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云课堂》观后感100字

更新时间:2023-06-25 11:25:06

《美育云课堂》观后感100字

《美育云课堂》观后感100字

1、《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100字}

  5月24日上午,我们观看了”音有爱、乐前行”音乐盛宴,中央音乐学院携手浙江,哈尔滨共10所音乐学院,奉献了一系列近现代和当代的中外音乐精品力作。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文化。音乐学院原创的抗疫歌曲,传递出中华民族对面困难不屈的精神,以及对这场抗击疫情战役必胜的决心和信心。还有很多原创以及经典曲目的演奏,让我深深感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在用音乐向世界唱响中国的声音、传递着正能量,展现着后浪奔涌的态势,我为生在这个国度、这个时代而骄傲。

2、《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100字}

  通过美育云端课堂的学习,让我走进艺术的世界,感受艺术之美好。看到了在抗击疫情时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的英勇气概,也看到了青年人朝气蓬勃,吹响时代的号角。更感受到了我们民族的美好的明天!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课堂陶冶了道德情操、加深了民族的情感,开拓了眼界。作为高中生,要更加努力前行,做好自己。每一份务实的努力、每一次加速的步伐,都是在为国家的进步、时代的前行贡献一份力量。而这些聚合起来,就是大写的人生,昌盛的中国!

3、《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100字}

  众所周知,艺术不分国界,而我说,美育不分智商。对于孩子来说,美育尤如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让他们见识到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以美育人,是时代之需,是成长之需。

  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立足新时代,我们不光需要培养学生的智育,更要培养学生的美育;不光要将美育深入到学校教育,更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激发孩子的兴趣,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4、《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100字}

  《牡丹亭中有言:“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美即是春色,而美育便如入园小径,引领当代青年发现美、感悟美。故,欲晓春色须入园,欲知美感须美育。

  愿这次美育课程将这些情感寄托于中华大地上,愿当代青年人铭记历史,我们虽处于不同时代,但我们可以做同一件事为中华儿女共同奋斗。愿红色文化永流传,红色情感永传承。

5、《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100字}

  我们随着音乐的节拍,走近抗疫战士们无声的战场也走近7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今天我们学习延安精神,除了回顾历史、缅怀英烈,学习革命先烈们高尚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在这音乐与美的感受和欣赏过程中,将前辈们的付出和牺牲牢牢记在心中,珍惜并感恩。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在面对着疫情的恐怖危难之时,仍然有不灭的决心和勇气。这正是来自于伴随着我们成长的红色歌曲所承载的爱国爱党文化的精神力量。

6、《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300字}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荡漾在耳边,我不经跟着轻轻合唱。

  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职教中心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艺术点亮生命,美育丰盈人生。通过本次活动,用红色文化艺术加强全体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满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7、《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400字}

  “美育云端课堂”中欣赏到了多所音乐院校师生及陕西延安、山西吕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学生在网上共同合唱的抗疫作品我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10所音乐学院以“音有爱、乐先行”为主题的线上展播。作品歌唱祖国山河、传递团结友爱、增强战疫信心,同时,又以黄河大合唱白毛女为主题,连线音乐名家,讲解“黄河”故事,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一种可以振奋人心的力量。在这片我们热爱的土地上,曾经,有多少革命战士,有多少人文烈士,有多少充满热血激情的汉子,为了生活为了共产_,为了新中国,奉献出他们的生命!中国人的血,不是白流,中国人的努力,不是白费,中国人的梦想,不是白色的梦!中国,一个具有坚忍不拔,顽强意志的少年,在灾难与挑战面前威武不屈,在激烈与炙热的竞争中所向披靡!

  延安精神,靠的是人民,延安精神,依的是政府,延安精神,讲的是实际!

  延安精神,在我们心中,延安精神,在我们身边,延安精神,在我们的点点滴滴中就有。坚持中国共产_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延安精神!

  如果没有延安精神,那中国还是一条没有醒来的龙,如果没有延安精神,现代化还是一个遥远的梦,如果没有延安精神,我们,还是止步不前,还是人心散乱,还是东方的小矮子!

  延安精神,一个令人向前奋斗的令牌,一种令人发奋图强的力量!

8、《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500字}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标的教育。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简》中提出来的。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

  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

  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梁启超先生说: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人味与境界的追求与会听曲子、会作诗或会一套美学理论、拥有自己的审美观等显然都不是一回事。称之质教育的原因就在这里。

  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定义的变化意味着美育概念本质的拓展,从而也意味着美育功能认识的拓展。

9、《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900字}

  就美育来说,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早在民国期间,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美育兴国”的念,兼容并包,融合中西,承继传统,面向未来,创造出当代的美育体系。王国维则是将中国的美育推一个新的高度,他的美育学说就像“一颗耀目的钻石,每一个晶莹剔透的切面都闪烁着令人心旌摇曳的彩”。可见,美育从未被人遗忘,这是一种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而美育的现实状况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无视,从而导致艺术断层。在刚落幕的中国国际时装上,中国艺术家们的品味受到国外媒体的群嘲讽刺。难堪之余,这不禁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审美水平。季羡林老先生曾说过:“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老一辈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的文化审美状况,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谁有精力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改革以来,市场经济猛烈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社会趋于功利化和实用化,物质主义泛滥,长期以来美育的缺失,导致国民整体素质呈现出病态化的发展。但现在,我们不仅拥有地上的六便士,更有了看天上的机会,就更应重拾对美育的重视。生活不仅要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更要有琴棋书画诗酒花。

