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7 13:37:05
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公开课教案参考一等奖
《林冲棒打洪教头》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保守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保守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
阅读《水浒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二、综观全文,整体掌握:
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自身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三、领悟洪教头形象
1、 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书:谦虚有礼高傲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和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高傲,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供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
出示:脱、拿、耍、喝、敲、冲
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四、领悟林冲形象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身手。
五、林冲获胜是课文最精彩的局部,指名读第七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两人比试的局面。
1、同学评议读得怎样?
2、你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
板书:深藏不露武艺高强
3、师生接读第7小节:
洪教头使了个什么招式?林冲还了个什么招式?洪教头怎样进攻?林冲怎样应对?结果怎样?林冲怎么进攻?结果怎样?
4、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选两组上台演一演)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 我们来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板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 高傲无礼
沉稳 急躁
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展开,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自定学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已初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庄上,偶与洪教头相遇。洪教头逼他比武。林冲仅用几招,就使洪教头败于自身的棒下,使他羞愧离庄。)
同学们,在这精彩的故事中,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二、研读,理解人物形象。
1、讲读2-3小节。
(1)自由读。考虑:在两人相遇的过程中,洪教头、林冲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后,板书:骄傲蛮横谦虚平和。
(2)细读,讨论。
①你怎么会说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蛮横的人呢?品读洪教头说的三句话。先让学生知道洪教头当着林冲的面,对柴进说这样的话,是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贬低林冲;接着把这三句话连起来,体会洪教头的飞扬跋扈,步步紧逼;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品味,在读中体会洪教头的为人。
②面对洪教头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表示如何?这说明什么?
③比较作者对洪教头、林冲的不同描写,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林冲与洪教头在柴进庄上相遇。作者在叙述时,洪教头和林冲的表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骄傲蛮横、步步紧逼,一个是谦虚平和、一再退让。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2、讲读4-7小节。
过渡:紧接着,课文记叙了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过程。作者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同学们对洪教头和林冲又有怎样的了解呢?
(1)轻声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身感受最深的语句。
(2)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①叙述比武的过程。
②通过相关语句的交流,体会洪教头狂妄浮躁、武艺一般的特点。
③在有关片断的讨论中,了解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超的特点。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描写之传神。
3、讲读第8小节。
过渡:最终,这场比武的结果(师引)——洪教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开了。(生读)
三、总结,揭示一般规律。
1、总结性讨论。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林冲、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回顾板书)
(2)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2、总结。
阅读写人的课文,首先要弄清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人物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了表示人物的是怎样展开具体描写的。假如一篇课文中描写了两个或几个人,还要进行比较、欣赏,找出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四、作业。
1、练习复述课文。
2、阅读古典小说《水浒》。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词语,有选择地积累。
2、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林冲棒打洪教头》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保守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保守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
阅读《水浒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二、综观全文,整体掌握:
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自身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三、领悟洪教头形象
1、 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书:谦虚有礼高傲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和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高傲,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供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
出示:脱、拿、耍、喝、敲、冲
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四、领悟林冲形象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身手。
五、林冲获胜是课文最精彩的局部,指名读第七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两人比试的局面。
1、同学评议读得怎样?
2、你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
板书:深藏不露武艺高强
3、师生接读第7小节:
洪教头使了个什么招式?林冲还了个什么招式?洪教头怎样进攻?林冲怎样应对?结果怎样?林冲怎么进攻?结果怎样?
4、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选两组上台演一演)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 我们来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板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 高傲无礼
沉稳 急躁
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展开,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自定学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已初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庄上,偶与洪教头相遇。洪教头逼他比武。林冲仅用几招,就使洪教头败于自身的棒下,使他羞愧离庄。)
同学们,在这精彩的故事中,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二、研读,理解人物形象。
1、讲读2-3小节。
(1)自由读。考虑:在两人相遇的过程中,洪教头、林冲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后,板书:骄傲蛮横谦虚平和。
(2)细读,讨论。
①你怎么会说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蛮横的人呢?品读洪教头说的三句话。先让学生知道洪教头当着林冲的面,对柴进说这样的话,是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贬低林冲;接着把这三句话连起来,体会洪教头的飞扬跋扈,步步紧逼;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品味,在读中体会洪教头的为人。
②面对洪教头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表示如何?这说明什么?
③比较作者对洪教头、林冲的不同描写,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林冲与洪教头在柴进庄上相遇。作者在叙述时,洪教头和林冲的表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骄傲蛮横、步步紧逼,一个是谦虚平和、一再退让。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2、讲读4-7小节。
过渡:紧接着,课文记叙了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过程。作者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同学们对洪教头和林冲又有怎样的了解呢?
