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5 14:44:04
《红领巾真好》教案一等奖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位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总结
提问:小鸟为什么赞扬“红领巾”真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
保:右边不要写成“果”。
写: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课堂练习
1.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四个短语。
2.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字、词、句。
3.启发学生用“可爱”说句子。如,小白兔非常可爱。小妹妹长得真可爱。我家的小狗可爱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1.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位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总结
提问:小鸟为什么赞扬“红领巾”真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
保:右边不要写成“果”。
写: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课堂练习
1.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四个短语。
2.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字、词、句。
3.启发学生用“可爱”说句子。如,小白兔非常可爱。小妹妹长得真可爱。我家的小狗可爱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1.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课前透视
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
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接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应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多形式读文,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从中受到美与家的启发熏陶,激发积极投身爱鸟护鸟公益活动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发展朗读能力,促进语言积累。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懂得保护鸟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信息资料
1、生字词卡片,课件或放大的文意图。
2、搜集各种鸟的图片,鸟鸣声的录音。
3、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各种鸟的特征,丰富学生对于鸟的了解。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读题质疑: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思考:“红领巾”为什么带上引号?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是谁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疑问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同时也渗透了文章的线索和教学活动展开的思路。)
2、放音观察:播放鸟鸣叫的录音,启发学生谈谈对鸟类的了解。出示课件(文意图)或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像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利用多种媒体,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挖掘学生认知经验。营造优美学习环境,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文热情。)
对话平台
自悟
1、启发思考:是谁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找出文中的相关段落读一读。边读边画,引导学生找找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圈出有关的词语。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交流自读情况。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吗?(
放鸟巢、写木牌)读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鸟巢、崭新、木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教师相机指导:如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很坚决,这不许打鸟要重读,一字一字读清楚,读肯定些。(范读、跟读、个别读、齐读)
4、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鸟为什么要夸红领巾真好?
(这一设计打破传统阅读学文的正常顺序,与由题生疑的导入相衔接。充分挖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能读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多形式的读书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和感悟。用“因为……所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进而明晰文章思路,明确认识,激发学生对红领巾的敬佩之情。)
回读
1、教师启发思考:少先队员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找到答案。
2、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文第一、二小节,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3、每小组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互相评议。(小鸟活泼、可爱;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根据自悟环节,追根溯源,增强读书活动的目的性、实效性。引导学生回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启发学生交流讨论,体会课文内容。)
朗读
教师根据各组汇报情况,组织学生观察插图,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应采用范读、领读、个别读、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如:第一节表现小鸟的活泼、快乐。读相关的语句,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利用录音或课件演示小鸟的鸣叫声,抓住“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体会;把小鸟的欢快、可爱读出来,读出对小鸟的喜爱。
第二节描写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引导学生读读相关的语句。随文认读生字新词,抓住“机灵、扑棱棱”体会小鸟忙碌捉害虫的情景。
(读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多形式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统读
1、分组练习,朗读全文。
2、合作朗读。分别邀请三个组来当最快乐的小鸟、当最机灵的小鸟、爱鸟的红领巾。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读文热情。)
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鸟的知识,哪些益鸟能给森林、人类带来帮助,向大家做介绍。
(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积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复习: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蓬、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崭”是翘舌音,“棱”在“扑棱棱”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字经验,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记住这些汉字的。
(低年级以识字为重难点。教学中应抓实抓好识字记字的环节,多形式识字记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强调重点字音,组织交流识字记字方法,为学生打好阅读写作基础。)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组织学生评议。
背诵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组织学生评议。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边背诵边表演或配乐读。
(多形式背诵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表演读或配乐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字、写字
1.观察: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理、捉、领、蹦”的字形。
重点强调,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领”字的左右两部分是“头不齐脚步不齐”,“令”的捺变点。
2.指导书写,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品,组织学生评议。
(突出写字重点,加强评议指导,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练习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鸟”的可爱。注意用词情况和语言组织。
2、学习课文后,想一想除了爱护小鸟,我们应还应该保护哪些小动物呢?
