,掌握多音字“调”。

2.理解“竭力、飘洒、朦胧、消融、发誓、”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感受师生情,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4.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理解课题含义

专项训练: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写字7个,认字9个,掌握多音字“调”。

2.理解“竭力、飘洒、朦胧、消融、发誓、”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春天的雨点”。

2.媒体出示春雨图。

【设计意图】媒体出示春雨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雨的绵绵与柔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出示字卡:、偏、调、蒙、萌、蓬、号、哑

2.学生自由认读。正确认读并给生字组词。

3.小组交流学习:能触类旁通引导学习(篇、偏、翩)(蒙、萌)

4.检查认读,点拨:多音字“蒙”和“调”的读音。

5.学习用多音字造句,巩固掌握多音字的用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独立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字词,懂得运用字词。

(二)学词

1.出示词语:竭力、飘洒、朦胧、消融、发誓

2.指名认读词语。

3.齐读词语。

4.点拨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示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

【设计意图】检查认读既是一种检测,可以帮助老师正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自信心得到加强。

(三)写字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后一类生字,如果有特别难写的生字提出来,一起交流学习。

2.指名学生交流。

点拨“睬”字的左边是目字旁,“印”字的右边的硬耳刀要稍微写低一些,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尝试瞬间记忆,听写检查,自主纠错。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的进行写字教学,运用点拨、描红、听写、自评、纠错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对生字从识记到书写的有效掌握。

三、熟读感知

(一)学生自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减字、读准音、读通句,同时标出自然段号。

2.指名分部分读课文。

3.及时纠正字音与停顿。

【设计意图】本课自然段比较多,分部分朗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共同交流

1.出示问题:主要讲述了哪几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课文有几个主要人物?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在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重点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展示收获

1.简要复述文本。

2.列提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成复述文本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提纲。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调 蒙 睬 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师生情,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2.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字词,指名认读。

2.概述文本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上节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效果。

二、专项训练——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课文内容

(一)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来通过对文章中重点语句、段落的反复品读,感受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学得轻松。

(二)充分自学

1.出示问题:文中那些段、句能够表达出深深的师生情?

2.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段。

3.指名朗读,并说明理由。

4.交流讨论,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研读课文

(三)精要点拨

点拨: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读文的方法,知道这样读,读到什么程度。

(四)强化训练

1.提问:你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课题“春天的雨点”有什么深刻含义?

2.指名朗读最后一段。

3.齐读。

4.点拨:第一个“春天的雨点”,是讲春天的雨点能使草原万物萌发勃勃生机;第二个“春天的雨点”,是将沐浴在老师爱的滋润下,孩子们政治渐渐成长,幸福的感觉荡漾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心里。

5.学习仿写最后一个自然段。(正确运用双关语)

【设计意图】这种双关语,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因此我在设计时分两步走:一、老师直接讲解,学生听明白就好。二、利用仿写是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

(五)展示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

2.师生互评。

3.交流文本中心。

【设计意图】通过对朗读的提高,达到体会文本内涵的目的。

三、展示检测

分享交流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老师 爱 学生

(春雨 润物)细无声

2、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育红小学 田楠

教学目标:

1.写字7个,认字9个,掌握多音字“调”。

2.理解“竭力、飘洒、朦胧、消融、发誓、”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感受师生情,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4.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理解课题含义

专项训练: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写字7个,认字9个,掌握多音字“调”。

2.理解“竭力、飘洒、朦胧、消融、发誓、”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春天的雨点”。

2.媒体出示春雨图。

【设计意图】媒体出示春雨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雨的绵绵与柔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出示字卡:、偏、调、蒙、萌、蓬、号、哑

2.学生自由认读。正确认读并给生字组词。

3.小组交流学习:能触类旁通引导学习(篇、偏、翩)(蒙、萌)

4.检查认读,点拨:多音字“蒙”和“调”的读音。

5.学习用多音字造句,巩固掌握多音字的用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独立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字词,懂得运用字词。

(二)学词

1.出示词语:竭力、飘洒、朦胧、消融、发誓

2.指名认读词语。

3.齐读词语。

4.点拨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示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

【设计意图】检查认读既是一种检测,可以帮助老师正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自信心得到加强。