(1)轻声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身感受最深的语句。
(2)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①叙述比武的过程。
②通过相关语句的交流,体会洪教头狂妄浮躁、武艺一般的特点。
③在有关片断的讨论中,了解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超的特点。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描写之传神。
3、讲读第8小节。
过渡:最终,这场比武的结果(师引)——洪教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开了。(生读)
三、总结,揭示一般规律。
1、总结性讨论。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林冲、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回顾板书)
(2)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2、总结。
阅读写人的课文,首先要弄清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人物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了表示人物的是怎样展开具体描写的。假如一篇课文中描写了两个或几个人,还要进行比较、欣赏,找出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四、作业。
1、练习复述课文。
2、阅读古典小说《水浒》。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词语,有选择地积累。
2、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一、导入
1、读课题
2、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个题目也有眼睛?指名回答
师在“棒打”二字上加点
3、指名完成填空,用一句话来概括得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原因 ,林冲棒打洪教头, (结果) 。
4、同桌互相说说
5、把一篇课文概括成一句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林冲和洪教头分别是怎样的人?在重要的地方圈圈画画,作好批注。
2、交流(可读可说)谁?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读好句子师相机板书
(1)洪教头:自以为是(“洪不让座”一句)
(2)林冲:有礼貌(林“躬身施礼”一句)相机让学生表演
(3)林冲:谦虚(“请教”一词)
(4)洪教头:见钱眼开(使出浑身解数)
(5)洪教头:骄傲(挑衅)
出示“洪教头跳起来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练习读(骄傲的口气)
(6)林冲:忍让
出示: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为……。”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
A、自由读,体会人物的性格
B、指名读,哪些词语中体会洪教头的瞧不起人?(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
C、齐读
为什么柴进说你可别小瞧了他?
出示: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柴进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A、指名读
B、男女生分角色读
C、采访:洪教头、柴进分别是怎样想的?
D、从“八十万禁军教头”上你还体会到什么?(武艺高超)
3、小结
4、品读第七节
(1)自由读文,看看林冲如何棒打洪教头?(出示插图)
(2)前面的文章也要看看,读4、5节
(3)指名读4、5节,圈画“脱了、拿、掂量、喝”等动词
(4)读7节(男女生个一位,老师三人赛读)
让学生打分并说说理由(评价)
(5)创设情境: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对他们有什么话说?
(6)表演“灰溜溜地的下去”
三、课外延伸
介绍其他故事“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让学生课后进行阅读
附板书: 林冲棒打洪教头
有礼貌 自以为是
忍让 见钱眼开
武艺高强 骄傲
一、导入
1、读课题
2、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个题目也有眼睛?指名回答
师在“棒打”二字上加点
3、指名完成填空,用一句话来概括得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原因 ,林冲棒打洪教头, (结果) 。
4、同桌互相说说
5、把一篇课文概括成一句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林冲和洪教头分别是怎样的人?在重要的地方圈圈画画,作好批注。
2、交流(可读可说)谁?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读好句子师相机板书
(1)洪教头:自以为是(“洪不让座”一句)
(2)林冲:有礼貌(林“躬身施礼”一句)相机让学生表演
(3)林冲:谦虚(“请教”一词)
(4)洪教头:见钱眼开(使出浑身解数)
(5)洪教头:骄傲(挑衅)
出示“洪教头跳起来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练习读(骄傲的口气)
(6)林冲:忍让
出示: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为……。”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
A、自由读,体会人物的性格
B、指名读,哪些词语中体会洪教头的瞧不起人?(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
C、齐读
为什么柴进说你可别小瞧了他?
出示: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柴进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A、指名读
B、男女生分角色读
C、采访:洪教头、柴进分别是怎样想的?
D、从“八十万禁军教头”上你还体会到什么?(武艺高超)
3、小结
4、品读第七节
(1)自由读文,看看林冲如何棒打洪教头?(出示插图)
(2)前面的文章也要看看,读4、5节
(3)指名读4、5节,圈画“脱了、拿、掂量、喝”等动词
(4)读7节(男女生个一位,老师三人赛读)
让学生打分并说说理由(评价)
(5)创设情境: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对他们有什么话说?
(6)表演“灰溜溜地的下去”
三、课外延伸
介绍其他故事“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让学生课后进行阅读
附板书: 林冲棒打洪教头
有礼貌 自以为是
忍让 见钱眼开
武艺高强 骄傲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展开,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自定学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已初读了22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庄上,偶与洪教头相遇。洪教头逼他比武。林冲仅用几招,就使洪教头败于自己的棒下,使他羞愧离庄。)
同学们,在这精彩的故事中,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教学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根据阅读写人文章的一般步骤,提出自己需要了解和思考的问题,既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让他们自定学习目标,激发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
二、研读,理解人物形象。
1、讲读2-3小节。
(1)自由读。思考:在两人相遇的过程中,洪教头、林冲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后,板书:骄傲蛮横谦虚平和。
(2)细读,讨论。
①你怎么会说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蛮横的人呢?品读洪教头说的三句话。先让学生知道洪教头当着林冲的面,对柴进说这样的话,是用旁敲侧击的办法,贬低林冲;接着把这三句话连起来,体会洪教头的飞扬跋扈,步步紧逼;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品味,在读中体会洪教头的为人。
②面对洪教头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表现如何?这说明什么?
③比较作者对洪教头、林冲的不同描写,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林冲与洪教头在柴进庄上相遇。作者在叙述时,洪教头和林冲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骄傲蛮横、步步紧逼,一个是谦虚平和、一再退让。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在讲读这一段时,基本上是顺应了学生的问题,但是又提出引导学生深究的问题。]
2、讲读4-7小节。
过渡:紧接着,课文记叙了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过程。作者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同学们对洪教头和林冲又有怎样的了解呢?
