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4 09:02:03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l、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义字确定字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按照提示简要地复述课文。
3、感受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赤诚之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体会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赤诚之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切入点 为什么说“我终于回来了”?
阅读切入点 钱学森在回国的过程中历经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教学课时 2
板书设计
7、“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
立即决定回国 听到消息
可以放弃一切 不准回国 (检查、间谍)
受到迫害 被捕、被关、折磨
限制、检查、监听
世界各国——(美国)
得到支持 中国政府和人民——关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2、看课题质疑:谁回来了,从哪儿回来,为什么要说“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口头填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 )从( )回到( )的经过,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4、自学检查。
三、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课后题第1题第(1)小题。
2、指名回答,读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指导理解:
①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一切”指什么?
(联系第一自然段,是指“博士学位”、“专家”、“教授”,在美国内金钱、地位、名誉。)
②但不能放弃祖国一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3、钱学森献身建设新中国的急切心情还表现在:
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决定回国工作。当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
“一……便立即……”充分表现了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急切心情。指名读。
4、分男女生读课文1、2自然段,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的关系。(第2自然段是承接第1自然段的,它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5、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钱学森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早日回到祖国去。
四、学习第2段 1.默读课文第二大段,思考:①美国当局怎样阻挠钱学森回国的?
②在美国当局的阻挠下钱学森表现怎样?
2.读后回答:
(1)美国当局阻挠钱学森回国的4种手段
①.民航局通知他不准回国
②.海关检查他的行李,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是一个间谍。(其实是教科书和笔记本))
③.他突然被捕,被关在海岛的拘留所里,遭受无休止的折磨(每天晚上,不能休息,体重下降近15公斤)。
教学目标
l、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义字确定字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按照提示简要地复述课文。
3、感受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赤诚之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体会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赤诚之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切入点 为什么说“我终于回来了”?
阅读切入点 钱学森在回国的过程中历经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教学课时 2
板书设计
7、“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
立即决定回国 听到消息
可以放弃一切 不准回国 (检查、间谍)
受到迫害 被捕、被关、折磨
限制、检查、监听
世界各国——(美国)
得到支持 中国政府和人民——关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2、看课题质疑:谁回来了,从哪儿回来,为什么要说“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口头填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 )从( )回到( )的经过,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4、自学检查。
三、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课后题第1题第(1)小题。
2、指名回答,读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指导理解:
①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一切”指什么?
(联系第一自然段,是指“博士学位”、“专家”、“教授”,在美国内金钱、地位、名誉。)
②但不能放弃祖国一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3、钱学森献身建设新中国的急切心情还表现在:
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决定回国工作。当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
“一……便立即……”充分表现了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急切心情。指名读。
4、分男女生读课文1、2自然段,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的关系。(第2自然段是承接第1自然段的,它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5、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钱学森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早日回到祖国去。
四、学习第2段 1.默读课文第二大段,思考:①美国当局怎样阻挠钱学森回国的?
②在美国当局的阻挠下钱学森表现怎样?
2.读后回答:
(1)美国当局阻挠钱学森回国的4种手段
①.民航局通知他不准回国
②.海关检查他的行李,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是一个间谍。(其实是教科书和笔记本))
③.他突然被捕,被关在海岛的拘留所里,遭受无休止的折磨(每天晚上,不能休息,体重下降近15公斤)。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31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4、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明确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步骤,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概括段意要明确,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语言表述要通顺连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3、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完后,老师要提4个问题,你要答得上来。要想答出来,/你可以想一想,我可能会提哪些问题,你就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读悟
1、猜一猜,老师要提什么问题?
指名说,表扬积极思维的学生。
3、板书要提的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4、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回答问题要有课文中的依据。
5、反馈
随机点拨
指导朗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
联系华罗庚的事迹和他信中的一段话。
饱含诗情齐读两段话。
联系你的敬佩和愤恨,想想钱学森回国容易吗?
那一个词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终于)
带着激动的心情齐读课题。
四、读中感悟
1、自读思考
钱学森为什么能顺利地回到祖国?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说说从中得到什么感受。
2、交流反馈
指名读有关句子,并用上“在……在……终于……”回答。
怎样支持?(理解“营救”)怎样关怀?(理解“过问”)
3、比较句子
(1)完成作业本第2题的(2)、(3)题。
(2)讲评作业
“被迫”一词说明了什么?“雄伟”、“终于”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4、齐读“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article/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
这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5、感情朗读
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朗读。
五、归纳主要内容
1、指导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
2、归纳段意。
3、尝试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说说段落大意连成课文主要内容时作了哪些修改。
六、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5、6题。
2、补充完整读后所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谈话:你们会读书吗?
