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0 17:34:03
《这个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
日出、日落的图片或其他自然风光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
1.谈话导入课题。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大自然,下面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3)展示日出、日落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4)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这个奇妙的世界。
3.抓题眼解题,引入课文。
(1)齐读课题。
(2)过渡引入:课题中哪个词是题眼?(奇妙)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奇妙,现在,我们再来跟随作者彼得•摩西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
水洼wā翩piān翩起舞
雕diāo饰诱yòu人衔xián泥忙碌lù
(1)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齐读,巩固生词读音。
(3)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读通顺、流利。
3.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是哪些段落?
(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2)需重点指导的词语有:
雕饰 余晖 圆润 翩翩起舞
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以备下节课理解课文时重点指导。例如第6自然段中,为什么说水洼像镜子?第14自然段中,作者说“冰雪”好像“刀剑”,“水滴”好像“闪光的水晶球”,说明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2.学生全班交流。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抄写生词,积累词语。
2.熟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板书:天空大地)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画出总起句。(第2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财富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的语句。
(3)用心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颜色形状)
2.讨论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4.拓展练习。填空,再回答问题:
(1)有时,云彩在()的天空中飘浮,它们就像()一样,呈现出()形状,这些形状会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美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
(2)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它们像许多(),()我们的脸。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你还喜欢的句子有。喜欢的理由是。
5.自由读课文第9—14自然段,思考:
(1)找出这部分内容的总起句。(第9自然段)
(2)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
(3)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颜色、形态)
6.全班交流。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8.练习。
(1)“大地也向我们展示了它的财富。”这句话中的“也”能删除吗?为什么?
(2)读下列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有时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雪融化时,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闪光的水晶球。
9.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由谈。
(2)讲一讲这两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升华)和意思(这个世界有无尽的奇妙的事,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
(3)结合课后第2题设问:这两段与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照应)
(4)教师点拨写法:文末总结,与文首照应。
10.小结: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
(3)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形象、生动。
三、小练笔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课前观察的事物写具体、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再去发现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
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
日出、日落的图片或其他自然风光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
1.谈话导入课题。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大自然,下面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3)展示日出、日落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4)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这个奇妙的世界。
3.抓题眼解题,引入课文。
(1)齐读课题。
(2)过渡引入:课题中哪个词是题眼?(奇妙)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奇妙,现在,我们再来跟随作者彼得•摩西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
水洼wā翩piān翩起舞
雕diāo饰诱yòu人衔xián泥忙碌lù
(1)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齐读,巩固生词读音。
(3)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读通顺、流利。
3.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是哪些段落?
(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2)需重点指导的词语有:
雕饰 余晖 圆润 翩翩起舞
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以备下节课理解课文时重点指导。例如第6自然段中,为什么说水洼像镜子?第14自然段中,作者说“冰雪”好像“刀剑”,“水滴”好像“闪光的水晶球”,说明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2.学生全班交流。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抄写生词,积累词语。
2.熟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板书:天空大地)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画出总起句。(第2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财富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的语句。
(3)用心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颜色形状)
2.讨论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4.拓展练习。填空,再回答问题:
(1)有时,云彩在()的天空中飘浮,它们就像()一样,呈现出()形状,这些形状会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美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
(2)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它们像许多(),()我们的脸。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你还喜欢的句子有。喜欢的理由是。
5.自由读课文第9—14自然段,思考:
(1)找出这部分内容的总起句。(第9自然段)
(2)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
(3)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颜色、形态)
6.全班交流。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8.练习。
(1)“大地也向我们展示了它的财富。”这句话中的“也”能删除吗?为什么?
(2)读下列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有时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雪融化时,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闪光的水晶球。
9.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由谈。
(2)讲一讲这两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升华)和意思(这个世界有无尽的奇妙的事,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
(3)结合课后第2题设问:这两段与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照应)
(4)教师点拨写法:文末总结,与文首照应。
10.小结: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
(3)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形象、生动。
三、小练笔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课前观察的事物写具体、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再去发现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国标本(人教)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
(五)中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奇妙的动物世界。这次口语交际安排了说和写两项内容,说与写内容相同、要求相近,体现了说写结合的思想。通过交际的形式练说,与以往单纯的看图说话等不同,可以通过交流使“说”的内容更具体,更准确,更丰富。写后再读给同学听,听听同学的意见,实际又进行了第二次口语交际。学生在交流、写话、再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进步,使说与写的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观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2、鼓励学生大胆地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教师适时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互相传阅写话内容,相互提意见并加以改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逐步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询问、阅读、收看影视和网上查寻等方式搜集动物的相关资料,并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动物园里或亲友家、邻居家问一问,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你熟悉的动物,不伤人的动物可以摸一摸,记住它们的样子、颜色,它们爱吃什么,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你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等。通过走、看、问、听、摸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课内口语交际作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揭题
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动物世界真奇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奇妙的动物世界。(出示课题:奇妙的动物世界)
2、播放录像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在让我们一起用眼睛用心灵感受一下动物世界的奥秘,你们看……
(出示录像)
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谁能把你课前看到的动物说给大家听一听呢?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见过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它们长得什么样子,怎样生活的(可以加表演)。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口述所见所闻的小动物后,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动物,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狗、猫、兔子等,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这样的引导,学生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说起来,思维异常活跃。
二、自主参与,大胆陈述。
1、师:瞧,阮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你们熟悉的动物呢?(出示图片:猫、狗、兔子、猴子、金鱼……)你了解谁的生活习性呢?
