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6 10:11:03
苏红的画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想办法”。这篇主体课文写了苏红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弄脏了,又在爸爸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的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课文行文简洁流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结构严谨,呼应对照严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课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道理的同时,要抓住“满意、端详”等重点词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3.认识本课“苏、祥、幅”等13个生字,学写田字格中“参、详、奖”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图画导入,设疑激趣
1.课件演示苏红的画并质疑:你看到了什么,发现图上什么地方画得最有趣?(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画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2.为什么画上多了一只小花狗呢?这只小花狗是怎么来的?带着疑问学习课文《苏红的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注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同桌互助学习,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3.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了,在()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的画。
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深入读文,体会情感。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带有“满意”的两段话,读一读,体会这两个“满意”的不同内涵。
(1)出示第1段话:“苏红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①学生齐读这段话,想一想“满意”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能体会到什么?先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然后全班同学交流。
②这句话中的哪两个词语说明苏红对她画的画很满意?
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满意”和“端详”说话。
④说说苏红的内心感受。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出示第2段话:“苏红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给画增添了不少情趣。苏红满意地笑了。”
①学生齐读这段话,联系上文想一想苏红是怎样把画弄脏的?把画弄脏后心情怎样?有感情地读出有关句子。
②爸爸为什么让苏红在弄脏的地方画一只小花狗?读出有关句子(“仔细”“……弄脏的地方,很像……花斑。”)说说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③“苏红满意地笑了”中的“满意”包含了哪些意思?(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小结过渡。
2.再读课文,升华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9自然段,想一想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学生齐读这句话。
(2)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说明爸爸和苏红肯动脑筋?课文中所写的“坏事”指什么事?“好事”指什么事?(要求学生画出文中的句子,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3)说说苏红和爸爸是怎样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四、诵读全文,交流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交流学习本文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9苏红的画
变
坏事———好事
动脑筋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学习《苏红的画》,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出字音。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歌诀、字谜、换偏旁、加减偏旁等方法识字。
三、指导书写
1.学生把要求会写的字按结构分类。
2.指导学生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1)让学生谈谈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应如何占格。
(2)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评”字,学生先书空,然后在生字本上认认真真写“评”字,同桌互相检查,师生共同评议学生的写字情况。
(3)按照上面方法指导学生写“拾、脏、梯”3个字。
3.指导学生写上下结构的字和独体字。
四、学生练写
1.要求学生把本课中的10个生字再分别写3个,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2.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纠正、指导,对写得好的提出表扬。
五、课外实践
收集古今中外少年儿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故事,筹备召开一次故事会。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想办法”。这篇主体课文写了苏红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弄脏了,又在爸爸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的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课文行文简洁流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结构严谨,呼应对照严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课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道理的同时,要抓住“满意、端详”等重点词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3.认识本课“苏、祥、幅”等13个生字,学写田字格中“参、详、奖”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图画导入,设疑激趣
1.课件演示苏红的画并质疑:你看到了什么,发现图上什么地方画得最有趣?(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画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2.为什么画上多了一只小花狗呢?这只小花狗是怎么来的?带着疑问学习课文《苏红的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注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同桌互助学习,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3.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了,在()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的画。
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深入读文,体会情感。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带有“满意”的两段话,读一读,体会这两个“满意”的不同内涵。
(1)出示第1段话:“苏红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①学生齐读这段话,想一想“满意”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能体会到什么?先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然后全班同学交流。
②这句话中的哪两个词语说明苏红对她画的画很满意?
