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2 12:33:03
《珍珠鸟》教学实录一等奖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别而有趣的课,先请大家用你最充满爱的声音朗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师:大家悦耳的声音,传递给老师这样一个信息:同学们都是富有爱心,心地善良的孩子,对小鸟一定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对吗?
师: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你的思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随老师一起来到一个美丽奇特的地方。
(师播放一组轻音乐,伴随着鸟欢快的叫声)
(生闭上眼睛,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在老师的描述中感受珍珠鸟的美丽与温情)
师:这里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这里百鸟争鸣,百花盛开,犹如人间的仙境。这里就是澳洲的东部。在这儿,生活着一种小鸟,当地的人们称之为“锦花鸟”,意为“锦上添花”,可见人们赋予了它们更多的美丽。它们羽毛艳丽,五颜六色,体态 娇小玲珑,叫声细柔,清脆,它门常常躲在繁花绿叶当中,和着春风,歌唱春天,歌唱生活。它们生性胆小,常常躲在繁密的树林里,悄悄的探出小脑袋,露出红红的小嘴,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吱”的一声钻进了树林里,洒落一片歌声。这啊,就是美丽的珍珠鸟。
更神奇的是,今天,还有两只还从遥远的澳洲大森林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做客呢?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一看吧。
师展现出自己画的珍珠鸟的图片,栩栩如生。
生笑(发出惊叹):好漂亮的小鸟
师: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是啊,看到这么美丽可爱的小鸟,谁又能忍的住满心的欢喜呢?同学们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想走近珍珠鸟了吧?或许想跟珍珠鸟来一个亲密接触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珍珠鸟的温情与美丽吧!
师: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我们该怎样来读呢?请大家推举一位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
生:我认为应该用情来读,用一种喜爱的感情来读
师:是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情感,就有了灵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设想读者如文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读之,由文入情,就会与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心相应的境界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想了解的内容?或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用你最喜爱的语气来读一读。
生自由择读
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接力赛读,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能读出播音员的水平。老师挑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师播放轻音乐,师生进行接力读。)
师:几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连老师也甘拜下风了
(掌声)
师:谁能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讲我养了一只鸟的故事
师:谁能在补充一下?
生:我喂养了一对珍珠鸟,他们有了雏儿,这只珍珠鸟有害怕我到亲近我的过程。
师:是啊,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用十分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一只可爱的小鸟,现在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并用“我喜欢 是因为 ”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生读书勾画)
师:老师先带个头,抛砖引玉吧。我最喜欢的是地14自然段,文中的作者为小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小家伙”“竟然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人与鸟的彼此的信赖已经达到了一种何等的境界啊!多么让人羡慕啊
生:我喜欢第8自然段,“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撞”、“逃”这些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的特点。
师;噢!动作轻盈,活泼又有点儿胆小。
生:我找的是第7 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外形很漂亮,长得又胖乎乎的,显得很可爱。
生:我喜欢是这句:“它先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是因为小鸟和我关系太融洽了,好的让我也想养一只这样的小鸟
师:小珍珠鸟和我已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了,祝你梦想成真
生:我和老师一样最喜欢14自然段,。小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玩累了,就趴在我肩上睡了,一点儿也不害怕! 是因为我觉的小鸟象一个淘气的孩子
师:是的,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
生:我喜欢“却是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是因为写得很好看!
师;万绿丛中一点红,多么清新美丽的境界!
生:我喜欢“忽然有一个更大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是因为这句中的“探”字用得生动
生:还有第13自然段也是写它的动作。
师:同学们读的很美,说的也比较准确!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现在我们一起怀着着喜爱之情把这几段读一遍。(生齐读7——14)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动我们的脑筋,讨论思考这几个问题。
投影仪展示:
1、 “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样照顾它的?你能把与之相关的语句说出来吗?小鸟还怕我吗?说出相关的语句?
2、 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3、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讨论交流)
师:鸟是一种非常怕人的动物,鸟在我们面前是心存戒备的。可我们在文中看到的却不是惊弓之鸟,而是一只快乐、自由自在的小鸟,它是那样的淘气、放肆,丝毫没有顾忌。看看“我”为小鸟都做了些什么?是怎样一步步取的小鸟的信赖的?
生:“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我为小鸟建了个绿色的家园。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惊动它们”
生:“我不动声色地”“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
生:“我手中的笔停了,生怕惊跑了它”……
师:那从这些举动中,你们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爱鸟的人!
生:细心的人
生:善良的人
生:懂的付出的人
生:会生活的人
师:是啊,“我”是个有爱心的人,我尊重它们的生存空间,给它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不惊扰它的活动,甚至宽容它的淘气捣蛋。文中的我就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待小鸟就象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板书:爱心、宽容、尊重)
师:受到这么优越的待遇,假如你是文中的小鸟,你想对做着说写什么呢?
生:你给我温暖,我给你快乐
师:爱是相互的,给予的同时你也就得到了许多
生:感谢你对我的照顾,我会用我的美妙的歌喉装饰你的每一天。
师:你是一只感恩图报的小鸟
生:主人,如果有来生的话,我愿与你共续缘
生:主人啊,感谢你对我的照料,但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空才是鸟儿真正的家!我更渴望自由,请让我飞翔吧!
师:你是一只具有“鸿鹄之志”的小鸟!展翅飞翔吧,我会永远的祝福你!
、、、、、、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时,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触?你们是否读懂了作者的心声?
生: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师:是的!信赖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有了它,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有了它,我们的生活中定会多出许多美丽而温情读故事。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齐读此句)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到我们的阅读天地,来读几则相关的材料,看一看这几则材料中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默读材料)
生:他们是富有爱心的人
生:能和小动物和谐相处的人
师:是的,他们都是富有爱心的人,他们都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从而谱写了一曲曲人和动物的赞歌。传为一段佳话,成为一段美谈。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人类越来越多的去残害生灵。我不由的想起一个痛人心非的故事,在江西省洞庭湖地区,生活着一群麋鹿,它们世代繁衍,过着和平而安定的生活。然而,近年来,人们为了自己的私欲,大量的捕杀麋鹿,1998年的春天,仅剩下最后的11只麋鹿了,他们在当地村民的围剿下,纷纷逃到了洞庭湖的岸边,有7只麋鹿为了躲避村民的追杀,跳入了湖里,其中有一只快要做妈妈的麋鹿,或许是为了腹中的胎儿吧?朝追赶而来的村民苦苦的哀鸣着,但是,麋鹿的哀鸣声并没有唤醒当地人们的良知,他们还是把这只麋鹿给宰杀 了,当这只麋鹿被剖腹的时候,它腹中的胎儿还在痛苦的挣扎、、、、、、
同学们,物种的灭绝本来是自然的,但是人为的迫害加速了它的灭亡,从地球上最初的25亿个物种,到如今的2亿个物种,兽类每两年消失一个物种,鸟类每一年消失一个物种,据科学家统计,下个世纪,地球上的植物将会以每两小时灭绝一个物种的速度进行着、、、、当最后一只雄鹰惨叫着坠向大地时,当森林的最后一只老虎哀鸣着寻求它的配偶时,当SARS开始时,那是在向人类疯狂的报复,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师:那么,请拿起你的笔,为保护动物写下一句标语,来表达你的心声吧!
(生进行写作)
生: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生:地球上的最后一顿晚餐将是人类自己的肉
师;触目惊心的标语
生:爱护生命就象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
生:人类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
( 生笑)
师:是啊,该放下屠刀了,否则,地球上将会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了
师:听着同学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我的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幅温馨的图画来:鸟儿们又在快乐的歌唱了,小动物们又在自由的奔跑玩耍了,大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了!好,下课!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别而有趣的课,先请大家用你最充满爱的声音朗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师:大家悦耳的声音,传递给老师这样一个信息:同学们都是富有爱心,心地善良的孩子,对小鸟一定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对吗?
师: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你的思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随老师一起来到一个美丽奇特的地方。
(师播放一组轻音乐,伴随着鸟欢快的叫声)
(生闭上眼睛,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在老师的描述中感受珍珠鸟的美丽与温情)
师:这里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这里百鸟争鸣,百花盛开,犹如人间的仙境。这里就是澳洲的东部。在这儿,生活着一种小鸟,当地的人们称之为“锦花鸟”,意为“锦上添花”,可见人们赋予了它们更多的美丽。它们羽毛艳丽,五颜六色,体态 娇小玲珑,叫声细柔,清脆,它门常常躲在繁花绿叶当中,和着春风,歌唱春天,歌唱生活。它们生性胆小,常常躲在繁密的树林里,悄悄的探出小脑袋,露出红红的小嘴,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吱”的一声钻进了树林里,洒落一片歌声。这啊,就是美丽的珍珠鸟。
更神奇的是,今天,还有两只还从遥远的澳洲大森林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做客呢?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一看吧。
师展现出自己画的珍珠鸟的图片,栩栩如生。
生笑(发出惊叹):好漂亮的小鸟
师: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是啊,看到这么美丽可爱的小鸟,谁又能忍的住满心的欢喜呢?同学们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想走近珍珠鸟了吧?或许想跟珍珠鸟来一个亲密接触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珍珠鸟的温情与美丽吧!