(这一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关爱小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
1.在课外阅读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介绍。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3、教师可以组织有余力的同学写一封简短倡议书,号召大家行动起来,爱鸟护鸟。
(努力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形成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热爱生活,关爱自然和生命的积极态度。)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崭新:极新;簇新。本课指少先队员制作的木牌是新的。
机灵:聪明伶俐;有机智。
活跃:行动活泼而积极。
蓬松:形容草、叶子、头发、绒毛等松散。本课指小鸟的羽毛松散。
内容预览:
《西门豹治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教具使用 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西门豹”。
板书课题:西门豹
2.解题:
“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3.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想知道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一边读,
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
(二)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查字典联系课文理解新词
1.生字:认读要求学会的生字、并说出每个字的音、形、义,组词、说话。
2.理解生字:战国、邺、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徒弟、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开凿、灌溉。
(四)再读课文:按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顺序给课文分三段
第1-9自然段为第一段
第10-15自然段为第二段
第16自然段为第三段。
(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言引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治邺》指名读第一段。
思考:
1.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西门豹-到邺地就进行调查?(找老大爷问怎么回事)
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①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③新娘从哪来?④漳河有没有发大水?)
3.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①河伯娶媳妇是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②巫婆和官绅是首恶分子。③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使家里有女孩子的纷纷逃走。④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干旱。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成为西门豹治邺的可靠事实依据。)
4.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理解句子含义。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上看,河伯确实很灵。因为河伯要娶媳妇后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但实质是,漳河没有发过水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官绅恰恰利用了这里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还真灵啊”是反话,带有讽刺意味。“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西门豹已经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
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即含蓄地总结了上面的调查结果,又引出了下文。
暗示西门豹已想好了惩治首恶分子的好办法。)
过渡语:西门豹会怎样做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第二段。
(二)自由读第二段
1.前后讨论、读完这段后,你们知道了什么?(知道了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都扔
到河里去了……)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指名读有关段落)
2.出示投影或小黑板、理解句子含义
(1)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
跟河伯说一声,说我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
伯不会满意的”,要“另外选一个漂亮的”,并不是西门豹真的这样认为,而是
故意装着认真给河伯娶媳妇,用这些话作借口。“麻烦”是表面上对巫婆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把巫婆投到河里去。)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等了一会儿的样子。“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以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是表面上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把他投进漳河里去。)
3.那么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起来杀掉呢?
(这是因为当时老百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和官绅的真面目,西门豹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广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迷雾中觉悟过来。所以西门豹将计就计,也若有其事似的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就这样,西门豹用看河伯娶媳妇的办法使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惩治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从此“漳河也没有发大水”,说明给河伯娶媳妇与漳河发大水没有关系。用事实教育了那些被巫婆、官绅愚弄的老百姓,破除了迷信。)
4.这段共有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层,请同学们给这段分层并说出层意。
(①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②③西门豹借口姑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④⑤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站着,迫使官绅们磕头求饶;⑥老百姓终于明白巫婆、官绅的骗局。)
(三)过渡语:西门豹破除迷信后又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问:1.西门豹又做了些什么?(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2.这一段哪些地方与开头照应?“每年的收成都很好”照应了开头“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这种照应方法使前后意思相反,进一步说明西门豹治邺有功。)
3.再找一找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开头巫婆、官绅们的态度是“急忙迎接”
,后来“提心吊胆,气不敢出……”这是前后对照的句子。)
4.说说这些坏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开头他们以为西门豹真的是来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后来发现西门豹是将计就计,严惩他们,所以态度变化极大。)
(四)总结全文
1.指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全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
3.通过全文的理解,你认为西门豹是怎样的人?
(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
2.使学生认识叽、喳等生字。会写羽、领等生字。
3.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及大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齐读课文题目。)课文题目中的红领巾为什么加上了引号?红领巾指的是什么?让我们共同学习,到文中去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标出小节,圈出生字并大声读一读。
3、同桌互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叽、喳、蓬、跃、棱、巢、嶄、牌】
5、再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学习课文。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说说红领巾为什么加引号,红领巾指什么。
2、小鸟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你能从文中找找答案吗?
你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最后一句吗?
3、红领巾除了放鸟巢、插木牌,还会做什么呢?
红领巾真是太好了,我们一齐读读这一小节,好吗?
4红领巾真好,你们觉得小鸟可爱吗?看图,读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觉得它可爱。你能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吗?