(三)写字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后一类生字,如果有特别难写的生字提出来,一起交流学习。

2.指名学生交流。

点拨“睬”字的左边是目字旁,“印”字的右边的硬耳刀要稍微写低一些,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尝试瞬间记忆,听写检查,自主纠错。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的进行写字教学,运用点拨、描红、听写、自评、纠错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对生字从识记到书写的有效掌握。

三、熟读感知

(一)学生自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减字、读准音、读通句,同时标出自然段号。

2.指名分部分读课文。

3.及时纠正字音与停顿。

【设计意图】本课自然段比较多,分部分朗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共同交流

1.出示问题:主要讲述了哪几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课文有几个主要人物?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在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重点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展示收获

1.简要复述文本。

2.列提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成复述文本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提纲。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调 蒙 睬 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师生情,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2.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字词,指名认读。

2.概述文本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上节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效果。

二、专项训练——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课文内容

(一)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来通过对文章中重点语句、段落的反复品读,感受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学得轻松。

(二)充分自学

1.出示问题:文中那些段、句能够表达出深深的师生情?

2.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段。

3.指名朗读,并说明理由。

4.交流讨论,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研读课文

(三)精要点拨

点拨: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读文的方法,知道这样读,读到什么程度。

(四)强化训练

1.提问:你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课题“春天的雨点”有什么深刻含义?

2.指名朗读最后一段。

3.齐读。

4.点拨:第一个“春天的雨点”,是讲春天的雨点能使草原万物萌发勃勃生机;第二个“春天的雨点”,是将沐浴在老师爱的滋润下,孩子们政治渐渐成长,幸福的感觉荡漾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心里。

5.学习仿写最后一个自然段。(正确运用双关语)

【设计意图】这种双关语,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因此我在设计时分两步走:一、老师直接讲解,学生听明白就好。二、利用仿写是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

(五)展示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

2.师生互评。

3.交流文本中心。

【设计意图】通过对朗读的提高,达到体会文本内涵的目的。

三、展示检测

分享交流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老师 爱 学生

(春雨 润物)细无声

3、《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进一步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一、看到《春天的雨点》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这篇课文是写春天的雨点吗?)(我预习了课文,是写达丽玛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可不知为什么课题是《春天的雨点》?)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春雨绵绵的春天,看看达丽玛和老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起讨论课题《春天的雨点》是不是合适?

二、自读探究。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给文章分一下部分。(交流: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第二部分6-14;第三部分15-20;第四部分21-22。)

2、请用精练的话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这篇文章哪一些部分最让你感动?找出来并读一读,再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生:22段并说出自己感动的原因是体会到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此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真挚、淳朴、深厚的师生情就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师生的心田,使人感到温暖、感动,并为拥有这样的爱感到欣慰、幸福……。)此时,让我们一起吟颂《春夜喜雨》再次体会春雨的珍贵。

三、借着达丽玛和老师的浓浓深情,我们也谈谈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吧!(生联系自己谈一谈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四、再读课文,升华感悟。带着我们感受的爱再读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那一部分,读出浓浓的师生情谊,读出春雨的甜美和珍贵。

五、作业超市:

1、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2、收集有关《师生情》的故事,并讲给组内同学听。

3、给老师写写悄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多音字的运用和易错字的识记。

教学难点:易错字的识记。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积累本。

一、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二、自学本课生字。(师鼓励大家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三、啄木鸟工作室:

1、读音易错的字。

2、字形易错的字。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四、积累好词、好句。

五、回顾课文:

1、春天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2、课文讲述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哪几件事?谁是主要人物?(生回顾再次感悟师生之间的情谊)

六、扩展:与达丽玛相比想想自己今后该如何努力?

