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3 11:25:02
《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一等奖
广西柳江县木罗小学 吴华芳
《向命运挑战》是人教版十一册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霍金怎么战胜困难,不怕失败,敢干向命运挑战的感人事迹。如果让学生跟着老师,读课文、学课文。这样学生比较难接受,也不容易理解课文的中心。得不到应有的启示。在教学这样一篇课文时,我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问题走进课文,与主人公对话的形式来学习课文,了解霍金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不怕失败,敢干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整个过程我分:收集资料——质疑——扮演角色对话——体会来进行。
一、展示交流资料,简介主人公
1、学生把收集到有关霍金的资料展示出来和同学们交流。
2、老师总结并出示简介霍金生平。
霍金生平 :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62年霍金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同时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细胞病。
●1965年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胀的宇宙。
●1970年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
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1974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80年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
●1988年出版《时间简史》,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1996年至今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
黄黄的头发,大大的眼睛,红润的脸,就像个天真无邪的小孩,懒散地斜躺在轮椅上。他时不时呶呶嘴唇,眨眨眼,听到自己得意的回答时,还会抽动一下嘴角边的肌肉,来个微笑,或者索性咧开大嘴,来个无声的大笑,坐在那儿,记者看他就像是个贪玩游戏机的小孩。
二、启发质疑。
1、看了有关霍金的资料,大家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果让你和霍金聊天,你只能提三年问题,你最想提的是哪三个问题?
2、收集学生的问题,作出归类,引导提问的方向。
主要问题:A:当你被医生诊断患了绝症后,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B面对命运的挑战,你是怎样做的?
C面对咄咄逼人的病魔,你是怎么做的?
D是什么力量使你面对那么多的困难,仍然不屈服?
E在你创造生命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科学论断,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三、扮演角色对话,解疑
1、把学生分为三到四人一组,请一人扮演霍金,其他同学提问,轮流交换,对以上问题解疑。
学生在对话时,只要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抓住问题的关键来回答就行了。
2、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对话的形式来学课文,明白了霍金是如何向命运挑战的。一个坚强不屈的霍金出现在我们脑海里。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出有许多这样敢干向命运挑战的人。
四、体会中心。
1、谈谈你认识的像霍金一样敢干向命运挑战的人。可以是名人,如张海迪。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
2、谈谈从霍金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3、老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霍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也创造了论断,为科学作了伟大的贡献。他向世界展示了自身的价值,可以说,他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他向命运挑战是成功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要勇于克服,要敢干向命运挑战。
作者邮箱: wuzin08@163.com
资料提供者:
广西柳江县木罗小学 吴华芳
《向命运挑战》是人教版十一册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霍金怎么战胜困难,不怕失败,敢干向命运挑战的感人事迹。如果让学生跟着老师,读课文、学课文。这样学生比较难接受,也不容易理解课文的中心。得不到应有的启示。在教学这样一篇课文时,我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问题走进课文,与主人公对话的形式来学习课文,了解霍金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不怕失败,敢干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整个过程我分:收集资料——质疑——扮演角色对话——体会来进行。
一、展示交流资料,简介主人公
1、学生把收集到有关霍金的资料展示出来和同学们交流。
2、老师总结并出示简介霍金生平。
霍金生平 :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62年霍金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同时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细胞病。
●1965年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胀的宇宙。
●1970年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
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1974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80年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
●1988年出版《时间简史》,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1996年至今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
黄黄的头发,大大的眼睛,红润的脸,就像个天真无邪的小孩,懒散地斜躺在轮椅上。他时不时呶呶嘴唇,眨眨眼,听到自己得意的回答时,还会抽动一下嘴角边的肌肉,来个微笑,或者索性咧开大嘴,来个无声的大笑,坐在那儿,记者看他就像是个贪玩游戏机的小孩。
二、启发质疑。
1、看了有关霍金的资料,大家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果让你和霍金聊天,你只能提三年问题,你最想提的是哪三个问题?
2、收集学生的问题,作出归类,引导提问的方向。
主要问题:A:当你被医生诊断患了绝症后,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B面对命运的挑战,你是怎样做的?