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满意”和“端详”说话。
④说说苏红的内心感受。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出示第2段话:“苏红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给画增添了不少情趣。苏红满意地笑了。”
①学生齐读这段话,联系上文想一想苏红是怎样把画弄脏的?把画弄脏后心情怎样?有感情地读出有关句子。
②爸爸为什么让苏红在弄脏的地方画一只小花狗?读出有关句子(“仔细”“……弄脏的地方,很像……花斑。”)说说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③“苏红满意地笑了”中的“满意”包含了哪些意思?(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小结过渡。
2.再读课文,升华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9自然段,想一想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学生齐读这句话。
(2)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说明爸爸和苏红肯动脑筋?课文中所写的“坏事”指什么事?“好事”指什么事?(要求学生画出文中的句子,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3)说说苏红和爸爸是怎样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四、诵读全文,交流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交流学习本文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9苏红的画
变
坏事———好事
动脑筋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学习《苏红的画》,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出字音。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歌诀、字谜、换偏旁、加减偏旁等方法识字。
三、指导书写
1.学生把要求会写的字按结构分类。
2.指导学生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1)让学生谈谈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应如何占格。
(2)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评”字,学生先书空,然后在生字本上认认真真写“评”字,同桌互相检查,师生共同评议学生的写字情况。
(3)按照上面方法指导学生写“拾、脏、梯”3个字。
3.指导学生写上下结构的字和独体字。
四、学生练写
1.要求学生把本课中的10个生字再分别写3个,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2.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纠正、指导,对写得好的提出表扬。
五、课外实践
收集古今中外少年儿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故事,筹备召开一次故事会。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4. 认识双线格中的13个字,学写田字格中的10个字.
教学难重点
1. 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3. 学写田字格中的10个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读书指导.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欲望.
a 由插图入手,由疑问激趣.
b 初读感知.
c 细读体会.
2. 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引导学生选一些新词如”端详”弄脏”评奖””懒洋洋”等,增加语言积累.
2)先读课文,再添上合适的词语
3)积累句子,看谁抄的既工整又美观.
三、朗读比赛。
第二课时
一.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歌诀识字
字谜识字
熟字换偏旁识字
熟字加减偏旁识字
2、指导书写。
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评 拾 脏 梯
上窄下宽的字:奖 弄 另 并
上下结构的字
独体字:及的笔顺
3、 实践活动
作业超市,任选其一。
1)收集古今中外少年儿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故事,在班里组织召开一次故事会。
2)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有可简单地写一写 ,讲给小伙伴们听;如果没有,写一写学完本课后的想法。
板书设计: 苏红的画
画弄脏了—动脑筋—评奖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词语。教学难、重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我家的一角》三幅画、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播放音效,杯子打碎的声音)真可惜,这么漂亮的杯子打碎了,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新爱的东西,新爱的作品不小心弄脏了,弄破了,怎么办呢?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她叫苏红,她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可是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一件坏事却变成了好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苏红的画。板书课题,这个小朋友叫什么?标拼音苏是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想读好课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我们这些生字宝宝可淘气了,都藏到我们的课文中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请同学们把语文书轻轻地翻到61页。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反复读一读。 2、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老师也想读一读,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要仔细倾听呀! 你认为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1、这些生字宝宝你会读了吗?同桌之间互相认一认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2、老师看到你们同桌之间合作这么好,读的这么认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共同认识生字。 3、还有一些生字宝宝在我们的大屏幕上呢,快来看!认识会认的字。 4、风把这些字宝宝吹到了苹果上,如果我们能读出来,苹果就会掉下来,我们一起来摘苹果好吗?请会认的同学大点声读出来。 5、看来这些生字真难不倒同学们,那么这些再生字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次要注意课文中的生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数一数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6、老师把这些生词都集中在词语购物车里了,一块来看。
