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4 09:02:03
小兵张嘎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4、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难点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切入点:结合课文的特点,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阅读切入点:
从课文哪些语句能感受到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21、小兵张嘎
划分课文场景:(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
(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
(3)嘎子送出鸡蛋
(4)嘎子、黄狗、瘦长条
(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嘎子特点:聪明机智胆识过人顽皮孩子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观看《小兵张嘎》的电影,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
二、谈话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涌现出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这其中还有许多小英雄呢!小兵张嘎就是众多小英雄中的一个。
板书课题,课文截选了嘎子与敌人斗争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走进战争年代,与嘎子一起与敌人展开机智勇敢的战斗。
三、初读感知
1、浏览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复述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
3、复述课文内容。(小嘎子在韩家大院门口与瘦长条周旋,同纯刚大叔里应外合,成功地将一颗手榴弹送进大院并制造混乱打击敌人的经过。)
4、划分场景
划分课文场景(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3)嘎子送出鸡蛋(4)嘎子、黄狗、瘦长条(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四、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小嘎子的印象。
2、出示:小嘎子真是一个()的孩子。请你填一填。并说说你的理由(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嘎子的这些特点的?)
3、交流,形成对嘎子较全面的印象
聪明机智,
装成“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混进韩家而不被人察觉;“仿佛很熟悉的,愣往里走”
被瘦长条认出后,先是”一愣”,很快又镇定下来”一笑”,”送去见太君”让人没法产生怀疑,他给人感觉是一个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
胆识过人,
独自完成任务,面对瘦长条的刺刀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出色完成任务.
尽忠职守,
面对困难,没有放弃与敌人斗智斗勇,争取一切机会完成任务.
顽皮孩子气
4、总结
小兵张嘎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争取一切机会出色完成了任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小兵张嘎”,记住这个英雄的形象,记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兵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们想将这一课改成剧本,演一演吗?
二、区别特点
说说本课与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将课文改编成类似于前两篇课文的剧本,你知道该写些什么?怎么写?
三、练写片段
1、指导学习剧本格式:(1)划分场景(2)每一个场景的环境描写(3)扩号里描写人物表情动作
2、回忆第一课时划分的场景
(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
(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
(3)嘎子送出鸡蛋
(4)嘎子、黄狗、瘦长条
(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3、最难的是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做一个片段练习:小嘎子与瘦长条在韩家大院门口周旋的场景。
4、学生练写后全班交流(注意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的心情)
教师总结
四、学生分工改编剧本
五、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
六、评议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4、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难点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切入点:结合课文的特点,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阅读切入点:
从课文哪些语句能感受到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21、小兵张嘎
划分课文场景:(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
(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
(3)嘎子送出鸡蛋
(4)嘎子、黄狗、瘦长条
(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嘎子特点:聪明机智胆识过人顽皮孩子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观看《小兵张嘎》的电影,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
二、谈话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涌现出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这其中还有许多小英雄呢!小兵张嘎就是众多小英雄中的一个。
板书课题,课文截选了嘎子与敌人斗争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走进战争年代,与嘎子一起与敌人展开机智勇敢的战斗。
三、初读感知
1、浏览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复述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
3、复述课文内容。(小嘎子在韩家大院门口与瘦长条周旋,同纯刚大叔里应外合,成功地将一颗手榴弹送进大院并制造混乱打击敌人的经过。)
4、划分场景
划分课文场景(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3)嘎子送出鸡蛋(4)嘎子、黄狗、瘦长条(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四、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小嘎子的印象。
2、出示:小嘎子真是一个()的孩子。请你填一填。并说说你的理由(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嘎子的这些特点的?)
3、交流,形成对嘎子较全面的印象
聪明机智,
装成“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混进韩家而不被人察觉;“仿佛很熟悉的,愣往里走”
被瘦长条认出后,先是”一愣”,很快又镇定下来”一笑”,”送去见太君”让人没法产生怀疑,他给人感觉是一个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
胆识过人,
独自完成任务,面对瘦长条的刺刀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出色完成任务.
尽忠职守,
面对困难,没有放弃与敌人斗智斗勇,争取一切机会完成任务.
顽皮孩子气
4、总结
小兵张嘎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争取一切机会出色完成了任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小兵张嘎”,记住这个英雄的形象,记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兵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们想将这一课改成剧本,演一演吗?
二、区别特点
说说本课与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将课文改编成类似于前两篇课文的剧本,你知道该写些什么?怎么写?
