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22 09:02:03

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1、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1我给江主席献花

结构分析

课文紧紧扣住“献花”来实际情况,可以分为献花前、献花时、献花后三个部分。通过记叙“我”随着欢迎人群在启德机场等待江主席一行的到来,并给江主席献花的情景,表现了香港同胞在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对中央代表团的急切盼望和热烈欢迎之情,展示了血浓于水的动人一幕。

第1~~7自然段写献花前。课文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第8~~11自然段写献花时。

第12自然段写献花后。响应开头,强调这次献花在自己一年中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特点

以孩子的视点写香港回归。

“我”是一个15岁的少年,“我”目睹并且参加了迎接中央代表团的全过程。连一个香港少年都对祖国充满了感情,则全香港人民盼回归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同时,“我”的年龄与江主席的年龄又构成了晚辈与长辈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可以成为香港与祖国母亲之间的一种比喻。

行动的细节描写。

在等待中央代表团的时候,“雨点打在我的头上,又顺着脸颊往下淌,可是“我”竟不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表示“我”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完全沉浸在兴奋和激动的心情中。写接过鲜花的江主席时,用“微微地俯下身,爱抚地把我拥进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以及“亲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等细致的描写,表现了领袖对孩子的一片慈爱之情。

我给江主席献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

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兴奋激动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十六大(图片)、澳门、台湾等。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2、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奋激动

献花 激动万分

幸福 永生难忘

资料提供者:丁玲

2、我给江主席献花教案教学设计

1我给江主席献花

结构分析

课文紧紧扣住“献花”来实际情况,可以分为献花前、献花时、献花后三个部分。通过记叙“我”随着欢迎人群在启德机场等待江主席一行的到来,并给江主席献花的情景,表现了香港同胞在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对中央代表团的急切盼望和热烈欢迎之情,展示了血浓于水的动人一幕。

第1~~7自然段写献花前。课文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第8~~11自然段写献花时。

第12自然段写献花后。响应开头,强调这次献花在自己一年中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特点

以孩子的视点写香港回归。

“我”是一个15岁的少年,“我”目睹并且参加了迎接中央代表团的全过程。连一个香港少年都对祖国充满了感情,则全香港人民盼回归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同时,“我”的年龄与江主席的年龄又构成了晚辈与长辈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可以成为香港与祖国母亲之间的一种比喻。

行动的细节描写。

在等待中央代表团的时候,“雨点打在我的头上,又顺着脸颊往下淌,可是“我”竟不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表示“我”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完全沉浸在兴奋和激动的心情中。写接过鲜花的江主席时,用“微微地俯下身,爱抚地把我拥进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以及“亲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等细致的描写,表现了领袖对孩子的一片慈爱之情。

我给江主席献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

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兴奋激动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十六大(图片)、澳门、台湾等。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2、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奋激动

献花 激动万分

幸福 永生难忘

资料提供者:丁玲

3、我给江主席献花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井然有序、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 1 我给江主席献花

质疑。

看到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初读课文

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

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

检查自读情况。

检查长句子的朗读情况。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有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按照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卡片。

默写词语。

细读课文

指名朗读§1。

读后说说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人、当时的天气情况怎样。

指名说说当时欢迎的人门的心情怎样,并指出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人们激动的心情。

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指导朗读。

齐读§2。

引导理解“又是……又是……”“竟”等词语,体会我的情感。

指导感情朗读。

自由练读§3~7。

分角色朗读。

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指名读§8。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理解 沸腾

体会来了后面的感叹号所包含的情感。

指名读§9。

这一段共几句话?

引导用“本段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概括主要内容。

江主席一下飞机是怎样做的?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们是怎样欢迎江主席的?说明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这样兴奋?

指名读§10。

我献花时有哪些动作?

指导朗读。

自由读§11。

为什么我永远忘不了1997年6月30日这一天?

指导读课文。

总结课文

齐读课文。

指名说说我给江主席献花的经过即课文所表现的的作者的内心的感情。

板书设计:

1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爱戴江主席

献花 热泪盈眶 情不自禁 热爱祖国

4、我给江主席献花教案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__年__月__日

课题1我给江主席献花课时数2第 1 课时

课时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

3 尝试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学会与人合作。

4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5 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教学

重、

难点

读通课文。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使用多种方法有效地理解词语。

教学

手段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词语。

面向全体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

一 揭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

1 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寒假中,你们都到什么地方去旅游了?

生:(自由谈一谈自己去的地方。)

师:如果可能的话,你最想到哪里去旅游,为什么?

生:香港。(也可能是台湾等其他地方。)

师:同学们,你们很有福气。在这么小的年龄就可以去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事。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1997年6月30日下午,我们敬爱的江主席亲自去香港迎接“游子”的归来。有一位叫姜咪咪的中学生冒雨向江主席献了花。那是令人激动的历史一瞬间,现在就让我们来重温这幸福的一刻!

