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1 13:37:02
医学会的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市科协、市卫生局及省医学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各专科委员会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市医学会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医学会工作职能
医学会是全市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它的服务对象是会员,近十年来,市医学会努力扩大工作职能,积极争取工作项目,医学会的职能之一是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医学会工作总结。
首先,开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会教育工作,这是市医学会扩大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的硬项目。经市人事局和物价局批准,开展对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工作,全市医疗卫生单位约7000人参加学习
其次,近些年市医学会抓住时机,应时应事地举办一些专业技术
专题培训,例如急诊急救、医疗事故防范、禽流感防治等等,即缓解政府之急又满足卫生专业人员之需,提高了社会效益。
第三、市医学会积极争取、主动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政府职能转变,克服困难承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护士注册培训等多项工作。医疗事故鉴定对学会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市三级医院多,医疗事故鉴定难度大,尽管如此,学会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珍惜机会,珍惜信任,确保鉴定质量。
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争取项目不易,保持住项目更难,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果工作达不到标准,保证不了质量,项目就会丢失,工作就会陷入困境,因此,质量是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二、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近年来,领导班子注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启发引导和教育职工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树立服务意识,把医患、学员、会员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率做为工作评价标准。一方面,组织干部职工走出去,到大型企业、酒店、民航及兄弟省市学会等典型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及先进的`工作经验。组织职工进行讨论;另一方面,要求每一名职员从我改起,对照先进找差距,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职工们认识到,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以“管”字为代表的观念,必须替换成以“服务”为核心的思想意识 。过去的医鉴工作,专家鉴定的依据---医疗文献,原来是打个电话,被鉴定医院给送,现在医鉴办的工作人员是上门去取,就地审核,增加了文件的真实性和鉴定的公证性,减少基层负担和患者猜疑;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过去是不管学员什么原因,愿不愿意听,盖了听课证上的章,进了课堂就一律“管制”起来,现在是经常征询学员和学员单位意见,调整授课内容,允许学员选择课时,选择老师,此举受到学员的欢迎和好评;服务会员也规定了工作人员必须上门到各相关单位现场办理,特别是各专科委员会改选换届,都就近就地组织进行,工作繁忙的专家们一致给予赞扬。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服务意识转化为服务行动后,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医患、会员、学员的理解和支持,许多工作更好开展了。
三、促进学术交流,开展便民服务
开展学术活动是学会工作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们围绕卫生工作重点和防病治病需求,组织64个专科委员会,站在学科前沿开展学术活动,活动中每一个专题都力求体现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比如呼吸病专科委员会的《免疫与sars》、眼科专科委员会的《角膜移植的免疫学研究》、外科学专科委员会的《肝移植进展》、呼吸病专科委员会的《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等,近五年累计专科专题讲座306场,参加学习人数16000余人次;
此外,学会还多次组织专家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受到农民及市民的热烈欢迎。
经济建设、科技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一决定性因素,奔小康首先需要健康,需要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保障,随着政府职能的改变,社会团体、医疗卫生行业学会、协会等将会越来越发挥出它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这正是我们的希望和契机。