三、练写片段
1、指导学习剧本格式:(1)划分场景(2)每一个场景的环境描写(3)扩号里描写人物表情动作
2、回忆第一课时划分的场景
(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
(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
(3)嘎子送出鸡蛋
(4)嘎子、黄狗、瘦长条
(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3、最难的是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做一个片段练习:小嘎子与瘦长条在韩家大院门口周旋的场景。
4、学生练写后全班交流(注意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的心情)
教师总结
四、学生分工改编剧本
五、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
六、评议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兵张嘎》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语文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chazidian.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兵张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4、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难点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对嘎子有一定的认识,体味人物形象的特点,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观看《小兵张嘎》的电影,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
二、谈话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涌现出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这其中还有许多小英雄呢!小兵张嘎就是众多小英雄中的一个。 板书课题 课文截选了嘎子与敌人斗争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走进战争年代,与嘎子一起与敌人展开机智勇敢的战斗。
三、初读感知
1、浏览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复述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
3、复述课文内容。(小嘎子在韩家大院门口与瘦长条周旋,同纯刚大叔里应外合,成功地将一颗手榴弹送进大院并制造混乱打击敌人的经过。)
四、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小嘎子的印象。
2、出示:小嘎子真是一个()的孩子。请你填一填。并说说你的理由(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嘎子的这些特点的?)
3、交流,形成对嘎子较全面的印象 聪明机智, 装成“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混进韩家而不被人察觉;“仿佛很熟悉的,愣往里走” 被瘦长条认出后,先是”一愣”,很快又镇定下来”一笑”,”送去见太君”让人没法产生怀疑,他给人感觉是一个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 胆识过人, 独自完成任务,面对瘦长条的刺刀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出色完成任务. 尽忠职守, 面对困难,没有放弃与敌人斗智斗勇,争取一切机会完成任务. 顽皮孩子气
4、总结 小兵张嘎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争取一切机会出色完成了任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小兵张嘎”,记住这个英雄的形象,记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兵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们想将这一课改成剧本,演一演吗?
二、区别特点 说说本课与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将课文改编成类似于前两篇课文的剧本,你知道该写些什么?怎么写?
三、练写片段
1、指导学习剧本格式:
(1)划分场景
(2)每一个场景的环境描写
(3)扩号里描写人物表情动作
2、划分场景 划分课文场景
(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
(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
(3)嘎子送出鸡蛋
(4)嘎子、黄狗、瘦长条
(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3、最难的是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做一个片段练习:小嘎子与瘦长条在韩家大院门口周旋的场景。
4、学生练写后全班交流(注意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的心情) 教师总结
四、学生分工改编剧本
五、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
六、评议 板书:
2
1、小兵张嘎 聪明机智, 胆识过人, 尽忠职守, 顽皮孩子气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4、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难点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对嘎子有一定的认识,体味人物形象的特点,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观看《小兵张嘎》的电影,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
二、谈话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涌现出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这其中还有许多小英雄呢!小兵张嘎就是众多小英雄中的一个。
板书课题
课文截选了嘎子与敌人斗争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走进战争年代,与嘎子一起与敌人展开机智勇敢的战斗。
三、初读感知
1、浏览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复述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
3、复述课文内容。(小嘎子在韩家大院门口与瘦长条周旋,同纯刚大叔里应外合,成功地将一颗手榴弹送进大院并制造混乱打击敌人的经过。)
四、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小嘎子的印象。
2、出示:小嘎子真是一个()的孩子。请你填一填。并说说你的理由(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嘎子的这些特点的?)
3、交流,形成对嘎子较全面的印象
聪明机智,
装成“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混进韩家而不被人察觉;“仿佛很熟悉的,愣往里走”
被瘦长条认出后,先是”一愣”,很快又镇定下来”一笑”,”送去见太君”让人没法产生怀疑,他给人感觉是一个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
胆识过人,
独自完成任务,面对瘦长条的刺刀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出色完成任务.
尽忠职守,
面对困难,没有放弃与敌人斗智斗勇,争取一切机会完成任务.
顽皮孩子气
4、总结
小兵张嘎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争取一切机会出色完成了任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小兵张嘎”,记住这个英雄的形象,记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兵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们想将这一课改成剧本,演一演吗?
二、区别特点
说说本课与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将课文改编成类似于前两篇课文的剧本,你知道该写些什么?怎么写?