(1)轻声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2)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①叙述比武的过程。
②通过相关语句的交流,体会洪教头狂妄浮躁、武艺一般的特点。
③在有关片断的讨论中,了解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超的特点。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描写之传神。
[这是教学的重点部分,也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地方。教学节奏要放慢。在教学中,要及时对学生有独立见解的地方,给予恰当的鼓励。]
3、讲读第8小节。
过渡:最终,这场比武的结果(师引)——洪教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开了。(生读)
三、总结,揭示一般规律。
1、总结性讨论。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林冲、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回顾板书)
(2)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2、总结。
阅读写人的课文,首先要弄清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人物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了表现人物的是怎样展开具体描写的。如果一篇课文中描写了两个或几个人,还要进行比较、欣赏,找出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作者在描写人物或语言方面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作业。
1、练习复述课文。
2、阅读古典小说《水浒》。
[这是张老师在语文课题组活动中上的一堂课。主要体现的思想是: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怎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怎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学习中有所发现,培养他们的独创性。]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林冲棒打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练说、指名练说。(两三生)
二、综观全文,整体把握:
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三、
1、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书:谦虚有礼傲慢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
出示:脱、拿、耍、喝、敲、冲
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四、林冲是怎样的人?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
五、林冲获胜是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读第七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两人比试的场面。
六、同学评议读得怎样?
七、你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
板书:深藏不露武艺高强
八、师生接读第7小节:
洪教头使了个什么招式?林冲还了个什么招式?洪教头怎样进攻?林冲怎样应对?结果怎样?林冲怎么进攻?结果怎样?
九、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选两组上台演一演)
十、分角色朗读全文。
十一、作业:讲一讲这个故事。
附板书:
18、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
傲慢无礼
沉稳
急躁
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联系句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解、禁、还”3个多音字的用法。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联系句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解、禁、还”3个多音字的用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看过《水浒传》这本书了,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我,为什么喜欢他?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释题意:“教头”是什么样的人?林教头指谁?
(三)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发配理睬骗恼恨劈头满面羞惭押解禁军掂量木枷一锭归还踉跄
(2)生字词释意。
发配理睬骗恼恨劈头满面羞惭押解禁军掂量木枷一锭归还踉跄款待陷害较量寻思依附草木
(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洪教头挑动比武以及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经过?(2至7自段)
3.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三段)
4.请你按初次见面_初次次手_再次交手把第二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2、3);第二层(4_6);第三层(7)。
(五)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林冲、洪教头各有什么个性?
2.课文的重点是哪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
(二)学习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1.读读课文,说说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课文是运用哪些语句来表现的?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感悟。
3.讨论交流:
(1)林冲的“谦虚忍让”。
①第三自然段写了林冲的三次谦让,林冲是在什么情况下谦让?(第一次林冲刚看到洪教头,寻思是柴大官人的师父,理应敬重,“连忙躬身施礼”;第二次是洪教头不理睬林冲,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起身让座”,表示礼貌;第三次洪教头冷言讥讽,瞧不起林冲,要与他比武,林冲连称“不敢”再次退让)
②第四自然段:林冲只好从地上拿起一条棒道:“请教了。”“只好”说明了什么?
③第六自然段: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林冲真的“输了”吗?
(2)林冲武艺高强。只三个回合就打败洪教头。
指导读第七自然段。(投影出示三个回合的有关句子)
第一回合:洪教头使出人“把火烧天”式,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式。
思考:洪教头为什么“用了浑身功夫”
第二回合:洪教头将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思考林冲为什么要往后一退?他是怎么想的?
第三回合:洪教头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洪教头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扑”地倒在地上。
讨论:“措手不及”说明了什么?
评价:读了这三个回合的描写,你觉得林冲的武艺怎么样?(出手迅捷、武艺高强)
4.小结:林冲是一个谦和忍让、武艺高强的人。
5.课文中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一个人呢?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性格。
(1)第三自然段的外貌描写,看出他粗鲁、傲慢无礼。
(2)第四、五自然段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脱、拿、耍、喝、敲”看出洪教头心急气盛;
(3)第六、第七自然段与林冲打斗的表现,看出洪教头的鲁莽、出手凶狠但又不堪一击)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表达方法提示:对比描写。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写了什么?(这一段写洪教头满面羞惭地离开)
3.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这是为了拿它和他起初傲慢无礼步步逼人的样子相对比,说明他自尝苦果)
4.齐读第八自然段。
(二)复述课文。
1.揭示提纲。
(1)林冲被押解到柴进庄上。
(2)林冲被迫和洪教头比武,获胜。
①洪教头挑动比武。
②两人交手。
③林冲获胜。
(3)洪教头羞惭离去。
2.参考板书内容,组织语句。
3.分4人小组,轮流复述,同学评议。
4.推选代表到班上复述。
5.教师小结。
(三)表达方法提示:对比描写
同学们都知道在写以人物为主的习作时,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细致地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以后,我们感觉到文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描写得入木三分,刻画细腻,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特点,一下子就能辨认出这是林冲,那是洪教头。这是什么原因呢?
那是因为作者在描写时,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通过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逼真。
什么是对比描写呢?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林冲)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一个谦让,一个傲慢;一个有礼,一个无礼,非常鲜明。这样把两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放在一起来描写,以形成鲜明对比的表达方法,就叫对比描写。我们在习作时,要突出某人、某物的与众不同,或者使其个性、特点更鲜明,就可以运用对比描写。
(四)创新与实践
《水浒传》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像武松打虎、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等。请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水浒传》,把你觉得最喜欢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
(提示:先选一则故事多读几遍,然后概括出主要内容。讲的时候,要注意抓住主要内容,讲出大概的意思就行了。)
板书设计
林冲:躬身施礼起身让座只好拿起还招抡起棒扫
洪教头:全不理睬也不相让使招踉跄措手不及倒地甩棒
课后作业:1、练习册;2、课堂作业本;3、看《水浒转》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你们愿意认识吗?他就是《水浒转》中的一位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的主人公。【板书课题】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读出点气势来。
生:再读
二、根据课题,质疑问难
学生自由质疑。
生1:林冲是怎样打洪教头的?