出示:体验与感悟。
一.读课题,初感悟
分别读出:高兴、艰辛、爱国
二.学生自由体验与感悟
自由朗读课文,在每一个自然段的旁边写上表示自己心情的词语。
再指名到黑板上写上这些词语。有不同的补充。(将黑板分成六块)
三.体验、感悟、品读课文
第一段:
朗读指导。
读学生写在黑板上表示心情的词语。(敬佩、仰慕、自豪)
出示钱学森教授的画像。
用词语来赞美钱学森教授。(伟大、硕果累累、功勋卓越、功成名就)
面对画像对钱教授说几句。
第二段:
说心情(敬佩、感动)。
朗读:当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选择与放弃,什么最重要?)
指导朗读钱学森说的话。(豪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读出了什么?(爱国之心、赤子之心)
第三段:
说心情(愤怒)。说原因。
1.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
你想说什么吗?(莫须有罪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诬陷、蛮不讲理)
(我说你是间谍,你就是间谍,不是也是。岳飞、伊拉克)
2.半个月时间,他的体重就下降了近15公斤。
你读到什么?
你的心情如何?(震惊、担心)
你想说什么?(地狱、魔鬼、非人摧残、惨无人道)
第四段:
一点高兴:营救、保释。
仍然愤怒:仍不放松对他的迫害。
从心里敬佩:没有屈服,不断提出要求。
分别有感情朗读句子。
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
(岂有此理,可恶之极,侵犯人身自由、侵犯人权)
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
(不屈不挠、顽强抗争)
讨论:美国佬为什么不让钱学森回国?(害怕中国强大起来)
出示: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三个师。
出示:部队普通编制:一个班12人,一个排4个班,一个连4个排,一个营3个连,一个团4个营,一个师4个团。(一个师约有一万人)
钱学森教授厉害在哪里?(智慧的力量。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第五段:
说心情。
第一句: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
讨论:这是怎样的5年?
(水深火热、生不如死、艰苦卓绝、不屈不挠、顽强抗争)
找表示胜利的句子:1955年,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
分别读出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语气、情感。
你想说什么?
(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坚持就是胜利。邪不压正。大快人心。)
高兴地朗读最后两句话。
1956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环抱。
他在船上度过了几天?这是怎样的21天?
(归心似箭、望穿秋水、百感交集、焦急而又耐心)
第六段:
说心情。(为钱学森的爱国而感动。)
指导有感情朗读钱学森的话。
有感情朗读课题,升华情感。
四.拓展、升华、结课
你们想知道,1950年9月——1956年,钱学森和他夫人是怎样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吗?
请听老师朗读《在受困的日子里》,幻灯片出示。
读到这段文章,你想到什么?也许有一首诗能代表钱教授表达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一腔热血。
出示:我的中国心。深情朗读。
播放歌曲。同学跟唱。
下课。
专题三、材料作文
1、(2011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包都放在路边。这是,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生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新生于是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去。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请结合材料,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首先细读作文材料,然后从如下角度来构思:
1、如果就事论事,做表面文章,则拟题为:“助人为乐”“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一诺千金,负责到底”“谦逊为人,长者风度”。
2、如果稍稍挖掘一下,则可拟题为:“开学第一课”“北大第一课”“人间自有真情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
3、如果再深一层,则可拟题为:“己所欲,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为”“可敬的赤子之心”“质朴无华见纯真”“自然心--最高的境界”“金子般的平常心”“难能可贵的平常心”“呼唤平等与博爱”“超凡脱俗境界高”。这些标题赞颂季先生平凡中的伟大是真正的伟大。
4、还可以从赞扬或批评学子的角度立意:“人的尊严与平等”“留住诚信”“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人与人只须平视”“不必仰视,不可俯视”“不必‘惊讶’”,这些都有相当的新意,这类标题能给人以新鲜、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2、(2011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唐黎是河南省1996年高考女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家很穷,正为上大学那数千元费用发愁。有一厂家上门允诺,只要她在电视上说一句是喝了该厂的口服液才使头脑敏捷,就可得到一万元的广告费,可是唐黎拒绝了。她说:“俺家穷,从来没喝过那健脑的口服液。如果我贪钱说瞎话,今后我在社会上怎么做人呢?”