(1)完成练习。
机灵的( ) 翠绿的( ) 蓬松的( ) 快乐的( )
(2)教师范读。
(3)学生仿读,读出对小鸟的喜爱。
5、配乐读课文。
(1)配乐读全文。
(2)以问答的形式读课文。
四、实践活动。
做一件爱鸟,护鸟的事情。
五、总结。
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该保护哪些小动物呢?
同学们,每当我们外出郊游时,会发现在蓝天白云下,除了绿树红花,还有各种小鸟,它们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们也是红领巾,一定也想得到小动物的夸奖吧?那就快快行动,去爱护这些可爱的生灵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读课文,背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二、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展示自主认字的成果。
(2)纠正字音。
(3)展示生活识字成果:牌字在哪见过?
(4)编歌谣识记:几只小鸟叽叽叽,一群小鸟喳喳喳。
2、巩固识字:识字比赛。
3、指导书写,学生仿写。
(1)领:左右结构,左边令的第二笔为点。
(2)蹦:注意足的写法,最后一笔是提。
学习目标:
1、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会写领、跃、蹦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揭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6课(课件出示课题),请小朋友认真地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领是我们要写的生字,小朋友看仔细了),下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128页描一个,写一个。
2、师:谁来读课题?
指名读。生1:读正确了;生2:你的读音真标准;
生3:你的声音真好听一齐来读读
3、师:看看今天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
生1:课题加了引号----师:为什么加引号?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进课文吧!
生2:红领巾是少先队员---师评:你真会学习。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
1、师配乐背,生认真听。
师:小朋友,你们想读吗?
师:读课文时那你想给自己提什么要求呢?
(读准字音,难读多读几次,)
师 :现在我们就带着刚才小朋友提出的要求去读读课文吧!
2、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
师:小朋友读得真认真,课文中的词语都会了吗?你们自己先读读吧!
出示:
鸟巢 (要求读准字音)
活跃 (老师发现今天小朋友都很活跃,一齐来读读吧)
叽叽喳喳:读得真好听
扑棱棱(拿出卡片棱,这个字单个时念----放到这个词里,可要产生变化啦!指名读。 再开一列火车)师:扑棱棱的意思懂吗?作动作读。
蓬松的羽毛 (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崭新的木牌:师:除了说 崭新的木牌,还可以说崭新的什么?
过程:自由读----自主选择(选择最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4、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生评议)
词语读的这么好,课文读得怎样,谁来读第一小节?指名三生读,进行评议
生:你读通顺了
生2:读流利了
生3:读正确了
过渡:
预设一
师:读了课文,红领巾为什么加引号?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预设二、师: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
三、学习第3小节
1、指名说,师引说:是呀!少先队员们不仅来放鸟巢,还做了木牌。
板贴:放鸟巢,做木牌
师:课文第3小节已经告诉我们了。谁来读读?
2、指名读3名,师:我听出来了,小鸟在真心实意地称赞少先队员。
师:你特别喜欢这些可爱的少先队员们。
3、齐读
师引:瞧,可爱的少先队员来了。此时此刻你就是林中的一只小鸟,你的心情怎么样?
过渡:小鸟们,高兴地读读吧!
四、学习1、 2节
出示1、 2节:
生1:叽叽喳喳,你的声音真清脆。
生2:蹦蹦跳跳,你真快乐。
生3:唱着歌儿,多开心啊!
生4:梳理蓬松的羽毛,多悠闲自在啊!
(2)齐读:小鸟们,一起来吧!
2、学习第2小节
(1)引读第2小节
过渡:活跃的小鸟们,树林可是你的家。看啊!
(2)播放课件(师说:你们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唱着歌,还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呢!
(3)拓展深化
出示拓展资料,师生引读
出示补充材料:
杜鹃鸟的捉虫本领很高,一个小时就能吃掉100多条松毛虫。
山雀一天能捕食400多条害虫。
灰喜鹊一年能吃掉15000多条松毛虫。
小燕子能边飞边捕食苍蝇和蚊子,一天就能吃掉1500多只蚊子,一个月能吃掉45000多只蚊子,一年能吃掉540000多只蚊子。
师:少先队员们,面对这些数字,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指名。
生1:你真忙啊,真辛苦啊
生2:你的眼睛真亮,你又捉到了一只小鸟。
生3:你真厉害!
(5)齐读
师总结:
是呀!小鸟不仅快乐、活跃,而且是那么的能干!小朋友们,
面对捕捉害虫的能手小鸟,让我们告诉所有的人-----请爱护小鸟!