在2009年这一年里,得到省教育厅等各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引下,在我院各级领导的关心、领导下,在各相关兄弟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我院外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领导重视:首先是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等各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一年以来,各上级主管部门不仅在政策上为我院外事工作指导,还对我院的外事工作大力支持。其次是我院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年多以来,我院外事管理队伍日臻成熟,外事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各系、部、处、附院积极配合,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二、 加强对外宣传:为贯彻我院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扩大宣传,促进合作;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求实开拓,增强效益的外事工作思路,2009年,我院大力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根据学院 发展 的新形势,先后印发了制作精美的中、 英文 对照的《安徽中医学院简介》册页以及印有安徽中医学院标志的漆盘。并于本年度5月份组织我院部分处以上干部赴韩国韩瑞大学进行友好访问,同时签署了双方合作协议;xx月份随教育部代表
团赴泰国举办留学 中国 教育展,受到了泰国公主的接见,极大的扩大了我院在泰国及东南亚地区的 影响 。
三、加强合作办学:2009年以来,我院不仅与我院已有的友好姊妹学校如:加拿大温哥华国际中医学院、美国加洲育英学院、日本东洋文化技疗学院、台湾 宝仁基督书院(台湾大叶大学成教学院)、美国加洲圣克鲁斯五系中医学院、美国华佗国际中医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国际中医学院、马来西亚德信综合 医院 、日本日中友好各务原协会、韩国韩瑞大学校等继续加强联系。
四、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为进一步扩大我院在海外的知名度,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世界繁荣,在2009年,我院加强了对外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首先,我院接待了国际医疗界同仁的来访达二十次以上,同时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数次。如澳大利亚悉尼国际中医学院杨崇声、美国华佗国际中医学院宋一同、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许少珍院长、美国马里兰大学护理学院院长barbara、台湾宝仁基督书院院长李朝阳、韩国韩瑞大学校校长咸基善一行、韩国瑞山新闻社社长白承亿一行、韩国驻沪领事馆领事文昌富、牙买加中牙友好协会会长huang wusong等等;其次,我院派出专家、学者赴国外参加
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医疗活动及参观访问等达二十五人次以上。如我院代表团赴韩国、我院外事工作人员赴泰国、我院教师、医师赴法国、瑞典、加拿大、美国、也门等国或地区的成功访问,不仅进一步加强了我院与国外友好院校的联系与合作,还开拓了我院领导及外事工作人员、教师的视野,有助于对我院进一步发展对外交流,组织外事工作。
五、 积极培养对外交流的储备人才:在学院外事办的组织、协助下,第一附属医院举办了首届专业 英语 培训班,培养了一批能基本胜任对外教学的医师队伍;同时,为扩大与韩国韩瑞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学院外事办专门举办了韩语辅修班,首批招生45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和教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六、 增加了外事收入:2009年,我院外事收入大幅度增加,共为我院创收人民币近3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近20万元,基本实现了年前目标。
总之,近一年以来,我院外事工作出现了可喜的新局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新成绩,这是我院全体外事工作人员努力的成果,更是与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分不开的。我们期盼着在新的一年中,各级领导继续关心、扶持我院外事工作,我院全体外事工作人员继续齐心协力,努力把我院外事工作推向更新的高度!
时光像水中的倒影,一晃一学年就过去了。开学时的画面似乎还在脑际游移,而今新一个学年的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蓦然回首,感慨颇多。刚迈入高中的时候对一切似乎都充满新鲜感,于是到处跃跃欲试,结果碰壁较多。不过“吃一堑,长一智”,高一学年我除了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利用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现将我上一学年的总结如下:
一、在学习上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除了有个性有特长外,最起码的就是要有知识文化的功底,所以,我至始至终都把学习摆在第一位,努力扎实自己的文化功底,坚决做到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珍惜每一次文化课。在课余时间,我能充分利用自己身边有限的资源,完善、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二、在生活上
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习惯。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平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身为407的寝室长,很荣幸在辅导员李老师的悉心帮助和呵护下使全寝室的成员都养成了一个讲卫生、集体荣誉感强的好学生。
三、在实践中
1、身为班上的一名班干部,在辅导员与班上全体同学的帮助和支持下,基本上完成了老师交予的各项任务,提高了自己在处理各种问题上的应变力。
2、作为校报社秘书部副部长、电子商务协会组织部副部长、系组织部成员、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成员的我,能够较好的把握和利用这些平台,努力的锻造自我,成就自我,充实自我增强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工作协调能力。
3、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本学期先后参加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读书演讲比赛”“系首届短剧大赛”等,虽然未曾获得大奖,但是我从中受益匪浅,使我坚定了自己向前闯的信心,铸就了我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的参赛信念。
四、利用剩余时间在校外做义工
通过兼职义工我知道了许多工作中的细节和与老板、同事间的处事的细节。最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我认识到了在与陌生人相处时,平等是第一位的,在与人交往中要将一些身份、地位去除-这样既有利于交往,又是尊重别人。