7、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生字,生词,和它们成了朋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好。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数好了吗?四、自读自悟,理解主题 1、瞧,这就是苏红画的画,她都画了什么?她对这幅画满意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你能读一读吗? 端详是什么意思?请你端详这幅画。 2、同学们快看,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好好的一幅画怎么会被弄脏呢?请你默读2到4自然段。 画是怎么被弄脏的? 真可惜,那么此时苏红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朗读1到4自然段,小组内分好工,要读出苏红的满意与难过。 3、一幅画弄脏了苏红为什么会那么伤心? 来不及是什么意思? 是呀这幅画对苏红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是你能不伤心流泪,把自己想成是苏红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谁来读。 4、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怎么办呢?来替苏红想一想办法?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看这幅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谁帮苏红想的办法?你能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吗?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爸爸在看什么呢? 苏红是怎样画的,你能读一读吗? 苏红想了想,她在想什么? 她想后是怎样画的?懒洋洋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苏红满意地笑了,她为什么会笑? 5、苏红的画获奖了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爸爸说了什么?自己读一读。从爸爸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爸爸的话,把它记在心里,用在生活中? 7、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还记的我们刚刚打碎的玻璃片吧,现在同学们就动一动脑筋,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它变成好事呢? 8、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或者是你听说过这样的事吗?五、总结畅谈收获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相信同学们在今后再遇到问题一定会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学会要写的十个字。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词语。
教学难、重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准备:
体课件、《我家的一角》三幅画、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播放音效,杯子打碎的声音)真可惜,这么漂亮的杯子打碎了,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新爱的东西,新爱的作品不小心弄脏了,弄破了,怎么办呢?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她叫苏红,她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可是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一件坏事却变成了好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苏红的画。
板书课题,这个小朋友叫什么?标拼音苏是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想读好课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我们这些生字宝宝可淘气了,都藏到我们的课文中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请同学们把语文书轻轻地翻到61页。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反复读一读。
2、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老师也想读一读,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要仔细倾听呀!
你认为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1、这些生字宝宝你会读了吗?同桌之间互相认一认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2、老师看到你们同桌之间合作这么好,读的这么认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共同认识生字。
3、还有一些生字宝宝在我们的大屏幕上呢,快来看!认识会认的字。
4、风把这些字宝宝吹到了苹果上,如果我们能读出来,苹果就会掉下来,我们一起来摘苹果好吗?请会认的同学大点声读出来。
5、看来这些生字真难不倒同学们,那么这些再生字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次要注意课文中的生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数一数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6、老师把这些生词都集中在词语购物车里了,一块来看。
7、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生字,生词,和它们成了朋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好。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数好了吗?
四、自读自悟,理解主题
1、瞧,这就是苏红画的画,她都画了什么?她对这幅画满意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你能读一读吗?
端详是什么意思?请你端详这幅画。
2、同学们快看,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好好的一幅画怎么会被弄脏呢?请你默读2到4自然段。
画是怎么被弄脏的?
真可惜,那么此时苏红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朗读1到4自然段,小组内分好工,要读出苏红的满意与难过。
3、一幅画弄脏了苏红为什么会那么伤心?
来不及是什么意思?
是呀这幅画对苏红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是你能不伤心流泪,把自己想成是苏红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谁来读。
4、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怎么办呢?来替苏红想一想办法?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看这幅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谁帮苏红想的办法?你能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吗?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爸爸在看什么呢?
苏红是怎样画的,你能读一读吗?
苏红想了想,她在想什么?
她想后是怎样画的?懒洋洋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苏红满意地笑了,她为什么会笑?
5、苏红的画获奖了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爸爸说了什么?自己读一读。从爸爸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爸爸的话,把它记在心里,用在生活中?
7、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还记的我们刚刚打碎的玻璃片吧,现在同学们就动一动脑筋,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它变成好事呢?
8、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或者是你听说过这样的事吗?
五、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相信同学们在今后再遇到问题一定会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学会要写的十个字。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是很重要的,如果能从认识中再学习到书本内容就更好不过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画角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画角》。
本教材是在学习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认识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画角。
本班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学习风气比较正,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只有两名学生因年龄小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强。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在使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画角,你们愿意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引入
1、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二、新课学习
1、师:刚才画的角度数不一,小组能不能想办法让组内每个同学所画角的度数都相等?