4、《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语文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chazidian.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文。

3、能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的内涵 教学准备:录音 教学时间:二教时 学习过程: 第一教时 学习要点:通过自学课文,做读书记号,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从而理解乌汉娜的关心爱护学生的品格。

一、揭题:

1、读题。

二、听录音朗读课文。

1、听一听,课文主要讲什么事的呢?边听边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标上序号。圈出生字、新词。

2、分段,按“发现、补课、护送”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大段。

3、教学生字:a.读一读,检查。 b.自己送一两个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誓、竭)

三、自读课文。

1、请同学自己再读一遍课文,用“——”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平时在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是怎么解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读完课文后,把不理解的地方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我们共同来研究。

2、讨论不理解的地方。

3、老师也有不理解的地方,课文主要写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为什么要以《春天的雨点》为题目呢?不过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了课文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四、分学习小组。

1、分组。

2、分工(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个重点句进行研究。)

3、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两位同学进行补充。)

4、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例

(一)乌汉娜老师从一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说理由。 ②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说明了什么呢? ③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④指导朗读。

(二)“乌汉娜老师让达丽玛坐在自己身边,像是对着42位学生,又开始讲课了。” ①说理由。 ②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 ③朗读指导。

(三)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我放心了……” ①说理由。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的疲劳? ③这两处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④后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乌汉娜老师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

(四)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楼在身边。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①说理由。 ②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③指导朗读。

五、总结。

六、作业:①抄写生字 ②完成课堂作业

1、

2、3

七、板书: 春天的雨点 乌汉娜 发现 补课 护送 (关心爱护) 达丽玛 第二教时 学习要点:运用学习记号,抓住重点句,深入理解感悟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错就改)

3、用“~~~”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①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a. 从什么地方看出达丽玛知错了? b. 达丽玛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c. 指导朗读。 ②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a. “发誓”什么意思? b.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 c.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发过什么誓? e. 指导朗读。 ③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a.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b.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c.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么? d. 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春天的雨点”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春天的雨点”?

3、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感受老师的爱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

1、读熟课文;

2、完成课堂作业

4、

5、6题。

5、《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课题虽为“春天的雨点”,但内容并非写春雨,而是借春雨向我们讲述一件发生在春天里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认识1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沙哑、飘洒、疲劳”等词。

2 、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感情。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进一步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激发情感。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

2、师:同学们,春天的脚步响了,你看,春雨落在小草上,春雨落在花儿上,春雨落在草原上,春雨还落在哪里?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春天的雨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检测学生认字情况,重点检测:跪、竭、朦胧、蓬。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 、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几件事?

3 、试着给课文分段。

(交流: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第二部分6-14;第三部分15-20;第四部分21-22。)

4 、请用精练的话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5 、集体交流:仔细读课文,这篇文章哪一些部分最让你感动?找出来并读一读,再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6、再读课文:带着我们感受的爱再读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那一部分,读出浓浓的师生情谊,读出春雨的甜美和珍贵。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谁来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生联系自己谈一谈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五)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选择其中的两项)

1、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2、收集有关《师生情》的故事,并讲给组内同学听。

3、给老师写写悄悄话。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1、春天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2、课文讲述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哪几件事?谁是主要人物?(生回顾再次感悟师生之间的情谊)

(二)、感情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讨论“春天的雨点”涵义?

(三)拓展延伸:

1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要说的?

2 、说一说在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3、与达丽玛相比想想自己今后该如何努力?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 、重点指导:蒙(不要少写一横)、忍(“心”字头上一把刀)、蓬(上下结构)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

(五)布置作业:

请选择下列一题进行小练笔:

1、请你代乌汉娜老师写一篇教后感。

2、请你代达丽玛同学写一篇日记。

6、《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3、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三、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 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

2、 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

自学课文要求:

1、 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 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 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 唇(chǘn),不能读成chén (晨) 竭(念jié,不念jí)

2、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 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

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 1,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2 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3 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

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

(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汉娜老师发现。)

3、乌汉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理解“游荡”。

(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

(4)、理解:“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 (五)学习第二段

1、 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给达丽玛补课时,乌汉娜老师是怎样做呢?

2、 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

(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2)、如果现在你是达丽玛,你会怎样发誓呢?

(3)、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呢?

(乌汉娜老师发现达丽玛“走了神”,用提问来证实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放学后给她补课。虽然只是给达丽玛一人上课,乌老师却同样严肃认真,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动了达丽玛,她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决心改正错误。所以要“发誓”。)

(4)、达丽玛又是怎样做的呢?(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印”什么意思,能换成什么呢?