生:我了解( )的生活习性,它的生活习性是( )。
师:你和谁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呢?
生:我和( )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记得有一次( )。
2、自愿结合,共同讨论。
教师让熟悉同一种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讨论,要求说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本课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围绕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把话说通顺、连贯。可以让对动物了解的同学先讲自己喜爱什么动物,再讲它的样子、颜色、动作、叫声、趣事等,要鼓励讨论中的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动物不太了解的同学,可以向喜爱这种动物的同学咨询,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及用途等。
3、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a、可爱的样子;b、生活习性;c、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三、互助学习,拓展思维。
1、过渡语: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说,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请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写。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把自己和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写下来。要求把话写通顺。
2、同桌交流写的内容,互相提出意见,并进行改正。
3、评出今天表现最优秀的同学。
师小结:动物世界真奇妙,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动物的可爱之处、生活习性等讲给爸爸、妈妈、邻居们听,让大家都来保护动物,和动物交朋友。用我们的真诚、爱心,还大自然一片美丽的绿色,让小鸟自由飞翔,让小鱼快乐游玩,让所有的动物都能舒适自在的生活。(边说边画爱心)
资料提供者: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国标本(人教)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奇妙的动物世界。这次口语交际安排了说和写两项内容,说与写内容相同、要求相近,体现了说写结合的思想。通过交际的形式练说,与以往单纯的看图说话等不同,可以通过交流使“说”的内容更具体,更准确,更丰富。写后再读给同学听,听听同学的意见,实际又进行了第二次口语交际。学生在交流、写话、再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进步,使说与写的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观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2、鼓励学生大胆地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教师适时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互相传阅写话内容,相互提意见并加以改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逐步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询问、阅读、收看影视和网上查寻等方式搜集动物的相关资料,并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动物园里或亲友家、邻居家问一问,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你熟悉的动物,不伤人的动物可以摸一摸,记住它们的样子、颜色,它们爱吃什么,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你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等。通过走、看、问、听、摸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课内口语交际作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揭题
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动物世界真奇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奇妙的动物世界。(出示课题:奇妙的动物世界)
2、播放录像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在让我们一起用眼睛用心灵感受一下动物世界的奥秘,你们看……
(出示录像)
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谁能把你课前看到的动物说给大家听一听呢?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见过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它们长得什么样子,怎样生活的(可以加表演)。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口述所见所闻的小动物后,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动物,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狗、猫、兔子等,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这样的引导,学生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说起来,思维异常活跃。
二、自主参与,大胆陈述。
1、师:瞧,阮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你们熟悉的动物呢?(出示图片:猫、狗、兔子、猴子、金鱼……)你了解谁的生活习性呢?
生:我了解()的生活习性,它的生活习性是()。
师:你和谁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呢?
生:我和()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记得有一次()。
2、自愿结合,共同讨论。
教师让熟悉同一种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讨论,要求说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本课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围绕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把话说通顺、连贯。可以让对动物了解的同学先讲自己喜爱什么动物,再讲它的样子、颜色、动作、叫声、趣事等,要鼓励讨论中的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动物不太了解的同学,可以向喜爱这种动物的同学咨询,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及用途等。
3、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a、可爱的样子;b、生活习性;c、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三、互助学习,拓展思维。
1、过渡语: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说,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请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写。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把自己和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写下来。要求把话写通顺。
2、同桌交流写的内容,互相提出意见,并进行改正。
3、评出今天表现最优秀的同学。
师小结:动物世界真奇妙,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动物的可爱之处、生活习性等讲给爸爸、妈妈、邻居们听,让大家都来保护动物,和动物交朋友。用我们的真诚、爱心,还大自然一片美丽的绿色,让小鸟自由飞翔,让小鱼快乐游玩,让所有的动物都能舒适自在的生活。(边说边画爱心)
设计理念:
第三单元是以中外童话故事为主题的一组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也是内容之一。(教材p45)
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知识文学宝库,为了引导学生由走进文本——到感受文本——体验文本——走出文本——感受快乐——感受生活,走进社会大语文天地,我设计了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抓一条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主线。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设计中力求体观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了解童话的内容,感悟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2、 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尽情体验童话的乐趣,提高阅读积累能力,培养听、说、读、写、演的能力。
3、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在熟读本单元内容和阅读课外童话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形式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乐趣。
教学难点:
讲童话、演童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言
浓浓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过渡: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她那优美的语言和动人的故事,引人入胜,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境界里感受其中的真,善,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去感受一下童话的魅力吧。
(自评:开门见山地导入,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展示交流
1、说童话。
师:近来,老师发现同学们的一个小秘密:在学习有关童话这一单元以后对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了,谁来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生畅所欲言)
(自评: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句话就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说:老师真牛,是怎么知道的?我就说:是老师观察到的啊!你们不是有好多的同学带有一些童话书来了吗?)