板书课题:1 我给江主席献花

生:齐读课题。

师提出自读建议: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画出文中的生词,与同学合作,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理

(一)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

2 检查自学情况

三 再读课文。

四 给课文分段。

五 练习写生字。解词语。

3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

生根据师的建议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小黑板:

淅淅沥沥 脸颊 姜咪咪 舷梯 亲吻

启德 地毯 秩序 董建华 队伍 频频 耻辱 狂风 洗刷 爱抚 满面春风

生自由认读。

指名读,个别读,齐读。

指名理解自已熟悉的词语。

秩序井然——本课指欢迎队伍非常整齐,一点儿也不乱。

频频——连续多次。

洗刷——除去(耻辱、污点、错误等)。

耻辱——声誉上受到的损害与侮辱。

师检查学生的朗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其余评议。

师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然后自练读。

指名分节读,评议。

出示段意:

(1)“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2)“我”给江主席献花,感到非常幸福。

(3)“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学生分段:

一 (1——7)

二 (8——11)

(13)

师重点指导:

毯 序 频 耻

(二)

教学程序师生活动

生描红,临写。

默写生字、词。

董建华简介

董建华,1937年5月29日生于上海。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董建华12岁随父到香港,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机械工程,1960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到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和董氏家族的船舶公司纽约分公司工作,在美国生活了10年。1969年返回香港参加其父船业公司的管理,并开创了香港至欧美的航线。同时,他开始推动企业向现代化、多元化发展,除了扩大航运业,也进入码头业、保险业、地产和金融等行业。70年代,父亲淡出,董建华逐步掌握董氏企业。1982年,父亲去世,董建华担负起家族企业的全部重担。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一日,董建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竞选,获得大多数的选票,当选行政长官。同年十二月十六日,董建华获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并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就职,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位行政长官,任期为五年。

董建华从小受父亲严格教育,在父亲那里继承了一腔爱国挚情。他拒绝加入美国国籍并拒绝英国国王对他的封爵。他曾到美国积极争取美对华的贸易最惠国待遇。

董建华最大的特点是能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具有平易近人的品格和禀性。正如他所说,“我做事喜欢一步步来,按部就班地工作。”

资料提供者:

5、《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
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兴奋激动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十六大(图片)、澳门、台湾等。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2、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6、《 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

百度

1 我给江主席献花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井然有序、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 1 我给江主席献花

质疑。

看到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初读课文

读顺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

2, 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

检查自读情况。

检查长句子的朗读情况。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有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按照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卡片。

默写词语。

细读课文

指名朗读§1。

读后说说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人、当时的天气情况怎样。

指名说说当时欢迎的人门的心情怎样,并指出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人们激动的心情。

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指导朗读。

齐读§2。

引导理解“又是……又是……”“竟”等词语,体会我的情感。

指导感情朗读。

自由练读§3~7。

分角色朗读。

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指名读§8。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理解 沸腾

体会来了后面的感叹号所包含的情感。

指名读§9。

这一段共几句话?

引导用“本段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概括主要内容。

江主席一下飞机是怎样做的?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们是怎样欢迎江主席的?说明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这样兴奋?

指名读§10。

我献花时有哪些动作?

指导朗读。

自由读§11。

为什么我永远忘不了1997年6月30日这一天?

指导读课文。

总结课文

齐读课文。

指名说说我给江主席献花的经过即课文所表现的的作者的内心的感情。

板书设计:

1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高采烈 秩序井然 爱戴江主席

献花 热泪盈眶 情不自禁 热爱祖国

7、《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

跟我学语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
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 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 等待、激动 献花、幸福 忘不了给课文 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 兴奋 激动 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 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十六大(图片)、澳门、台湾等。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2、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奋激动
献花 激动万分
幸福 永生难忘

8、《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
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兴奋激动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十六大(图片)、澳门、台湾等。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2、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奋激动
献花 激动万分
幸福 永生难忘

9、第八册《 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

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兴奋激动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卡通小豹子布偶玩具的做法教程
如何制作多彩毛绒手机袋
手工做个性包包,纯棉兔子个性挎包制作教程图解
利用垂直空间,DIY冰箱吸铁收纳袋教程
利用碎木块DIY怀旧旅行箱小饰品
用卡纸做传统灯笼的做法

本类热门作品

  • 《善良的孩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 角的度量说课稿一等奖
  • 《想做好事的孩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 《咏柳》教学设计一等奖
  • 《问路》教学设计一等奖
  • 《神奇的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 口语交际《他们在说什么》教学设计一等奖
  • 古诗二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教学设计一等奖
  • 《养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