师: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我们该怎样来读呢?请大家推举一位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
生:我认为应该用情来读,用一种喜爱的感情来读
师:是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情感,就有了灵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设想读者如文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读之,由文入情,就会与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心相应的境界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想了解的内容?或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用你最喜爱的语气来读一读。
生自由择读
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接力赛读,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能读出播音员的水平。老师挑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师播放轻音乐,师生进行接力读。)
师:几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连老师也甘拜下风了
(掌声)
师:谁能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讲我养了一只鸟的故事
师:谁能在补充一下?
生:我喂养了一对珍珠鸟,他们有了雏儿,这只珍珠鸟有害怕我到亲近我的过程。
师:是啊,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用十分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一只可爱的小鸟,现在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并用“我喜欢 是因为 ”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生读书勾画)
师:老师先带个头,抛砖引玉吧。我最喜欢的是地14自然段,文中的作者为小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小家伙”“竟然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人与鸟的彼此的信赖已经达到了一种何等的境界啊!多么让人羡慕啊
生:我喜欢第8自然段,“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撞”、“逃”这些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的特点。
师;噢!动作轻盈,活泼又有点儿胆小。
生:我找的是第7 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外形很漂亮,长得又胖乎乎的,显得很可爱。
生:我喜欢是这句:“它先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是因为小鸟和我关系太融洽了,好的让我也想养一只这样的小鸟
师:小珍珠鸟和我已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了,祝你梦想成真
生:我和老师一样最喜欢14自然段,。小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玩累了,就趴在我肩上睡了,一点儿也不害怕! 是因为我觉的小鸟象一个淘气的孩子
师:是的,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
生:我喜欢“却是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是因为写得很好看!
师;万绿丛中一点红,多么清新美丽的境界!
生:我喜欢“忽然有一个更大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是因为这句中的“探”字用得生动
生:还有第13自然段也是写它的动作。
师:同学们读的很美,说的也比较准确!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现在我们一起怀着着喜爱之情把这几段读一遍。(生齐读7——14)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动我们的脑筋,讨论思考这几个问题。
投影仪展示:
1、 “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样照顾它的?你能把与之相关的语句说出来吗?小鸟还怕我吗?说出相关的语句?
2、 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3、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讨论交流)
师:鸟是一种非常怕人的动物,鸟在我们面前是心存戒备的。可我们在文中看到的却不是惊弓之鸟,而是一只快乐、自由自在的小鸟,它是那样的淘气、放肆,丝毫没有顾忌。看看“我”为小鸟都做了些什么?是怎样一步步取的小鸟的信赖的?
生:“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我为小鸟建了个绿色的家园。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惊动它们”
生:“我不动声色地”“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
生:“我手中的笔停了,生怕惊跑了它”……
师:那从这些举动中,你们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爱鸟的人!
生:细心的人
生:善良的人
生:懂的付出的人
生:会生活的人
师:是啊,“我”是个有爱心的人,我尊重它们的生存空间,给它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不惊扰它的活动,甚至宽容它的淘气捣蛋。文中的我就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待小鸟就象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板书:爱心、宽容、尊重)
师:受到这么优越的待遇,假如你是文中的小鸟,你想对做着说写什么呢?
生:你给我温暖,我给你快乐
师:爱是相互的,给予的同时你也就得到了许多
生:感谢你对我的照顾,我会用我的美妙的歌喉装饰你的每一天。
师:你是一只感恩图报的小鸟
生:主人,如果有来生的话,我愿与你共续缘
生:主人啊,感谢你对我的照料,但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空才是鸟儿真正的家!我更渴望自由,请让我飞翔吧!
师:你是一只具有“鸿鹄之志”的小鸟!展翅飞翔吧,我会永远的祝福你!
、、、、、、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时,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触?你们是否读懂了作者的心声?
生: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师:是的!信赖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有了它,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有了它,我们的生活中定会多出许多美丽而温情读故事。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齐读此句)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到我们的阅读天地,来读几则相关的材料,看一看这几则材料中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默读材料)
生:他们是富有爱心的人
生:能和小动物和谐相处的人
师:是的,他们都是富有爱心的人,他们都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从而谱写了一曲曲人和动物的赞歌。传为一段佳话,成为一段美谈。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人类越来越多的去残害生灵。我不由的想起一个痛人心非的故事,在江西省洞庭湖地区,生活着一群麋鹿,它们世代繁衍,过着和平而安定的生活。然而,近年来,人们为了自己的私欲,大量的捕杀麋鹿,1998年的春天,仅剩下最后的11只麋鹿了,他们在当地村民的围剿下,纷纷逃到了洞庭湖的岸边,有7只麋鹿为了躲避村民的追杀,跳入了湖里,其中有一只快要做妈妈的麋鹿,或许是为了腹中的胎儿吧?朝追赶而来的村民苦苦的哀鸣着,但是,麋鹿的哀鸣声并没有唤醒当地人们的良知,他们还是把这只麋鹿给宰杀 了,当这只麋鹿被剖腹的时候,它腹中的胎儿还在痛苦的挣扎、、、、、、
同学们,物种的灭绝本来是自然的,但是人为的迫害加速了它的灭亡,从地球上最初的25亿个物种,到如今的2亿个物种,兽类每两年消失一个物种,鸟类每一年消失一个物种,据科学家统计,下个世纪,地球上的植物将会以每两小时灭绝一个物种的速度进行着、、、、当最后一只雄鹰惨叫着坠向大地时,当森林的最后一只老虎哀鸣着寻求它的配偶时,当SARS开始时,那是在向人类疯狂的报复,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师:那么,请拿起你的笔,为保护动物写下一句标语,来表达你的心声吧!
(生进行写作)
生: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生:地球上的最后一顿晚餐将是人类自己的肉
师;触目惊心的标语
生:爱护生命就象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
生:人类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
( 生笑)
师:是啊,该放下屠刀了,否则,地球上将会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了
师:听着同学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我的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幅温馨的图画来:鸟儿们又在快乐的歌唱了,小动物们又在自由的奔跑玩耍了,大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了!好,下课!
师:同学们,你家养鸟吗?
生:养。
师:养的什么鸟呀?
生:鹦鹉
生:黄鹂鸟
……
师:你能简要说说,你家是怎么养鸟的呀?
生:清晨,我爷爷会提着鸟笼去公园溜鸟,中午,会喂鸟儿专门的饲料。
师:是呀,养鸟是一种乐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文章。
(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评:语文来源于生活,用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把学生和教材的距离拉近,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师: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来交流读书的情况,课文共有7节,请7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当好小老师听听他们是否读正确、读通顺了。
师:下面请同学观察插图,看看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
生: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我从图上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上,而作者脸带微笑地看着珍珠鸟这幅情景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评:此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动物和人融洽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他们关爱鸟类、关爱动物的思想意识。因此,插图中也渗透着人文精神素材。教师要努力发现并运用文中的人文素养,去滋养下一代。]
师: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课文的第四、第五、第六节。
师:请三位同学把四、五、六三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节写的珍珠鸟与作者的关系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先是珍珠鸟和作者交朋友,后来讲他们成了好朋友。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交上朋友的。
(出示:起先……小桌上)
师:请学生默读这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
生: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渐渐地。
师:请同学读这段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刚开始,珍珠鸟与“我”的关系并不密切,后来它看到“我”不去伤害它,就不怕“我”了。
师:这是从珍珠鸟作者距离不断缩短,关系也不断接近。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关系读出来。
(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反而友好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请同学们再默看这一段课文,跟刚才一样,先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生:先是、然后、再、后来。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课文,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珍珠鸟与“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师:谁能把珍珠鸟与作者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一段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过程写得非常细腻,非常生动。下面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
(师引读:起先……随后……)
师: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着把这一段记下来。
[评:通过这个教育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善于积累”的学习过程。“新大纲”特别强调背诵,强调语言的积累。]
师:文章5、6节写珍珠鸟与作者成了好朋友,也写得非常传神,下面请同学读读这两节,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呢?
生:我觉得第5小节第一句写出了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很密切。
师:为什么父母要“再三呼唤”它才回去?
生:说明珍珠鸟和我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一样了。
师: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意思来吗?
生:我觉得“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珍珠鸟的关系很密切。
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通过朗读表达出吗?
生:(朗读)“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生:我觉得“不一会儿,……大概在做梦呢?”这里写珍珠鸟睡觉的样子很可爱,它对作者十分信任,因此,睡得很香。
(出示句子)比较:这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指名读。)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珍珠鸟对我十分信赖,使我出乎意料。
生:“居然”。
[评:这个细节,使学生明白了读课文,要前后联系;也是积累词语的好方法。]
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评:学生自由交流读懂的内容,气氛热烈。这个教育环节主要告诉我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始终要作好学生和教材的“介绍人”,让学生和教材真诚地对话。二、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创设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他们的潜能便能惊人地发挥。]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插图就描绘了这幅情景,看着珍珠鸟对作者如此信任,你的内心怎样?(指导看图)
生:哎呀!珍珠鸟你对作者真是信任。
生:我被作者和珍珠鸟亲密的关系感动了。
生:原来,人和动物也可以和睦相处。
[评:这里教师又一次抓住课文的知识内容与人文因素的联结点,通过朗读、交流、看图、谈体会,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人类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意识。]
师:是呀,作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发出了一声呼唤,文中哪个词表达这个意思?