三、练写片段
1、指导学习剧本格式:(1)划分场景(2)每一个场景的环境描写(3)扩号里描写人物表情动作
2、划分场景
划分课文场景(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3)嘎子送出鸡蛋(4)嘎子、黄狗、瘦长条(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3、最难的是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做一个片段练习:小嘎子与瘦长条在韩家大院门口周旋的场景。
4、学生练写后全班交流(注意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的心情)
教师总结
四、学生分工改编剧本
五、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
六、评议
板书:
21、小兵张嘎
聪明机智,
胆识过人,
尽忠职守,
顽皮孩子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体会小兵张嘎的懂事、勇敢和机智。
3.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品质。
2.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小兵张嘎》的电影片段和当时的背景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其他儿童团员的故事,观看有关电影。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用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抗日小英雄,如把敌人引入包围圈而光荣牺牲的王二小,巧送鸡毛信、勇敢机智的海娃……今天,我们来读读小兵张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张嘎到底是个怎样的小兵呢?带着问题轻声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就多读几遍。
2.抽读,检查学生是否能读正确、读流利,相机指导“淀”“霎”的读音,“囊”的读音和字形。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语的情况。
4.默读,想想张嘎到底是个怎样的小兵?(机智勇敢、懂事、爱憎分明……)
三、细读课文,感悟交流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小兵张嘎的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痛失奶奶”“成为小兵”略写,“消灭鬼子”详写。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文章重点,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细读6~11段,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并作上批注。
3.交流:从哪些词句可看出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爱憎分明?
重点1: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快预备饭啊!”
由“失声叫道”到“急忙改口高叫道”,把“两个鬼子”改称为“两个太君”,体现了嘎子的临危不惧和聪明机智。
重点2:“说时迟……栽在台阶上。”
(1)勾画出描写鬼子军官的动作的词语。(窜、夹、栽)
(2)从这几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方面描写出了鬼子的狼狈相,另一方面突出了嘎子的机智及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
重点3:读描写嘎子对手枪的喜爱与渴望的句子。
(1)找出文中三处写嘎子对手枪的喜爱与渴望的句子,勾画出来,再读一读。
(2)嘎子为什么那么喜爱与渴望手枪?
(他希望自己能像真正的游击队员那样上战场,打鬼子。)
(3)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
四、教师总结,迁移拓展
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长听。
2.在下次习作中用上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4、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难点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对嘎子有一定的认识,体味人物形象的特点,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观看《小兵张嘎》的电影,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
二、谈话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涌现出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这其中还有许多小英雄呢!小兵张嘎就是众多小英雄中的一个。 板书课题 课文截选了嘎子与敌人斗争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走进战争年代,与嘎子一起与敌人展开机智勇敢的战斗。
三、初读感知
1、浏览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复述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 3、复述课文内容。(小嘎子在韩家大院门口与瘦长条周旋,同纯刚大叔里应外合,成功地将一颗手榴弹送进大院并制造混乱打击敌人的经过。)
四、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小嘎子的印象。 2、出示:小嘎子真是一个()的孩子。请你填一填。并说说你的理由(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嘎子的这些特点的?) 3、交流,形成对嘎子较全面的印象 聪明机智, 装成“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混进韩家而不被人察觉;“仿佛很熟悉的,愣往里走” 被瘦长条认出后,先是”一愣”,很快又镇定下来”一笑”,”送去见太君”让人没法产生怀疑,他给人感觉是一个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 胆识过人, 独自完成任务,面对瘦长条的刺刀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出色完成任务. 尽忠职守, 面对困难,没有放弃与敌人斗智斗勇,争取一切机会完成任务. 顽皮孩子气 4、总结 小兵张嘎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争取一切机会出色完成了任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小兵张嘎”,记住这个英雄的形象,记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兵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们想将这一课改成剧本,演一演吗?
二、区别特点 说说本课与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将课文改编成类似于前两篇课文的剧本,你知道该写些什么?怎么写?