2、讲童话。
师:真了不起!没想到,同学们都读了这么多童话故事,真令人佩服!那你们谁愿意为大家讲一个?好!下面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学生思考)
师: 哪个童话故事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配上动作演一演。(学生很活跃)
(自评: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组合地进行或讲或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编童话。
同学们或创编或续写了不少童话故事,下面请同学来展示一下,其他同学当评委。(好多的学生想当评委)
(1)先回忆童话的特点,后据此点评:①主人公往往有超常能力;②想像丰富;③包含一定的道理。(板书)
(2)学生展示、师随机点评。
师:同学们真行呀!个个能说会道,还会画呢!下面请大家欣赏同学制作的手抄报。(事先布置学生准备)
(自评:这一环节给学生创造学习提供空间,发展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童话的理解和感悟。)
4、展示台。
出示童话手抄报,生介绍,师生共同点评。
( 自评:出示课前布置学生的作品,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
师: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童话故事,但这只是沧海一粟。走进童话世界,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只要你用心灵拥抱这片沃土,它就会让你的智慧之树开花。
四 教学反思: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来讲来演,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欣赏、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一、情境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教师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动物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因为它们的存在使用权我们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驯练的狗,能为商人引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
动物世界真奇妙!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进入一个神奇的动物王国!(教师板书)
2、播放“动物世界”的光碟,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师生交际,交流互动。
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你了解哪种动物的习性?和哪些动物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讲给小朋友听好吗?
三、组内交际,生生互动。
选定自己比较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同学讲的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四、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组内选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大家提问我补充。
五、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小朋友都想来讲讲,可是时间有限,把要说的写下来,大家互相传阅,既可以写动物可爱的样子,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你与这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生活习性。如果这几个方面你都想写,更好了!
教师播放乐曲,烘托气氛。
六、写后再说,互相促进。
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听同学的意见,再修改。
七、动物卡片展览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于动物的卡片。
八、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动物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爱护它们,从小争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教师宣布下课。
设计理念:
努力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的封闭教学模式,融看、听、问、查、画等活动为一体,从课内到课外,让语文教学走向社会生活,“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构建立体开放的口语交际课活动模式。重视情景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同时关注学生的交流状态,在交际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动物趣事,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说给大家听,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
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2、通过交际的形式练说,使“说”的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更准确,在表述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上网、阅读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奇妙,可针对一种动物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收集有关图片,做好头饰或画一幅画。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游戏:听声音,猜动物名。
(1)播放公鸡、鸭子、布谷鸟、狼等几种动物的叫声。
(2)你听到什么动物的叫声?把你听到的说出来。
(3)动物的叫声各种各样,丰富多腔,请你用一个词说一说,你听到了——( )的声
音。
2、揭示交际话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动物世界。
(声音唤起学生对动物的记忆,初步感知动物声音的奇妙,增强生活体验,创设交际的氛围,引出交际的话题,激发交际的兴趣。)
二、多向互动,多方交流。
1、交流:动物奇妙知多少。
(1)播放乌贼逃避敌人的录象片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乌贼的御敌本领。
(2)你还知道其它动物的特殊本领吗?引导学生交流课外观察、查找资料所了解的动物的奇妙之处。
(3)小结:同学们的自然知识真丰富,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
(小结中肯定学生学习的成果,通过交流懂得会观察、会找资料就是会学习。)
2、拓展:了解动物的更多的奇妙之处。
老师也收集了几个材料,请同学们看一看。
(1)播放动画材料一:在江南的田野上,鸟儿都是按时起床的。东方欲晓,公鸡就一跃而起,首先“引吭高歌”;接着,鸭群苏醒了,争先恐后地发出“嘎嘎”声;隔一会儿,山雀醒来了,鸣声清脆;没多久,早起的麻雀也叽叽喳喳地闹开了;白头翁喜欢睡懒觉,金色的阳光早已普照大地,它才慢吞吞地放开歌喉。
启发:说说你看到的情景,给这情景取一个有趣的名字。
独立思考后请同桌一起交流各自的看法。
全班交流,评一评,议一议,哪些同学取的名字好,为什么?(如“报时员”、“奇妙的钟表”、“一座活时钟”等较好,有趣地概括了动物的生物钟的特征。)
(2)播放动画材料二:秋天,燕子、大雁向南飞;春天,它们飞回来。
说说你看到的情景。你能给这一情景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吗?