生:“不由自主”。
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什么呼唤?
(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这是一句反问句,为了加强语气,谁来把这句话中的问号读出来。
生:(朗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看着珍珠鸟在作者的肩上熟睡的样子,我们也被它对作者的信赖所感动,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把文章编成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简析]
这堂课主要体现了新大纲的几点思想:一、关注了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在看图训练中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人文因素来渗透教育,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受教育;其次,在语言文字品味中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和,善于抓住情节和叙述的内容来让学生体会、感悟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点,巧妙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直至内化,最后变为自觉行动。
二、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表现在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联结点,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感悟文章,达到与作者的交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导相结合,使学生的学有据可依,学得扎实,悟得深刻。
三、注意了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这中方法的指导是在事实在在的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的,而不是照本宣读的。因此,学生的掌握程度是较高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中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的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和深刻的哲理。
2、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思考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难点: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和蕴涵的深刻哲理。
设计思路
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充满浓郁诗情和深刻哲理的散文,它通过对人鸟之间相亲相爱的奇特画面的细腻描写,唱响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和信赖的颂歌。设计用故事导入,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为本节课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同时又暗示了课文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朗读全文,理清课文内容,感知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研读课文精彩部分,重在品析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在品析中受到美的熏陶,领悟其中深刻的哲理。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拓展延伸,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最后以一篇震撼人心的《咬舌自尽的狗》结束授课,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首先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四川省成都市发生过这样一件离奇的事:一位叫申庭美的96岁的老人,他留下遗嘱,等他去世后将他的5000元的遗产留给一条和他相依相伴12年的小狗欢欢――申培欢(他给小狗取的名,他把小狗当作他的另外一个儿子)
第二个故事: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雁宝(自己的儿子叫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第三个故事: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养了100只流浪猫,从此这些猫咪有了温暖的家,不再风餐露宿;老太太也因为有了这些猫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生活充实而愉快。
师:大家听了这些故事有什么感触?
生:动物也有情!
生:善待动物,终有好报!
生:人和动物也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生:我们要保护动物!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和谐、相融、灵性,情动人与动物之间!这三个离奇而又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不由得惊叹感动:原来人和动物是可以这么和睦相处的啊!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珍珠鸟》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和动物和谐温馨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师:我们还是请向媛媛同学来朗读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心听,然后说说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读略)
生:讲“我”养了一只珍珠鸟,“我”非常喜欢的故事。
师:不是很准确具体,谁来补充?
生:讲朋友送了一对珍珠鸟给“我”,后来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我”喂养他们的经过,
生:应该是“我”喂养了一对珍珠鸟,他们有了雏儿。这只雏儿对“我”由害怕到熟悉到亲近的过程。
师:是的,文中有三只鸟,课文着重写了雏儿由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你们喜欢这只雏儿这小珍珠鸟吗?
生:(齐)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这只小珍珠鸟,它确实是只非常可爱的小鸟。现在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体现小鸟可爱的句子,试着品味一下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写小珍珠鸟的可爱的?(生读书勾画)
生:我找的是第8自然段,“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撞”、“逃”这些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的特点。
师;噢!动作轻盈,活泼又有点儿胆小。
生:我找的是第7
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外形很漂亮,长得又胖乎乎的,显得很可爱。
生:我找的是这句:“它先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这段是从小鸟的动作、神态写小鸟可爱。
师:这是小珍珠鸟和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吧。你看它像个娇憨顽皮的小孩儿,居然懂得看人的脸色行事,聪明的鸟!
生:还有第14自然段,小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子,玩累了,就趴在我肩上睡了,一点儿也不害怕!
生:“却是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我觉得写得很好看!
师;对!万绿丛中一点红,清新美丽!
生:“忽然有一个更大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我觉得这句中的“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珍珠鸟的胆小,它在试探有没有危险。
生:还有第13自然段也是写它的动作。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准,分析得也不错!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板书:外形、动作、神态)现在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喜爱之情把这几段读一遍。(生读7——14)
师:鸟是一种非常怕人的动物,或许是我们人类对他们伤害太多吧,鸟在我们面前是心存戒备的。可我们在文中看到的却不是惊弓之鸟,而是一只快乐、自由自在的小鸟,它是那样的淘气、放肆,丝毫没有顾忌,这些都因为谁的缘故?
生:我(作者)。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写“我”举动的语句,看看“我”为小鸟都做了些什么?
生:“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我为小鸟建了个绿色的家园。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惊动它们”
生:“我不动声色地”“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
生:“我手中的笔停了,生怕惊跑了它”……
师:那从这些举动中,你们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爱鸟的人!
生:具有母爱。
生: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人!
师:哦!这怎么讲?
生:他关心鸟,照顾鸟,没有向鸟要求什么。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富有爱心!
生:是个细心的人!
师:是啊,“我”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才能这么细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鸟,尊重它们的生存空间,给它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不惊扰它的活动,甚至宽容它的淘气捣蛋。就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所以小鸟才这样胆大妄为地到处蹦跳,才可以这样放心大胆地睡觉。(板书:爱心、宽容、尊重)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时,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触?你们是否读懂了作者的心声?
生: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师:爱心、宽容、尊重,是通向信赖的桥梁!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有了它们,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齐读此句)
师:我想同学们都有养动物的经历吧,你们是怎样对待你们养的动物的?说来听听!
生:我家养了一只波斯猫,很可爱,我好喜欢它。
生:我曾经养了一条狗,我也很喜欢它,冬天我用旧衣服给它作窝;夏天我把它带到河里洗澡。它也很喜欢我,每天放学后,它都会在路上接我,它很听话的。可惜它后来得病死了。
生:我对我家的狗是又喜欢又不喜欢。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给它好吃的,逗它玩;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就踢它,把它赶得远远的。
师:我想覃聪同学的做法代表了许多人对动物的态度吧。我们对待自己的宠物,一般是凭自己的心情。心情不错,就把它抱在怀里逗弄;心情很坏时,看见它就心烦。
生:我不怎么喜欢猫狗的。我觉得它们很脏。我家里曾养过一只猫,它下了一窝儿,它们到处乱跑,后来身上就长了跳蚤,搞得我们身上床上也有了跳蚤。我妈一气之下,把他们全扔了。
生:我家里的那只小狗也蛮讨嫌的,它喜欢乱咬东西。我们的鞋子和袜子经常不见。可我妹妹喜欢它。
师: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女主人对忠诚家犬痛下杀手
义犬放弃反抗含泪亡》,一名叫晓芳的女子为了维护新居的整洁,狠毒地杀死了共同相处了7年的爱犬,她用绳子绕在“黑虎”脖颈间、蒙住它的眼睛,任凭“黑虎”泪水横流,让四位雇来的大汉勒死它。丈夫得知“黑虎”的遭遇后,提出了离婚,一向很听话的儿子也整日报以敌视的眼光。晓芳女士想不通,对于其丈夫来说,难道她没有一只狗重要吗?你想得通吗?大家也来讨论讨论。
生:她丈夫肯定认为她是个心肠狠毒的女人!
生:她儿子也肯定这样认为。
生:她丈夫可能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很危险。
师:其实,这并非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生命的问题。动物也有生命。生活中,像晓芳女士这类视“万物为刍狗”、轻贱生命,不懂得敬畏生命的人还很多。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直以自然界的主宰者自居,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任意残害着其他生灵的生命,或丢或打或杀或买或吃……去年的非典不正是人类荼毒生灵带来的恶果吗?如果人们能够树立起健全的生命意识,对动物多一点人道关怀,那么地球上就会少一些杀戮多一些互爱,人类自身将有更美丽的发展。我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不仅在人与人之间,还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信赖的桥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人情味。
最后给大家读一篇文章结束我们这节课。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咬舌自尽的狗》
课前互动
师:你们知道我打哪儿来吗?
生:我来自彩云之南、春城昆明,那我的名字叫什么?
生:张昆燕
师:老师第一次来南昌,跟我说说南昌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生:滕王阁
生:秋水广场
生:绳金塔,旁边还有个灶王爷,听完了可以顺便吃吃饭。
……
师:大家的家乡果然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如果大家有时间去我们春城昆明,有个地方一定要去。我们来看看,这是位于昆明市中心的翠湖公园,每年的十月,海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它们喜欢在翠湖公园盘旋飞舞……(看录像,教师解说)
师:所以我们春城又被称为海鸥之城。大家看了感觉怎样
生:美
师:美,美就一个字。
生:非常壮观。
师:成千上万的海鸥盘旋,多么壮观。
师:鸟儿确实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今天还要认识更多的鸟儿朋友。
上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位鸟儿朋友,看,一起读读它的特点:
屏幕出示:它,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生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他那动听的叫声如笛儿般清凉婉转。
生:齐读以上句子。
师:(放鸟叫声)听:知道是谁吗?