三、练写片段
1、指导学习剧本格式:(1)划分场景(2)每一个场景的环境描写(3)扩号里描写人物表情动作 2、划分场景 划分课文场景(1)嘎子初闯韩家大院(2)嘎子遇见了纯刚大伯(3)嘎子送出鸡蛋(4)嘎子、黄狗、瘦长条(5)嘎子、鬼子和大黄狗 3、最难的是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做一个片段练习:小嘎子与瘦长条在韩家大院门口周旋的场景。 4、学生练写后全班交流(注意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的心情) 教师总结
四、学生分工改编剧本
五、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
六、评议
板书: 21、小兵张嘎 聪明机智, 胆识过人, 尽忠职守, 顽皮孩子气
【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中嘎子的聪明机智以及为了保护战友与鬼子斗智斗勇的果断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嘎子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抗争。你都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
2.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同学们刚刚提到过的一个抗日小英雄——张嘎子。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个片段。(播放视频)
师:在片段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找2-3名同学回答)
3.师:关于张嘎子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子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26小兵张嘎夺枪记
学生齐读课题,并根据课题进行质疑。
师:看到课题,在你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小组交流,指生汇报,师根据学生汇报内容选择性的板书。
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它是我们通向新知识的桥梁,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只有把字音读准确,才能把课文读正确。
(课件出示词语)手腕 扫帚 嚎叫 报仇 踹开 栽倒 灶边 气势汹汹
开火车领读,纠正字音。
3.多音字的教学(挑 降)
先出示课文中带多音字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让学生用另一个读音造句。
4.成语:东()西()
学生先找出书上的词语,再举几个这样的成语,记在采集本上。
5.出示会写字,学生指出需注意的字形,并进行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字、词大家掌握得很好,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读一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找2-3名同学回答)
3.从几位同学们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是围绕这把“枪”(教师在题目“枪”字下面画着重符号)展开的。那么课文以“枪”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哪几部分内容?请同学们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说一说。
小组交流后指2生回答:先发现枪,再夺抢,最后比试枪。(教师板书)
四、深入课文,掌握方法。
1.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发现枪)。那么在这一部分我们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思考回答:嘎子是怎么发现枪的?
2.请学生自读1-5自然段,边读边找到答案
指生汇报读文,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部分内容
请同学们自己也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嘎子发现枪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回答——
师: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心情呢?
让学生默读,用“﹏﹏”画出相关句子
指生汇报,屏幕出现句子:
a.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b.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师:抓重点、抓关键词句是读书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内容。
请学生再读这两句,想一想你能抓住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出什么?
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
学生抓住带点词语分别说体会,教师适时延伸。并在此处解决课前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夺枪的问题。
教师小结:这就是神态描写。通过对嘎子的神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日本鬼子的无比憎恨。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一下嘎子的内心世界吧。(师范读、指读、齐读)
3.师:在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个地方对嘎子的神态进行了描写?
学生汇报读文
课件出示: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师:请同学们用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来体会一下。
学生汇报:抓住眼珠子一转
师:此时嘎子遇到了什么情况眼珠子一转需要想办法?
生读第一自然段,理解“猛然”一词。
4.师:从这里你看出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生汇报)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勇敢?
生汇报:抓住“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
师:这些词语是对嘎子的什么进行描写?
生:动作描写
师:通过动作描写向我们展现出一个勇敢无畏的嘎子形象。在这句话中还对嘎子的什么进行了描写?(语言描写)指生读,指导读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当时的情景,让我们一边看着、想着嘎子的样子,一边读读这句话,读出他的机智、读出他的勇敢。
指生读,评读,再齐读
5.师: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嘎子的机智,勇敢?
生默读1-5自然段,找答案。指生回答。
出示句子:
a.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b. 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道: “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让学生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来体会、理解。学生汇报。
师小结:作者又一次通过语言描写,刻画出小兵张嘎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沉着勇敢对付敌人的品质。
6.师:在这一部分当中还有这样几句话。
出示句子 学生自读
a.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牙咧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他们要进院里去。
b.鬼子恶狠狠地用枪把嘎子往旁边一拨,大步往院子里闯去.
c.鬼子们气势汹汹地闯向正房,嘎子跟在他们身后。
师:你又是抓住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汇报
师小结:面对这样凶狠的日本鬼子嘎子还是那么沉着勇敢,真不愧是我们心目中的小英雄啊!让我们带着对小兵张嘎的敬佩之情和对鬼子无比憎恨之情把发现枪这部分完整的读一读。(生齐读1-5自然段)
五、总结。
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这些细节描写,使一个聪明、智慧、有心计、勇敢的嘎子形象跃然纸上。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反映了嘎子的机智、勇敢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兵张嘎夺枪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同学们通过嘎子发现枪时的神态、语言、动作知道了嘎子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你还能通过哪些地方知道嘎子是一个这样的人?