师巡视,发现:
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教师再次强调要求:
个别小组:在组长建议下,画相同度数的角:35度、50度。但画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学方法错误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 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58页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5、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40度 140度
(2)在点和射线上分别画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师要求下画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2、画75度角
(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画150度角
3、画15度角
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学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画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4、画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学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暂时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以上就是四年级上册画角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关注本网站。
【四年级上册画角教学设计 画角的教学设计】相关推荐文章:
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画》一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苏珊的画》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画》说课稿
对于我的自画像无非就是要抓住外貌特征,其次把握性格、兴趣爱好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3.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介绍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学会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要点。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
2.今天,我们的习作题目是《我的自画像》。(板书:我的自画像)
二、例文引路,讨论分析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他的自画像,并且描述了图画中的自己,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他。(课件先出示小刚的画像,然后出示例文。)
我的“自画像”
我的名字叫小刚,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嘴边总是有一圈红红的印痕,那是因为我天天用舌头舔嘴片。额头前留着刘海,总喜欢把刘海往旁边捋一捋,每当这时,我就觉得自己很帅气。
我非常喜欢下军棋,一天不下军棋就觉得手痒痒。这不,晚上刚吃过饭,我又和爸爸杀起了军棋,我爸爸用一个工兵去排雷,我让连长把工兵给吃了。我用炸弹去炸我爸爸的司令,结果呢,让我爸爸派出排长,和炸弹同归于尽了。我和爸爸之间的“战斗”非常激烈,最后,我剩下了军长一个,团长两个,排长一个,工兵一个。我爸爸只剩下一个师长了,而且,他的师长必死无疑,因为我的团长和军长已经包围了他的师长,而且都在快跑道上。只要他的师长吃了我的团长,我就能让军长一下子跳到师长那儿,把师长给吃了。爸爸又成了我的手下败将。怎么样?我的棋艺不错吧?
这就是我,一个聪明而又帅气的我。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2.读例文。(学生认真听。)
3.通过小虎的介绍同学们都认识了这位新朋友,你们说一说这位新朋友有什么特点?他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自己的?(学生自由发言。)
4.总结学生的发言。(长相、年龄、表情、性格、爱好。)
5.过渡:你们也有自己的特征,请你也试着把自己介绍给新班主任认识一下。
(二)引导讨论,归纳要点。
1.要想让新班主任对你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你也得画一幅自己的画像,并且把自己介绍给新来的班主任。想一想,你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呢?
2.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并板书。(年龄、性别、长相、性格、兴趣)(板书:长相、年龄、表情、性格、爱好。)
写之前想一想:
你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你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
你最大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
你还想介绍自己的哪些情况?可以用什么实力来说明?
3.介绍时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你自己哪里与众不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后发言。)
4.小结并归纳习作要点:介绍一个人必须包括人物的年龄、性别、长相、性格、兴趣等多方面。还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介绍时必须按一定的顺序。
(三)教师指导,口头作文。
1.课件出示词语供学生参考:
例如:
外貌描写:红扑扑的小脸 脸蛋黑里透红 水灵灵的大眼睛 黑葡萄似的大眼睛 小而有神的眼睛 能说会道的嘴巴 樱桃似的小嘴
性格描写:活泼 内向 爱说爱笑 泼辣 腼腆
2.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醒、补充。(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将说得比较好的同学推荐到班级交流,相互评议,共同提高。教师适时点拨细节处理。
(四)学生独立仿写练习
1.学生自己画像,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2.选两三个同学的草稿读给大家听,请大家猜作者是谁,如果大家一听就猜出写的是谁,那就说明他抓住了外貌等多方面的特征,应予以表扬。如果猜不出,组织讨论,进行修改。
3.展示优秀习作:
我的“自画像”
我,叫姚宜泽,是一个开朗、活泼、阳光的男孩子。在圆圆的、红扑扑的脸上,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个微微上翘,线条优美的小鼻子,显露出我的机灵。当我笑时,红润的唇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很是迷人。
我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比如表演方面。有一次,我用巴乌吹了一首《欢乐的泼水节》。这首曲子难度超大,但我却吹出了优美的旋律,使在场的每个人都陶醉了。