生:珍珠鸟
师:板书课题。来,一起亲切地叫叫它。
生:珍珠鸟。
师:真好,朋友们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用简易的竹条做的笼子里,接下来发生什么呢?读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虽然是略读课文,但是字音要读准,句子要读通顺。,看,老师这里有三个句子,谁来读?
生: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斑斑驳驳,显得生意葱茏,珍珠鸟便从中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师:读得太好了,特别生字“垂蔓”读得很准。第二个句子谁来试试。
生:那雏儿从画框上飞下来,“嚓嚓”地在纸上跳动,还用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师:老师看到有人在摇头,这是为什么?
生:“雏儿”
师:儿化音,跟老师读。雏儿。雏完了把舌头卷起来。还有一个词也有问题,大家读出来了吗?似(平舌)的还是似(翘舌)的?跟老师读似的(翘舌)。
师:第三个句子。
生:珍珠鸟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细腻的绒毛盖住,还咂咂嘴。
师:有问题吗?
生:他把眼睑读成了眼脸。
师:三个句子一起来一遍。
生:齐读三个句子。
师: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谁来试试?
生:课文写朋友送给作者一个珍珠鸟,然后她生了个雏儿,然后他们非常友好。
师:如果更精炼一些就更好了。
生:朋友送给作者一个珍珠鸟,在作者的精心饲养下,她生了个雏儿,小雏儿天天陪伴着作者,最后和作者成了好朋友。
师:说得真好,最后这雏儿和作者成了好朋友,能跟小小的珍珠鸟成为朋友,多么令人惊喜,多么令人感动啊。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最令人惊喜,最让你感动的一段。找到的同学认真读一读,读出你的惊喜,读出你的感动来。
生:读书
师:同学们,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声音来。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读出激动和感动来。
生: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师:为什么写这一段,说说理由。
生:因为作者写珍珠鸟在他写作时竟然落到他肩上,睡着了。
师:还有谁刚才也读的这段。说出你的理由。
生:我之所以读这段是因为珍珠鸟是非常怕人的鸟,他落在作者的肩上,是对作者的信赖。在我们的生活中想让一只怕人的鸟对自己产生信赖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师:说得多好啊。此时,那无数的惊喜与幸福都定格在了这个画面里。同学们,
用心看看课文的插图,说说你都从中都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鸟对作者非常亲切。
师:换个词语。
生:珍珠鸟完全对作者信赖了。
师:这个词语用的好,板书信赖
师:珍珠鸟完全信赖作者了,此时没有大鸟生气的叫声,也没有它的呼唤,小鸟停在作者的肩头,多么美好的画面,这浓浓的情意融在了短短的几句话中,再读读,这画面中还藏着谁的心情?
生: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师:自己说说,这字里行间还藏着谁的心情?
生:这里还藏着作者的心情。
师:这里除了我和小鸟的心情,还藏着谁的心情?
生:还藏着大鸟的心情,没有焦急的叫声,也没有急切的呼唤。证明大鸟也产生了信赖的心情。
师:再读读这段,看能不能读出大鸟信赖的心情。
生: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师:此时,孩子都在别人的肩头睡着了,可是大鸟却没有任何生气的叫声和不安的呼叫。我们看出了小珍珠鸟信赖我,大珍珠鸟也信赖我。
师:能得到珍珠鸟一家两代的信赖,这是多么幸福啊。可是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可这胆小怕人的珍珠鸟此时如此信赖我,你想问什么?
生:既然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儿,为什么还会伏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
生:它为什么会信赖作者呢?
生:作者是怎样让它信赖自己的?
师:大家的问题就在阅读提示中,大家读一读。
生:读一读下面的课文,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师:就带着这个问题潜心读书,边读边勾画重点的词句,然后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生:默读勾画
师:珍珠鸟得到了一家两代人的信赖。老师发现有的同学重点勾画大鸟的,有的重点勾画小鸟的,都不错。
师:觉得钩好的同学可以和前后的同学交流一下,我们取长补短。
生:学生交流
师:大声的交流是对自己的展示,认真的聆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你准备好展示自己,尊重别人了吗?
生: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说说你勾画的理由。
生:作者用吊兰保护小鸟,后来小鸟也就……
我们看出来了,小鸟原先已经有个舒适的巢了,作者又给了它一个丛林一样的家。
师:我还做了什么,能得到大鸟的信赖呢?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师:为什么画这段?
生:因为这段写的是不去打扰这些珍珠鸟的生活。
师:是啊,给它空间,信赖才能得到蔓延。他还做了什么呢?
生: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
师:你读到这里,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想,要得到小鸟的信赖,先要让大鸟信赖我。
师:大鸟安心在这里生儿育女了,我才能得到雏儿的信赖。得到大鸟的信赖,都是因为我给予了大鸟悉心的照顾。大鸟信赖我了,小鸟信赖我没,谁来读读。
生: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生:同学们,找到这几段了吗?如果我们换个人称,改成“我”,读一读,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感受。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有没有谁站起来,当一当这个小家伙
生:起先,我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我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师:只要父母生气地叫一声,你就飞回笼里去,你真是个听话的小家伙,谁来接着当?
生:渐渐,我的胆子大了,就落在主人的书桌上,我先是离他较远,见他不去伤害我,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他的杯子上喝茶,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他的反应。他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他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师:老师想问问你当小家伙的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作者没有伤害它,很自在
师:老师也听出来了,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还有吗?当小家伙可有意思了。
生:主人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我亲近的情意。这样,我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他颤动的笔尖。他用手抚一抚我细腻的绒毛,我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他的手指。
师:感觉怎样?
生:很舒服。
师:下一个呢?谁还想试试?
生:白天,我就这样淘气地陪伴他;天色入暮,我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还有同学想读这一段,我们来帮助他,把这段读得更有情味些。
生:(齐读)白天,我就这样淘气地陪伴他;天色入暮,我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为什么天色入暮,你还不想回去呢?
生:因为我的主人对我非常友好。
师:是啊,主人的信任,这小家伙如此胆大,如此放肆呢!终于有一天,这动人的一幕出现了。让我们齐读下面一段,重温这美好的一刻。
生:(齐读)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师: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板书美好的境界。
师:我照顾珍珠鸟,珍珠鸟一家两代信任我,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课文学到这儿,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生:冯骥才。
师:在哪儿找到的?
生:68页下面。
师:68页下面有一行小字,读书注意细节,真是好习惯。有人说,本文作者冯骥才有一只生花妙笔,你同意吗?那他这支妙笔妙在哪里?原因何在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交流。
师:你觉得这只妙笔妙在哪里?
生:我觉得作者写得活灵活现,就像珍珠鸟在我们面前一样
生:作者把珍珠鸟的淘气、珍珠鸟的胆小写了出来,最后,珍珠鸟终于信赖了我,停在我的肩上,他把自己的激动也写了出来,我觉得不像是在养鸟,而在和鸟交朋友。
生:作者把他和珍珠鸟的交往写得非常细致。
师:这篇文章把冰心奶奶打动了。她说:“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头起得‘头’起得‘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那这样写散文的秘诀何在呢?一齐读读:
生:“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娇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
师:在课文中,作者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都浓缩成了一句话,就是……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其实美好的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鸟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想想生活中那些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用“信赖是……”的句式,写写你的一点体会、一点感受、一点启示。
生:写话。(屏幕出示几幅温馨画面)
师:写完之后同桌可以互相看看,不要有错字,语病。
师:谁愿意和我们大家分享分享。
生:信赖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师:在屏幕上打出学生的话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和谐的世界
生:信赖往往使人与人的距离更亲近
生:信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
生:信赖,往往让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让世界成为爱的海洋。
师:同学们,我们真情的流露连在一起,多么像一首诗啊。
生(齐读)
信赖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和谐的世界
信赖往往使人与人的距离更亲近
信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
信赖,往往让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让世界成为爱的海洋。
相信你,相信我,相信它,
信赖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是啊,信赖是如此美好,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信赖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
下课。
师:读了课文,在你的印象里,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长着红色的嘴巴、红色的脚,灰兰色的毛,后背还长着珍珠似的白点,样子很可爱。
师:你描述的是成年的珍珠鸟的外形。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也是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长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好肥,好肥......
师:我们知道了,它好肥。(众大笑)
生: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
师:你这么一描述,肥得还真惹人喜爱了!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很调皮,它一天到晚都坐立不定。
师:淘气、调皮,这是小鸟、天性!就像你们一样!
生:我觉得珍珠鸟美丽、活泼、可爱、淘气,好象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样,让人喜欢。
师:你把珍珠鸟当孩子看了,你也很可爱!
生:我觉得珍珠鸟能与人和睦相处,很善良。
师:鸟也有人一样的感情。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喜欢躲在丛林里,叫声非常好听。它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
师:这是所有的鸟儿都向往的生活。
生:我觉得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生活的,好象一对对的夫妻一样,分不开。
师:(惊喜地)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课文中讲朋友送我珍珠鸟的时候是一对,而不是一只。说明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的。
师:你真会读书、真会思考!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朋友不让珍珠鸟寂寞才送一对一对的,不一定是夫妻。
师: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但珍珠鸟的确是一对一对生活的,就像鸳鸯一样。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是胆子很大的,它敢在主人的家里飞来飞去,还敢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
生:......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印象中的珍珠鸟,真好!现在,谁能完整地描述一下珍珠鸟?可以描述一下它的外形、习性,以及给你的感受。能说一段话吗?