3、 正因为达丽玛这么认真地听课,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没有发现。

4、 指名读,再齐读。

5、 达丽玛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那她听见了什么呢?

(“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小黑板出示)

(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达丽玛听课时怎样?

从哪里看出?三个“只”字可以看出。

(2)、从“沙哑的嗓音”和“发干的嘴唇”,可以看出乌老师当时怎样?

6、正是这样疲劳的乌老师,当她得知达丽玛听课时,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时心里怎样?(激动)

7、为什么这么激动?

8、分角色朗读,体会达丽玛的专心与乌老师的激动。

(六)、巩固练习

至于乌老师是怎样护送达丽玛回家的事,我们下堂课再来学习。现在,老师要看看大家,是否把这堂的知识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复,尽量用本课学过的词语)。

( )的眼睛 ( )的眼睛 ( )的眼睛

( )的春雨 ( )的春雨 ( )的春雨

( )的面容 ( )的面容 ( )的面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游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但是她的心却跟着春风一起,游荡到大草原上去了。”达丽玛瞪大眼睛望着老师是故意装给老师看的,为是的不让老师发现她思想开小差。 ( )

(2)、“‘达丽玛,这个问题你来回答。’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乌老师能从那么多同学中发现达丽玛“走了神”,是因为她上课时特别注意达丽玛。 ( )

(3)、“达丽玛坐下来,竭力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这句话是写达丽玛为自己做错了事,给老师添麻烦悔恨极了的心情。 ( )

(4)、“‘老师,下雨了!’她惊奇地说。”达丽玛之所以感到惊奇是因为草原上春天下雨极为罕见。 ( )

达丽玛 乌汉娜老师

上课时 走神 发现

补课时 发誓 补课

专心 放心

护送时 感激 护送

知错就改 关心爱护

7、《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课题虽为“春天的雨点”,但内容并非春雨,而是借春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件发生在春天里的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达丽玛在上课时没有专心听讲,放学后,乌罕娜老师不顾疲劳认真地给她补课,并冒雨将达丽玛送回家。达丽玛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不仅认真听讲,而且在第二天早晨还为老师送去了雨伞。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学习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勇敢精神,以及老师真挚的爱,激发他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 2、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3、抓住第1和第20自然段体会达丽玛的变化,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感悟,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懂得“春天的雨点”指的是师生之间细腻、真挚的情谊,并引导学生感受、表达这情意。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谈一谈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教学准备: 学生读一读课文,认一认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15个生字。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再这如油般贵重的雨滴下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1、师:同学们昨天都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你了解了哪些词语? 2、检查生字的读音(小黑板出示) 特别提出多音字:蒙、调(通过组词来掌握) 3、找同学读课文(每人一段) 3、自学4-6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说说达丽玛为什么有了这样的变化?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从而体会深厚、真挚的师生情。

(三)有感情朗读全文。 回到整体,再次品味。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上课 补课 放学 第二天早晨 教室 办公室 路上 师门前 生 达丽玛 委屈 感动 爱 师 乌罕那 负责 认真 关爱 感动 爱

8、《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之二

学习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文。

3、能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的内涵

教学准备:录音

教学时间:二教时

学习过程:

第一教时

学习要点:通过自学课文,做读书记号,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从而理解乌汉娜的关心爱护学生的品格。

一、揭题:

1、读题。

二、听录音朗读课文。

1、听一听,课文主要讲什么事的呢?边听边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标上序号。圈出生字、新词。

2、分段,按“发现、补课、护送”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大段。

3、教学生字:a.读一读,检查。

b.自己送一两个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誓、竭)

三、自读课文。

1、请同学自己再读一遍课文,用“——”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平时在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是怎么解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读完课文后,把不理解的地方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我们共同来研究。

2、讨论不理解的地方。

3、老师也有不理解的地方,课文主要写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为什么要以《春天的雨点》为题目呢?不过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了课文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四、分学习小组。

1、分组。

2、分工(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个重点句进行研究。)

3、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两位同学进行补充。)

4、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例(一)乌汉娜老师从一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说理由。

②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说明了什么呢?