生2:林冲打败洪教头了吗?
生3;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师:你提的问题太有价值了,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过,要弄清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必须抓住人物的……
生:语言、动作、神态
师:你们真会学习。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林冲和洪教头各是怎样的一个人?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词句。
生:读课文,划句子。
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找出来了吗?
生:找出来了。
师:找出来的同学可以同桌补充讨论一下,待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生:同桌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交流完了吗?
生:完了。
师:请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课文是运用哪些语句来表现的?
生1:我觉得林冲是一个谦虚忍让、武艺高强的人。【板书】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继续说。
生1:林冲的“谦虚忍让”
①第三节写了林冲的三次谦让,林冲是在什么情况下谦让?(第一次林冲刚看到洪教头,寻思是柴大官人的师父,理应敬重,“连忙躬身施礼”;第二次是洪教头不理睬林冲,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起身让座”,表示礼貌;第三次洪教头冷言讥讽,瞧不起林冲,要与他比武,林冲连称“不敢”再次退让。)
生2:第四节:林冲只好从地上拿起一条棒道:“请教了。”
生3:第六节:战了四五个回合……“我输了!”
生4:林冲武艺高强主要表现在只三个回合就打败洪教头。
指导读第七自然段。(课件出示三个回合的有关句子)
讨论:“措手不及”说明了什么?(来不及躲避)
评价:读了这三个回合的描写,你觉得林冲的武艺怎么样?(出手迅捷、武艺高强)
师:林冲确实是一个谦和忍让、武艺高强的人。
师:课文中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一个人呢?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性格。
生1:(1)第三自节的外貌描写,看出他粗鲁、傲慢无礼。(理解“依草附木”:依赖他人。)
生2:第四、五节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脱、拿、耍、喝、敲”看出洪教头心急气盛。
师:课件出示第5、6段,指导朗读。
生3:第六、第七节与林冲打斗的表现,看出洪教头的鲁莽、出手凶狠,但又不堪一击。
师:现在老师想请哪位同学有感情地读出林冲和洪教头比赛的场面,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俩人比试的场面。
生1:读课文。
师:老师相信如果你能够更自信、更大胆,你会读得更好。谁再来读一读。
生2:充满激情地读。
师:鼓掌,你读得太棒了,你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同学们,面对这种场面,你想说什么?
生1:林冲不光武艺高强,而且能忍有武德。
生2:虽然林冲是大英雄,有工夫,有内涵,但是我想说:对于这样的井底之蛙、心胸狭窄的人,就应该教训教训。
师:同学们,给我们的英雄以掌声,他确实非比他人。
四、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明白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了吗?请根据板书来说一说。
生1:因为洪教头太傲慢,狂妄自大,林冲要教训教训他。
生2:因为洪教头狂妄无礼,很骄傲,而且很霸道,想置林冲于死地,所以林冲要打他。
师:是啊!中华的武术,就精在一个字——德。做人,又何尝不是呢?让我们记住这个字。艺高者,可以为师,德高者,可以服众。让我们都努力做一个有德之人。
五、课外拓展、推荐书籍【课件】
1、林冲棒打洪教头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推荐《林冲风雪山神庙》,读一读。
2、想更多地知道以后的事情,了解更多的好汉人物,利用课余时间去读一读《水浒传》吧,把你觉得最喜欢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共同感受一下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都是英雄好汉,我要把《好汉歌》送给你们和我们的林冲,也送给后面所有的老师们。大家一起唱。
板书设计: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傲慢无礼
武艺高强狂妄自大
22.林冲棒打洪教头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联系句子理解由生字词。掌握“解、禁、还”3个多音字。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并通过朗读品味人物的动作、对话及人物外表的精彩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联系句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解、禁、还”3个多音字的用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看过《水浒传》这本书了,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我,为什么喜欢他?
(二)揭示课题,解题。
1. 板书课题,读题。
2. 解释题意:“教头”是什么样的人?林教头指谁?
(三)初读课文。
1. 自学课文。
2. 检查自学效果。
(1) 生字词正音。
发配 理睬 骗 恼恨 劈头 满面羞惭 押解 禁军 掂量 木枷 一锭 归还 踉跄
(2)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林冲被押解沧州来到柴进庄上,被迫和洪教头比武,最后林冲获胜,洪教头满面羞愧而去。)
2.林冲、洪教头各有什么个性?
2.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洪教头挑动比武以及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经过?(2至7自段)
3. 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5.交流讨论。
一
(1):写 林冲被押解沧州来到柴进庄上。
二(2—3):林、洪两人相遇,洪教头挑动比武。
三(4—7):在柴进庄上,林冲与洪教头比武。
四
(8):林冲获胜,洪教头满面羞愧而去。
(五)练习写字。
1.提醒注意点。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六)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林冲、洪教头各有什么个性?
(二)学习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1.读读课文,说说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课文是运用哪些语句来表现的?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感悟。
3.讨论交流:
(1)林冲的“谦虚忍让”。
①第三节写了林冲的三次谦让,林冲是在什么情况下谦让?(第一次林冲刚看到洪教头,寻思是柴大官人的师父,理应敬重,“连忙躬身施礼”;第二次是洪教头不理睬林冲,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起身让座”,表示礼貌;第三次洪教头冷言讥讽,瞧不起林冲,要与他比武,林冲连称“不敢”再次退让。)
②第四节:林冲只好从地上拿起一条棒道:“请教了。”
③第六节:战了四五个回合…… “我输了!”