  我们的社会太急功近利,心浮气躁。那些能沉下心来研究美学的学者反而遭到嘲讽,有些人对淡泊明之以鼻,对宁静致远不屑一顾,对艺术不求甚解。为什么在资源技术匮乏的年代能打造一部让人拍案叫《红楼梦》,如今却很难拍出一部好电影?是因为当时的剧组追求质量,力求完美。为什么顾恺之能作出浪漫,诗意盎然的《洛神赋图》,而如今连小小教科书的插画都饱受吐槽?是因为顾恺之以“痴黠参半,保身”的处世哲学,以达到他艺术的成就。

  在这样的现实意义下,将美育列入考核体系,显得刻不容缓。总说“弱化功利,强化意识”,但在如形之下,没有了体系的规范,重振美育从何谈起?那些“产生不公”“加重负担”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的宗旨正是塑造全面完整的个体,将情感提升到一个可以超脱自如的地步,其本质就是感受和感动的能而缺少美育的感染,有再多的知识也只会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不是完善的人。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成于乐”正是强调了美育对人格培养的重要。连最基础最重要的人格都不完善,何以谈“加重负担”?

  美育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对美育的理解与实践都不尽相同美育的根本,一直是如何培养完善的人,但愿我们在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时,能深刻体会到“水光潋滟好”的意境;在聆听奥立佛图森的《秋日私语》时,也能感受到秋天的温馨浪漫。

10、《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300字}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荡漾在耳边,我不经跟着轻轻合唱。

  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职教中心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文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的震撼。

  艺术点亮生命,美育丰盈人生。通过本次活动,用红色文化艺术加强全体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满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1、《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400字}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是我国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全球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疫情期间,中央音乐学院与延安老区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丝有因为疫情而阻挡我们对延安人民的牵挂和情谊。

  中央音乐学院携手全国近300所艺术院校以及十大交响乐团在“云端”集结,开启“美育云端课堂襄艺术盛会。

  在特殊的时期,本届音乐节将以“美育云端课堂”的形式与大家在云端相见,通过各大平台网络直形式,让全国观众足不出户即可欣赏艺术盛宴!为期6天,40余场音乐会与活动,10所音乐院校、1内重量级交响乐团、281所艺术院校汇集八大艺术门类、上万名国内外师生共同参与。

  “用美育传承延安精神”是本届音乐节的宗旨,“文艺为人民”是根本。中央音乐学院倡议集结全大艺术院校、院团和兄弟单位,在疫情期间用艺术之美抚慰人心、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传播正能

  本次艺术节全部场次都将以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直播平台全覆盖的方式呈现给全国人民。届时艺将由“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新华社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频、文明网、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新华社抖音号快手号、哔哩哔哩官方账号、腾讯、爱奇艺等30多个媒体进上直播等报道支持。

12、《美育云课堂》观后感 {700字}

  自从上了美育,我觉得这世界满满的`都是艺术,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观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赏、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和创新。老师通过美图和播放视频锻炼我们的观察与认知,她要求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感知艺术美,当我们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便开始要学会去评价一些优秀的作品,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和不错的审美能力。

  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的,以感情的激发和陶治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对此蔡元培先生说到:“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

  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在这里,蔡先生为审美教育寻找了一个情感上的落脚点和依据。

  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稿简单的说教,必须通过感情活动的陶治作用才能达到。只有真正关于心灵的学问、诉诸情感的学问,才会完善人格、美化人生。

  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在在审美过程中情感的激发和自由活动来适情悦性,产生高尚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全人格,所以进行高尚的审美活动,

  有助于减少、冲淡私有欲和狭隘的自私观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达到“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绝洁之人格”,实现美育之目的。

  本次活动通过网上演唱演出、名家讲堂、音乐党课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学生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同学们了解了以《黄河大合唱》和《白毛女》等优秀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宣传了红色文化,弘扬了延安精神。还明白了优秀抗疫作品《我们》的创作过程,用音乐助力抗疫,歌颂抗疫英雄。同学们通过观看这些优秀艺术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深深被优秀的文艺作品所吸引,纷纷表示以后会多了解一些有品味的艺术作品,从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做一个有内涵、有品味、有学识的新时代好少年。



diy鼠标垫之手工制作龙猫鼠标垫
金秋软陶手工小碟子DIY图解教程
怎么在玻璃器皿表面彩绘好看的图画
彩色铅笔DIY创意求婚戒指教程
用石头怎么做儿童玩具
手工DIY个性自制水泥闹钟

本类热门作品

  • 电影平安中国之守护者观后感900字
  • 观《隐秘的角落》有感700字
  • 《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
  • 暖春观后感初一初中观后感300字
  • 《吹小号的天鹅》观后感范文大全500字
  • 写观后感的作文叫我第一名观后感900字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400字
  • 烈火英雄观后感作文300字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作文300字
  • 央视开学第一课之理想照亮未来观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