C面对咄咄逼人的病魔,你是怎么做的?
D是什么力量使你面对那么多的困难,仍然不屈服?
E在你创造生命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科学论断,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三、扮演角色对话,解疑
1、把学生分为三到四人一组,请一人扮演霍金,其他同学提问,轮流交换,对以上问题解疑。
学生在对话时,只要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抓住问题的关键来回答就行了。
2、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对话的形式来学课文,明白了霍金是如何向命运挑战的。一个坚强不屈的霍金出现在我们脑海里。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出有许多这样敢干向命运挑战的人。
四、体会中心。
1、谈谈你认识的像霍金一样敢干向命运挑战的人。可以是名人,如张海迪。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
2、谈谈从霍金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3、老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霍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也创造了论断,为科学作了伟大的贡献。他向世界展示了自身的价值,可以说,他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他向命运挑战是成功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要勇于克服,要敢干向命运挑战。
作者邮箱: wuzin08@163.com
资料提供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 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创造的奇迹给你什么启示。
教学难点: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创造的奇迹给你什么启示。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命运》)着名音乐家李斯特曾经说过: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火焰。请同学们闭上双眼,用心聆听这段乐曲,你想到了什么或是怎样的情感在你的心头荡漾?
这首钢琴曲就是贝多芬谱写的《命运》,伴着这震憾人心的交响曲,我们来读读屏幕上的这段话,对于这段话,你怎样理解?
二、由题入文 整体感知
1、这段话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向命运挑战》的第一自然段,快速默读课文说说文中讲了谁的什么事?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课文从哪两方面讲了霍金向命运挑战的?
2、读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并想向正在网上论坛的霍金提问什么问题呢,记住你最多只能提三个问题。
三、自主感悟 交流探究
1、此刻,我们都被霍金那顽强的毅力和敢于挑战的精神而感动不已,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令你感动的语句,并结全我们学过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的方法,小组内读一读再说说你的体会?也可以想象面对痛苦、困难,霍金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学生自由读文、自主感悟。
3、小组内交流体会。
4、全班内交流体会,教师适时过渡引导。
5、教师小结: 霍金身残志坚,顽强、坦然地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灾难,身困轮椅,思想却遨游于广袤的宇宙,他以创造的伟大理论和传奇的一生影响了整个世界,并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真理: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让我们满怀感动再来读一读文中的第一自然段。
6、了解了霍金的事迹后,能结合实际谈谈你有什么想法或收获吗?
四、升华感情 拓展延伸
1、虽然我们没有机会亲眼目睹霍金的风采,也不能亲耳聆听他的讲座,但他那自强不息的精神却已深烙在我们的心中。假如此刻霍金正在网上论坛和大家交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像霍金这样身患重病或身残志坚,克服疾痛,最终取得丰硕成果的人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哪些事迹?想想他们能获得巨大的成就靠的是什么?
3、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这些伟大人物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面对命运中灾难的打击,不同的人对待的方式有所不同,多少身患重病,身残志坚的人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某一领域内的奇才,又有多少残疾人在运动会的赛场上奋力拼搏,然而却还有多少人他们身体有着并无太大碍的伤残或病重,却痛苦地在生活中迷失自己,或消极低沉坐以待毕,或自暴自弃,沦落街头乞讨,在他们身上缺少的是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是呀,只有勇敢地向命运挑战,生命之花才能开得更加灿烂。在读这篇课文时,老师也深受感动,并写了一首同题的小诗作为自勉,在这里也献给同学们,希望大家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勇敢地向困难挑战。
五、作业、写一则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坚强活着 向命运挑战 成果辉煌 顽强创造
一、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斗争,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3、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
(一)、激趣,引疑。
1、老师前几天从网上下载了一段文字,出示江主席会见霍金的文字,读一读,你想到了什么?
2、出示霍金图,你又想到了什么?
(二)、带疑读书。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想法去读书,了解霍金的内心世界,了解霍金的生活,将你弄明白的想法划下来。
(三)、小组合作。
将你认识的霍金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
(四)、大组交流。
你认识的霍金是怎样的?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顽强生活顽强工作
(五)、读出挑战。
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认识了霍金,谁能将霍金的精神读出来,想读哪儿就读哪儿。
(个人读、邀请别人读、想读的一起读)
(六)、夸霍金。
再放霍金图,此时此刻,你又想对霍金说些什么?
