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3-06-23 09:02:02

《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1、《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

2.学习日记的写法和格式,初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3.初步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日记的写法

教学准备 关于南极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2、谁来谈一谈南极在哪里?那里是怎样的情况?

二、初读课文

1、带上所提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把自己读懂得内容跟同桌说说,然后在班上交流。

三、体会感情

1、在南极度过了这么多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1月14日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说说日记的内容。

(2)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怎么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学生分组朗读。然后在班上交流体会,师生评点。

3、分四大组分别读后四天的日记,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4、各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所得,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展示交流。

四、整体回归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

2、让学生谈谈学习感受。

3、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

第二课时

一、总结延伸

1、学生自由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

2、复习关于南极的知识,加深对南极的印象

二、了解日记的格式

1、课文写的真实感人吗?为什么?

2、把每天值得写的事记下来,叫日记。

3、通过学习,你认为日记该怎样写?

三、迁移练习

1、我们也来练习写日记。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3、师生教平展示优秀日记。 

2、《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

2.学习日记的写法和格式,初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3.初步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日记的写法

教学准备 关于南极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2、谁来谈一谈南极在哪里?那里是怎样的情况?

二、初读课文

1、带上所提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把自己读懂得内容跟同桌说说,然后在班上交流。

三、体会感情

1、在南极度过了这么多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1月14日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说说日记的内容。

(2)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怎么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学生分组朗读。然后在班上交流体会,师生评点。

3、分四大组分别读后四天的日记,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4、各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所得,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展示交流。

四、整体回归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

2、让学生谈谈学习感受。

3、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

第二课时

一、总结延伸

1、学生自由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

2、复习关于南极的知识,加深对南极的印象

二、了解日记的格式

1、课文写的真实感人吗?为什么?

2、把每天值得写的事记下来,叫日记。

3、通过学习,你认为日记该怎样写?

三、迁移练习

1、我们也来练习写日记。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3、师生教平展示优秀日记。 

3、《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

到南极去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本文作者来到南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日记。

第一篇日记写的是我们登上了乔治岛。长城站的叔叔们跑出来迎接,个个激动万分。

第二篇日记写的是李叔叔带领我们去西海岸,我们看到了一群象海豹。

第三篇日记写的是我们拜访苏联的别林斯高晋站的情景。

1.读课文,了解作者在南极乔治岛上的所见所闻。

2.初步了解写日记的目的、内容和格式。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出示南极的图片资料。

2.有人说:天下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这个自古长眠的世界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玉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

3.本文的小作者来到了南极,并把自己所见所闻写成了日记。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4.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思考。

(1)哪些内容是小作者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小作者听到的?

(2)想想哪些地方描写了“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皮肤() 气氛() 吓唬() 俱()乐部

2.学生交流讨论思考题。

(1)出示句子:

长城站的叔叔们都跑出来迎接,见到我们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个个激动万分,有的眼圈都红了。他们仔细地看着我们。我们代表全国的少年儿童向考察队员们问好。

(2)体会画线的部分的意思。

(3)想象当时的情景。长城站的叔叔们和“我们”会说些什么?分组想象练习,集体汇报。

四、信息资源交流会。

1.分组交流学生查找的有关南极的知识。

2.组内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如:南极的地理位置;南极的自然资源;长城站的介绍;考察队员在南极乔治岛上的一些趣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找三名同学读课文。

二、初步了解写日记的知识。

1.写日记的内容。

(1)分析课文中的每一篇日记,想想作者记录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篇日记表达了“我们”和考察队员的深厚感情;第二篇日记表达了“我们”见到象海豹后的喜悦心情;第三篇日记表达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撒在了两国儿童心里。)

(2)小结:

日记应该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反映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2.写日记的格式。

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日记,明确首先要写清: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情况。

三、班上同学日记交流活动。

4、《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

《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同学交流有关南极的知识,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指导学生懂得日记的格式,学习日记的写法。

3、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知道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二、阅读“阅读提示”,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方面学习的重点。

三、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要求: 在思考中读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上。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代表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2、了解作者叙述的文体。初步知道日记的形式,写了在南极日子里5天的所见所闻,从中对作者有机会到南极去产生羡慕之情。

五、再次细读课文

1、自读每则日记,弄清每则日记具体写了哪些见闻。画出描写“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的词语、句子,加以体会。

2、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从而达到从内容到思想读通全文,受到课内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染。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3、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教学难点 掌握日记的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明确要求