二、学习课文
1.同学们自由读6-10自然段。边读,边画,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
a.嘎子正站在院门口,见鬼子官往外窜,急忙把门关上。(勇敢聪明)
b.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手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勇敢、机智、不怕牺牲)
2.反复读。
3.为什么这三句话就能让你看出嘎子机智勇敢?关注语言文字,秘密就在里边。自由读,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
汇报:(动作描写)抓住“抓起 拍去 扑上去 压住 咬住”理解)
师:读书就要用心去读,所有的秘密都在其中。读出他的样子,也就读出了味道。带着动作读读。
指名读,范读。
4.你俨然就是一个机灵的嘎子了!文章写嘎子,为什么还有对鬼子的描写?(出示第六自然段)
指生读
用一个词来形容鬼子。(凶狠,凶神恶煞,蛮横抢掠)
讨论;描写鬼子的用意何在?
介绍侧面描写,反衬手法。
5.面对凶狠的鬼子你更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嘎子?(勇敢无畏 沉着勇敢)
老师这也有一些词,看看你能用哪个词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嘎子?如果你觉得用一个词太简单,也可以用两个、三个,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词语:浑身是胆 奋不顾身 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 英勇顽强 出生入死 临危不惧 舍死忘生 挺身而出 无所畏惧 一身是胆 )
学生写,汇报,适当评价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描写
6.引读:嘎子英勇的夺下手枪,随着一片冲杀声,(反攻开始了。)战士们从屋里(涌出,冲向了大街。)鬼子们(纷纷四下逃散,)有的(被击倒了)有的(举手投降。)这时嘎子又在干什么?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嘎子?
嘎子紧紧地跟在部队后头,不时回转身来,得意地比试着他刚从鬼子身上夺来的新枪,东瞄两下,西瞄两下,嘴里发出叭叭的声音。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无比兴奋的神情。
(这是神态描写,我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嘎子。)
是啊,当时也是一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孩子啊!可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他,已经和大人们一样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严酷的斗争。
三、拓展内容
1.你还知道有关嘎子的故事吗?(学生讲2个故事)
故事1:嘎子第一次执行任务是1939年夏天。日本鬼子把六七个村的一片根据地封锁起来了,游击队被困在高粱地里,又渴又饿。队长这时交给了嘎子一项任务:给同志们搞点吃的,并且制定了“不许偷、不许抢、不许违犯纪律”的三不政策。这“三不许”可让嘎子有点发蒙。不过队长给了嘎子一支手枪,这是嘎子第一次摸枪。见了枪,嘎子来了精神。
他穿过封锁线来到一个被鬼子占领的村子。在村口嘎子看见了一个卖烧饼、果子的茶水摊,可是嘎子一个钱都没有。正在犯愁的时候,一个别着撸子枪的汉奸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往长凳上一坐抓起烧饼、果子就大吃大嚼,摆摊的老大爷敢怒不敢言。嘎子眼睛一亮,计上心来,悄悄地走到汉奸的身后,大喊一声:“别动,动就打死你!”汉奸吓了一跳,连说“不动不动……”嘎子伸手在他腰间一捋,下了他的枪,又命令他“向前十步走,双手抱头蹲下”。回过头来,嘎子对老大爷说:“我是八路的侦察员,遇到了特殊情况想赊你老这些烧饼、果子,过后由组织上来按价还钱。”老大爷痛快地答应了。嘎子又叫过来汉奸,喊道:“把这些吃喝都给我拿着跟我走,你敢不老实就崩了你。”汉奸连声说:“饶命饶命。我跟你走。”赶忙背着烧饼、果子,拎着茶水,和嘎子一起往前走。由于一路上有这个汉奸作掩护,嘎子顺利返回了根据地。同志们吃饱喝足后,队长表扬了嘎子,说他超额完成了一项艰巨任务。这一年嘎子才15岁。
故事2:这天,嘎子三人化装成赶集的老百姓来到大街上。集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嘎子和同志们来到岗楼前,选择了有利地形静等“东霸天”出来。等了小半天,岗楼门开了,“东霸天”穿着日本黄呢军大衣,足蹬高筒黑皮靴,带着几个伪军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等走到离嘎子三四米远的时候,这家伙看见了嘎子,突然拔出枪对准嘎子大喊一声:“举起手来!”