生:(练习后)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很漂亮,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背上还长着珍珠似的白点。雏鸟很肥,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叫声尖细而又娇嫩,可爱极了。小鸟胆子很大,常常调皮地在主人的屋子里飞来飞去,甚至还会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我们都很喜欢珍珠鸟。
师:你实际上描述了鸟的外形、鸣叫、习性以及我对鸟的喜欢之情。真好!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俩声了一个孩子,也是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整个婶子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细腻的绒毛摸上去软绵绵的,很舒服。
师:你摸过?
生:没有,但我从作者的抚摩中感受到的。(众赞叹)
师:这就叫感悟!
生:大珍珠鸟很胆小,常常躲在笼子里,不敢出来。
师:它出得来吗?(众大笑)
生:它不敢大声鸣叫。小鸟却胆子很大,敢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而且还敢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谁不喜欢这样又美丽又淘气,又活泼又机灵的,像小孩子一样的鸟呢?
师:本来不喜欢的,听你这么精彩地一说,谁还敢说不喜欢呢?(众大笑)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珍珠鸟是一种胆子很大的鸟。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这句话,你能从这句话中听出珍珠鸟的胆子吗?“我把它(指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生:我听出来珍珠鸟的胆子其实并不大。它只有躲进幽深的丛林才会感到安全。
师:一定是幽深的丛林吗?
生:像幽深的丛林一样的地方也行吧。
师:课文中描述的是一丛繁茂的吊兰的垂蔓,就像幽深的丛林一样。
生:我也觉得珍珠鸟胆子小。一丛吊兰的垂蔓要蒙盖在鸟笼上,它才会感到安全。
生:我从主人对珍珠鸟这么小心的照料中也可以看出,珍珠鸟胆子小。只有胆子小的人才需要人的照顾。
师:这就会读书!读书就是要读出言外之意、体会到言中之情。这段话,既暗含了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也包含着作者对鸟的喜欢。现在我们再来朗读这段话,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读得也会更有滋味。
生:齐读。
师: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先看第四自然段,读一读,一共写了几句话?
生:(读后)一共写了五句话。
师:谁愿意读第一句话?
生:(读第一句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地来回晃动。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这一句话中能体会到写什么呢?注意这个“只”字。
生:我从这个“只”字中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
生:鸟笼就像它的家,一有危险就可以躲到鸟笼里去,躲到它的父母身边去。
生:我也体会到小鸟胆子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在读读这三个一会儿,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小鸟很快就胆子大了些,敢到屋子里活动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起来了。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是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的。
师:你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欢之情,了不起!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师:你看到了胆子变化的过程,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句话表现了珍珠鸟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教师板书:胆子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再来朗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生:(齐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下面几句话,请同学们自己边读边体会。
生:(边读边体会。)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生:(读第二句话)我从“竟然”这个词语看出,珍珠鸟的胆子又变大了,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珍珠鸟的胆子比刚才还要大,因为现在它敢俯下身子和作者的茶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尽管大了,可是还是很小心的,是一点点挨近的,不是一下子挨近的。
师:它还有戒心!
生:我从珍珠鸟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珍珠鸟其实是在观察我的反应,如果我要抓它或者伤害他,就马上飞走;如果没有什么动静,就喝茶了。
生:我从它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来珍珠鸟就像一个想做坏事的小孩子,又想做又害怕主人的样子。
师:你做过坏事吗?
生:没有!(众笑)
师: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它从没有做过这样大胆的事情,所以还是很谨慎、很小心。
生:我觉得小鸟真的很可爱、很好玩。
师:作者也是这么想的!(众笑)(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四句)到这里,我觉得珍珠鸟的胆子才真正变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
生:珍珠鸟甚至啄我的笔尖,可以看出珍珠鸟完全没有了戒心。
生:珍珠鸟已经对人产生了好感,与人和睦相处了。(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五句)我体会到作者是很喜欢珍珠鸟的,他是很轻地用手抚一抚珍珠鸟的毛的。
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珍珠鸟的胆子更大了,居然敢啄作者的手指了。
师:产生身体的接触了!
生:我知道珍珠鸟不怕人了。
生:我还从“友好”这个词看出珍珠鸟也喜欢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欢地啄的,不是狠狠地啄的。
师:这个“啄”表示亲切!就像老师拍拍你的肩膀一样(师亲切地拍了拍学生的肩膀),我不是要打你,而是表示我的友好!(众大笑)
生:我觉得先是作者喜欢珍珠鸟,不伤害它,珍珠鸟才会胆子这么大,才会对主人这么友好的。
师:你有一个智慧的头脑!没有作者的友好,哪来鸟儿的友好?哪来的鸟胆呢?(众笑)(教师板书:大)
师:你把这五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想一想,你还会有新的发现,读得也更有感情。
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生:我还发现了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密了。
生:我还发现作者越来越喜欢珍珠鸟了。
生: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师:真好!看来,我们同学已经真正读懂了。现在,就这样地自己读第五、六自然段。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别而有趣的课,先请大家用你最充满爱的声音朗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师:大家悦耳的声音,传递给老师这样一个信息:同学们都是富有爱心,心地善良的孩子,对小鸟一定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对吗?
师: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你的思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随老师一起来到一个美丽奇特的地方。
(师播放一组轻音乐,伴随着鸟欢快的叫声)
(生闭上眼睛,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在老师的描述中感受珍珠鸟的美丽与温情)
师:这里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这里百鸟争鸣,百花盛开,犹如人间的仙境。这里就是澳洲的东部。在这儿,生活着一种小鸟,当地的人们称之为“锦花鸟”,意为“锦上添花”,可见人们赋予了它们更多的美丽。它们羽毛艳丽,五颜六色,体态 娇小玲珑,叫声细柔,清脆,它门常常躲在繁花绿叶当中,和着春风,歌唱春天,歌唱生活。它们生性胆小,常常躲在繁密的树林里,悄悄的探出小脑袋,露出红红的小嘴,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吱”的一声钻进了树林里,洒落一片歌声。这啊,就是美丽的珍珠鸟。
更神奇的是,今天,还有两只还从遥远的澳洲大森林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做客呢?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一看吧。
师展现出自己画的珍珠鸟的图片,栩栩如生。
生笑(发出惊叹):好漂亮的小鸟
师: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是啊,看到这么美丽可爱的小鸟,谁又能忍的住满心的欢喜呢?同学们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想走近珍珠鸟了吧?或许想跟珍珠鸟来一个亲密接触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珍珠鸟的温情与美丽吧!
师: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我们该怎样来读呢?请大家推举一位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
生:我认为应该用情来读,用一种喜爱的感情来读
师:是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情感,就有了灵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设想读者如文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读之,由文入情,就会与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心相应的境界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想了解的内容?或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用你最喜爱的语气来读一读。
生自由择读
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接力赛读,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能读出播音员的水平。老师挑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师播放轻音乐,师生进行接力读。)
师:几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连老师也甘拜下风了
(掌声)
师:谁能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讲我养了一只鸟的故事
师:谁能在补充一下?
生:我喂养了一对珍珠鸟,他们有了雏儿,这只珍珠鸟有害怕我到亲近我的过程。
师:是啊,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用十分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一只可爱的小鸟,现在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并用“我喜欢 是因为 ”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生读书勾画)
师:老师先带个头,抛砖引玉吧。我最喜欢的是地14自然段,文中的作者为小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小家伙”“竟然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人与鸟的彼此的信赖已经达到了一种何等的境界啊!多么让人羡慕啊
生:我喜欢第8自然段,“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撞”、“逃”这些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的特点。
师;噢!动作轻盈,活泼又有点儿胆小。
生:我找的是第7 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外形很漂亮,长得又胖乎乎的,显得很可爱。
生:我喜欢是这句:“它先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是因为小鸟和我关系太融洽了,好的让我也想养一只这样的小鸟
师:小珍珠鸟和我已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了,祝你梦想成真
生:我和老师一样最喜欢14自然段,。小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玩累了,就趴在我肩上睡了,一点儿也不害怕! 是因为我觉的小鸟象一个淘气的孩子
师:是的,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
生:我喜欢“却是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是因为写得很好看!
师;万绿丛中一点红,多么清新美丽的境界!
生:我喜欢“忽然有一个更大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是因为这句中的“探”字用得生动
生:还有第13自然段也是写它的动作。
师:同学们读的很美,说的也比较准确!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现在我们一起怀着着喜爱之情把这几段读一遍。(生齐读7——14)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动我们的脑筋,讨论思考这几个问题。
投影仪展示:
1、 “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样照顾它的?你能把与之相关的语句说出来吗?小鸟还怕我吗?说出相关的语句?
2、 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3、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讨论交流)
师:鸟是一种非常怕人的动物,鸟在我们面前是心存戒备的。可我们在文中看到的却不是惊弓之鸟,而是一只快乐、自由自在的小鸟,它是那样的淘气、放肆,丝毫没有顾忌。看看“我”为小鸟都做了些什么?是怎样一步步取的小鸟的信赖的?