面对人类的好朋友---小鸟,让我们告诉所有的人-----请爱护小鸟!
小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告诉所有的人------请爱护小鸟!
引:少先队员除了放鸟巢,做木牌外,还有什么办法来保护小鸟呢?
学习《“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二年级新课标语文《“红领巾”真好》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读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小鸟吃害虫行为知道小鸟能保护树木,是人类的朋友,用“红领巾”的爱鸟行动点点明了“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课题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呢?快到文中找答案。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自己读书,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三、朗读感悟。
1、说说“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2、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教师示范朗读。
感受: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什么?
3、讨论:小鸟为什么高唱“‘红领巾’真好”?
4、自由练读。要读出小鸟的可爱,“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的坚定。
5、评读:指名读,大家都来当小评委,说说读得怎么样,再通过你的读告诉他应该怎么读。
6、赛读:读第一节争当“最快乐的小鸟”;读第二节争当“最机灵的小鸟”;读第三节争当“爱鸟‘红领巾’”。
7、美读,配乐读,表演读。
(多种方式的读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课文内容。从而也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四、找出规律,指导背诵。
看看这三节诗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识字教学,指导写字。
1、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 用字卡做游戏巩固识字。
3、 读自编小短文,巩固识字。
4、 写字指导。
二、完成语文练习作业
三、主体参与,引导实践。
组织讨论,制定实践活动方案。
同学们,小鸟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的夸奖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过程】
一、看课题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
快到文中找答案。
这样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自身读书,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三、朗读感悟
1、说说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2、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教师示范朗读。
感受: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什么?
3、讨论:小鸟为什么高唱红领巾真好?
4、自由练读。要读出小鸟的可爱,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的坚定。
5、评读:指名读,大家都来当小评委,说说读得怎么样,再通过你的读告诉他应该怎么读。
6、赛读:读第一节争当最快乐的小鸟读第二节争当最机灵的小鸟读第三节争当爱鸟红领巾。
7、美读,配乐读,扮演读。
多种方式的读文,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同学更加深刻地感悟课文内容。从而也能提高同学的朗读水平。
四、找出规律,指导背诵
看看这三节诗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用字卡做游戏巩固识字。
2、读自编小短文,巩固识字。
3、写字指导。
六、主体参与,引导实践
组织讨论,制定实践活动方案。
同学们,小鸟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的夸奖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理解中知道朗读,在练习朗读中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二、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引号的用法,知道“红领巾”是指少先队员。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快乐的节日》
五、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配乐演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鸟叫声)
你们喜欢小鸟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爱鸟护鸟的课文:26“红领巾”真好(板书)
指生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带引号)
是啊,为什么带引号呢?咱们学着学着课文聪明的小朋友就会知道了。
现在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让课文下面的大苹果帮一帮你。好,开始读吧。
二、初读识字。
1、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呀!你知道吗?咱们要想把课文读好,把字音读准最重要,这篇课文里面的生字朋友还真不少呢!看一看大家认识了吗?瞧,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里面有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认识吗?那好,自己试着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不错,字音读准了,还有谁愿意来读?再指生读,我再找一位同学读,如果他读对了,咱们其他小朋友就一起跟他读,好不好?嗯,不错,声音真洪亮。小朋友们,你们来看这个词语,发现了什么?(划出词语,写aabb)他的小眼睛真亮,很会学习。这一句里面还有一个跟它一样的词,谁找到了?(蹦蹦跳跳)(划出词语)大家连起来读一读这两个aabb式的词语,把他们记住?读得真好听,老师要奖励一下你们,我这里有一个小挂件,你来摸一摸,什么感觉?来,用手抓一下,然后松开,有什么感觉?对,就是这种感觉,摸起来软软的,毛茸茸的,很舒服,就是——(蓬松)对,我们要把这个词语积累起来,来连起来读(蓬松的羽毛)那,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蓬松的?小朋友说得都很好,看来你们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在生活中会观察,学习生字肯定也会观察。来,观察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放大镜)你看,咱们班小朋友真聪明,有这么多方法可以记住这个生字,真了不起!