(2)林冲武艺高强。(只三个回合就打败洪教头)
指导读第七自然段。(投影出示三个回合的有关句子)
讨论:“措手不及”说明了什么?(来不及躲避)
评价:读了这三个回合的描写,你觉得林冲的武艺怎么样?(出手迅捷、武艺高强)
4.小结:林冲是一个谦和忍让、武艺高强的人。
5.课文中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一个人呢?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性格。
(1)第三自节的外貌描写,看出他粗鲁、傲慢无礼。(理解“依草附木”:依赖他人。
(2)第
四、五节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脱、拿、耍、喝、敲”看出洪教头心急气盛。
(3)第
六、第七节与林冲打斗的表现,看出洪教头的鲁莽、出手凶狠,但又不堪一击。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总结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这一段写了什么?(这一段写洪教头满面羞惭地离开)
3.读后想想:这时,柴进对林冲会说些什么呢?
4. 齐读第八自然段。
(二)总结全文。
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写而成的,通过学习,可以初步了解我国古典文学反映的社会面貌、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三)复述课文。
1.揭示提纲。
(1) 林冲被押解到柴进庄上。
(2) 林冲被迫和洪教头比武,获胜。
(3) 洪教头羞惭离去。
2.分4人小组,轮流复述,同学评议。
3.推选代表到班上复述。
(四)完成课堂作业。
一.多音字组词。
还 hai ( ) 禁 jin ( )
huan( ) jin ( )
解 jie ( ) 差 cha ( )
jie( ) cha ( )
xie ( ) chai( )
二.写出近义词。
羞愧— 推辞— 陷害— 恼恨—
三.写出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22.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 逞凶好强
武艺高强 不堪一击
教学后记:
资料提供者:许多
一、说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把教学重点定为: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品味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说人物:
(一)洪教头:
1、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书:谦虚有礼傲慢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
出示:脱、拿、耍、喝、敲、冲
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还心胸狭窄的人,“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便竟上首坐了。”我觉得洪教头是个自不量力的人。“洪教头向柴进问道……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寻思……全不理睬。”从这看出林冲很谦虚,但是洪教头摆出一付唯我独尊的样子,对林冲全不理睬……“洪教头恼恨林冲……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从这里可以看出洪教头不但想赢了林冲,显显自己的本事,还想赢得那锭银子。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小肚鸡肠。“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这句话看出来洪教头以为他不会枪棒,就越是要跟人家较劲。洪教头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就越发要跟他交手。”因为林冲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洪教头才是一个柴大官人的师父,就看不起林冲,他却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他厉害的人多着呢!
(二)说林冲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
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
板书:深藏不露武艺高强
“把火烧天”是把棒高高举起,棒朝着天。他这种招式一摆,必然露出了破绽——脚露出来了。林冲“拨草寻蛇”打他的脚,这就是林冲的聪明机智。对不对?(生齐答:对)给他掌声!(生鼓掌)林冲是机智的,我看这位女孩也很机智,你也是机智的女孩,说得好。还有不同的吗?
林冲是一个心胸广阔的人。“林冲寻思……洪教头也不相让。”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虽然洪教头心胸狭窄,对林冲不理不睬的,但林冲丝毫没有和他斤斤计较。林冲是一个勇敢的人。
第七段中的“洪教头跳起来大叫:来!来!来!”这两句可以看出,那样气势汹汹,那样仗势吓人,但是林冲没有害怕,仍然沉着应战,这就看出他——非常勇敢。林冲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从“林冲寻思……这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看出林冲是个善于思考的人。因为“洪教头一棒落空……又举起了棒。”林冲见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从这几句话感觉到林冲善于观察,能够很快地捕捉对方的破绽。这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人。林冲还是一个镇定自若的人。“洪教头恼恨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从这几句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的人。他更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洪教头使出了浑身的功夫,把火朝天,劈头打来,如果这一棒打在林冲的头上,会置人于死地。林冲仅仅打了一下洪教头的小腿骨,这在武打里面,武林高手叫——点到为止。“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三、说语言训练点
(一)开头:()林冲棒打()洪教头
(二)结尾:
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选两组上台演一演)
四、说板书
()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傲慢无礼
沉稳急躁
武艺高强狂妄自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
阅读《水浒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二、综观全文,整体把握:
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三、领悟洪教头形象
1、
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书:谦虚有礼傲慢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
出示:脱、拿、耍、喝、敲、冲
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四、领悟林冲形象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
五、林冲获胜是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读第七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两人比试的场面。
1、同学评议读得怎样?
2、你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
板书:深藏不露武艺高强
3、师生接读第7小节:
洪教头使了个什么招式?林冲还了个什么招式?洪教头怎样进攻?林冲怎样应对?结果怎样?林冲怎么进攻?结果怎样?
4、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选两组上台演一演)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
我们来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板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
傲慢无礼
沉稳
急躁
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展开,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自定学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已初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庄上,偶与洪教头相遇。洪教头逼他比武。林冲仅用几招,就使洪教头败于自己的棒下,使他羞愧离庄。)
同学们,在这精彩的故事中,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二、研读,理解人物形象。
1、讲读2-3小节。
(1)自由读。思考:在两人相遇的过程中,洪教头、林冲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后,板书:骄傲蛮横谦虚平和。
(2)细读,讨论。
①你怎么会说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蛮横的人呢?品读洪教头说的三句话。先让学生知道洪教头当着林冲的面,对柴进说这样的话,是用旁敲侧击的办法,贬低林冲;接着把这三句话连起来,体会洪教头的飞扬跋扈,步步紧逼;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品味,在读中体会洪教头的为人。
②面对洪教头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表现如何?这说明什么?