展望新的学期,我将扬长避短,认真总结高一的经验,虚心向老师请教,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20xx年,在中心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在各科室的帮助下,检验科同志齐心协力,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科室工作性质,围绕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不断提高检验质量、提高全科素质,较好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省、市疾控系统组织的各项实验室质控和能力验证活动,提高检测水准
今年2月,我们迎来第四次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查阅食品相关标准44类,429个项目,非食品相关标准13类,79个项目,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制作了相关的申请资质认定项目表、检验能力分析表,健全了仪器操作及核查维护作业指导书。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任务重责任大,虽然有的项目失去但是并不代表检验人员素质差,近几年卫生检验样品少临床检验任务重,也是造成卫生检验生疏的直接因素。
4、5月份参加省质监局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两次,一份样品为奶粉中蛋白质与脂肪的测定,另一份为酱油中砷、氨基酸态氮及苯甲酸,两份样品考核资料均按时上报并结果数据考核合格。6月份参加公安厅组织的血液中乙醇含量盲样测定考核,结果按时上报,20xx年元月份出具结果回馈。7月份参加省疾控组织的艾滋病血清考核工作,结果资料按时上报并取得98分的好成绩。
二、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保证
(一)为配合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对城区十一处承接大中型婚宴场所进行卫生采样及检验,共采集样品48份,其中多份样品大肠菌群及菌落总数不合格,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下一步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执法工作指出了方向及依据。
(二)为全面落实政府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实施免费检测工作,对辖区内娱乐场所服务人员检测了1100余人份,监狱羁押人员300余人,求诊病人7人,检出阳性患者2人,排除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阳性各一人。
(三)对接种乙肝疫苗人群接种前及接种后的乙肝及乙肝抗体检测工作:乙肝表面抗原:1399人份;乙肝表面抗体:20xx人份:乙肝五项指标:979人份。(四)为方便食品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提供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3675人份。常规办证检测包括食品加工流通4784人份。食品及生活饮用水检验78份。餐饮具检验1000余份。
(五)配合职业病防治科做好检验检测工作。为加强职业健康监护,为时风工人健康体检2400余人份。所检项目为血尿常规及转氨酶。参加医保人员、交巡警招考、幼师招考、公务员招考等共体检人数为1447人,其中20名幼师体检项目增加了妇科分物检查。
(六)配合疾控科对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抽样检验,共检测样品511份。
(七)做好学生体检工作。高考体检2382人。
(八)配合结核病防治所做好结核病人的检验工作,共检测结核抗体54人;生化检测178人(项目为肝肾功)。
(九)配合各乡镇卫生院及计划免疫科做好脊髓灰质炎及麻疹抗体检测,共检测4400余人。
(十)积极参加上级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3月参加聊城市疾控中心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检验培训;6月份参加省疾控组织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全科业务学习做到每周一次,在学习中大家的知识面得到拓宽,水平得到提高。
(十一)对待每一分样品,都以谨慎态度对待,从样本采集、检验原始记录记录、报告的发放,始终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要求,依据国家标准、卫生要求及检测规范进行检测,认真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确保发出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及时与兄弟科室联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十二)作好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出现各类故障,能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即时自行解决,既保证了我科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又为中心节省了维修成本。尤其是新办公楼的搬迁期间,每台仪器都是我们自己拆卸安装,没请一位专业仪器工程师。
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在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起着“一锤定音”的重要作用,是衡量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根据《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提出的标准,为加快实验室建设,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检测检验能力和水平,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年底前要对我省127个县级疾控机构进行仪器装备,我们疾控中心拟采购仪器设备53台,价值286、6万元。
三、为适应新时期防病工作的要求,检验工作仍需拓宽业务
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仍不容忽视,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另外为人民健康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资源,应积极开展新业务,拓宽业务范围,不断增加新的检测项目,以满足健康需求。提高疾控中心在人们心目中的知名度,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出更大地贡献。