(七)、放图小结。
放江主席会见霍金图、人们欢迎霍金图。
(八)、小组合作提问。
如果霍金与你在网上交流,你向他提出三个问题,你们小组会提出哪三个问题?
大组交流。
(九)、读第一小节,你想把这段话送给谁?
(十)、选出课文中的一句话或将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总结成一句话写在书上。
顽强生活
板书:霍金 向命运挑战 成果辉煌
顽强工作
《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
之四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教学过程 :
一、质疑激趣。
1.板书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①谁向命运挑战?②是什么样的命运;③是怎样挑战的?④为什么要向命运挑战?)
二、初读课文,读通顺。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谁愿意大声给同学们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注意听出问题。
3.评读,注意以下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结合我们提出的四个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
(1)谁向命运挑战?
(课文中讲的是霍金向命运挑战的事。)
(2)谁愿意把课外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
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3)霍金有着怎样的命运呢?
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幻灯。
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霜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霍金的人生面临着挑战。
②请同学们比较着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体会呢?
(正要开放的花朵是含苞欲放的,是美丽的,有着无限的生机。严霜却是残酷的,在严霜面前,花朵更显得脆弱。而霍金的人生就像这要开放的花朵,命运就像严霜,这个比喻很恰当。)
③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4)怎样向命运挑战?
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汇报。
②仔细默读“霍金向命运挑战”的段落。谁能概括一下,霍金从哪几个方面向命运进行挑战?
(霍金向命运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③分别请同学读(4—6)(7)自然段,思考:这几段分别讲的是什么?
(4—6自然段)霍金向命运挑战,他还活着;(7)霍金向命运挑战,不断创造。)
④体会利用过渡句概括段意的方法。(前半句承上,概括前面的内容,后半句启下,引出下面要说的内容。)
(5)霍金为什么要向命运挑战?
出示幻灯:
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4.霍金的生命留下了怎样的辉煌呢?
(1)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如果霍金跟你在网上聊天,要求只能提出三个问题,你准备提什么样的问题呢?(可以围绕霍金的生平,精神以及成就进行提问。)
(3)如果霍金正在接受采访,你是个记者,该怎样提问呢?(引导学生说话要有礼貌,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四、作业
搜集你所知道的“向命运挑战,创造生命奇迹”的人的资料。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语文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chazidian.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1.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2.抄有相关内容的投影片。 3.霍金的图片资料。 4.其他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的图片,如张海迪、贝多芬、海伦、吴运铎、孙膑等人。
三、学习时间:1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音乐导入,揭题,复习学法。 1.大家来听段音乐,你熟悉这乐曲吗?(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断) 2.知道这段音乐是谁的作品? 3.谁对贝多芬的情况了解的?(他双耳失去听力,却凭着超人的毅力,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中的后七部。) 4.其实,不仅仅是贝多芬的伟大成就令人感动,世界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伟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
看老师写课题。板书。 5.指名读,正音。特别是“挑”念第三声。
齐读。 6.复习学法:回想一下,我们在读书看报时,拿到一篇文章,要想读得更深入,收获更大,运用的方法是什么?生说,师随机板书:题——?文——?边读边想
(二)运用方法,自学课文。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指黑板)来学习课文。大家边自学边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待会儿把你的收获、感受跟大家交流。 2.生运用方法,自悟自得,师巡视检查学习情况,为等会儿的交流作准备。
(三)交流自学成果,体会情感。 1.现在请你把如何学习课文的,有些怎样的感受、疑问等跟大家交流。 交流要点; 2.可由题目提问,也可由内容提问。 3.可以谈自己感动的,也可以谈自己佩服的,还可提出疑问。
随机出示投影:“他对自己说:——一点辉煌。”进行练读。 随机出示投影:“他的身体——黑洞。”进行练读。
他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随机出示:一个人有了——精神。) 随机板书:霍金顽强地活着创造 (交流讨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读为主线,充分让生去说,去感悟。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从内容上谈感受,还应从形式上谈收获。) 4.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组霍金的图片)。