生:“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我为小鸟建了个绿色的家园。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惊动它们”
生:“我不动声色地”“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
生:“我手中的笔停了,生怕惊跑了它”……
师:那从这些举动中,你们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爱鸟的人!
生:细心的人
生:善良的人
生:懂的付出的人
生:会生活的人
师:是啊,“我”是个有爱心的人,我尊重它们的生存空间,给它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不惊扰它的活动,甚至宽容它的淘气捣蛋。文中的我就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待小鸟就象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板书:爱心、宽容、尊重)
师:受到这么优越的待遇,假如你是文中的小鸟,你想对做着说写什么呢?
生:你给我温暖,我给你快乐
师:爱是相互的,给予的同时你也就得到了许多
生:感谢你对我的照顾,我会用我的美妙的歌喉装饰你的每一天。
师:你是一只感恩图报的小鸟
生:主人,如果有来生的话,我愿与你共续缘
生:主人啊,感谢你对我的照料,但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空才是鸟儿真正的家!我更渴望自由,请让我飞翔吧!
师:你是一只具有“鸿鹄之志”的小鸟!展翅飞翔吧,我会永远的祝福你!
、、、、、、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时,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触?你们是否读懂了作者的心声?
生: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师:是的!信赖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有了它,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有了它,我们的生活中定会多出许多美丽而温情读故事。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齐读此句)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到我们的阅读天地,来读几则相关的材料,看一看这几则材料中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默读材料)
生:他们是富有爱心的人
生:能和小动物和谐相处的人
师:是的,他们都是富有爱心的人,他们都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从而谱写了一曲曲人和动物的赞歌。传为一段佳话,成为一段美谈。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人类越来越多的去残害生灵。我不由的想起一个痛人心非的故事,在江西省洞庭湖地区,生活着一群麋鹿,它们世代繁衍,过着和平而安定的生活。然而,近年来,人们为了自己的私欲,大量的捕杀麋鹿,1998年的春天,仅剩下最后的11只麋鹿了,他们在当地村民的围剿下,纷纷逃到了洞庭湖的岸边,有7只麋鹿为了躲避村民的追杀,跳入了湖里,其中有一只快要做妈妈的麋鹿,或许是为了腹中的胎儿吧?朝追赶而来的村民苦苦的哀鸣着,但是,麋鹿的哀鸣声并没有唤醒当地人们的良知,他们还是把这只麋鹿给宰杀 了,当这只麋鹿被剖腹的时候,它腹中的胎儿还在痛苦的挣扎、、、、、、
同学们,物种的灭绝本来是自然的,但是人为的迫害加速了它的灭亡,从地球上最初的25亿个物种,到如今的2亿个物种,兽类每两年消失一个物种,鸟类每一年消失一个物种,据科学家统计,下个世纪,地球上的植物将会以每两小时灭绝一个物种的速度进行着、、、、当最后一只雄鹰惨叫着坠向大地时,当森林的最后一只老虎哀鸣着寻求它的配偶时,当SARS开始时,那是在向人类疯狂的报复,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师:那么,请拿起你的笔,为保护动物写下一句标语,来表达你的心声吧!
(生进行写作)
生: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生:地球上的最后一顿晚餐将是人类自己的肉
师;触目惊心的标语
生:爱护生命就象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
生:人类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
( 生笑)
师:是啊,该放下屠刀了,否则,地球上将会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了
师:听着同学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我的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幅温馨的图画来:鸟儿们又在快乐的歌唱了,小动物们又在自由的奔跑玩耍了,大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了!好,下课!
师:读了课文,在你的印象里,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长着红色的嘴巴、红色的脚,灰兰色的毛,后背还长着珍珠似的白点,样子很可爱。
师:你描述的是成年的珍珠鸟的外形。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也是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长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好肥,好肥……
师:我们知道了,它好肥。(众大笑)
生: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
师:你这么一描述,肥得还真惹人喜爱了!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很调皮,它一天到晚都坐立不定。
师:淘气、调皮,这是小鸟、天性!就像你们一样!
生:我觉得珍珠鸟美丽、活泼、可爱、淘气,好象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样,让人喜欢。
师:你把珍珠鸟当孩子看了,你也很可爱!
生:我觉得珍珠鸟能与人和睦相处,很善良。
师:鸟也有人一样的感情。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喜欢躲在丛林里,叫声非常好听。它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
师:这是所有的鸟儿都向往的生活。
生:我觉得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生活的,好象一对对的夫妻一样,分不开。
师:(惊喜地)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课文中讲朋友送我珍珠鸟的时候是一对,而不是一只。说明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的。
师:你真会读书、真会思考!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朋友不让珍珠鸟寂寞才送一对一对的,不一定是夫妻。
师: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但珍珠鸟的确是一对一对生活的,就像鸳鸯一样。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是胆子很大的,它敢在主人的家里飞来飞去,还敢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
生:……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印象中的珍珠鸟,真好!现在,谁能完整地描述一下珍珠鸟?可以描述一下它的外形、习性,以及给你的感受。能说一段话吗?
生:(练习后)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很漂亮,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背上还长着珍珠似的白点。雏鸟很肥,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叫声尖细而又娇嫩,可爱极了。小鸟胆子很大,常常调皮地在主人的屋子里飞来飞去,甚至还会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我们都很喜欢珍珠鸟。
师:你实际上描述了鸟的外形、鸣叫、习性以及我对鸟的喜欢之情。真好!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俩声了一个孩子,也是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整个婶子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细腻的绒毛摸上去软绵绵的,很舒服。
师:你摸过?
生:没有,但我从作者的抚摩中感受到的。(众赞叹)
师:这就叫感悟!
生:大珍珠鸟很胆小,常常躲在笼子里,不敢出来。
师:它出得来吗?(众大笑)
生:它不敢大声鸣叫。小鸟却胆子很大,敢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而且还敢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谁不喜欢这样又美丽又淘气,又活泼又机灵的,像小孩子一样的鸟呢?
师:本来不喜欢的,听你这么精彩地一说,谁还敢说不喜欢呢?(众大笑)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珍珠鸟是一种胆子很大的鸟。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这句话,你能从这句话中听出珍珠鸟的胆子吗?“我把它(指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生:我听出来珍珠鸟的胆子其实并不大。它只有躲进幽深的丛林才会感到安全。
师:一定是幽深的丛林吗?
生:像幽深的丛林一样的地方也行吧。
师:课文中描述的是一丛繁茂的吊兰的垂蔓,就像幽深的丛林一样。
生:我也觉得珍珠鸟胆子小。一丛吊兰的垂蔓要蒙盖在鸟笼上,它才会感到安全。
生:我从主人对珍珠鸟这么小心的照料中也可以看出,珍珠鸟胆子小。只有胆子小的人才需要人的照顾。
师:这就会读书!读书就是要读出言外之意、体会到言中之情。这段话,既暗含了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也包含着作者对鸟的喜欢。现在我们再来朗读这段话,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读得也会更有滋味。
生:齐读。
师: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先看第四自然段,读一读,一共写了几句话?
生:(读后)一共写了五句话。
师:谁愿意读第一句话?
生:(读第一句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地来回晃动。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这一句话中能体会到写什么呢?注意这个“只”字。
生:我从这个“只”字中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
生:鸟笼就像它的家,一有危险就可以躲到鸟笼里去,躲到它的父母身边去。
生:我也体会到小鸟胆子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在读读这三个一会儿,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小鸟很快就胆子大了些,敢到屋子里活动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起来了。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是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的。
师:你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欢之情,了不起!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师:你看到了胆子变化的过程,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句话表现了珍珠鸟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教师板书:胆子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再来朗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生:(齐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下面几句话,请同学们自己边读边体会。
生:(边读边体会。)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生:(读第二句话)我从“竟然”这个词语看出,珍珠鸟的胆子又变大了,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珍珠鸟的胆子比刚才还要大,因为现在它敢俯下身子和作者的茶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尽管大了,可是还是很小心的,是一点点挨近的,不是一下子挨近的。
师:它还有戒心!
生:我从珍珠鸟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珍珠鸟其实是在观察我的反应,如果我要抓它或者伤害他,就马上飞走;如果没有什么动静,就喝茶了。
生:我从它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来珍珠鸟就像一个想做坏事的小孩子,又想做又害怕主人的样子。
师:你做过坏事吗?
生:没有!(众笑)
师: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它从没有做过这样大胆的事情,所以还是很谨慎、很小心。
生:我觉得小鸟真的很可爱、很好玩。
师:作者也是这么想的!(众笑)(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四句)到这里,我觉得珍珠鸟的胆子才真正变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
生:珍珠鸟甚至啄我的笔尖,可以看出珍珠鸟完全没有了戒心。
生:珍珠鸟已经对人产生了好感,与人和睦相处了。(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五句)我体会到作者是很喜欢珍珠鸟的,他是很轻地用手抚一抚珍珠鸟的毛的。
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珍珠鸟的胆子更大了,居然敢啄作者的手指了。
师:产生身体的接触了!