独立思考后请四人一组,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说说取的名字,为什么要这样取?(如:取名为“季节预报员”,因为大雁、燕子向南飞,飞回来就表示季节到了秋天或春天。)
3、游戏:趣谈奇妙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
(1)请大家把课前准备的头饰,收集的图片,画的画都拿出来。
激趣:瞧,我们的教室都成动物王国了,我们想在动物王国里生活得快乐,就多交几个朋友吧!
(2)示范交朋友。
怎样向朋友作自我介绍?先看看老师的做法。师戴上一小动物的头饰,邀请一个学生交朋友,作示范交流。如:小青蛙,你好!我叫啄木鸟,……再说说你吧,小青蛙。……
(课件出示字幕:我是谁?我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生活习性?)
(字幕提示学生交际的主要内容,教师的示范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礼貌。)
(3)自由交朋友。你想了解哪种动物,跟谁交朋友,就根据同学头上戴的头饰,或拿的画找他去。
(4)反馈。大家通过交朋友,你又了解了什么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和生活习性。
(5)从观察、倾听、表达、合作四方面进行小结评价,规范学生的口语,激励学生。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进行交流的基本方法;自由交流,促进学生共享学习的成果,扩大视野;反馈,展示学生合作交际的效果;小结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4、你与动物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吗?给大家讲一讲。
5、我们爱护动物,是动物的朋友。可是在生活中,是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这样爱护动物呢?请听一段声音:枪声――鸟叫声。想象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在什么地方?编成个小故事。然后出示一张图:一猎人扛着猎物高高兴兴地回家。看看他们回家去时的情景,说一说:要是你这时碰到他你会对他说什么?
三、动手实践,激发情感。
活动:设计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
(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活动中落实口语交际的情感目标。)
评析:
让学生有形象的感知,有丰富的素材。课前分三人学习小组,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在家长的协助下,走进自然,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并把观察的动物画下来,或者做成头饰。在学校教师又带领学生在图书馆、校园网上查找资料,扩大学生的视野,弥补动态观察的不足,丰富学生说话的素材。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让学生有交流的愿望。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关于动物奇妙的部分的交流,降低说与动物之间有趣的事的难度。围绕话题精心设计多个回合、多个情境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如“动物奇妙知多少”,“动物童话王国”的自我介绍,“动物时钟”、“动物日历”、“劝说猎人”、“设计广告词”等。在多个回合、多个情境中,生与生、师与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口语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互动的交际的过程。着眼于新课程动态生成的观点,课堂上师生互动,相互交流与启迪,共同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让学生轻松交流。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定位于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俯下身子心贴心,与学生零距离沟通,因此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交流热烈,并在其中学习、规范、发展语言。
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是口语交际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注意调控交际的过程,自始至终注意组织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评一评谁最会听,比一比谁从小伙伴那里学到的知识多,懂得会听也是学本领的方法。
新的理念给课堂带来了无尽的活力,学生“胆子”大了,“脑子”灵了,“声音”多了……虽然稚嫩,却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灵光。
【我的思考】
《奇妙的动物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课。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根据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专题而安排的。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既可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交际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知识和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孩子们从小就从图片、音乐、电影中开始认识动物。许多二年级学生已会从百科全书、电视、网络中获取大量有关动物的信息,他们不仅熟悉身边的小动物,还对地球上的珍禽奇兽有着浓厚的兴趣。据课前调查,近70%的独生子女都饲养过小动物。教学中应该设计好交际的话题和合适的交际形式,创造良好的生生、师生互动语境,营造和谐沟通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脑中已有的有关动物的全部资讯,培养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并能听懂别人的话,给予别人适当表扬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达到“开放”与“有序”的平衡,即在活泼开放的交际形式下,有效地把握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知识和趣事,知道更多获得动物知识的途径。
2、与人交际时初步做到说话完整、生动,交流有礼貌。
3、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互动和谐的交际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知识和趣事。
2、教学难点:
在活泼开放的交际形式下,把话说完整、生动,交流有礼貌。
三、课前准备
请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的图片、书籍,自己与动物或其他人与动物的故事,课间进行交流。课前带来最喜欢动物的图片或玩具。
四、教学过程
1、引课:
今天老师又要和小朋友一起上口语交际课啦!愿意和小伙伴,老师交流吗?能说说和别人交流时,你应该怎样做吗?