师介绍:去年8月,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到中国来了,江泽民主席亲切接见了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他在浙江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几场讲座。一时间,霍金热迅速席卷了中国大地,全国各大书店专门设立了霍金专柜,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被人群簇拥着。当他来到报告厅时,现场观众全体起立欢迎这位轮椅上的伟人,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
5.此时此刻,你站在这样一位伟人面前,想说些什么吗? 6.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读这段话。
(四)创设情境,模拟网上聊天。 1.同学们,我们虽然没能亲耳聆听霍金的讲座,也没能亲眼目睹他的风采,但我们可以上网跟他聊天,霍金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宝贵的。现在霍金(指图片)就在我们面前,你可以向他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但每人最多不超过三个,先准备一下。 2.准备后指名提问,请学生(或师自己)当霍金,来相机解答。
(大部分问题给生留下悬念,引发探索的兴趣。) 3.要解决这些疑问,我们还可以怎么办?(上网或看书。师推荐霍金的著作《霍金传》、《时间简史》。)
(五)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霍金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伟大人物吗? 生说(尽量都由学生来说人物的情况),师随机出示几幅人物图片,如:张海迪、贝多芬、海伦.凯勒、吴运铎、孙膑等。 2.这些残疾的伟大人物,他们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之情,齐读第一段吧!(出示,齐读)这种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是(指黑板)——霍金精神。
让我们都来学习霍金精神,学习他顽强地(指课题)——向命运挑战。 3.赠送名言。(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段话。老师把它摘录下来,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
(六)作业(选做题) 1.把今天所读的文章讲给别人听。 2.摘录文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 3.推荐阅读书目:《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1.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2.抄有相关内容的投影片。
3.霍金的图片资料。
4.其他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的图片,如张海迪、贝多芬、海伦、吴运铎、孙膑等人。
三、学习时间:1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音乐导入
,揭题,复习学法。
1.大家来听段音乐,你熟悉这乐曲吗?(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断)
2.知道这段音乐是谁的作品?
3.谁对贝多芬的情况了解的?(他双耳失去听力,却凭着超人的毅力,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中的后七部。)
4.其实,不仅仅是贝多芬的伟大成就令人感动,世界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伟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看老师写课题。板书。
5.指名读,正音。特别是“挑”念第三声。齐读。
6.复习学法:回想一下,我们在读书看报时,拿到一篇文章,要想读得更深入,收获更大,运用的方法是什么?生说,师随机板书:题——?文——?边读边想
(二)运用方法,自学课文。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指黑板)来学习课文。大家边自学边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待会儿把你的收获、感受跟大家交流。
2.生运用方法,自悟自得,师巡视检查学习情况,为等会儿的交流作准备。
(三)交流自学成果,体会情感。
1.现在请你把如何学习课文的,有些怎样的感受、疑问等跟大家交流。
交流要点;
2.可由题目提问,也可由内容提问。
3.可以谈自己感动的,也可以谈自己佩服的,还可提出疑问。
随机出示投影:“他对自己说:——一点辉煌。”进行练读。
随机出示投影:“他的身体——黑洞。”进行练读。
他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随机出示:一个人有了——精神。)
随机板书:霍金顽强地活着创造
(交流讨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读为主线,充分让生去说,去感悟。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从内容上谈感受,还应从形式上谈收获。)
4.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组霍金的图片)。师介绍:去年8月,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到中国来了,江泽民主席亲切接见了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他在浙江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几场讲座。一时间,霍金热迅速席卷了中国大地,全国各大书店专门设立了霍金专柜,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被人群簇拥着。当他来到报告厅时,现场观众全体起立欢迎这位轮椅上的伟人,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
5.此时此刻,你站在这样一位伟人面前,想说些什么吗?