我还是一个坚强、勇敢的男子汉。记得我去学游泳时,我遇到了几个高难度动作,但我都完成得非常漂亮,教练还夸我聪明。但到了很多人都做不了的动作时,我也退缩了、害怕了,经过教练的指导,再加上我一次一次地努力,终于做出了谁都做不了的动作。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还喜欢助人为乐。帮小区里的爷爷奶奶扔垃圾,有时候还陪他们聊天。特别是冬天下雪时,我要早早起来和大人们一起,把小区里的雪打扫干净,生怕老人小孩摔倒。大人们都夸我懂事,有时候还帮我堆雪人玩呢。
在学习方面我还是一个中等生。但是我不会放弃,我会更加努力,我坚信,我会在各个方面更上一层楼的。
4.师生点评:
这位同学的自画像抓住自己的外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坚强、勇敢、助人为乐)、学习成绩等特点写。每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
三、总结。
今天,同学们不光认识了一些新朋友,而且还学会了怎样把自己介绍给新来的班主任。请大家说一说介绍自己要抓住哪些特点?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展示这些特点的呢?(学生回答问题。)
我的“自画像”
长相、年龄、表情、性格、爱好。
上面就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了,你了解了吗?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 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相关推荐文章:
部编版四年级下黄继光教案 黄继光教案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优秀
挑山工教案部编版2021 四年级下册挑山工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 纸的发明教案及反思
金字塔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字塔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学生的名字)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然后,下座位找你最好的伙伴,和他一起自学生字、词,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详: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
奖:联系生活实际,奖状,学会了“奖”字。
玲、叭:可用换偏旁的方法学习。
老师检查生字认记情况。
教学理念:通过这课的识字教学,我觉得我们教师应多让学生说出识字的方法,这样学生既认了字,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班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词语。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通过讨论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玲玲心情的变化过程,为学习做好铺垫。)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
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教师要注意引导)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快乐园》中的练习。
板书设计: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玲玲的画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罗美燕
《这儿真好》是一篇发人深思的童话。这篇童话描写了独居荒岛的小熊感到非常孤单,想寻找朋友,在天上白云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了许多朋友的故事。结合一年级学生发达的形象思维,我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去理解小熊在荒岛种了什么,从而有那么多的朋友?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没有让学生急于回答,而是让他们动手,把自己想象成小熊,会在荒岛上种些什么?然后分六人为小组合作把自己想的画出来。
师:小朋友们,小熊在荒岛种了些什么?你能画出来吗?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讨论完后画下来。
(放音乐讨论)
(展示学生的画)
师:谁来评评哪个组的画好,为什么?
生:我认为第一组的画画得好。
生:我也认为是第一组的画画得好。
师:为什么你认为第一组的同学画得好?
生:第一组的同学画了许多小草,树林,五颜六色的鲜花。
师:你说得真好,尤其是五颜六色这个词。还有哪个同学来说说第一组的画好在哪里?
生:第一组的同学画了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清清的小河,河里还有小鱼,小虾在游泳。
生:他们还画了房子给小动物们住。
生:他们还画了有公园,里面有火车,木马,荡船,飞机。
师:你们说得真好,还用了许多形容词去形容,真是聪明的孩子。第一组的同学,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生:书上说“漫山遍野,绿树成阴”,所以我们就画了小草,树木。
生:书上告诉我们这儿真好,我就画了公园,还画了木马,荡船,飞机,滑梯让小动物们作完作业,星期天就去玩游戏。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好,要写完作业才能去玩。你们平常也是这样的吗?
生:是!
生:有那么多小动物来这里,我就画了房子给他们住。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些爱动脑筋又聪明的孩子。同学们画的画很棒,说的也很棒,老师为你们的聪明和爱动脑筋表扬你们。
《语文课程标准》中讲到“要让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以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在这一片断的教学中,我抓住《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精神,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小熊,会做些什么,从而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理解课文,再现课文中。尤其是让学生互相画图,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吸引过来。而评价他人的作品中,老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也让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学生学习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水到渠成,并有机地进行说话训练,也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了有益的工作。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九洲基小学)
作者邮箱: lmy@zsedu.cc
资料提供者: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