现在我们已是二年级的学生了,老师再给小朋友提二个要求,出示要求:
⑴ 话要说得完整、生动。
⑵ 和别人交流时要有礼貌。
设计意图: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就安排了口语交际,针对二年级学生应有的口语交际水平,特提出这两个要求,前者针对口头语言的规范性,后者针对交际能力的继续培养。
2、揭题:
出示课题“奇妙的动物世界”。 说说题目的意思。读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交流的话题。有兴趣去了解动物世界的奇妙吗?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3、游戏:
⑴ 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在上课,忍不住也想来看看呢。接下去,我们做个有趣的小游戏。
⑵ 放音频(公鸡、羊)你能从它的叫声中判断出它是谁吗?左边两组的小朋友先来猜猜。右边的小朋友想想他猜得对不对。注意把话说完整,右边的小朋友们认真听。学会用多种形式表扬左边的小朋友。
⑶ 放音频(小猫咪、牛)。换右边的小朋友猜,左边的夸。
⑷ 还有谁也来了?放音频(青蛙、鸟)男孩子猜,女孩子夸。
⑸ 放音频(虎、蜜蜂),女孩子猜,男孩子夸。
⑹ 放音频(狗)大家一起猜,猜对了夸夸自己。
设计意图:动物丰富的叫声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多种形式的猜,扩大了训练面,在开放的基础上保证了课堂形式的有序。这时,课始提出的两个口语交际要求融合在学生饶有趣味的猜测中,显得非常自然。
4、猜谜:
⑴ 好奇妙的动物,能用自己的声音告诉别人:我是谁。想不想知道,它还能用什么方法告诉别人它是谁吗?那就听仔细了,动物们可聪明了,编了谜语让大家猜。
⑵ 出示句子和音频:
什么动物会学人说话?
学生猜,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并给予表扬。出示:鹦鹉图片。
⑶ 听好了,第二个谜语来了。
出示句子和音频:“什么动物身上背了一幢小房子?”出示:蜗牛图片。
⑷ 老师给小朋友猜谜语。
小朋友这么聪明,老师也来编一个。什么动物身穿绿衣裳,围着白肚兜?
⑸ 小结谜语特点:
为什么这些有关动物的谜语你们能一猜就中?
小结:是啊,把动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我们就能一猜就中。
设计意图:只是将对动物的了解停留在叫声上显然不够,3个谜语的设计分别从本领、形态、颜色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突出动物世界的奇妙。小结的设计为下面的编谜语做了铺垫,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编谜方向,防止学生将动物的共性拿来编谜。
5、编谜:
⑴ 个别编谜:
谁能这样编个谜语给我们猜?
学生编谜语(2个)给其他人猜。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出谜学生要表扬猜对的学生。
如谜语没有将动物的特点说清楚,则引导学生反思,由其他学生修改谜面。
⑵ 四人小组编谜:
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想编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啊?那就4个人一组,每个人出1个谜语,让其他3个小朋友猜一猜,然后选出1个最好的的,待会儿让大家来猜猜。
⑶ 连环猜谜:
请1个学生自由邀请别的学生猜谜,邀请时要有礼貌,可以边说边做做动作,猜对了要给予表扬。
猜对谜语的学生获得奖励:自由邀请别人来猜自己的谜语。注意引导出谜和猜谜要说完整,尤其表扬加上动作的学生。(5~6个学生即可)
⑷ 给老师猜:
刚才几个小朋友的谜语编得真棒,说出了动物的奇妙之处,让其他小朋友一猜就中。交流的时候还很有礼貌,谁还能这样给后面的老师去猜猜?