请结合材料,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写作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定感点。读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材料的感点往往是多样性的,既可以就原作的主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如抓住上述材料的主旨可确立“要舍利取义”、“要实事求是”一类的感点;从另一个侧面则可确立“要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做人要诚实”、“虚假广告做不得”等感点;抓住唐黎说的一句话则可确立“莫为金钱说瞎话”的感点。
2、阐述感点。材料作文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在论证过程中要生发联想;可以联想到上下数前年,纵横数万里;个人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正面的,反面的,通过横向的旁征博引来阐发观点。例如由“唐黎做人诚实”可以联想到:汉朝季布一诺千金;彭德怀在蒙受不白之冤时也敢于说真话,为民请命。
3、(2011预测)阅读现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按照要求作文。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请你结合诗句的内容,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这首诗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但诗的主旨比较隐晦,为审题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写作的前提是你要读懂材料,然后根据要求,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立意构思。通过阅读,我们可概括出这首诗的内涵:人生要有目标,虽然路上注定有坎坷和荆棘,但只要坚持,只要努力奋斗,风雨过后必能见到彩虹。对此,我们可提炼出“目标”“理想”“坚持”等话题,写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遭遇困难以及自己如何定下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也可结合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事例,发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的感想等等。
4、(2011预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如歌,它是种子破土时孱弱的脆响,它是雏鸟破壳而出时的啾啾鸣唱,它是婴儿坠地时的呱呱啼哭;生命如歌,它是幼苗悄悄拔节、花儿尽情绽放的声息,它是鸟儿羽翼渐丰、展翅高飞的声响,它是青春振臂扼腕的铮铮誓言;生命如歌,它是秋风中飘零的翻飞黄叶,它是“连羽毛也腐烂在土里面”的悲壮,它是夕阳下一尊雕像的永恒……
请根据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古往今来,讴歌生命、阐释生命、膜拜生命的文章浩如繁星。当你有感而发,准备让生命的情愫倾泻笔端时,我们有如下建议:
1. 立意要深。要力求透过生命的现象看到其本质,撷取对生命的深深感悟来做文章。这种感悟应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应是你用慧眼观察生活,用真心体验生活,对生命进行哲理思辩后的人生经验的总结。如此道来,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读者愉悦之余,又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2. 选材要小。生命包罗万象,是个超级万花筒,没有穷尽,又岂能一一道来?倒不如写你身边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一花一草”虽小,但只要你能用心去感悟,同样能捕捉到生命的灵光,同样能挖掘出生命的宝藏。把你对生命的深深感悟寄寓在“一花一草”中,化深奥为形象,反而来得亲切,易于下笔,也易于打动读者。
3. 情感要真。你笔下的“生命”应是在你内心久经酝酿后的结晶,而非取之于“思想品德”类教材的空洞说教,更不能是无病呻吟后的拼凑。只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挚爱,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让你的文字彰显“生命”的意义。
专题二、半命题作文
1、(2011预测)在清闲的午后,品一杯香茗,藏于书卷漫游,那是一种惬意;在心烦意乱时,寻一隅空间,沉于书海泛舟,那是一种超脱;在夜深人静时,伴一盏孤灯,勤于书中攀登,那是一种执著……但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社会、阅读文化、阅读亲情、阅读友谊,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阅读会让我们变得睿智、博学、善思、勤勉。
请以 “阅读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带有提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是近几年中考命题者较为青睐的作文命题形式,它既不像话题作文那样随意和自由,也不像命题作文那样刻意和古板。要打造出一篇光彩夺目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读题,弄清要求。不管何种形式的命题,都应认真阅读题干,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文字的暗示,记住命题的限制和要求。题目的限制词“阅读”是命题者给出的写作范围的一部分,一定要在“读”的过程和范围内打造自己的创意和文采。(2)补全题目,精心选材。从前面的提示材料中,可以看出此题取材范围很广,涵盖面很宽。横线上可以补充:“自然”、“母爱”、“父爱”、“名著”、“友谊”、“李清照”、“生活”、“社会”等等,无论选填什么,都要做到:所补题目必须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充分抒写个人的切身感受,避免与多数人雷同,力求新颖,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选取材料要化大为小,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的美,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缕微笑……一小见大,工笔描绘,挖掘细小之处的重大意义,写出优美的文章来。(3)编好提纲,一气成文。在草稿纸上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理清文章的结构布局,开头、中间、结尾各怎么写,精雕“凤头”,细画“豹尾”,这样思路顺畅了,一气呵成,一篇好的文章就完成了。