20xx年,在中心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在各科室的帮助下,检验科同志齐心协力,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科室工作性质,围绕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不断提高检验质量、提高全科素质,较好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科学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检验工作水平。
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十八大精神”。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中心的各项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服务技能,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想服务对象之所想,急服务对象之所急,围绕我中心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完成了中心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激励机制,是抓好管理促进工作的根本途径,人的因素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加强职工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在平常的工作当中,我们积极倡导和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有工作任务大家一起上。在生活当中有什么困难我们主动帮助解决,让大家体现到一种大家庭的温暖。
二、积极参加省、市疾控系统组织的各项实验室质控和能力验证活动,提高检测水准。
今年2月,我们迎来第四次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查阅食品相关标准44类,429个项目,非食品相关标准13类,79个项目,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制作了相关的申请资质认定项目表、检验能力分析表,健全了仪器操作及核查维护作业指导书。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任务重责任大,虽然有的项目失去但是并不代表检验人员素质差,近几年卫生检验样品少临床检验任务重,也是造成卫生检验生疏的直接因素。
4、5月份参加省质监局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两次,一份样品为奶粉中蛋白质与脂肪的测定,另一份为酱油中砷、氨基酸态氮及苯甲酸,两份样品考核资料均按时上报并结果数据考核合格。6月份参加公安厅组织的血液中乙醇含量盲样测定考核,结果按时上报,20xx年元月份出具结果回馈。7月份参加省疾控组织的艾滋病血清考核工作,结果资料按时上报并取得98分的好成绩。
三、做好食品安全、疾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采样及各项检测工作,为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及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保证。
(一)为配合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对城区十一处承接大中型婚宴场所进行卫生采样及检验,共采集样品48份,其中多份样品大肠菌群及菌落总数不合格,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下一步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执法工作指出了方向及依据。
(二)为全面落实政府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实施免费检测工作,对辖区内娱乐场所服务人员检测了1100余人份,监狱羁押人员300余人,求诊病人7人,检出阳性患者2人,排除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阳性各一人。
(三)对接种乙肝疫苗人群接种前及接种后的乙肝及乙肝抗体检测工作:乙肝表面抗原:1399人份;乙肝表面抗体:20xx人份:乙肝五项指标:979人份。
(四)为方便食品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提供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3675人份。常规办证检测包括食品加工流通4784人份。食品及生活饮用水检验78份。餐饮具检验1000余份。
(五)配合职业病防治科做好检验检测工作。为加强职业健康监护,为时风工人健康体检2400余人份。所检项目为血尿常规及转氨酶。参加医保人员、交巡警招考、幼师招考、公务员招考等共体检人数为1447人,其中20名幼师体检项目增加了妇科分物检查。
(六)配合疾控科对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抽样检验,共检测样品511份。
(七)做好学生体检工作。高考体检2382人。
(八)配合结核病防治所做好结核病人的检验工作,共检测结核抗体54人;生化检测178人(项目为肝肾功)。
(九)配合各乡镇卫生院及计划免疫科做好脊髓灰质炎及麻疹抗体检测,共检测4400余人。
(十)积极参加上级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3月参加聊城市疾控中心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检验培训;6月份参加省疾控组织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全科业务学习做到每周一次,在学习中大家的知识面得到拓宽,水平得到提高。
(十一)对待每一分样品,都以谨慎态度对待,从样本采集、检验原始记录记录、报告的发放,始终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要求,依据国家标准、卫生要求及检测规范进行检测,认真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确保发出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及时与兄弟科室联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十二)作好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出现各类故障,能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即时自行解决,既保证了我科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又为中心节省了维修成本。尤其是新办公楼的搬迁期间,每台仪器都是我们自己拆卸安装,没请一位专业仪器工程师。