引导学生大胆地邀请老师猜谜,表扬老师。
设计意图:编一编、猜一猜、夸一夸的形式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始激发的学习兴趣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创设了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交际氛围。编谜并请人猜谜是将内在的有关动物的知识外化成口语并进行交际的过程,猜谜是学习聆听并正确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在活泼的口语交际形式中,一直贯穿着本课要求达到的两个口语交际要求,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大胆交流欣赏他人的交际水平。
6、说话:
⑴ 视频,打招呼。动物真的很奇妙,声音、样子、行为、颜色、喜好,都能告诉别人:我是谁。想和它们见见面吗?看,老师请来了几位动物,他们来了!认出它们了,就赶紧跟他们打打招呼。
放8段视频:大雁在天上飞。小鸟在枝上叫。大熊猫在吃竹子。猴子在树林里荡秋千。小蝌蚪在水里游。金鱼在水草间穿行,螃蟹在舞动大钳子。蚕宝宝在吐丝结网。
⑵ 学生和老师说话:
想不想和这些奇妙的动物说说话呢?那就先跟大熊猫说说话吧!放视频:大熊猫。
老师扮大熊猫,想和我说什么呀?(想说的小朋友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说。)我最喜欢有礼貌的小朋友了。老师回答得生动有趣有礼貌,还伴有合适的体态动作。
小结:某某班的小朋友不但有礼貌,还注意到了我的特点,夸奖了我,我真高兴。
⑶ 老师和学生说话:
猴子也赶来了,小朋友扮扮猴子,老师来跟你们说说话。让学生自己站起来说。如果别人站得早,学会让一让。放视频:猴子。
预设7句话:猴子,你好。小猴子,你的尾巴又长又灵活,我真羡慕啊!猴子,你爬树的动作真快啊!猴子,你一下子就从这棵树跳到了那棵树,难道不怕掉下来吗?原来是这样,你真是爬树高手,你现在这是去干嘛啊?小猴子,我跟你说了许多话,你喜欢我吗?为什么?
⑷ 学生和学生说话:
4人一组,拿出你喜欢的动物玩具或图片,扮扮它,请其他3个小朋友和你说说话。注意要有礼貌,要夸夸动物的奇妙之处。同时播放开始的8段视频。
设计意图:利用动物视频给学生视觉刺激,丰富学生的信息,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老师的回答及提问均进行了精心设计,起到示范作用,创设良好的交际模式,引导学生在自由交流时能围绕动物的奇妙之处展开,并注意说话要有礼貌。学生带来的玩具和图片,不但能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将动物的特点说完整,还能增加交际的趣味性。
7、讲故事:
⑴ 听故事:
小朋友都很喜欢动物。有一位法国小姑娘 Tippi(蒂比)也很喜欢动物,她和一头叫阿布的大象还交上了朋友呢。想听听她和阿布的故事吗?仔细听哦。
出示 Tippi 图片,放音频:阿布是一头美洲大象,它的个子好高好高,有一对蒲扇似的大耳朵,一根水管似的长鼻子。脾气很好,对我更好。我经常坐在它的头上,把双腿搭在它的两只大耳朵上。它呢?就驮着我,慢悠悠地走着。我想下来了,只要拍拍它的头,它就会把长长的鼻子往上翘,我抱住它的鼻子,就下来了。
⑵ 一生讲故事:
Tippi 的故事讲完了,那你和动物有故事吗?如果没有,你看见过或听说过其他人和动物的故事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要说出动物的奇妙,说出你和它的故事。听的小朋友要认真,看看他有没有说出动物的奇妙。
一个学生说故事。
他讲得怎么样?(有没有说出动物的奇妙之处)
⑶ 四人小组讲故事:
可以把故事先说给四人小组听听!一个一个说,说完以后推选1个讲得最生动的同学待会儿讲给大家听。
⑷ 一个学生讲故事:
请听的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尽可能从积极的角度进行肯定。
设计意图:课始训练学生用一两句话交际,课中训练学生用几句话交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一段话进行交流,体现训练的梯度,保证学生的可接受性。精心挑选了Tippi的故事,有趣的内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规范生动的语言是很好的范例。第一个学生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使学生明确讲故事的要求:要说出动物的奇妙之处,语言要生动完整。四人小组交流的形式有助于扩大交际面,让更多的学生进行交际,了解到更多有关动物的趣事。在交流基础上推选出的代表,故事讲得会比较好,给其他学生以借鉴,对这个学生本身则是一种鼓励。
8、交流心得:
⑴ 在动物世界里,动物多得数不清,而且每种动物都有它们的奇妙之处。用怎样的方法可以去了解,认识更多的动物呢?(书籍、电视、电影、网络、饲养、去动物园……)
相机推荐书籍:Tippi 故事的出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和其他书籍。
相机推荐电视节目:《人与自然》《狂野周末》《神奇的自然》
⑵ 了解、认识了动物,怎样才能跟它们做朋友呢?