③比较作者对洪教头、林冲的不同描写,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林冲与洪教头在柴进庄上相遇。作者在叙述时,洪教头和林冲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骄傲蛮横、步步紧逼,一个是谦虚平和、一再退让。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2、讲读4-7小节。
过渡:紧接着,课文记叙了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过程。作者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同学们对洪教头和林冲又有怎样的了解呢?
(1)轻声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2)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①叙述比武的过程。
②通过相关语句的交流,体会洪教头狂妄浮躁、武艺一般的特点。
③在有关片断的讨论中,了解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超的特点。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描写之传神。
3、讲读第8小节。
过渡:最终,这场比武的结果(师引)——洪教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开了。(生读)
三、总结,揭示一般规律。
1、总结性讨论。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林冲、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回顾板书)
(2)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2、总结。
阅读写人的课文,首先要弄清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人物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了表现人物的是怎样展开具体描写的。如果一篇课文中描写了两个或几个人,还要进行比较、欣赏,找出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四、作业。
1、练习复述课文。
2、阅读古典小说《水浒》。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词语,有选择地积累。
2、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3、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
《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情感、概括故事
1、听《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
2、读题目《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读了这个课题后,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生: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林冲是怎样棒打林教头的,结果怎能样?
3、概括说课文主要内容:
林冲棒打洪教头。
自己练习——四生说(差——好)——再次仿照好生人人练说
学生善于倾听,他说得好,好在哪里?用词简炼,借鉴这些词语,随机板书:“发配、偶遇、挑衅、败于”
二、朗读品味、体会个性特点
(一)林冲为什么棒打洪教头?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做批注。
1、你认为洪教头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找依据。
抓住“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等词语体会洪教头心胸狭窄、傲慢狂妄。
抓住“我偏不信他”。什么教“偏不信”?就是故意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2、林冲是怎样的人?忍。从哪里看出林冲的忍?
3、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林冲怎样棒打洪教头的?自读课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用笔圈出洪教头的语言和动作和林冲的语言和动作,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交流第四、五自然段。
重点学习第七自然段:
朗读竞赛第七节:
自由练读第七节
洪教头“来来来”,前面说“来来”,多了一个“来”,你体会到什么?
洪教头盛气凌人,急不可待,林冲只是“一横”、“一退”、“一扫”便轻松获胜。
林冲只是一扫,而不是像洪教头那样气势汹汹,穷凶极恶,要将人置于死地似的穷追猛打。他只是轻轻一扫,点到为止。
男女生各推荐一个朗读最佳的读第七节。
教师范读。
看录像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断。
棒打的结果怎样?三生读第八节。
(三)练说:
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顾全文、升华主题
1、林冲是不是好汉?林冲是个怎样的好汉?
躬身施礼,一忍。如果不理你,你高兴不高兴?林冲让座,二忍,不敢不敢,三忍;只好提起棒四忍,不打认输,五忍,无可奈何;第七节,迫于无奈,忍无可忍,一棒扫倒,点到为止。
学习林冲什么?艺、义
2、洪教头是不是好汉?洪教头傲慢无礼,心胸狭窄。
四、课外拓展、推荐书籍
今天学习了课文,我们接触到了水浒传108好汉中的豹子头林冲,书中还有许多的好汉。
你还了解《水浒传》里哪些人物?推荐看《水浒传》。建议先看简体字版本,再看繁体字版本。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选自《水浒传》。这篇课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鲜明可感,是主要的写作特色,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抓住了人物性格来展开,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描写来体味人物性格,从人物语言来感悟人物品质,从人物动作来体会人物精神,基本以“(
)的林冲,(
)的洪教头”为统领,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概括,这样使得环节设计得以简化,学生体验得到尊重。导而不牵,放而不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欣悦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欣悦
当前离线
UID31301
帖子2796
资源币416
个
阅读权限180
在线时间39
小时
注册时间2009-12-15
网站编辑
UID31301
帖子2796
资源币416
个
阅读权限180
在线时间39
小时
2楼
发表于
2010-5-19
21:24
|
只看该作者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2
一、课前交流联系生活感悟好汉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
生:(齐答)张康桥或者不知道。
师:我不叫不知道,叫张康桥。(众笑)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否用一个两词描述一下。
生:阳光帅气
生:酷(众笑)
生:英俊潇洒
生:和蔼可亲
师:你们学会了赞美别人,这非常不容易。实小的孩子真棒。(略停)你们班上有好汉吗?
生:(指一男生)他是好汉。
师:为什么说他是好汉?
生:他乐于助人,总是喜欢帮助同学。每当同学们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
生:(还指这男生)他是好汉。因为他力大无比,每次劳动时他都是最苦的。
师:还真是好汉!