2、(2011预测) 也是一种财富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一、找准感点,审好题。半命题作文一半有命题者给定,一半有考生来补充,给定的预示着限制,补充的意味着开放。扣住命题者的意图,不会出现跑题偏题的现象。文题中的“也”字,就告诉我们:这篇文章要写的“财富”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财富不同,它可能更多地倾向精神层面表现。横线上可填痛苦、挫折、贫穷、宁静、自信、爱心、诚信、合作、付出等等,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还可以写寓言,让哲理以“寓意”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打开思路,觅立意。对于半命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若仅停留在表面文字上,则很难挖掘出深意,只有透过字面去理解其中的比喻义或象征意义,这样才能使写作内容丰富、立意深刻。失败也是一种财富,它让我们知耻而后勇;付出也是一种财富,它使我们的生活充实,心灵得到满足;爱也是一种财富,它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要挖掘深刻的主题,你还可以将思维发散到人的成长历程上,在这个过程中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储蓄足够的能量,经历更多的挫折,积累更多的人生智慧,自然想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还有古今中外历经磨难而成功的伟大人物如司马迁,贝多芬,海伦凯勒……磨难的过程即是积蓄财富的过程,更是一个等待时机的过程。由此可见,只有抓住信息的关键点,深入挖掘,才能立意深远,激活写作之源!三、联系生活,巧选材。考场作文,需要精心选材,考生可以巧妙对接生活的体验。文题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勾起考生的生活体验:学习上受挫,家庭经济困顿,人际交往不和谐等,这些学习,生活上的不幸,实质上是历练自己,积蓄财富的过程,等待破茧成蝶的时刻,等待成功的机遇……巧妙穿插自己的人生体验,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使文章鲜活而真实。
3、(2011预测) 让我读懂了生活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一巧妙补题,精心选材。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紧扣题眼,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本题的关键词就是“读懂”“生活”。所谓读懂生活,是指对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悟出了生活的哲理。因此,横线上所填的要是教会自己读懂生活的“老师”,可以是含辛茹苦的父母,谆谆教导的老师,亲密无间的朋友;也可以是令人掩卷沉思的书本,积淀人类智慧的历史,让人陶醉的大自然的花鸟虫鱼……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取最能表达生活体验的一点即可。二锤炼语言,以情感人。(1)要叙述含情。所写内容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读者从叙述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浓浓的情愫。(2)描写融情。将情感融入描述的文字之中,做到情与景的水乳交融,让一切“景语”变“情语”。(3)议论显情。确切精粹的抒情议论能画龙点睛,用在开头、段中、结尾,使文章意蕴丰厚,情感浓郁。
4、(2011预测) 让我心中充满阳光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富有诗意的题目,要写好这篇文章,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审题,补出新意。写作时一定要紧扣“心中充满阳光”做文章,“阳光”的深层意思应该是能让自己快乐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 “充满阳光”是根本,是归宿,是写作的基础。明白了这,就可以确定补题的范围,任何具有美好的美德与精神人或物,都可以成为笔下的素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写母爱、父爱、友谊等就显得平淡,若写让自己终生难忘的某本书或书中的人物、生活中的瞬间感动……会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二是细腻描写,情感求真。美好的品德与精神的人或物是如何让“心中充满阳光”的?这是文章能不能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将情感放在波澜曲折的情节里展示就很巧妙,正所谓不经历风雨,哪会看见彩虹?也许正是由于在生活中经历了坎坷和不幸,经历了失败和困苦,自己对某种事物的描写和抒发的情感才会显得真实可信。三是善用修辞,语言求美。具体说,我们可以用比喻与排比的手法来写事物或抒发情感,可以借用诗词或典故来增添底蕴。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31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4、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明确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步骤,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概括段意要明确,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语言表述要通顺连贯。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 :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
1、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13、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完后,老师要提4个问题,你要答得上来。要想答出来,你可以想一想,我可能会提哪些问题,你就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读悟
1、猜一猜,老师要提什么问题?