生:我知道珍珠鸟不怕人了。
生:我还从“友好”这个词看出珍珠鸟也喜欢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欢地啄的,不是狠狠地啄的。
师:这个“啄”表示亲切!就像老师拍拍你的肩膀一样(师亲切地拍了拍学生的肩膀),我不是要打你,而是表示我的友好!(众大笑)
生:我觉得先是作者喜欢珍珠鸟,不伤害它,珍珠鸟才会胆子这么大,才会对主人这么友好的。
师:你有一个智慧的头脑!没有作者的友好,哪来鸟儿的友好?哪来的鸟胆呢?(众笑)(教师板书:大)
师:你把这五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想一想,你还会有新的发现,读得也更有感情。
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生:我还发现了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密了。
生:我还发现作者越来越喜欢珍珠鸟了。
生: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师:真好!看来,我们同学已经真正读懂了。现在,就这样地自己读第五、六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中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的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和深刻的哲理。
2、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思考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难点: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和蕴涵的深刻哲理。
设计思路
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充满浓郁诗情和深刻哲理的散文,它通过对人鸟之间相亲相爱的奇特画面的细腻描写,唱响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和信赖的颂歌。设计用故事导入,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为本节课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同时又暗示了课文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朗读全文,理清课文内容,感知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研读课文精彩部分,重在品析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在品析中受到美的熏陶,领悟其中深刻的哲理。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拓展延伸,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最后以一篇震撼人心的《咬舌自尽的狗》结束授课,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首先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四川省成都市发生过这样一件离奇的事:一位叫申庭美的96岁的老人,他留下遗嘱,等他去世后将他的5000元的遗产留给一条和他相依相伴12年的小狗欢欢――申培欢(他给小狗取的名,他把小狗当作他的另外一个儿子)
第二个故事: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雁宝(自己的儿子叫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第三个故事: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养了100只流浪猫,从此这些猫咪有了温暖的家,不再风餐露宿;老太太也因为有了这些猫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生活充实而愉快。
师:大家听了这些故事有什么感触?
生:动物也有情!
生:善待动物,终有好报!
生:人和动物也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生:我们要保护动物!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和谐、相融、灵性,情动人与动物之间!这三个离奇而又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不由得惊叹感动:原来人和动物是可以这么和睦相处的啊!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珍珠鸟》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和动物和谐温馨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师:我们还是请向媛媛同学来朗读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心听,然后说说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读略)
生:讲“我”养了一只珍珠鸟,“我”非常喜欢的故事。
师:不是很准确具体,谁来补充?
生:讲朋友送了一对珍珠鸟给“我”,后来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我”喂养他们的经过,
生:应该是“我”喂养了一对珍珠鸟,他们有了雏儿。这只雏儿对“我”由害怕到熟悉到亲近的过程。
师:是的,文中有三只鸟,课文着重写了雏儿由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你们喜欢这只雏儿这小珍珠鸟吗?
生:(齐)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这只小珍珠鸟,它确实是只非常可爱的小鸟。现在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体现小鸟可爱的句子,试着品味一下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写小珍珠鸟的可爱的?(生读书勾画)
生:我找的是第8自然段,“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撞”、“逃”这些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的特点。
师;噢!动作轻盈,活泼又有点儿胆小。
生:我找的是第7 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外形很漂亮,长得又胖乎乎的,显得很可爱。
生:我找的是这句:“它先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这段是从小鸟的动作、神态写小鸟可爱。
师:这是小珍珠鸟和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吧。你看它像个娇憨顽皮的小孩儿,居然懂得看人的脸色行事,聪明的鸟!
生:还有第14自然段,小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子,玩累了,就趴在我肩上睡了,一点儿也不害怕!
生:“却是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我觉得写得很好看!
师;对!万绿丛中一点红,清新美丽!
生:“忽然有一个更大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我觉得这句中的“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珍珠鸟的胆小,它在试探有没有危险。
生:还有第13自然段也是写它的动作。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准,分析得也不错!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板书:外形、动作、神态)现在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喜爱之情把这几段读一遍。(生读7——14)
师:鸟是一种非常怕人的动物,或许是我们人类对他们伤害太多吧,鸟在我们面前是心存戒备的。可我们在文中看到的却不是惊弓之鸟,而是一只快乐、自由自在的小鸟,它是那样的淘气、放肆,丝毫没有顾忌,这些都因为谁的缘故?
生:我(作者)。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写“我”举动的语句,看看“我”为小鸟都做了些什么?
生:“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我为小鸟建了个绿色的家园。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惊动它们”
生:“我不动声色地”“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
生:“我手中的笔停了,生怕惊跑了它”……
师:那从这些举动中,你们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爱鸟的人!
生:具有母爱。
生: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人!
师:哦!这怎么讲?
生:他关心鸟,照顾鸟,没有向鸟要求什么。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富有爱心!
生:是个细心的人!
师:是啊,“我”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才能这么细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鸟,尊重它们的生存空间,给它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不惊扰它的活动,甚至宽容它的淘气捣蛋。就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所以小鸟才这样胆大妄为地到处蹦跳,才可以这样放心大胆地睡觉。(板书:爱心、宽容、尊重)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时,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触?你们是否读懂了作者的心声?
生: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师:爱心、宽容、尊重,是通向信赖的桥梁!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有了它们,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齐读此句)
师:我想同学们都有养动物的经历吧,你们是怎样对待你们养的动物的?说来听听!
生:我家养了一只波斯猫,很可爱,我好喜欢它。
生:我曾经养了一条狗,我也很喜欢它,冬天我用旧衣服给它作窝;夏天我把它带到河里洗澡。它也很喜欢我,每天放学后,它都会在路上接我,它很听话的。可惜它后来得病死了。
生:我对我家的狗是又喜欢又不喜欢。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给它好吃的,逗它玩;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就踢它,把它赶得远远的。
师:我想覃聪同学的做法代表了许多人对动物的态度吧。我们对待自己的宠物,一般是凭自己的心情。心情不错,就把它抱在怀里逗弄;心情很坏时,看见它就心烦。
生:我不怎么喜欢猫狗的。我觉得它们很脏。我家里曾养过一只猫,它下了一窝儿,它们到处乱跑,后来身上就长了跳蚤,搞得我们身上床上也有了跳蚤。我妈一气之下,把他们全扔了。
生:我家里的那只小狗也蛮讨嫌的,它喜欢乱咬东西。我们的鞋子和袜子经常不见。可我妹妹喜欢它。
师: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女主人对忠诚家犬痛下杀手
义犬放弃反抗含泪亡》,一名叫晓芳的女子为了维护新居的整洁,狠毒地杀死了共同相处了7年的爱犬,她用绳子绕在“黑虎”脖颈间、蒙住它的眼睛,任凭“黑虎”泪水横流,让四位雇来的大汉勒死它。丈夫得知“黑虎”的遭遇后,提出了离婚,一向很听话的儿子也整日报以敌视的眼光。晓芳女士想不通,对于其丈夫来说,难道她没有一只狗重要吗?你想得通吗?大家也来讨论讨论。
生:她丈夫肯定认为她是个心肠狠毒的女人!
生:她儿子也肯定这样认为。
生:她丈夫可能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很危险。
师:其实,这并非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生命的问题。动物也有生命。生活中,像晓芳女士这类视“万物为刍狗”、轻*生命,不懂得敬畏生命的人还很多。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直以自然界的主宰者自居,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任意残害着其他生灵的生命,或丢或打或杀或买或吃……去年的非典不正是人类荼毒生灵带来的恶果吗?如果人们能够树立起健全的生命意识,对动物多一点人道关怀,那么地球上就会少一些杀戮多一些互爱,人类自身将有更美丽的发展。我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不仅在人与人之间,还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信赖的桥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人情味。
最后给大家读一篇文章结束我们这节课。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咬舌自尽的狗》
师:读了课文,在你的印象里,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长着红色的嘴巴、红色的脚,灰兰色的毛,后背还长着珍珠似的白点,样子很可爱。
师:你描述的是成年的珍珠鸟的外形。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也是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长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好肥,好肥……
师:我们知道了,它好肥。
(众大笑。)
生: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
师:你这么一描述,肥得还真惹人喜爱了!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很调皮,它一天到晚都坐立不定。
师:淘气、调皮,这是小鸟、天性!就像你们一样!
生:我觉得珍珠鸟美丽、活泼、可爱、淘气,好象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样,让人喜欢。
师:你把珍珠鸟当孩子看了,你也很可爱!
生:我觉得珍珠鸟能与人和睦相处,很善良。
师:鸟也有人一样的感情。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喜欢躲在丛林里,叫声非常好听。它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
师:这是所有的鸟儿都向往的生活。
生:我觉得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生活的,好象一对对的夫妻一样,分不开。
师:(惊喜地)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课文中讲朋友送我珍珠鸟的时候是一对,而不是一只。说明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的。
师:你真会读书、真会思考!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朋友不让珍珠鸟寂寞才送一对一对的,不一定是夫妻。
师: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但珍珠鸟的确是一对一对生活的,就像鸳鸯一样。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是胆子很大的,它敢在主人的家里飞来飞去,还敢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
生:……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印象中的珍珠鸟,真好!现在,谁能完整地描述一下珍珠鸟?可以描述一下它的外形、习性,以及给你的感受。能说一段话吗?