6.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读这段话。
(四)创设情境,模拟网上聊天。
1.同学们,我们虽然没能亲耳聆听霍金的讲座,也没能亲眼目睹他的风采,但我们可以上网跟他聊天,霍金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宝贵的。现在霍金(指图片)就在我们面前,你可以向他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但每人最多不超过三个,先准备一下。
2.准备后指名提问,请学生(或师自己)当霍金,来相机解答。(大部分问题给生留下悬念,引发探索的兴趣。)
3.要解决这些疑问,我们还可以怎么办?(上网或看书。师推荐霍金的著作《霍金传》、《时间简史》。)
(五)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霍金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伟大人物吗?
生说(尽量都由学生来说人物的情况),师随机出示几幅人物图片,如:张海迪、贝多芬、海伦.凯勒、吴运铎、孙膑等。
2.这些残疾的伟大人物,他们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之情,齐读第一段吧!(出示,齐读)这种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是(指黑板)——霍金精神。让我们都来学习霍金精神,学习他顽强地(指课题)——向命运挑战。
3.赠送名言。(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段话。老师把它摘录下来,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
(六)作业
(选做题)
1.把今天所读的文章讲给别人听。
2.摘录文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
3.推荐阅读书目:《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向困难低头,顽强搏斗的精神.懂得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这个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在读中感知和感悟的能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中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质疑解难.
根据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
(1)看课题,提问题.(2)初读文,读通顺.
(3)字加点,词横线.(4)重要句,波浪线.
(5)疑问处,问号现.(6)同讨论,解疑难.
2.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读中有所感悟.
1.学生质疑.
2.霍金向命运的挑战,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写,找出文中一句来回答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整理板书.读后汇报,初步交流.
学生找到重点句子:“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者,更是指他的创造.”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霍金怎样战胜病魔,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勇于创造的.
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出自己的认识.
4.课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想一想该怎样读?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边读边体会,在读中去感悟语言.
三.读中受到熏陶.
1.文中对霍金的语言,心里,神态描写不多,可我们可以想象面对痛苦,困难,霍金会怎么想,怎么说.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几句感人的话语,并加在课文合适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习了本课以后,你对课题有哪些新的了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对霍金的敬佩之情.
4.关于霍金,你还有什么了解,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
命运残酷→身患绝症
↓与病魔斗争意志顽强
挑战命运{
坚持研究敢于挑战
↓
战胜命运→伟大的科学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向困难低头,顽强搏斗的精神.懂得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这个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在读中感知和感悟的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中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质疑解难.
根据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
(1)看课题,提问题.(2)初读文,读通顺.
(3)字加点,词横线.(4)重要句,波浪线.
(5)疑问处,问号现.(6)同讨论,解疑难.
2.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读中有所感悟.
1.学生质疑.
2.霍金向命运的挑战,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写,找出文中一句来回答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整理板书.读后汇报,初步交流.
学生找到重点句子:;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者,更是指他的创造.;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霍金怎样战胜病魔,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勇于创造的.
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出自己的认识.
4.课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想一想该怎样读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边读边体会,在读中去感悟语言.
三.读中受到熏陶.
1.文中对霍金的语言,心里,神态描写不多,可我们可以想象面对痛苦,困难,霍金会怎么想,怎么说.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几句感人的话语,并加在课文合适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习了本课以后,你对课题有哪些新的了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对霍金的敬佩之情.
4.关于霍金,你还有什么了解,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命运残酷→身患绝症
↓与病魔斗争意志顽强
挑战命运{
坚持研究敢于挑战
↓
战胜命运→伟大的科学家
[设计理念]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走向精神的极高境界,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设计特色]
基于文本,感悟课文;超越文本,实践语言;超越自我,提升精神。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挑战”一词)同学们,请读读这个词,(学生读)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近日,中国迎来了霍金。霍金是谁?他是一个智者,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展示贝多芬照片和播放命运交响曲)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是怎样点燃生命之火,向命运挑战的。
(板书:向命运)同时,也希望这节课能成为同学们挑战自我的起点。
(“挑战”一词最富有刺激性,由此切入课文,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介绍霍金。
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查找有关霍金的个人资料,能把你所了解的霍金资料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成果吗?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交流汇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初读文本。
1.自由读文。能说说文章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吗?