学习作者的叙述文体,了解日记的写法,掌握日记的格式,培养大家记日记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归纳出五则日记的共性特点。

三、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日记的格式和写法。

格式上:1、一般在第一行居中要写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2、再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段写。

内容上:一般是记当天的事。

写法上:1、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灵活多样,不必篇篇都有明确的中心、完整的结构;2、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四、小练笔 自己写一篇日记

板书

12 在南极的日子

冰 雪 → 洁白无瑕

象海豹 → 憨态可掬 恋恋不舍

各国考察队员 → 热情、好客

5、《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

《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同学交流有关南极的知识,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指导学生懂得日记的格式,学习日记的写法。

3、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知道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二、阅读“阅读提示”,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方面学习的重点。

三、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要求: 在思考中读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上。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代表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2、了解作者叙述的文体。初步知道日记的形式,写了在南极日子里5天的所见所闻,从中对作者有机会到南极去产生羡慕之情。

五、再次细读课文

1、自读每则日记,弄清每则日记具体写了哪些见闻。画出描写“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的词语、句子,加以体会。

2、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从而达到从内容到思想读通全文,受到课内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染。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3、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教学难点 掌握日记的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明确要求

学习作者的叙述文体,了解日记的写法,掌握日记的格式,培养大家记日记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归纳出五则日记的共性特点。

三、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日记的格式和写法。

格式上:1、一般在第一行居中要写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2、再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段写。

内容上:一般是记当天的事。

写法上:1、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灵活多样,不必篇篇都有明确的中心、完整的结构;2、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四、小练笔 自己写一篇日记

板书

12 在南极的日子

冰 雪 → 洁白无瑕

象海豹 → 憨态可掬 恋恋不舍

各国考察队员 → 热情、好客

6、《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同学交流有关南极的知识,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指导学生懂得日记的格式,学习日记的写法。

3、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知道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二、阅读“阅读提示”,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方面学习的重点。

三、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要求: 在思考中读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上。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代表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2、了解作者叙述的文体。初步知道日记的形式,写了在南极日子里5天的所见所闻,从中对作者有机会到南极去产生羡慕之情。

五、再次细读课文

1、自读每则日记,弄清每则日记具体写了哪些见闻。画出描写“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的词语、句子,加以体会。

2、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从而达到从内容到思想读通全文,受到课内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染。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3、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教学难点  掌握日记的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学习作者的叙述文体,了解日记的写法,掌握日记的格式,培养大家记日记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归纳出五则日记的共性特点。

三、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日记的格式和写法。

格式上:1、一般在第一行居中要写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2、再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段写。

内容上:一般是记当天的事。

写法上:1、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灵活多样,不必篇篇都有明确的中心、完整的结构;2、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四、小练笔  自己写一篇日记

板书

12  在南极的日子

冰 雪 → 洁白无瑕

象海豹 → 憨态可掬       恋恋不舍

各国考察队员 → 热情、好客

7、《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

到南极去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本文作者来到南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日记。
  第一篇日记写的是我们登上了乔治岛。长城站的叔叔们跑出来迎接,个个激动万分。
  第二篇日记写的是李叔叔带领我们去西海岸,我们看到了一群象海豹。
  第三篇日记写的是我们拜访苏联的别林斯高晋站的情景。
  1.读课文,了解作者在南极乔治岛上的所见所闻。
  2.初步了解写日记的目的、内容和格式。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出示南极的图片资料。
   2.有人说:天下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这个自古长眠的世界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玉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
   3.本文的小作者来到了南极,并把自己所见所闻写成了日记。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4.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思考。
    (1)哪些内容是小作者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小作者听到的?
    (2)想想哪些地方描写了“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皮肤() 气氛() 吓唬() 俱()乐部
   2.学生交流讨论思考题。
    (1)出示句子:
      长城站的叔叔们都跑出来迎接,见到我们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个个激动万分,有的眼圈都红了。他们仔细地看着我们。我们代表全国的少年儿童向考察队员们问好。
    (2)体会画线的部分的意思。
    (3)想象当时的情景。长城站的叔叔们和“我们”会说些什么?分组想象练习,集体汇报。
  四、信息资源交流会。
   1.分组交流学生查找的有关南极的知识。
   2.组内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如:南极的地理位置;南极的自然资源;长城站的介绍;考察队员在南极乔治岛上的一些趣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找三名同学读课文。 
  二、初步了解写日记的知识。
   1.写日记的内容。
    (1)分析课文中的每一篇日记,想想作者记录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篇日记表达了“我们”和考察队员的深厚感情;第二篇日记表达了“我们”见到象海豹后的喜悦心情;第三篇日记表达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撒在了两国儿童心里。)
    (2)小结:
     日记应该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反映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2.写日记的格式。
     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日记,明确首先要写清: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情况。 
  三、班上同学日记交流活动。