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在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起着“一锤定音”的重要作用,是衡量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根据《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提出的标准,为加快实验室建设,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检测检验能力和水平,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年底前要对我省127个县级疾控机构进行仪器装备,我们疾控中心拟采购仪器设备53台,价值286.6万元。
四、为适应新时期防病工作的要求,检验工作仍需拓宽业务。
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仍不容忽视,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另外为人民健康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资源,应积极开展新业务,拓宽业务范围,不断增加新的检测项目,以满足健康需求。提高疾控中心在人们心目中的知名度,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出更大地贡献。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了近一年,它给了我学习及锻炼的平台,离开了,多少会有些不舍。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生命所系,健康依托,要求扎实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一颗责任之心。一年的实习是一个医学生转变为一个医生最重要的过渡。实习是劳苦,艰辛的,即将毕业了,而医学路仍然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我学会适应的第一个科室是:血液肿瘤科。作为刚上临床的实习生,我们的工作就是开粘化验单、写病历、采集病史等等。记得第一天到科室,科室里就有老师要去给病人做骨髓穿刺,我们都觉得很新奇,因为以前只在视频里见过这项临床操作技能。带我的王老师见我屁颠屁颠地跟过去,打趣道:不用那么着急,以后多的是机会让我亲自动手。王老师还交待我:回去熟悉操作视频,我们科的操作机会比较多。王老师没有骗我,在王老师和研究生学姐的细心指导下,我很快上手了一些基本临床操作,从注意无菌观念到戴无菌手套,从给学姐做助手,到亲自动手给病人做胸腔穿刺置管,消毒、戴手套、铺洞巾、局部浸润麻醉、穿刺置管一气呵成。我比较幸运,能够这么快就接触到这样的操作机会。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我特别有干劲,跟各位兄弟姐妹的相处也非常融洽。
之后自信满满地到了ICU,年轻的谭老师首先给我泼了盆冷水。谭老师喜欢提问题,问得我哑口无言,我才发觉自己并没有把学过的知识掌握好。谭老师指出:每天都很忙,其实也没忙出什么名堂,回去还很有满足感,电脑一开就什么事都不想了,老师开的医嘱从来不问原因,从来不比老师多做一个体格检查,见过很多病例,却没有好好地翻书把病例弄明白。在ICU,书写病志要求更高,临床上的操作我见到了比普通病房更加严谨的无菌操作,见识过一次气管切开术。ICU的病床少,我每天可以给所有病人详细地做一遍体格检查,再结合教材,我巩固了自己的基础。
麻醉科的一个月,我得到了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几乎每个麻醉老师我都跟过,不同老师有不同风格。有年轻帅气做事不拖泥带水的刘老师,有大嗓门杨老师,有年轻漂亮又温柔的付老师,有经验丰富的谭老师等等。杨老师对我说:学习麻醉技术光看是没有用的,只有动手体会,才能学到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给一个2岁大的小孩气管插管成功,还学会了打硬膜外麻醉、打椎管内麻醉跟做腰穿的操作基本上是一样的。学会了打腰麻,以后在临床上做腰穿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接着去到了门诊、消化内科等一些科室,收获同样颇丰。
普外科也是我收获比较大的一个实习科室。每天都很充实,刚到科室时,跟着我老师的研究生轮别的科去了,所以我学习机会多但是任务也很重,经常除了正常上班我还要加班赶电子病历。外科病历跟我在内科时不一样,在这里从首次病程记录到出院都要会弄,而且全部是我弄,要详细地搞清楚病人的病史,就要自己详细地去问诊。手术记录要严谨一些,熊老师会亲自告诉我怎么写。第一次跟着老师上台的手术是腹壁切口疝的手术,第一次就做了很长时间,从上午8点半点做到下午1点半。那10多天是我实习时最忙碌的日子,不过老师说这还不是最忙的,以前没有设ICU时,普外科遇到急诊手术,会更加“凌乱”。跟着熊老师做腹腔镜手术,当I助手,那时根本不知道他们说的'打镜子是做什么,只是傻乎乎地握着腔镜,一点也不灵泛。老师说腹股沟疝气手术打镜子是最好打的,其次是阑尾手术,如果胆囊手术能打好镜子,就过关了。不过我还没打过胆囊手术的镜子,所以我还没过关。来普外之前我就做过功课,因为以前没轮过外科,连换药都没换过,以前学的也忘了,我就是看视频学的。这里都是一次性换药包,用起来很方便,所以换药比较简单。拆线也挺简单,睁大眼睛看清楚线头,剪一根线就好了。虽然来外科之前学过打结而且会打结,但手术时打结不熟练,打的结就打得不够紧,所以说学的东西要经过实践操作过才知道学会了没有。导尿术也是我看视频学的,我没想到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里物品那么齐全,确实很省事,操作过程也并不复杂,能动手实践一次我还是很兴奋的。这一个多月也上过不少手术了,而且经常在手术室碰到以前跟过的熟悉的麻醉老师。做过的手术有复杂一点的开刀手术,比如甲状腺瘤切除术,以前只是听说,现在也参与到了全过程。急诊只遇到过阑尾炎手术。手术中作为一个学生,只需要拉拉钩子,拿吸引器吸血,剪线等等,能拿线打结就很难得了,最好的待遇是作为I助打镜子。但是能认真地参与这些手术中,仔细地了解每台手术是如何做的,收获很大。而且缝合也是一门大学问,总是最期待每次手术做完,拿持针器和镊子缝皮的过程。外科的术前术后医嘱也有很多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在这将近一年的实习生活里,我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有很多学过的东西经过实践才知道掌握了没有。大多数老师人都是挺好的,只要学生做事认真,他们就会喜欢。这一年丰富的实习经历对于今后要走上临床的我来说,意义重大。