小结:只要我们热爱动物,善待动物,就一定能了解动物,发现动物的奇妙之处。
设计意图:有关动物的知识非常多,学生在本节课上了解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归纳获取信息的途径,将学生在本课上产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丰富多彩的阅读、收看中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继续追求,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课后反思
1、有机结合开放和有序:
口语交际课相对于阅读课而言,学生的回答更丰富,个人体验色彩更鲜明。本课设计了4个层次分明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点:说一句话──说两三句话──说几句话──说一段话。围绕训练点,安排了要求明确便于操作的互动形式。小组互动、男女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等形式的出现的伊始,都有教师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口令,实施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参与互动的情况,并随时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按照预设的互动模式有效开展交际活动。这样,开放的口语交际活动最终纳入了可调控范围,在可调控的基础上,本课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点一一得到了落实。
2、激发兴趣服务于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本课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和媒体。特地制作的动物音频,视频帮助孩子回忆起动物可爱的形象。听音辨动物,编谜猜谜的游戏方式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游戏玩好了,口语交际的能力也不知不觉提高了。和动物说话,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动物之间的距离,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
3、真实语境与训练模式的矛盾:
在整堂课中着重训练的表扬习惯在真实语境中其实很少见。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太能干了!”这些口头表扬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很少有人使用,人们一般会采取体态和表情来表示对别人的肯定。但若要求孩子课堂上也用体态和表情来鼓励他人,显然又缺乏可操作性。如何解决这两者的矛盾,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探索。
一、情境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教师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动物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因为它们的存在使用权我们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驯练的狗,能为商人引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
动物世界真奇妙!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进入一个神奇的动物王国!(教师板书)
2、播放“动物世界”的光碟,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师生交际,交流互动
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你了解哪种动物的习性?和哪些动物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讲给小朋友听好吗?
三、组内交际,生生互动
选定自己比较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同学讲的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四、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组内选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大家提问我补充。
五、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小朋友都想来讲讲,可是时间有限,把要说的写下来,大家互相传阅,既可以写动物可爱的样子,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你与这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生活习性。如果这几个方面你都想写,更好了!
教师播放乐曲,烘托气氛。
六、写后再说,互相促进
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听同学的意见,再修改。
七、动物卡片展览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于动物的卡片。
八、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动物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爱护它们,从小争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教师宣布下课。
【教育目标】
1、在互动的语言环境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事说清楚。培养学生合作交际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自信。在交流中分享动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教学重点】
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说清楚,培养学生合作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
学生:
通过观察、上网、阅读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奇妙。可针对一种动物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好头饰。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袋鼠头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想跟大家聊聊“朋友”。前不久,我认识了一群新朋友,他们听说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上课,也想来看看。我就跟他们说那得问问我的学生同不同意。如果你们同意的话朝老师笑一笑。
你们看,他们来了!(播放课件)
2、你们觉得我的朋友怎么样?
3、听:我的动物朋友还有话跟你们说。(课件)
二、示范交朋友
1、师: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可多啦!你们瞧,我们这里快变成动物王国了。我们可得趁这个机会多交几个新朋友!
师:你好,我是袋鼠妈妈,你是谁?
生:我是……
师:我能和你交个朋友吗?
生:……
师:那我们握个手吧!小动物们我是怎么交到朋友的?
生:自由说。
师:我相信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动物,肯定能交到好多朋友。你们想让身边的小动物们认识你吗?那么就让他们来认识我们吧!(播放课件)
生:自由交新朋友。
2、反馈:
你们都交到新朋友了吧!向大家说说你的新朋友是谁?再请他和大家打声招呼!
三、自我介绍
1、师:小动物们,想要让新朋友认识了解自己,光是让他知道我们的名字够吗?你们还想告诉新朋友什么?
生:自由说。
2、总结:
在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时候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样子,再说说自己的生活习性。
3、教师示范:
大家好,我是袋鼠妈妈。我是动物王国中的“跳高健将”和“跳远能手”。你们看,我前腿短、后腿长,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帮助我维护身体的平衡。最有趣的是我的肚子上有一个袋子,里面装着我的宝宝──小袋鼠。
你们认识我了吗?那你们谁愿意和我做朋友,让我了解你。
4、指名学生上台介绍:
⑴ 哪只小动物也愿意介绍自己,跟大家交个朋友。
⑵ 评价:他介绍得好吗?为什么?
⑶ 生生交朋友。
你们想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你吗?或者你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吗?那么就像这两只小猪一样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吧!(课件)
5、反馈。
四、联系生活、分享趣事
小动物们,我们刚才交到了许多新朋友,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小动物们肯定也是大家的好朋友。我想你们和小动物间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谁来为我们讲一讲。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可爱的动物朋友,他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和回忆,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生:自由说。
因为有了人类的关爱,我们这些动物才可以非常舒服地享受大自然。因为有了人类的关爱,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更美丽、更和谐。
奇 妙 的 动 物 世 界
彭埠二小 洪艳琴
[教学目标]
1、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事说清楚,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在交流中分享动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课前准备]
学生:
1、布置学生业余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动物园或亲友家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可爱的动物,观察它们的样子,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学生把自己了解的动物做成动物头饰,
2、通过观察、上网、阅读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奇妙,重点可针对一种动物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收集有关图片,做好头饰或画一幅画。
教师:
1、小嘴巴、小耳朵的小印章:笑脸贴纸;爱心卡、给每位学生准备好的五边形徽章。
2、多媒体课件。
3、猫头鹰头饰。
4、海报——快乐大分享。
[教学重点]
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事说清楚,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
2、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事写下来。
[教学流程 ]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游戏:猜猜我是谁?(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能根据听到的声音猜出它是谁吗?)