指名说,表扬积极思维的学生。
3、板书要提的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4、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回答问题要有课文中的依据。
5、反馈
随机点拨
指导朗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
联系华罗庚的事迹和他信中的一段话。
饱含诗情齐读两段话。
联系你的敬佩和愤恨,想想钱学森回国容易吗?
那一个词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终于)
带着激动的心情齐读课题。
四、作业 :
1、在刚才的4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写一个读后所感的片断。
2、机动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营救”、“过问”、“被迫”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放弃、折磨、迫害、限制、营救、过问
2、交流读后所感。
二、读悟
1、自读思考
钱学森为什么能顺利地回到祖国?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说说从中得到什么感受。
2、交流反馈
指名读有关句子,并用上“在……在……终于……”回答。
怎样支持?(理解“营救”)怎样关怀?(理解“过问”)
3、比较句子
(1)完成作业 本第2题的(2)、(3)题。
(2)讲评作业
“被迫”一词说明了什么?“雄伟”、“终于”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4、齐读“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
这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5、感情朗读
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朗读。
三、归纳主要内容
1、指导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
2、归纳段意。
3、尝试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说说段落大意连成课文主要内容时作了哪些修改。
四、作业
1、完成作业 本第4、5、6题。
2、补充完整读后所感。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31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4、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明确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步骤,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概括段意要明确,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语言表述要通顺连贯。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3、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完后,老师要提4个问题,你要答得上来。要想答出来,你可以想一想,我可能会提哪些问题,你就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读悟
1、猜一猜,老师要提什么问题?
指名说,表扬积极思维的学生。
3、板书要提的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4、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回答问题要有课文中的依据。
5、反馈
随机点拨
指导朗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
联系华罗庚的事迹和他信中的一段话。
饱含诗情齐读两段话。
联系你的敬佩和愤恨,想想钱学森回国容易吗?
那一个词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终于)
带着激动的心情齐读课题。
四、作业:
1、在刚才的4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写一个读后所感的片断。
2、机动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营救”、“过问”、“被迫”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放弃、折磨、迫害、限制、营救、过问
2、交流读后所感。
二、读悟
1、自读思考
钱学森为什么能顺利地回到祖国?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说说从中得到什么感受。
2、交流反馈
指名读有关句子,并用上“在……在……终于……”回答。
怎样支持?(理解“营救”)怎样关怀?(理解“过问”)
3、比较句子
(1)完成作业本第2题的(2)、(3)题。
(2)讲评作业
“被迫”一词说明了什么?“雄伟”、“终于”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4、齐读“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
这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5、感情朗读
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朗读。
三、归纳主要内容
1、指导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
2、归纳段意。
3、尝试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说说段落大意连成课文主要内容时作了哪些修改。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5、6题。
2、补充完整读后所感。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语文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chazidian.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31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4、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明确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步骤,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概括段意要明确,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语言表述要通顺连贯。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
3、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完后,老师要提4个问题,你要答得上来。要想答出来,你可以想一想,我可能会提哪些问题,你就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读悟
1、猜一猜,老师要提什么问题? 指名说,表扬积极思维的学生。
3、板书要提的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4、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回答问题要有课文中的依据。
5、反馈 随机点拨 指导朗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 联系华罗庚的事迹和他信中的一段话。 饱含诗情齐读两段话。 联系你的敬佩和愤恨,想想钱学森回国容易吗? 那一个词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终于) 带着激动的心情齐读课题。
四、作业:
1、在刚才的4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写一个读后所感的片断。
2、机动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营救”、“过问”、“被迫”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放弃、折磨、迫害、限制、营救、过问
2、交流读后所感。
二、读悟
1、自读思考 钱学森为什么能顺利地回到祖国?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说说从中得到什么感受。
2、交流反馈 指名读有关句子,并用上“在……在……终于……”回答。 怎样支持?(理解“营救”)怎样关怀?(理解“过问”)
3、比较句子
(1)完成作业本第2题的
(2)、
(3)题。
(2)讲评作业 “被迫”一词说明了什么?“雄伟”、“终于”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4、齐读“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 这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5、感情朗读 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朗读。
三、归纳主要内容
1、指导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
2、归纳段意。
3、尝试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说说段落大意连成课文主要内容时作了哪些修改。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
4、
5、6题。
2、补充完整读后所感。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