2.小组读文。说说你在读文时,有什么收获或发现?(如果没有或者说不出什么,就再次读,直到有所收获为止。)
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方法: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段。
(2)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段首。
3.浏览课文,标出文章的中心段,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4.指名朗读课文。
5.小组竞赛朗读。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实际是教给读书方法。语文基础知识是不能丢的,否则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四、细读文本。
1.独立默读课文,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想想看,老师会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并中心问题:霍金是怎样与命运抗争,向死神挑战的?我们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霍金?
3.小组阅读课文,并讨论交流。
4.学生汇报交流。
汇报内容如下:(1)霍金的病情。(2)霍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3)霍金的成就。
(课文叙述的内容浅显易懂,无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指导学生多读的基础上,抓住一个重点问题讨论,为后面的语言表达做情感积淀。)
5.教师总结。
同学们谈得太好了,是啊!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极其坚强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五、采访“霍金”。
1.引入话题。
2003年8月9日,62岁的科学巨星霍金应浙江大学的邀请来到杭州进行学术报告。今天,霍金已经来到了咱们的课堂,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
2.采访实践。
3.教师总结。
今天的采访很成功,“记者”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霍金”的反映更是敏锐,不愧为是一位科学巨人!
(通过学生最感兴趣的语言实践活动——采访,来激活学毕课前积累的资料,盘活学生已有的资源,使之成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不竭资源。让学生在这样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走进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跨时空地与霍金进行心灵对话。)
六、回归现实。
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向命运挑战的人呢?
2.学生介绍。(引导学生大范围、多角度地介绍,可以是在电视上、网络里、报纸上看到或听到的,也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
资料之一:田中角荣两岁时害了一场大病,成了口吃,读书时,受尽嘲笑。他为了彻底改掉口吃的毛病,一个人经常进深山练朗读、唱歌、叫喊,口吃终于被他战胜了,最后成了日本首相。
资料之二:海伦·凯勒在一岁半时,因连续发烧,经过治疗病好以后却成了一个又聋又盲的小姑娘。她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并掌握法语、英语、德语、希腊语、拉丁文五种语言,经过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完成了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我生活的故事》。
资料之三:一位小女孩,她叫田田,因一次意外事故变成高位瘫痪,只有嘴能动。爸爸给她买了一台电脑,她练习用嘴叼着筷子敲打键盘,嘴都磨出了血泡,连饭都不能吃了,她没灰心,终于做出了“田田动画”,最后她成了动画专家。
资料之四:张海迪20年来,自己学会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字外文,获得硕士学位,还学会了为人针灸治病。
3.在生活中,这些与命运抗争的人没有听天由命,正是凭着一种不服输的韧劲儿,一种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
锤炼出惊人的毅力,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或累赘,却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共同祝福这些有志之人,一生平安幸福1
5.板书名言。
(1)教师引导:从众多向命运挑战的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遇到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品质,着实令人感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此时此刻,你不想把发自内心的感受提炼成一句格言吗?
(2)教师示范:逆境造就人才,顺境埋没英雄。——荣斌
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自告奋勇书写自己的格言,也可以画出象征战胜命运的标志,如拳头等。
(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人生格言,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的提升,一种激励、唤醒和鼓舞!再一次引领他们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对人生感悟凝练成一句话,既锤炼了语言,又提升了精神。)
(3)教师总结。
在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努力没有结果,付出没有认可,而爱迪生却认为,失败也是一种成功——为今后的成功总结了经验。在今后的日子里,假如你失败了,那么,你有足够的理由对自己这样说:尽管在蓝天的最高处没有留下我翅膀的痕迹,然而,我毕竟没有折断双翅。这蓝天啊,还依然属于我!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挑战自我,愿我们的人生无怨无悔!
七、以一副对联结束课文
(2)悲惨命运何所惧,坎坷人生不低头。
横批:挑战命运
六年级语文上册《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向困难低头,顽强搏斗的精神.懂得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这个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在读中感知和感悟的能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中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质疑解难.
根据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
(1)看课题,提问题.(2)初读文,读通顺.
(3)字加点,词横线.(4)重要句,波浪线.
(5)疑问处,问号现.(6)同讨论,解疑难.
2.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读中有所感悟.
1.学生质疑.