③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④指导朗读。

(二)“乌汉娜老师让达丽玛坐在自己身边,像是对着42位学生,又开始讲课了。”

①说理由。

②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

③朗读指导。

(三)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我放心了……”

①说理由。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的疲劳?

③这两处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④后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乌汉娜老师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

(四)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楼在身边。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①说理由。

②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③指导朗读。

五、总结。

六、作业 :①抄写生字

②完成课堂作业 1、2、3

七、板书:

春天的雨点

乌汉娜 发现 补课 护送

(关心爱护)

达丽玛

第二教时

学习要点:运用学习记号,抓住重点句,深入理解感悟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错就改)

3、用“~~~”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①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a. 从什么地方看出达丽玛知错了?

b. 达丽玛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c. 指导朗读。

②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a. “发誓”什么意思?

b.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

c.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发过什么誓?

e. 指导朗读。

③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a.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b.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c.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么?

d. 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春天的雨点”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春天的雨点”?

3、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感受老师的爱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 :1、读熟课文;

2、完成课堂作业 4、5、6题。

9、《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之三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3、通读课文,初步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教学过程 :

1、古诗导入 ,揭示课题。

(1)师生齐诵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雨,赞美春天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2、自学课文。要求:

(1)通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主地读读,议议,记记。

教师点拨重点:

字音:竭(念jié,不念jí)誓、唇(翘舌音)

字形:誓(上半部分是“折”)补、袍、襟(均是衣字旁(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酌情处理。

(2)逐段读课文(正音),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课文主要写了谁?(乌汉娜和达丽玛)她们之间发生什么事?(板书:发现补课护送)

4、根据板书进出给课文分段,讨论交流。

5、作业 。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第一、二段。

2、根据问题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能说出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3、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1、学习第一段。

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做好读书记号。

(2)交流,重点以下几点:

○1“走神”什么意思?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达丽玛上课走神了?

○2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走神的眼睛,说明了什么?

○3想象: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

(3)你觉得怎样才能达丽玛此时的心情?乌汉娜老师的话又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放学后,乌汉娜怎样给达丽玛补课的?达丽玛是怎样听讲的?

(1)自由读第二段,质疑问难,并有用“——?”做好读记号。

(2)交流:你有哪些不理解或是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3)梳理问题后,再次自学,尝试解决。

(4)讨论释疑,相机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指导朗读。

○1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发誓”在这里指什么?想像一下,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2“你没有看见闪电吗?没听见雷声吗?”乌老师问。达丽玛摇摇头。(达丽玛为什么“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

○3“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乌汉娜老师为什么那么激动?)

3、感情朗读第一二段。

(1)自由准备。

(2)分角色朗读,评议。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

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第三段,深化总结这种学习方法。

2、看图想象说话,进一步感受才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3、质疑问难,重点理解最后的点题之语。

教学过程

1、感情朗读第一、二段。

2、看图学文,想象说话。

(1)(投影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这幅图的内容的?用“~~”划下来,反复读。

(3)联系上下文,看图想象,在护送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师生俩会怎么说,怎么做?

3、默读第三段,思考,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分别做好读书记号。

4、交流中引导理解:

(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2)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1两个“春天的雨点”有什么不同?

○2小结: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达丽玛进步成长进来。广大教师正是发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发茁壮成长。

5、回顾学习方法,规范一些常用的读书记号。

提出做读书记号的疑难总是,组织学生交流经验,讨论解决。(如记什么,记在哪儿,怎么记等。)

6、作业 :

(1)词语。

(2)完成部分课堂作业



用木板做一个多格的投币储蓄罐
手工镜子制作教程:DIY绳索镜框镜子
包装纸怎么做diy礼物小纸袋/礼品信封
如何缝制带标签的布艺收纳盒
用硬卡纸做手工心形弹簧式表白贺卡教程
如何制作压花宫灯烛台教程

本类热门作品

  • 《风姑姑的照片》教学设计一等奖
  •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一等奖
  • 奇异的激光 说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 立夏节到了教学设计一等奖
  • 钟楼读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 打碗碗花说课稿一等奖
  • 口语交际《爱心卡》教学设计一等奖
  • 《云房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 《火的节日》教学设计一等奖
  • 《j q x》教学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