3、这些词语都认识了,那放在课文中还认识吗?好,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两个小节。我找同学来读,读得真不错,是不是像赵老师说的那样,生字认识了,课文就读的更好了啊。
4、课文的第三小节里也有几个生字朋友,可有趣了。有一个字,(拖出)古书里是这样说的“有三只小鸟,停在树上的一个鸟窝里”在古代这个字是这样写的,你瞧,像不像三只可爱的小鸟扬着小脑袋,等着鸟妈妈来喂虫子呢。经过历史的变迁,这个字慢慢演变为现代汉字,是什么字?齐读cháo。翘舌音,读准。我们说小鸟的窝叫鸟巢,那小蚂蚁的窝叫——(蚁巢),小蜜蜂的窝叫——(蜂巢)。
5、小朋友真会学以致用,一下子积累了这么多词语。这一段里还有两个生词朋友,哪个小朋友愿意读一读?男生来读,来女生读。把这两个词语放在课文中,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6、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生词朋友,快看,他们排着队伍出来和我们见面了,会读了吗?那好,读给你的同位听一听,如果同位读对了,就夸一夸他,如果他遇到了困难呢,就帮一帮他。都会了吗?那好,我可要开小火车检查了,开火车读。
7、刚才是要求咱们认识的生字朋友,大家都已经学会了。还有一些生字啊,还要求咱们会写呢,好,你看一看,这几个字里面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需要老师来帮一帮你。
8、仔细观察,谁来说一说,在写这个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好,仔细看老师写。(教师范写)咱们再回放一遍,小朋友要看仔细了。好,现在在书上自己写一个。
9、注意写字的姿势,头正、肩平。小朋友们写得真认真,剩下的几个生字,咱们下一节课再练习写。
三、细读感悟。
1、现在咱们和生字交上朋友,小朋友们肯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自己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板书:快乐小鸟)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能不能读一读。
听完他读的,你觉得这些小鸟在大森林里生活的怎么样?从哪里看出它们快乐啊?那你想一想,它们还会干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会……一会……,连起来说一说。
想不想去大森林看一看这群可爱的小鸟?
瞧,小鸟们多快乐啊!谁能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到小鸟的快乐?你感受到小鸟的快乐了吗?还有谁愿意来读?你们看,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多快乐呀!
谁再来试一试?
还有那么多小朋友想读,那好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让在座的老师们也感受到小鸟的快乐。
2、真是一群快乐又可爱的小鸟!那么,清晨,还是一群怎样的小鸟?自己读一读第二小节。谁来说一说,还是一群怎样的小鸟?(板书:活跃)为什么说是一群活跃的小鸟呀?(捕捉害虫)你愿意做一只这样的小鸟吗,帮助树木捕捉害虫。
看,有这样一片松树林,可是松树生病了。来,这边的杜鹃鸟们,你能够帮助他们吗?赶快飞过来吧。这片树林也生病了,她多需要帮助啊,这边的山雀们,也赶快飞过来吧,这边的啄木鸟,飞过来吧。
你看,小鸟们多勤劳啊!那你知不知道有哪些小鸟是捕虫高手?(生:……)
3、这些小鸟真了不起,他们为民除害,保护树苗,谁能通过读,把小鸟扑棱棱,忙着捉虫的样子读出来。谁来试一试?真是一群活跃的小鸟,飞来飞去的捉害虫,真勤劳。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个小节,让活跃的小鸟在咱们教室飞起来好不好?
4、清晨,树林中除了小鸟,还有谁来得最早?(生:“红领巾”)“红领巾”来干什么?谁能读一读第三小节。红领巾来干什么?(放鸟巢、除了放鸟巢还做什么?)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放鸟巢吗?那你觉得红领巾的木牌上可能会写些什么呢?如果让你写,你会写什么?(板书:爱护小鸟)相信有了这些鸟巢、有了红领巾插的这些木牌,人们都会去保护小鸟,小鸟会生活得更加快乐!
现在,知道加引号的“红领巾”指的是谁吗?(生:少先队员)
是呀,加引号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有了少先队员的帮助,小鸟有了新家,他们该有多么高兴呀!请你体会的小鸟快乐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齐读。
小鸟的快乐是由红领巾带来的,你的胸前也有一条红领巾,你要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小鸟。
小朋友说的都很好。有了你们的爱护和帮助,小鸟肯定会生活的更加快乐。
这篇小诗歌这样美,让咱们把它深深地记在心里好不好?
学生练习背诵,展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