 

8、《在南极的日子》说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同学交流有关南极的知识,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指导学生懂得日记的格式,学习日记的写法。

3、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知道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二、阅读“阅读提示”

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方面学习的重点。

三、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要求:在思考中读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上。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代表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2、了解作者叙述的文体。初步知道日记的形式,写了在南极日子里5天的所见所闻,从中对作者有机会到南极去产生羡慕之情。

五、再次细读课文

1、自读每则日记,弄清每则日记具体写了哪些见闻。画出描写“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的词语、句子,加以体会。

2、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从而达到从内容到思想读通全文,受到课内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染。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3、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教学难点:

掌握日记的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学习作者的叙述文体,了解日记的写法,掌握日记的格式,培养大家记日记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

学生自主归纳出五则日记的共性特点。

三、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日记的格式和写法。

格式上

1、一般在第一行居中要写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

2、再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段写。

内容上

一般是记当天的事。

写法上

1、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灵活多样,不必篇篇都有明确的中心、完整的结构。

2、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四、小练笔

自己写一篇日记。

9、三年级语文上册《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同学交流有关南极的知识,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指导学生懂得日记的格式,学习日记的写法。
   3、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知道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二、阅读“阅读提示”,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方面学习的重点。
  三、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要求: 在思考中读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上。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代表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2、了解作者叙述的文体。初步知道日记的形式,写了在南极日子里5天的所见所闻,从中对作者有机会到南极去产生羡慕之情。
  五、再次细读课文
   1、自读每则日记,弄清每则日记具体写了哪些见闻。画出描写“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的词语、句子,加以体会。
   2、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从而达到从内容到思想读通全文,受到课内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染。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3、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教学难点  掌握日记的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学习作者的叙述文体,了解日记的写法,掌握日记的格式,培养大家记日记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归纳出五则日记的共性特点。
  三、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日记的格式和写法。
    格式上:1、一般在第一行居中要写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2、再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段写。
    内容上:一般是记当天的事。
    写法上:1、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灵活多样,不必篇篇都有明确的中心、完整的结构;2、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四、小练笔  自己写一篇日记

  板书
             12  在南极的日子
                冰 雪 → 洁白无瑕
                象海豹 → 憨态可掬       恋恋不舍
             各国考察队员 → 热情、好客

10、三年级语文上册《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同学交流有关南极的知识,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指导学生懂得日记的格式,学习日记的写法。

3、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知道相关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南极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而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有限,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二、阅读“阅读提示”,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课的内容和写法方面学习的重点。

三、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要求: 在思考中读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上。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代表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2、了解作者叙述的文体。初步知道日记的形式,写了在南极日子里5天的所见所闻,从中对作者有机会到南极去产生羡慕之情。

五、再次细读课文

1、自读每则日记,弄清每则日记具体写了哪些见闻。画出描写“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的词语、句子,加以体会。

2、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从而达到从内容到思想读通全文,受到课内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染。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3、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教学难点 掌握日记的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明确要求

学习作者的叙述文体,了解日记的写法,掌握日记的格式,培养大家记日记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归纳出五则日记的共性特点。

三、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日记的格式和写法。

格式上:1、一般在第一行居中要写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2、再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段写。

内容上:一般是记当天的事。

写法上:1、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形式灵活多样,不必篇篇都有明确的中心、完整的结构;2、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四、小练笔 自己写一篇日记

板书

12 在南极的日子

冰 雪 → 洁白无瑕

象海豹 → 憨态可掬 恋恋不舍

各国考察队员 → 热情、好客



如何手工DIY做好看的相机带
如何手工制作做豪华宫廷风扇套
如何手工制作皮革耳机收纳袋
手工镜子制作教程:DIY绳索镜框镜子
用不织布做小丑鱼公仔玩具
手工DIY飞鸟小包包制作步骤

本类热门作品

  • 《在树林里》教学设计一等奖
  • 古诗二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教学设计一等奖
  •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 四年级上册《认识整万数》说课稿一等奖
  • 《八个鸡蛋》教学设计一等奖
  • 口语交际《春雨沙沙》教学设计一等奖
  • 《神奇的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 《好吃的水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 《护士长日记》教学设计一等奖
  • 《花钟》教学实录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