2008年医学会在市卫生局党委的领导下及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中心组学习的安排部署,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根本出发点,以创优精神为动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全面工作。全体职工团结一致,积极工作,本着“为会员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徐州的科技、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紧紧依靠广大会员及各医疗单位,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徐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学习,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全面工作。
年初,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研究制定了2008年党建工作计划,认真按照计划逐步实施,认真制定了岗位责任制,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头,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在抓党员干部学习上,我们实行自学和集中学习的办法,在党员干部中积极组织学习了党员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文件精神。同时,我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有所用,不断在职工群众中饯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职工排优解难,通过学习和实践深入贯彻预防职务犯罪和党员“十二忌”的活动,我们更注重从实际出发,认真搞好政务和场务两公开活动,利用公示板等多种形式,公开一些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增加了透明度,使纪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遏制了一些问题,同时使党员干部队伍更加纯洁。全年学会上下无一例违法违纪现象。
通过学习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了党员干部为民务实的风范,引导广大党员增加了服务意识,激发了党员创业热情和干劲。学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团体,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学会的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开展各项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明、努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真正把广大医务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凝聚到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上来。
二、坚持学会宗旨,加强学术交流,努力推动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坚持学会的办会宗旨,加强学术交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生产力,学会全年多次组织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型学术活动,如脑外科年会、心血管专题会议、肾脏病专业年会、泌尿外科年会、消化内科年会及淮海经济区腹腔镜新技术研讨会等。每次学术会议的参加人数都超过了100人以上,各专科的学术带头人均踊跃参加,学术交流非常活跃,给各专科学会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学术活动是学会的根本,是学会工作中最具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工作之一。全年共举办学术会议及学习班13场次,分批次组织了两个专业学科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参加会议及培训代表共1791人次,外聘20余名知名专家来我市讲课,发放继续教育学分证1791份。中华医学会会员进行了补办注册登记,今年共发展新会员240人,目前在册会员总数已达5102人。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继续认真完成政府委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至10月31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共接受咨询1866例,接受委托单位及医患双方共同委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共236例,其中已受理208例,已鉴定194例,发送鉴定材料1626份,制作鉴定书194份,较高质量地完成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医鉴办依据法律法规,规范并完善了鉴定工作的程序,使鉴定工作的程序更加严谨。我们还利用专家鉴定库的优势拓展服务范围。医鉴办应司法部门的要求,利用鉴定专家库的优势开展医疗会诊工作,协助医疗、司法部门共同进行医疗会诊。
在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造就一支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学会专职干部队伍是学会开展一切活动的保证。今年,我们认真修订了学会各科室及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了认真的制度完善,对制定了相关的奖惩制度,使学会的工作做到了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干劲和工作热情,使每位职工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地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学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注重人员技能的提高。我们鼓励学会各类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并按照各自岗位的技术要求,进行在岗培训,形成工作上一对一的帮扶,学习上一对一的互助,老同志带动新同志,党员带动群众的学习模式,使全体职工的工作技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2008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的正确领导与支持,得益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得益于各专科分会的不懈努力,也得益于办事机构的良好服务。我们也深切体会到:要提高我市医学学术水平,必须适应形势,打造高水平的精品平台,充分调动广大会员积极性,充分发挥分支机构的主体作用,这永远是学会的动力源泉。但是,对照学会年初的工作任务,有些重点工作还没到位。对照我市医疗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的学术平台还不能满足广大会员的要求,学会管理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为会员服务方面还有很多差距。这些问题仍需认真研究,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去改进、完善和提高。