生:(练习后)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很漂亮,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背上还长着珍珠似的白点。雏鸟很肥,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叫声尖细而又娇嫩,可爱极了。小鸟胆子很大,常常调皮地在主人的屋子里飞来飞去,甚至还会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我们都很喜欢珍珠鸟。
师:你实际上描述了鸟的外形、鸣叫、习性以及我对鸟的喜欢之情。真好!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俩声了一个孩子,也是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整个婶子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细腻的绒毛摸上去软绵绵的,很舒服。
师:你摸过?
生:没有,但我从作者的抚摩中感受到的。
(众赞叹。)
师:这就叫感悟!
生:大珍珠鸟很胆小,常常躲在笼子里,不敢出来。
师:它出得来吗?
(众大笑。)
生:它不敢大声鸣叫。小鸟却胆子很大,敢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而且还敢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谁不喜欢这样又美丽又淘气,又活泼又机灵的,像小孩子一样的鸟呢?
师:本来不喜欢的,听你这么精彩地一说,谁还敢说不喜欢呢?
(众大笑。)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珍珠鸟是一种胆子很大的鸟。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这句话,你能从这句话中听出珍珠鸟的胆子吗?“我把它(指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生:我听出来珍珠鸟的胆子其实并不大。它只有躲进幽深的丛林才会感到安全。
师:一定是幽深的丛林吗?
生:像幽深的丛林一样的地方也行吧。
师:课文中描述的是一丛繁茂的吊兰的垂蔓,就像幽深的丛林一样。
生:我也觉得珍珠鸟胆子小。一丛吊兰的垂蔓要蒙盖在鸟笼上,它才会感到安全。
生:我从主人对珍珠鸟这么小心的照料中也可以看出,珍珠鸟胆子小。只有胆子小的人才需要人的照顾。
师:这就会读书!读书就是要读出言外之意、体会到言中之情。这段话,既暗含了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也包含着作者对鸟的喜欢。现在我们再来朗读这段话,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读得也会更有滋味。
生:齐读。
师: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先看第四自然段,读一读,一共写了几句话?
生:(读后)一共写了五句话。
师:谁愿意读第一句话?
生:(读第一句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地来回晃动。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这一句话中能体会到写什么呢?注意这个“只”字。
生:我从这个“只”字中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
生:鸟笼就像它的家,一有危险就可以躲到鸟笼里去,躲到它的父母身边去。
生:我也体会到小鸟胆子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在读读这三个一会儿,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小鸟很快就胆子大了些,敢到屋子里活动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起来了。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是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的。
师:你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欢之情,了不起!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师:你看到了胆子变化的过程,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句话表现了珍珠鸟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教师板书:胆子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再来朗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生:(齐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下面几句话,请同学们自己边读边体会。
生:(边读边体会。)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生:(读第二句话)我从“竟然”这个词语看出,珍珠鸟的胆子又变大了,出乎了作者的意料。
教师板书:
大
生:(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珍珠鸟的胆子比刚才还要大,因为现在它敢俯下身子和作者的茶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尽管大了,可是还是很小心的,是一点点挨近的,不是一下子挨近的。
师:它还有戒心!
生:我从珍珠鸟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珍珠鸟其实是在观察我的反应,如果我要抓它或者伤害他,就马上飞走;如果没有什么动静,就喝茶了。
生:我从它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来珍珠鸟就像一个想做坏事的小孩子,又想做又害怕主人的样子。
师:你做过坏事吗?
生:没有!
(众笑。)
师: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它从没有做过这样大胆的事情,所以还是很谨慎、很小心。
生:我觉得小鸟真的很可爱、很好玩。
师:作者也是这么想的!
(众笑。)
教师板书:
大
生:(读第四句)到这里,我觉得珍珠鸟的胆子才真正变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
生:珍珠鸟甚至啄我的笔尖,可以看出珍珠鸟完全没有了戒心。
生:珍珠鸟已经对人产生了好感,与人和睦相处了。
教师板书:
大
生:(读第五句)我体会到作者是很喜欢珍珠鸟的,他是很轻地用手抚一抚珍珠鸟的毛的。
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珍珠鸟的胆子更大了,居然敢啄作者的手指了。
师:产生身体的接触了!
生:我知道珍珠鸟不怕人了。
生:我还从“友好”这个词看出珍珠鸟也喜欢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欢地啄的,不是狠狠地啄的。
师:这个“啄”表示亲切!就像老师拍拍你的肩膀一样(师亲切地拍了拍学生的肩膀),我不是要打你,而是表示我的友好!
(众大笑。)
生:我觉得先是作者喜欢珍珠鸟,不伤害它,珍珠鸟才会胆子这么大,才会对主人这么友好的。
师:你有一个智慧的头脑!没有作者的友好,哪来鸟儿的友好?哪来的鸟胆呢?
(众笑。)
教师板书:
大
师:你把这五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想一想,你还会有新的发现,读得也更有感情。
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生:我还发现了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密了。
生:我还发现作者越来越喜欢珍珠鸟了。
生: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师:真好!看来,我们同学已经真正读懂了。现在,就这样地自己读第五、六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家养鸟吗?
生:养。
师:养的什么鸟呀?
生:鹦鹉
生:黄鹂鸟
……
师:你能简要说说,你家是怎么养鸟的呀?
生:清晨,我爷爷会提着鸟笼去公园溜鸟,中午,会喂鸟儿专门的饲料。
师:是呀,养鸟是一种乐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文章。
(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评:语文来源于生活,用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把学生和教材的距离拉近,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师: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来交流读书的情况,课文共有7节,请7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当好小老师听听他们是否读正确、读通顺了。
师:下面请同学观察插图,看看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
生: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我从图上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上,而作者脸带微笑地看着珍珠鸟这幅情景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评:此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动物和人融洽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他们关爱鸟类、关爱动物的思想意识。因此,插图中也渗透着人文精神素材。教师要努力发现并运用文中的人文素养,去滋养下一代。]
师: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课文的第四、第五、第六节。
师:请三位同学把四、五、六三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节写的珍珠鸟与作者的关系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先是珍珠鸟和作者交朋友,后来讲他们成了好朋友。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交上朋友的。
(出示:起先……小桌上)
师:请学生默读这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
生: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渐渐地。
师:请同学读这段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刚开始,珍珠鸟与“我”的关系并不密切,后来它看到“我”不去伤害它,就不怕“我”了。
师:这是从珍珠鸟作者距离不断缩短,关系也不断接近。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关系读出来。
(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反而友好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请同学们再默看这一段课文,跟刚才一样,先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生:先是、然后、再、后来。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课文,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珍珠鸟与“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师:谁能把珍珠鸟与作者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一段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过程写得非常细腻,非常生动。下面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
(师引读:起先……随后……)
师: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着把这一段记下来。
[评:通过这个教育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善于积累”的学习过程。“新大纲”特别强调背诵,强调语言的积累。]
师:文章5、6节写珍珠鸟与作者成了好朋友,也写得非常传神,下面请同学读读这两节,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呢?
生:我觉得第5小节第一句写出了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很密切。
师:为什么父母要“再三呼唤”它才回去?
生:说明珍珠鸟和我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一样了。
师: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意思来吗?
生:我觉得“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珍珠鸟的关系很密切。
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通过朗读表达出吗?
生:(朗读)“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生:我觉得“不一会儿,……大概在做梦呢?”这里写珍珠鸟睡觉的样子很可爱,它对作者十分信任,因此,睡得很香。
(出示句子)比较:这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指名读。)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珍珠鸟对我十分信赖,使我出乎意料。
生:“居然”。
[评:这个细节,使学生明白了读课文,要前后联系;也是积累词语的好方法。]
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评:学生自由交流读懂的内容,气氛热烈。这个教育环节主要告诉我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始终要作好学生和教材的“介绍人”,让学生和教材真诚地对话。二、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创设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他们的潜能便能惊人地发挥。]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插图就描绘了这幅情景,看着珍珠鸟对作者如此信任,你的内心怎样?(指导看图)
生:哎呀!珍珠鸟你对作者真是信任。
生:我被作者和珍珠鸟亲密的关系感动了。
生:原来,人和动物也可以和睦相处。
[评:这里教师又一次抓住课文的知识内容与人文因素的联结点,通过朗读、交流、看图、谈体会,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人类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意识。]
师:是呀,作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发出了一声呼唤,文中哪个词表达这个意思?
生:“不由自主”。
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什么呼唤?
(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这是一句反问句,为了加强语气,谁来把这句话中的问号读出来。
生:(朗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看着珍珠鸟在作者的肩上熟睡的样子,我们也被它对作者的信赖所感动,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把文章编成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简析]
这堂课主要体现了新大纲的几点思想:一、关注了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在看图训练中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人文因素来渗透教育,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受教育;其次,在语言文字品味中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和,善于抓住情节和叙述的内容来让学生体会、感悟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点,巧妙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直至内化,最后变为自觉行动。
二、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表现在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联结点,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感悟文章,达到与作者的交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导相结合,使学生的学有据可依,学得扎实,悟得深刻。
三、注意了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这中方法的指导是在事实在在的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的,而不是照本宣读的。因此,学生的掌握程度是较高的。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