播放公鸡、猫、狗、羊的叫声,学生猜动物。
2、板书课题:听了这么多动物的叫声,想不想去看一看各种各样的动物啊?教师播放动物录象。
3、看得出来,刚才大家都被奇妙的动物们给迷住了,你刚才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画面,能说说吗?(学生谈看后的体会,增加对动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对动物的感情。)
4、教师激情导入:“动物们不仅长得形态各异,连睡觉的方式都各不相同。真是不看不知道,动物世界真奇妙!今天我们就要到这奇妙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啦。来,一起把课题读一读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口语交际
(一)交个新朋友。
1、激趣:出示图片,师:“你们看,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今天的动物聚会。我们也把头饰戴起来一起加入吧!”老师和学生戴上头饰。
2、示范交朋友
师:“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可多啦!你瞧!我们的教室都快成一个动物王国了。我可得趁着这个机会,多交几个新朋友。”
师:“你好,我是猫头鹰。你是谁?”
生:“你好,我是***。”
师:“我能和你交朋友吗?”
生:“当然可以。”
师:“我们握个手吧!”
3、引导学生知道交朋友的方法。
师:“小动物们,我是怎样交到朋友的?”(要有礼貌地打招呼;说出自己的名字,再问对方的名字;握手……)
4、学生互动交朋友。
师:“相信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动物,肯定能交到新朋友的。小动物们,赶快和你身边的小动物交个新朋友吧!”
5、反馈。“你们都交到新朋友了吗?向大家说说你的新朋友是谁,再请你的新朋友和大家见个面,打声招呼吧!”
(二)自我介绍
1、引导自我介绍的内容。
(1)“想要让新朋友认识自己,光是让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够吗?你们还想告诉新朋友一些什么?”
学生回答:全身、眼睛、耳朵……吃、睡、行走……教师板书梳理(分为样子和生活习性两大块)。
(2)总结:在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时候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样子,再说说我的生活习性。
2、教师示范。
“大家好!我是猫头鹰。我全身长着褐色带白色斑点的羽毛。我的双眼不像其他鸟类那样生在头部两侧,而是长在正前方。我的眼睛又圆又大,很像猫的眼睛,在晚上特别明亮,可以看清猎物。所以,我一般都是在夜间活动的。你们知道在晚上时谁最怕我?是啊,我可是大名鼎鼎的捉鼠能手呢!小动物们,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我的吗?你们谁愿意和我交朋友?能不能说说你是什么样的?”
3、指名学生上台介绍。
(1)哪只小动物也愿意来介绍自己,跟大家交个好朋友?鼓励其他小动物向他提问,老师用小嘴巴印章鼓励;同时关注听得认真的学生,及时奖励小耳朵印章。
(2)评价。
他介绍得好吗?为什么?(从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表达完整、语句通顺等几方面来评价。)
(3)生生交朋友,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
(哪只小动物愿意跟他做好朋友?……)
4、 放音乐《找朋友》,学生互相交流。
你想跟哪个小动物交朋友,就去向那个小动物介绍自己吧!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他提问题。如果你们成了好朋友,就请给对方的徽章上贴上笑脸。比比谁交的好朋友最多!
5、反馈
表演交朋友的过程,其他学生评价。
(三)说说你和动物之间的趣事。
1、讨论你和动物之间的趣事。
小朋友们,我们刚才都交到了很多新朋友。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小动物肯定也是大家的好朋友。我想你们和动物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谁愿意把你和小动物之间的快乐跟大家说一说?
2、写一写你和动物之间的趣事。
让我们用笔把这些美好的回忆记录下来吧!播放音乐《卡布里月光》
3、写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和小动物的故事告诉后面的老师,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你的快乐。
4、反馈:
(1)投影学生作品,修改错误。
(2)请你拿着小卡片把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说给你的同桌听,同时互相检查一下小错误。改好后就拉着同桌的手把小卡片一起贴在快乐大分享这张大海报上吧!下课的时候,大家可以互相阅读一下。
三、总结
小朋友们,动物给了我们这么多快乐,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是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创造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吧!放音乐《真善美的小世界》,下课。
资料提供者:洪艳琴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