近年来,在市科协、市卫生局及省医学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各专科委员会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市医学会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医学会工作职能
医学会是全市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它的服务对象是会员,近十年来,市医学会努力扩大工作职能,积极争取工作项目,医学会的职能之一是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医学会工作总结。
首先,开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会教育工作,这是市医学会扩大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的硬项目。经市人事局和物价局批准,开展对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工作,全市医疗卫生单位约7000人参加学习
其次,近些年市医学会抓住时机,应时应事地举办一些专业技术
专题培训,例如急诊急救、医疗事故防范、禽流感防治等等,即缓解政府之急又满足卫生专业人员之需,提高了社会效益。
第三、市医学会积极争取、主动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政府职能转变,克服困难承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护士注册培训等多项工作。医疗事故鉴定对学会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市三级医院多,医疗事故鉴定难度大,尽管如此,学会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珍惜机会,珍惜信任,确保鉴定质量。
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争取项目不易,保持住项目更难,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果工作达不到标准,保证不了质量,项目就会丢失,工作就会陷入困境,因此,质量是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二、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近年来,领导班子注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启发引导和教育职工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树立服务意识,把医患、学员、会员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率做为工作评价标准。一方面,组织干部职工走出去,到大型企业、酒店、民航及兄弟省市学会等典型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及先进的`工作经验。组织职工进行讨论;另一方面,要求每一名职员从我改起,对照先进找差距,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职工们认识到,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以“管”字为代表的观念,必须替换成以“服务”为核心的思想意识 。过去的医鉴工作,专家鉴定的依据---医疗文献,原来是打个电话,被鉴定医院给送,现在医鉴办的工作人员是上门去取,就地审核,增加了文件的真实性和鉴定的公证性,减少基层负担和患者猜疑;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过去是不管学员什么原因,愿不愿意听,盖了听课证上的章,进了课堂就一律“管制”起来,现在是经常征询学员和学员单位意见,调整授课内容,允许学员选择课时,选择老师,此举受到学员的欢迎和好评;服务会员也规定了工作人员必须上门到各相关单位现场办理,特别是各专科委员会改选换届,都就近就地组织进行,工作繁忙的专家们一致给予赞扬。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服务意识转化为服务行动后,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医患、会员、学员的理解和支持,许多工作更好开展了。
三、促进学术交流,开展便民服务
开展学术活动是学会工作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们围绕卫生工作重点和防病治病需求,组织64个专科委员会,站在学科前沿开展学术活动,活动中每一个专题都力求体现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比如呼吸病专科委员会的《免疫与sars》、眼科专科委员会的《角膜移植的免疫学研究》、外科学专科委员会的《肝移植进展》、呼吸病专科委员会的《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等,近五年累计专科专题讲座306场,参加学习人数16000余人次;
此外,学会还多次组织专家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受到农民及市民的热烈欢迎。
经济建设、科技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一决定性因素,奔小康首先需要健康,需要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保障,随着政府职能的改变,社会团体、医疗卫生行业学会、协会等将会越来越发挥出它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这正是我们的希望和契机。
Copyright © 2022 51F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151925号