二、设置冲突激发需要建构话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太规矩,没有野性。再读一遍。
生齐读。(声音响亮了许多)
师:请我们班的好汉读一读。
生读课题。(很有味道)
师:很好。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课文写了林冲还有洪教头,还有柴进。
生:课文写了林冲和洪教头打架,还有柴进。柴进做了一回赞助商。(众笑)
师:他们在打架,是通俗的说法,书上的说法是在比武。柴进除了做赞助商还干了什么?把这些联系起来说一说。
生:课文主要写了柴进款待林冲的情景以及在柴进的要求与洪教头逼迫下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
师:你认为谁是好汉?为什么?(教师略停顿,许多学生举手。)
生:我认为林冲是好汉!因为他武艺高强,一个人教八十万人武艺。
生:我认为林冲是好汉!因为他特别谦虚,洪教头要和他比武,他一直在推。
生:我认为林冲是好汉!因为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谦虚、武艺高强、勇敢。)
师:大家都这么认为?(学生点头),哦,是的确实许多人都这么看,不过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林冲是个谦虚、勇敢、武艺高强的的人。——许多人
说林冲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我是赞成的,但说他谦虚,我有不同看法,个人认为他是一个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而谨慎的人。——某专家
师:你认同哪一种或者你自己认为林冲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个别学生举手)好好读读书,我们会说得更周全,更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保持儿童这样一种内心状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使儿童体验到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张老师引用两种不同的观点,激发学生进行思维的兴趣,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为深入研读课文做好情感和知识两方面的铺垫。]
三、品味语言诵读感悟读出自己
师:自由读课文,选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或者你认为最重要的地方多读读,读出你自己的情感,然后再想想林冲究竟在想什么?
(生自由读文,教师个别指导,待读书声小下来后,教师组织交流。)
生:(读)“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师:冷笑两声?你们也冷笑两声试给我看看?
(生试着冷笑,众笑。)
(师也冷笑两声,众又笑。)
师:琢磨琢磨,洪教头的这句话该怎么读?他在笑什么?读出来。
(生自发练读,然后指名读,由于学生读得极好其他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发出了会心的笑。)
师:这样读多有味啊!我们一起这样读一读。
(全班齐读课文)
师:就这样,我们再来练练柴进、林冲与洪教头的这段对话。
(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
生:(读)……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就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师:你读得真好!把洪教头与林冲的不同性格读出来了,尤其是这个“不敢,不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生:(齐读)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师:林冲是什么人哪?
生:八十万禁军教头。
师:什么叫禁军啊?
生:就是负责皇帝安全的。
生:不只是皇帝,是负责整个京城的安全的。
师:林冲可是禁军的教头,怎么连说“不敢,不敢”呢,他想些什么呢?
生:他想,我现在是一个被流放到的犯人,不能再惹事生非了,不能给柴大官人惹麻烦。
生:他会想,人家柴进好好招待我,我给柴进一个面子,不和洪教头计较。
生:他是柴进家的教头,我可要给他点面子。
生:林冲也给自己留点余地,万一真打不过别人呢。
师:是的,林冲说“不敢,不敢”,一是不想再惹祸事,二是考虑柴进面子,三是也为自己留有余地。同学们可说得真好。你觉得这林冲——?
生:真为自己想得周全!
生:的确想得全面。
师:(板书,想得透。)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还特能忍。
师:如果你是林冲,如果别人一再强调你是犯人,还嘲笑你没真功夫,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非常气愤。
生:我不理他。
生:我会这样说:“***,我非打死你不可。”(众笑)
师:特殊的时候我们要用特殊的词来表达的情感。有一位著名作家写过一本书,题目叫做《XXXX的粮食》,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有时候两个十分要好的同学见面互相称呼“野猪”来表达亲昵之情。这里这位同学用“***”说明实在是忍不住了。但林冲还是——
生:(齐)忍住了!
生:如果是我,我肯定当场就和他一较高下,非让他见识一下我的厉害。
师:是啊!但林冲却连说——
生:(齐读)不敢,不敢。
师:林冲真能忍(教师板书:忍得住)。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生自由读课文,读得非常投入。)
[阅读教学是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张老师不仅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读进去,想林冲之所想;让学生读出来,与自我对话。通过对比,从而使林冲的形象跃然于学生的心中。]
四、咀嚼比武揣摩细节读悟好汉
师:林冲想了这么多、忍了这么久,连说“不敢,不敢”,后来怎么又“棒打洪教头呢”,为什么?
生:这是因为洪教头一再相逼。
生:关键是柴进是想“看看二位教头的真本事”,在林冲心里柴进是最为重要的,后来棒打洪教头,也是为了给柴进面子。
师:是的,一方面洪教头一再相逼,二是柴进想看看二位教头的真本事。林冲只好打了。
(出示精彩的“棒打”语段。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味不足。)
师:好的,谁读一、二两句。
(一学生读。)
师:你不恼恨林冲是吧。(学生点头)可洪教头十分恼恨林冲啊(众笑),请你再读读。
(生再读,较好。)
师:(指着“把火烧天”,)这个词怎么读?
(生齐读。)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洪教头用足了劲,把棒高高举起又狠狠地劈下,想一下打死林冲。
师:想像一下“拨草寻蛇”的招式。
(指名读这句话,学生把“拨草寻蛇”也读得和“把火烧天”一样很用力很猛。)
师:(一边学着学生的读,一边按照读的理解,很用力很猛地做了一个“拨草寻蛇”的招式。)这样读行吗?(哄堂大笑。)
师:再练练这段话的一二两句。
(再指生读、学生把“把火烧天”的凶险与“拨草寻蛇”的轻快读了出来。)
师:读得好,这“拨草寻蛇”打到了会怎样?
生:最多放到而已。(众笑)
师:林冲对招式有研究吗?
生:当然有研究,(学生若有所思,教师示意继续并微笑着等待。)这洪教头想打死林冲,而林冲只想点到为止。
师:面对这样的致命招式,林冲心里想什么?咱不说,读出来,好吗?
(自由读、指名读,读得很好。)
师:你读出什么,听出了什么?