2.霍金向命运的挑战,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写,找出文中一句来回答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整理板书.读后汇报,初步交流.
学生找到重点句子:“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者,更是指他的创造.”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霍金怎样战胜病魔,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勇于创造的.
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出自己的认识.
4.课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想一想该怎样读?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边读边体会,在读中去感悟语言.
三.读中受到熏陶.
1.文中对霍金的语言,心里,神态描写不多,可我们可以想象面对痛苦,困难,霍金会怎么想,怎么说.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几句感人的话语,并加在课文合适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习了本课以后,你对课题有哪些新的了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对霍金的敬佩之情.
4.关于霍金,你还有什么了解,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
命运残酷→身患绝症
↓与病魔斗争意志顽强
挑战命运{
坚持研究敢于挑战
↓
战胜命运→伟大的科学家
六年级语文上册《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1.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2.抄有相关内容的投影片。
3.霍金的图片资料。
4.其他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的图片,如张海迪、贝多芬、海伦、吴运铎、孙膑等人。
三、学习时间:1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音乐导入
,揭题,复习学法。
1.大家来听段音乐,你熟悉这乐曲吗?(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断)
2.知道这段音乐是谁的作品?
3.谁对贝多芬的情况了解的?(他双耳失去听力,却凭着超人的毅力,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中的后七部。)
4.其实,不仅仅是贝多芬的伟大成就令人感动,世界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伟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看老师写课题。板书。
5.指名读,正音。特别是“挑”念第三声。齐读。
6.复习学法:回想一下,我们在读书看报时,拿到一篇文章,要想读得更深入,收获更大,运用的方法是什么?生说,师随机板书:题——?文——?边读边想
(二)运用方法,自学课文。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指黑板)来学习课文。大家边自学边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待会儿把你的收获、感受跟大家交流。
2.生运用方法,自悟自得,师巡视检查学习情况,为等会儿的交流作准备。
(三)交流自学成果,体会情感。
1.现在请你把如何学习课文的,有些怎样的感受、疑问等跟大家交流。
交流要点;
2.可由题目提问,也可由内容提问。
3.可以谈自己感动的,也可以谈自己佩服的,还可提出疑问。
随机出示投影:“他对自己说:——一点辉煌。”进行练读。
随机出示投影:“他的身体——黑洞。”进行练读。
他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随机出示:一个人有了——精神。)
随机板书:霍金顽强地活着创造
(交流讨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读为主线,充分让生去说,去感悟。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从内容上谈感受,还应从形式上谈收获。)
4.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组霍金的图片)。师介绍:去年8月,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到中国来了,江泽民主席亲切接见了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他在浙江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几场讲座。一时间,霍金热迅速席卷了中国大地,全国各大书店专门设立了霍金专柜,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被人群簇拥着。当他来到报告厅时,现场观众全体起立欢迎这位轮椅上的伟人,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
5.此时此刻,你站在这样一位伟人面前,想说些什么吗?
6.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读这段话。
(四)创设情境,模拟网上聊天。
1.同学们,我们虽然没能亲耳聆听霍金的讲座,也没能亲眼目睹他的风采,但我们可以上网跟他聊天,霍金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宝贵的。现在霍金(指图片)就在我们面前,你可以向他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但每人最多不超过三个,先准备一下。
2.准备后指名提问,请学生(或师自己)当霍金,来相机解答。(大部分问题给生留下悬念,引发探索的兴趣。)
3.要解决这些疑问,我们还可以怎么办?(上网或看书。师推荐霍金的著作《霍金传》、《时间简史》。)
(五)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霍金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伟大人物吗?
生说(尽量都由学生来说人物的情况),师随机出示几幅人物图片,如:张海迪、贝多芬、海伦.凯勒、吴运铎、孙膑等。
2.这些残疾的伟大人物,他们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之情,齐读第一段吧!(出示,齐读)这种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是(指黑板)——霍金精神。让我们都来学习霍金精神,学习他顽强地(指课题)——向命运挑战。
3.赠送名言。(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段话。老师把它摘录下来,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
(六)作业
(选做题)
1.把今天所读的文章讲给别人听。
2.摘录文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
3.推荐阅读书目:《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