嘎子一愣,心想:“被识破了吗?不会,他这是在诈我。”于是装出非常害怕的样子说:“老总,俺是赶集的。”东霸天斜楞着眼睛:“赶集的?老子看你是八路的探子。”随后抬脚就踢,并命令伪军把嘎子带到炮楼里去。嘎子边走边想:这进去就是个死,不如就在这儿干吧。这时“东霸天”在背后连喊带骂、推推搡搡,嘎子借势故意向前迈了个趔趄,就势一滚,顺手从怀里掏出枪,啪的一枪,当即击毙了“东霸天”。队友们也纷纷拔枪射击,顿时全集大乱,趁着伪军吓昏了头的时候,嘎子钻入人群中不见了。
这以后嘎子又和同志们打了许许多多的胜仗,成了远近闻名的抗日英雄。伪军、特务们都怕他,出门时还相互提醒:“留点神,别碰上燕嘎子。”
2.师:嘎子是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个小战士中的一员,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崛起,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祖国的荣誉,自强不息,英勇奋战,艰苦奋斗,谱写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篇。
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作者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品质。老师这有一些语段,看谁能运用今天所学的阅读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总结出人物特点。
教学要求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中嘎子的聪明机智以及为了保护战友与鬼子斗智斗勇的果断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嘎子是个怎么样的孩子。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从小到大认识了哪些战斗的小英雄?(学生自由发言)
2、那么在这些英雄中你最佩服的是谁?请你简单地说说喜欢他的原因。(学生自由谈)
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小英雄——嘎子。
4、板书课题:26小兵张嘎夺枪记
5、学生齐读课题,并进行课题的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龇牙咧嘴气势汹汹见势不妙目不转睛嚎叫太君踹开扫帚手腕胳膊 2.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只要围绕课文内容与“小兵张嘎”进行发言。)
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练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释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3.反馈分段情况。 第一段(第1-5自然段):发现手枪。
第二段(第6-11自然段):夺枪。 第三段(第12自然段):玩枪。
五、小结是呀!嘎子机智勇敢地跟鬼子做斗争,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从鬼子军官手里夺到那把手枪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3.概括三段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2.听写词语。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余思考: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名评价朗读情况: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指名回答各段的段意。
三.精读课文,体会嘎子的精神品质。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讨论: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嘎子的聪明、机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勇敢、奋不顾身? 3.反馈学习情况。 4.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总结。
5.出示文中的句子
(1)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向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2)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3)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6.全班一起朗读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上下文说说表现了嘎子怎样的心情。 7.表现嘎子机智勇敢的语句:
(1)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我给你们拿去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看出嘎子的聪明、机智)
(2)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急中生智)
(3)嘎子正站在院门口……急忙把门一关……(勇敢、聪明)
(4)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身上拍去……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勇敢、机智、不怕牺牲) 8.你知道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支手枪吗?(想为奶奶报仇,因为奶奶是被鬼子杀害的。) 9.嘎子夺到了手枪,他的心情怎样?找出具体的语句来说明。 10.此时的嘎子会想些什么呢? 11.你们说嘎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嘎子是一个聪明、勇敢、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孩子,还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孩子。)
四.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 3.收集并了解关于嘎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体会小兵张嘎的懂事、勇敢和机智。
3.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品质。
2.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小兵张嘎》的电影片段和当时的背景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其他儿童团员的故事,观看有关电影。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用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抗日小英雄,如把敌人引入包围圈而光荣牺牲的王二小,巧送鸡毛信、勇敢机智的海娃……今天,我们来读读小兵张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张嘎到底是个怎样的小兵呢?带着问题轻声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就多读几遍。
2.抽读,检查学生是否能读正确、读流利,相机指导“淀”“霎”的读音,“囊”的读音和字形。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语的情况。
4.默读,想想张嘎到底是个怎样的小兵?(机智勇敢、懂事、爱憎分明……)
三、细读课文,感悟交流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小兵张嘎的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痛失奶奶”“成为小兵”略写,“消灭鬼子”详写。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文章重点,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细读6~11段,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并作上批注。
3.交流:从哪些词句可看出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爱憎分明?
重点1: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快预备饭啊!”
由“失声叫道”到“急忙改口高叫道”,把“两个鬼子”改称为“两个太君”,体现了嘎子的临危不惧和聪明机智。
重点2:“说时迟……栽在台阶上。”
(1)勾画出描写鬼子军官的动作的词语。(窜、夹、栽)
(2)从这几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方面描写出了鬼子的狼狈相,另一方面突出了嘎子的机智及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
重点3:读描写嘎子对手枪的喜爱与渴望的句子。
(1)找出文中三处写嘎子对手枪的喜爱与渴望的句子,勾画出来,再读一读。
(2)嘎子为什么那么喜爱与渴望手枪?
(他希望自己能像真正的游击队员那样上战场,打鬼子。)
(3)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
四、教师总结,迁移拓展
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长听。
2.在下次习作中用上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附:板书设计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