生:我知道林冲面对洪教头非常轻松。他只是一横,往后一退,棒子轻轻一扫,就把洪教头打败了。
(师板书:一横、一退、一扫。)
生:林冲真是谦虚,有这么好的武功一开始还不愿意比试。
生:面对招招致命的洪教头,林冲也不生气。你想啊,我们比武又不是拼命,你一来就想打死我,能不气人吗?可林冲还是忍住了。
师:很有见地,你说呢?
生:尽管洪教头招式毒辣,可林冲一边打一边可能想,既不能打残洪教头但也要打赢。
生:我觉得洪教头很狂燥、也鲁莽。林冲呢,真能忍,还想得全面,更重要的武艺高,如果他现在还在,我真想拜他为师。(众笑)
师:是的,林冲可真不容易,洪教头招招致命的情况下,林冲既要打赢也不能让洪教头受伤,既给足柴进面子又要留有余地。真是难为啊,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指一学生读这段,读得非常传神。)
师:读得真好,除了激烈的武打外还多了一份沉稳,了不起。
[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招式为切入口,注重研读,通过品味词语,体会人物的动作与心理,引导学生读出品味,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回归整体拓展视野追问好汉
师:你觉得是谦虚还是谨慎?默读浏览课文。(一会儿后,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觉得林冲是谨慎,他处处想得是怎么给别人面子、不惹事生非并给自己留有余地。
生:我觉得是谦虚,他武艺高强且不露生色,还连说“不敢不敢”。
师:还有吗?
生:我觉得他既谦虚又谨慎,既忍得住想得透又敢打。
师:是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你们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表面看到的林冲的确谦虚,而进入内心发现的是谨慎。林冲,既谦虚也谨慎,武艺更是高强,所以我们觉得林冲是好汉?
生:(齐)是的。
师:可我把这一个故事翻译给我们学校的外教听,关于好汉,他们听了有他们的看法,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有关语句,请一学生读。)
我不喜欢林冲,他太谦虚、谨慎,不够豪爽,不像好汉,我觉得洪教头虽然鲁莽,但心直口快,敢于挑战,倒像好汉。——美国籍教师
在这三个人物中,我觉得柴进是好汉,他热情好客,仗义疏财,颇有绅士风度。——英国籍教师
其实这三个人都是好汉,只不过性格不同罢了。——中国籍教师
师:你赞成谁的观点?或又有什么新想法?
生:我赞成我们中国老师的说法。
生:我基本赞成美国老师的说法,林冲想得太多,是有些怕人。(众笑)
师:你的意思是如果作为朋友很难知道林冲哪句话是自己真实的想法。
生:是的,但又觉得洪教头后来自己气昏头了,招式太毒辣,或者说洪教头只有百分之五十是好汉。(众笑)
师:你的意思是洪教头的心直口快、敢于挑战想好汉,对不?
生:(点头)是的。
生:我觉得林冲与柴进是好汉,而且按照《水浒传》的说法,“小旋风”柴进本来就是更何况他仗义疏财而且好习抢棒、热情好客。
师: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不管怎么理解好汉,好汉是仗义行侠的,至少不害人,是吧?
生:(齐)是的。
师:可老师纳闷,你再想想《水浒传》中的好汉,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生:抢劫,抢官府的生辰纲,杀了许多人。
生:打老虎、放火。
生: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打死了。(众笑)
生:倒拔垂杨柳。
师:呵呵,这些好汉都干了些什么?(众笑)
(出示三种读《水浒》的观点,请一学生读。)
写众多好汉被“逼”着杀人、抢劫、放火,正是《水浒传》的精华所在,这些故事值得细细品读。——某专家看法。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民间老话。
《水浒传》中杀人像砍西瓜一样随便,这样的名著怎么能读出一个民族的美丽心灵。——某作家语录
(读完,学生纷纷举手。)
师:谢谢同学们,我知道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这非常好,看不看《水浒传》是你的权利,我建议你们用自己的眼睛看《水浒传》。下课。
(学生不肯下课,还是把手举得老高。教师犹豫了一下,说,“我们像林冲一样留有余地,好吗”?学生不作声,有几个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听课老师先是笑声一片,紧接着报以最为热烈的掌声。)
[课堂上的张老师眼中有两样东西,一是学生:整个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主的、个性的发展状态中,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非常积极,使课堂上精彩的发言络绎不绝。还有就是文本,张老师时刻让孩子去面对文本,与文本对话,在与文中对话中生成,生成了孩子属于自己的思想,生成了孩子的对语言文字的体验。]
回复
引用
TOP
欣悦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欣悦
当前离线
UID31301
帖子2796
资源币416
个
阅读权限180
在线时间39
小时
注册时间2009-12-15
网站编辑
UID31301
帖子2796
资源币416
个
阅读权限180
在线时间39
小时
3楼
发表于
2010-5-19
21:25
|
只看该作者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3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林冲棒打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练说、指名练说。(两三生)
二、综观全文,整体把握:
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三、
1、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书:谦虚有礼傲慢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
出示:脱、拿、耍、喝、敲、冲
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四、林冲是怎样的人?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
五、林冲获胜是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读第七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两人比试的场面。
六、同学评议读得怎样?
七、你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
板书:深藏不露武艺高强
八、师生接读第7小节:
洪教头使了个什么招式?林冲还了个什么招式?洪教头怎样进攻?林冲怎样应对?结果怎样?林冲怎么进攻?结果怎样?
九、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选两组上台演一演)
十、分角色朗读全文。
十一、作业:讲一讲这个故事。
附板书:
18、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
傲慢无礼
沉稳
急躁
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